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球场不是桃花源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长相思 球道非桃源
  推球欢,切球欢,并组挥杆同渡缘。无纠无利牵。
  世脱冠,亿脱冠,疫后重来格物宽。知恩遵自然。
  球道桃花源
  七绝 春愿
  青风拂岭彩旗翻,
  乐叟妍姑球道还。
  戴罩三年惮聚友,
  消杉四月望驱冠。
  待杉花粉疾消停,新冠虐息殃平。与渊明共醉叙东篱,与靑莲横槊论徒步剑。

  高尔夫到底适不适合中国?
  历史的走向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但一个人真的能因为偶然,而在历史中留下必然,进而影响到历史的发展。中国高尔夫或许正是如此。
  有“远东汤姆-莫里斯”之称的詹姆斯-菲利尔,虽然称不上是中国大陆地区高尔夫运动的缔造者,但的确是他在1870年的上海,完成了一个两洞的简陋球场,代表着高尔夫正式进入中国大陆地区。之后的几十年间,他一直在中国大陆地区打造属于他的高尔夫王国。
  虽然高尔夫运动在那段时期发展迅猛,但因为当时的中国饱受战乱,动荡之下百姓流离失所,疲于生计,又有谁有闲情雅致去打一场高尔夫球?而那些有权势有金钱的人,却成为这项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或许中国人对高尔夫运动的刻板印象,从那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一直到几十年后的现在,仍然根深蒂固。
  1982年,深圳高尔夫俱乐部申报立项,结束了1950年开始的中国大陆地区高尔夫真空期。之后,中山、北京、天津、深圳等地的高尔夫俱乐部陆续对外开放。
  随着2002年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家公众球场——龙岗公众高尔夫球场正式开业,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大陆地区高尔夫运动的普及化已经只是时间问题,可惜今后20多年的情况我们已经看到了,它仍然只属于少数人的运动。
  如果高尔夫第一次落地中国大陆地区,但没能发展起来,是因为战乱等因素,那么第二次仍然没能大众化,又是为什么呢?
  纵观韩国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高尔夫运动人口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日本虽然只有37.7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却拥有2600个左右的高尔夫球场。所以相比于土地、文化等问题,缺乏对高尔夫运动的正确认知和包容心态,可能才是中国大陆地区高尔夫运动真正的掣肘吧。
  高尔夫职业比赛的星光璀璨。不过好在,中国大陆地区高尔夫还是有令人值得欣慰的地方。1993年3月16日,中高协出台《中国高尔夫球运动实行职业化制度的具体方案(草案)》,将中国大陆地区的高尔夫运动从业余推动到职业化的道路上,而这一推,竟将它推向了世界。
  2012年11月3日,中国男子高尔夫国家队奥运之队正式宣告成立,队员分别是梁文冲、吴阿顺、张新军、黄文义、李昊桐、何泽宇、苏东、金大星、李鑫阳、朱维宇、赵雄一,梁文冲担任队长一职,张连伟担任名誉队员。这其中有很多名字,后来都惊艳了世界,为大众所熟知。
  冯珊珊在2017年11月登顶世界第一,并蝉联“球后”23周……
  “中国人不适合高尔夫”,不仅外国人这样说,大多数中国人都对高尔夫都并不看好。而中国职业球手们的表现,就如同当年陈真在虹口道场踢碎“东亚病夫”的招牌一样,不禁让人为之振奋。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纵观中国大陆地区的青少年球手,如林希妤、阎菁以及石昱婷,他们进入前六时,都未满18岁。而后来成为世界第一的冯珊珊,更是在14岁时就获得了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公开赛A组的冠军。中国的青年一代,正在神奇地刷新着高尔夫的历史纪录。
  高尔夫到底适不适合中国?在中国大陆地区对高尔夫运动,几乎都是持对立态度,在观念中存在极大的偏见,几乎是一边倒的抹黑,始终被贴着“富人运动”、“贵族运动”的标签。
  其实高尔夫是非常符合国人的一项体育运动。在中国所有的竞技球类中,往往取得傲人成绩的都是着重于个人竞技水平的小球项目,从历史角度来看,这类主要依靠个人能力的球类运动更适合中国人。充满惊喜是高尔夫的最大魅力所在,一场球就像一程浓缩的人生,喜怒哀乐尽在其中。你永远无法预测下一个洞的成绩,这种充满变数的竞技,正迎合了国人的喜好。
  其实,中国一直流行酒桌社交文化,往往在杯盏之间就化解了很多事情。高尔夫是一种高雅的社交,且费用并不比一场酒局高,在一场打球中锻炼了身体,陶冶了情操,加深了友谊,何乐而不为?
  2020年11月,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发布《中国高尔夫球协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中高协将贯彻落实全民建设国家战略,提升高尔夫球运动发展活力,促进高尔夫运动进一步推广。
  也许需要又一位詹姆斯·菲利尔的出现,又或者人人都可以是詹姆斯·菲利尔。中国大陆地区的高尔夫有理由相信它一定会成为一项全民热衷的大众性体育运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