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无思:西方,欧洲和古希腊的混沌——— 西方历史的幻灭(13)
【摘要】西方这一概念的混乱来自它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主观随意性;欧洲历史的混乱来自其历史资料的缺失;古希腊历史的混乱来自历史学家对历史资料的随意裁剪和归类。
【请读者注意,本号完全免费。关注本号即可阅读本号所有文章。任何就本号文章的收费行为,均属于非法,请及时与本号联系】
【申明:本号关于西方历史所涉及古代、中世纪、现代民族和文明的历史资料会包括来源于西方历史学者基于构建型历史研究而编写的历史教科书,以及其他各种中、英文公开出版物,本文作者在此加以引用不代表认可这一知识和术语体系的可靠性,可信性,有效性和真实性。本人致力于在西方历史学体系内部检查其资料和写作的合理性,自洽性,可靠性和可信性。】
本文是过去两年微信聊天有关西方,欧洲,古希腊文明内容的集合。汇集在一起,与大家分享,供消遣用。
欧洲历史本来就不清楚,不是咱们不想说清楚,也不是咱们想贬低欧洲。
今天中文教科书里的欧洲历史没有一个是中国人为了贬低欧洲或者西方瞎编的,都是照抄的西方历史教科书,已经在最大的程度上拔高西方了。
欧洲和西方是两个概念。
欧洲包括西欧,东欧,南欧,北欧,中欧,是一个自然的地理概念。
西方是一个与西方文明紧密相关的一个学术概念,是西方学者的学术发明,用来定义并强化现代西方民族对世界的主导地位。
现代西方民族指的是,以西欧(包括西南欧和北欧)的日耳曼和拉丁民族为主体的白人民族,从大航海时代开始世界的殖民化进程,最终成为大洋洲,北美主要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主人。【中美洲和南美洲国家在人种上属于欧洲拉丁民族主要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与当地阿兹台克和其它土著的混血,通常不被看作是西方民族。但也有人将他们看作边缘西方世界。】
因为西方是一个学术概念,所以它可以自由定义。这也是西方作为一个概念非常模糊的原因,每个学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定义西方。
主流学术界“西方”的含义往往取决于当下的这个时期最具有影响力的几位学术大佬。
今天,核心的西方国家指的是上述西方白人,即日耳曼和拉丁民族为主体的欧洲西部诸民族国家,以及由其在大洋洲、北美洲建立的殖民地独立而来的国家。
欧洲历史说不清楚的主要原因是欧洲历史资料的零碎性,偶然性,不可靠性,真实的历史资料与传说、臆想、伪造物混在一起。19世纪以前欧洲没有历史记录这一说。近代以来的欧洲因为纸张出现,所以考古研究而来的文献资料远较羊皮纸和莎草纸时期丰富,但同时伪造文献也因为同样原因大量出现。
纸张在西方出现出现以前很少有可信的、真实的、客观的历史资料。纸张出现在西班牙到出现在英国、德国等国之间相差300多年。西班牙的第一个造纸作坊是11世纪,法国在12世纪末,意大利13世纪,德国、荷兰14世纪,第一家商业成功的英国造纸厂在15世纪,瑞士也是15世纪。没有便宜而又方便,广泛易得的书写资料,哪里可能有知识的普及?
说到中世纪的“大学”,即10世纪开始出现的欧洲大学,university,其唯一功能是接受阿拉伯人传授的逻辑、修辞、文学、哲学,以及物理数学知识,在少数人中传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些大学的实际水平远远不如中国的私塾和书院。
隋唐(6-7世纪)的中国,中国的私塾除了教授儒家人文经典(历史哲学文学等),早就有了数学,天文学,地理,医学,音乐,艺术(绘画),文学,哲学等项目,水平比10-13世纪的西方大学高得多,远非欧洲的这些“大学”能比。
但应该说,这一时期,阿拉伯和拜占庭/希腊的逻辑学确实比较发达,而中国比较漠视战国以来名家和墨家的逻辑学传统。
显然,这一时期无论中国还是阿拉伯,拜占庭/希腊传统都没有看到逻辑学的实用价值,除了在法学领域的雄辩、修辞学应用。
所谓古希腊文明实质上属于受小亚细亚(即安纳托尼亚,属今土耳其)文明影响辐射影响而来的衍生文明。比如希罗多德谈论雅典是作为吕底亚和阿契美尼德(小亚细亚在那段历史时期的前后两个统治政权)眼中的偏远地区来描述的。古希腊时期的主要哲学、历史学者绝大多数是小亚细亚人,却被现代西方学者强行划分民族/“国籍”到古希腊。比如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纳克西美尼,赫拉克利特,以及毕达哥拉斯,阿纳克萨格拉,伊壁鸠鲁等人;历史学家如希罗多德,克特西亚斯等。
雅典的苏格拉底是在米利都学派哲学家的影响之下发展了他的哲学,并进而影响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历史记录可查找的大学在中国,即“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最高学府。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 夏、商、周,太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太学名为成均, 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太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 。 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天人三策”,“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于京师长安设立太学。
