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消费应该坚定不移

潘晓来信的作者之一。老么咔嚓眼的。不迎合不争论,不自以为是否定其他,不以为掌握真理,只是口无遮拦唧唧歪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拒绝消费应该坚定不移

                                    2006年11月28日

何必

不久前有调查显示,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和居民消费率均已跌至历史最低水平。而与此同时,相对应的则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已达到15.8万亿,……(略。)

记者在建议观点里写道:(略。)

这明显是一则没有什么时效性的话题式报道。而这个记者就是我曾经说过的刚刚到栏目组的女孩,操作如此题材颇为力不从心,而这则报道的来源也没有在任何地方进行旨在加强时效性元素的介绍。

中广网北京11月24日以“我国居民消费率跌至历史最低点 收入增长严重滞后”为题报道,11月23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表示,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从上世纪80年代超过62%下降到2005年的52.1%,居民消费率也从1991年的48.8%下降到2005年的38.2%,均达历史最低水平。储蓄率则从2001年的38.9%上升到2005年的47.9%,5年间快速增长了9个百分点。(何必注,略。)

然后,该报道忧心忡忡地呼吁道,居民消费跌至历史新低是一个清晰的警示,它提醒有关部门,必须正视这一信号所包含的危险信息,想办法增加就业率,提高人们的收入,阻止房价、医疗费用、学费和资源性产品价格的上涨,同时,逐渐建立起社会保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居民消费走出逐渐下跌的困局,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如此消息,也是产生开篇电视报道的由来。如果加上央行头面人物的说法,会比起在导语中什么“相关媒体称”要惹人耳目。

而如此内容,显然已经让我们非常熟悉了。

媒体也曾经针对国内消费低迷的状况发出过不少声音。比如“刺激居民消费应该改变我国的消费制度”(8月14日新浪财经)、“为什么我们不敢花钱”(9月6日《工人日报》)、“请不要再搭车涨价了(11月27日《金融投资报》)”、等等。

其实,媒体上这些隔靴搔痒的说辞,无非都是在当前日益严格控制的宣传环境里发出的无可奈何的呻吟,距离事实相去甚远,并且这种声音绵延不绝,却对缓解日趋严峻的社会现实毫无助益。

电视节目中采访的那个所谓的专家还是那种也热衷于在官方垄断的公共媒体上抛头露面摇头晃脑,说着些没有任何新意的内容。什么增加收入、改善社会保障体系之类的老一套。如果能够提高人们的收入,还用社会如此喋喋不休?而社会保障体系的准确形容应该是“不断完善”么?这种自欺欺人的御用话语实在混淆视听。现在但凡有正常智力和视力水平的人都能够看出来,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处于崩溃过程中。在强政府弱民间的情势下,社会被逼仄到了日渐偏狭的犄角旮旯,强权和专制对应的是全社会非常可怕的萎缩,并导致其正常功能的快速而严重的退化。

当然也可以老生常谈。国民经济驱动主要因素里,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地位,而如此状况的经年累月的存在,已经让全世界忍无可忍。目前具备官方色彩美国贸易代表团再度来华,财长鲍尔森亲自挂帅,目的是平抑美国国内对华日益增长的敌对情绪。刚刚过去的美国中期选举结果,让中国官方非常别扭,民主党的获胜、以及一向对中国人权和中美贸易失衡状况大放厥词的人士把守了美国参议院并将左右小布什总统任期剩余的光阴,这对中国来说是个显而易见的灾难。米国人现在认为中国是什么?是个无法推动的物件,是个死皮赖脸的庞然大物。与此同时,欧洲对中国的讨伐之声也风起云涌。放眼看去,当今全世界反倾销诉讼中,中国非常荣幸地获得了其中绝大部分的被告角色。甚至,包括刚刚举行不久的中非论坛所透露出加强中国与非洲关系的信号里,却也伴随着中国在非洲所采取那种从周恩来时代延续下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所导致的不和谐声音,具体到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中国特色的尴尬,凸显出中国所谓负责任大国在国际上对地区治理不闻不问的不作为姿态。而在赞比亚选举中针对中国势力的存在而出现的不顾劳工安全强迫加班加点等指责,也引发了当地日益扩散的不满。所以,中国的对外贸易可谓命途多舛。

更不用说,作为一个大国,将国民经济依赖于对外贸易,这也是当今国际上闻所未闻的奇怪策略。按理说,一个大国应该是个外贸小国,国内市场的培育才应该是当局放在首当其冲位置的。姑且不说中国目前对外贸易上所体现的无处不在的崇洋媚外情结,只是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日益增加的对外依存度,也让我们无时不刻胆战心惊。

同时,中国的投资一直处于拉动经济增长的领军地位。虽然最高委府三令五申并且不厌其烦地朝令夕改频繁动用包括行政、金融、财政、货币等各种政策手段,但却遭到了日益坚强而庞大的地方势力的顽强激烈和明火执仗的抵抗,成就了“政策出不了中南海”的分崩离析的前兆。目前中国贪官污吏的政绩考量体系里顽固不化的GDP拜物教,强化了地方自我扩张的冲动倾向,而1990年代中期实行的财权事权分离体制,则是从制度上制造了中国各地各自为政以邻为壑的基础条件。

