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短短的5年里不仅派出大量留学生赴欧美,同时还邀请了很多欧美的工程,
机械,科技专家到日本,据称在明治10年时就大约有4000多外国专家在日本工作。这些专家带来的西
洋专业术语有很多被日本人按意译翻译成了汉字,这些汉字词汇之后又被传入到了汉字的本家中国。
比如下面这些常见的汉字词汇。
思想哲学方面有(本質,表象,理論,理念,理想,理性,弁証法,倫理学,,,)
政治軍事方面有(国家,国民,覇権,表決,領土,編制,保障,,,)
科学技術方面有(比重,飽和,半径,標本,波長,力学,博士,流体,博物,列車,変圧器,冷
蔵,,,)
疾病医学有(流行病,流行性感冒,百日咳,,,)
経済経営有(不動産,労動,舶来品,理事,保険,標語,例会)等等
以上这些词汇,让人感觉当时的日本人对汉字的执着,和对汉文化的喜爱。不像现在到处都是假洋
鬼子,说话动不动就玩一句日式英语,以显示自己留过洋,导致对西洋新文化,新科技就没有人动脑
筋去意译汉字词汇,全变成了简单的音译。比如[数据库],日本人用DataBase的音译是[データベース
]、[瓶颈]日本人用ボルトネット,但Baseball日本人却用“野球”等等。
其实日语的读音和类似英文那样的字母语言很接近,比如最基本的5个音「あ-阿 い-依 う-屋 え-
矮 お-欧」可以对应「a i u e o」。还有「か き く け こ」可以用类似拼音一样的字母「ka
ki ku ke ko」来简单对应。因此大约在公元5世纪前后,最初传入日本的文字如果是字母文字的
话,日本人就省事儿多了。但毕竟是中国的近邻,自然最先传入的是复杂的汉字,怎么最好的借用汉
字估计让日本人的祖先费了不少心思。
比如在汉字传入之前,估计日本人看到河里的鱼时,就会大叫[撒嘎那],只有音没有字。之后中国
的汉字传到日本,[鱼]字就直接被日本人借用了,但日本人并没有放弃原来的【撒嘎那】这个读音。
可能是习惯了自己的读音,所以既借用汉语的鱼的读音,也保留了自己的读音。所以日语里很多汉字
有一个以上的读音。有人说语言中寄宿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借用汉字同时也保留自己原始的读音,就
把从远古时期传下来的灵魂性的东西也保留了下来。
而那些大量的,且日本人从没用过的汉字和词汇,当然就[字]和[音]全借用了。日本人用平假名标
注这些汉字或者词汇的汉语读音,比如[大]字,对应的读音平假名是[だ],和汉字读音很接近,还有[
山]字,对应的读音平假名是[さん],但是[山]字日语原有的读音(雅妈),也没有放弃,而是视情况
灵活使用。比如说[山顶]时,字和音都借用汉语的,但说[山的上面]时,用「山の上」,这里[山]和[
上]的读音都用日语原有的读音。
总之经过近2千年的进化,日本人在使用语言时,按照各种场合,在原有的日语和汉字中,取最合适
,最贴切的拿来用,这样既没有丧失日语原来的东西,也借用了大量的汉字丰富了自己的表现力。另外近代中日两国用汉字翻译的外来语有很多不一样,比如汽车日本人翻译成[自勭車],手机日本
人用[携帯電話],简称[携帯]。[个人电脑]日本人没用汉字,直接按英语Personal Computer的发音
,译成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ー。然后嫌太长,简化成パソコン,把6个音缩短为3个音。日本人在
引进外来语时,什么时候用汉字,什么时候用音译完全看那个最合适。像汉字的「個人電脳」要比日
本假名的「パソコン」复杂难写多了,所以弃用了「個人電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