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历史资料可以稽查的、民间开办的学校和教师是中国的孔子和他的私塾。最早的大学是稷下学宫。
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没有明确可以稽查的历史记录,而是基于署名作者和后世之人著述中的内容,推断、猜测、构建而来的年代及其生平事迹,严格来说不可靠。其著作可以分布于传说中的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后13世纪甚至更晚近。
阿波罗学院,柏拉图学院,吕克昂学院,伊壁鸠鲁学院,斯多葛学院均不见史书,也是依据后世著述推测而来。
这些学院有些延续至查士丁尼时代,属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不属于“西方”民族。
不错,按照现在教科书里我们所看到的、经由后世构建而来的欧洲“历史”,日耳曼欧洲的“大学”确实大约出现于10世纪。那是日耳曼欧洲出现学术现象的最早估算,正如前面所说,是阿拉伯人帮助建造的,为了接受阿拉伯人传授的来自东方的知识,其中包括经阿拉伯人二手传播的拜占庭、印度、中国创新而来的知识。其中原始知识版权是模糊不清,无法分辨的,主要包括除上面列举以外的农学和手工业技术。
欧洲历史因为说不清楚,真正严谨的西方历史学家在他们的著述里往往用模糊的字眼“蒙混过关”,但是,不严谨的历史教科书作者则倾向于强行猜测、推断一些详细历史年代直到个位数,以及历史事迹如小说般清晰,强行“填补空白”,以不知为知,硬是要拼凑出了一个连续不中断,光辉照人的西方历史假想图,以“信史”的面目示人。
有人说,孔子、司马迁的时代也没有纸,但也不影响诸子百家思想的传播和记录。只是只在上层精英之间传播和传承,和贵族、门阀体制相适应,中外都如此。因为欧洲没有纸所以没有历史记录,这种说法是一种傲慢。
这种说法忽视了中国有便宜易得的竹简、木牍,相对于脆弱易碎的莎草,昂贵的羊皮,笨重难易携带的泥板,使得文字可以广泛普及,思想可以大面积以文字的形式展开。这些,都是历史事实。
大象比蚂蚁大得多,是事实,不是大象的傲慢。
罗赛塔石碑的问题已经有不少人批判过真实性,文字破译可信性的问题。另外,马其顿两名学者 Aristotel Tentov 和Tome Boševski,曾经指出碑上的第二部分,所谓的俗写体,其实就是古马其顿文,而罗赛塔得以宣称的年代公元前196年正是亚历山大之后统治埃及的马其顿人法老Ptolemy Soter的后代,自然使用的是马其顿语。当然这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这里不展开。
中国历史的真实性是无可否认的,尤其关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百工、科学技术发展等大线条的历史。总体历史框架在时空意义上的真实性无可置疑!为人诟病的仅仅在于帝王将相的个人经历,涉及到他们的道德评价一类的话题。
而欧洲历史可信性和可靠性的问题发生在总体框架上。不但有时间框架可靠性存疑的问题,还有具体历史内容无关个人行止,主要涉及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演变的可靠性和可信性问题。关键就在于无法避免后世构建的先天缺陷,包括历史资料的偶然性,零碎性,真实文献本身的可信性(真实性不等于可信性),真实文献混淆于伪造文献等。
有些人以为,否认了欧洲文明的独创性,会增加我们借鉴的难度,加大中华文明复兴的难度。
欧洲文明确实不具有独创性!!继承的是小亚细亚/(古希腊),阿拉伯,远东,印度。
西方学者把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学派等属于爱琴海东部小亚细亚/安纳托尼亚地区命名为古希腊文明区是很令人费解的。
小亚细亚(安纳托尼亚)地区
这一地区一直以来属于两河流域文明边缘地区。公元前1300年以来安纳托尼亚属于不同时期的吕底亚王国;公元前6世纪开始属于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直到马其顿的阿里山大时代;之后被罗马帝国征服;公元3世纪成为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公元11世纪丢掉大部分领土之后,于15世纪末进入奥斯曼帝国时代。
如果说米利都学派的早期哲学家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阿纳克西美尼生活在吕底亚王国,那么后期的米利都学派成员大部分生活于阿契美尼德帝国,都跟古希腊没有关系。
雅典所在的希腊或者古希腊地区从来没有产生过比吕底亚或者阿契美尼德更强大的文明或国家,足以殖民或者统治安纳托尼亚,以至于有充分理由将前苏格拉底时期的米利都哲学学派纳入古希腊文明的范畴。
逻辑上,古希腊文明的核心部分古希腊哲学既然派生于小亚细亚的米利都学派,那就应该算作小亚细亚文明的一部分。
不过,这样一来,欧洲文明的祖宗就得追溯到小亚细亚,那是很难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