与此相对的,却是消费的萎靡不振。就目前的状况看,消费日益偏离了全世界公认的渠道,实现着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从维持生活延续变成了一种奢侈,从原本的现实上升为理想。

在消费领域无处不在的陷阱、以及消费者维权成本的逐渐攀升居高不下,充分反映出中国当局的冥顽不灵,固守着“先生产后生活”“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等等如同“大河有水小河满”这种我们耳熟能详却无论从逻辑还是常识上都本末倒置的治理基本理念,并衍生出来各种匪夷所思的荒唐景象。

到现在,消费领域里针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只有一个既不具备行政资格又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的尴尬的消费者协会在假模假式地为消费者进行维权,而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通过类似欧典地板授予质量认证证书而得知,这个唯一的组织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会沦为或者干脆原本就是个什么货色。

现在,所谓新三座大山之说在社会上不胫而走迅速取得千家万户的认可。其实,开篇将这三种现象都包括了进去,并且还指认到了另外一个非常巨大的麻烦,那就是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在养老方面正在形成又一个万劫不复。

今年11月20日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报道,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去年底所做的农村养老问题调查发现,(何必注,略。)

看了这些,能够让人有什么样的心情?这也算是和谐社会?这也算是国富民强?这也算是与时俱进?

说农村问题凸显,其实城市的问题也并非不严重。不久前《北京晚报》发布消息,根据我国的国家贫困线,目前全国贫困人口约4800多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大约为3.7%;而根据国际贫困线,目前中国约有1.35亿人还处在国际贫困线以下,相当于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何必注,略。)

这就是说,中国城市贫困人口在总量上已经与农村贫困人口接近,而这个背景是什么?中国的城市化率现在还不到40%,也就是说,不到总人口40%的人群中,拥有着将近一半的贫困人口,城市贫困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了农村的相应比例。而这种状况,将由于城市的人口密度和信息传播速率等因素,对未来的社会形成更大的危险。

也是在今天,《华尔街日报》以“谁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牺牲品?”为题,进行了报道,其内容提要的文字就是“中国最贫困的人群正在滑向更深的贫穷深渊。据世界银行的初步分析,中国最贫困的10%人口2003年的平均收入比2001年降低了2.5%。”(何必注,略。)

近来有关改革的辩论,有人认为改革成果基本否定,改革共识基本消除,改革动力基本消失。我们看到的是,改革到现在,那些曾经被自由主义派别们当作圭臬的发展就是硬道理的说法,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发展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并没有使社会更加和谐,并没有让国民更加富足,也没有让我们感觉安全和幸福。

我个人一直处于被这个社会边缘化的位置上,到现在根本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本来就长久处于社会最底层一贫如洗的我,非常害怕如果某一天出现天灾人祸,比如罹患个病什么的,就会彻底完蛋。以我的切实感受,我从来对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仨代表、八荣八耻等等统统嗤之以鼻。

我应该是个在保持最低限度生存水平和状况的条件下,拒绝消费的典型,不使用手机,没有房子,没有车,不旅游,不购置任何装饰点缀用品。一方面,我无力消费如此奢华,另一方面,我更无法忍受消费过程中的骗局。

我还在央视做经济学家演播室访谈节目时,就曾经做过“老百姓(注:我对‘老百姓’这个等级森严居高临下的成为一向不以为然)只储蓄不消费,为什么?怎么办?”的专访节目,请到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范剑平,而当时的说道与现在媒体上的喋喋不休并无二致。当时居民储蓄存款数额是多少?8万亿。或者说,从2002年到现在短短5年间,人民币储蓄存款翻了近一倍。那时候就在说增加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到现在,除了嘴上说说满足耍嘴皮子的功能和欲望之外,有丝毫改善么?

没有。

短短不到5年期间,人民币储蓄存款翻番了。这还不算今年股市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牛市繁荣吸引了更多可能投入储蓄的资金。外电煞有介事地预测,未来5年中国股市规模将会翻两番,我对于股市规模的扩大很是认可,但却丝毫不认为股市会成为国民投资理财之地,现阶段,股市指数冲破2000点大关,但股民却赢了指数赔了钱,大概也可以反映出又一个新的大骗局正在运行当中。

我做那其演播室专访节目是什么时候?2002年。那是什么时候?新一届委府走马上任。而2002年到现在这么点子时间里人民币储蓄的翻番意味着什么?国民、或者说消费者们,用手中的货币选票做出了不约而同的集体选择,对新一届委府做出了业绩评价。

通看现在的情况是什么?虽然各式各样充满美妙和振奋的口号和说辞名目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但实际情况却是,新三座大山、养老等问题愈演愈烈;非但如此,所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领域都呈现出质次价高甚至假冒伪劣的状况,各种资源性产品价格无一例外都在改革、与国际接轨、市场化的名义下摇身一变成为国民的财富乃至命运刽子手,而面对消费者的所有商家的霸权更加有恃无恐,让国民-消费者日益龟缩到死无葬身之地的空间当中。

不可否认的是,这并不都是新一届委府的责任,很多问题都是此前历届委府只顾自身利益而“哪怕我身后洪水滔天”的思路指引下所带来的。但即使如此也无法抹煞当前改革成为对国民新一轮掠夺的本质属性和恐怖后果的预期。

就这样,我只能在拒绝消费的道路上一往无前坚定不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