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玉树临风的男人们】先秦-李耳-道(下)

《道德经》第五十七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小政府概念了。

政府尽量少管事,就会有一只无修的手让社会的方方面面自行协调好。

莫非,伯阳兄是资本主义先驱?这也太超前了吧。

伯阳兄心中的理想社会,还是一个道化的社会。既然道本无为,那就君王也应该无为。但个人觉得这有个先决条件,就是天下人人都深受道家教化,都无为。

否则,就变成了君王无为,政府无为,而人人无不为。

哈哈哈,无政府主义,会不会天下大乱,我不知道。

历来还真没见过哪个朝代采用了伯阳兄的建议。就算某位昏君几十年不上朝,但总有管事的大臣宦官之类的。而且,那些几十年不上朝的“无为“的皇帝,在史书上都是无道昏君。

到了如今的资本主义,虽然相对于独裁政府而言,算是小政府。

但也不是无为。

所以,伯阳兄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个乌托邦,所有的统治者连试都不愿意试。

 

这一章,伯阳兄完全没有说道。

又是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这一章伯阳兄还是没有说道,但很有意思。

这一章其实有三节。

第一节还是说治国。宽厚,则民风淳朴,严苛,则百姓不满。

第二节,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

第三节最有意思的,那就是伯阳兄心中的君子。“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我们来对照一下成为君子的标准。

儒家,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

墨家,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

道家,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个人以为,

儒家更重视温良,谦卑,但有担当,可以为荣誉而死,绵里藏针。

墨家更有大爱和平权思想,没有攻击性,讲究不攻,但你打我还是要还手的。

道家则更加内敛,与人为善,没有伤害性。这一点,看看陶三和多多就知道了。陶三是明显的道家特质。多多伤他千百遍,他待多多如初恋,最多最多,就是不搭理。

陶三得了伯阳兄的真传。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多多呢,既不是儒家啊,也不是墨家,更不是道家。她自成一派,是过家家,想一出是一出。

不过呢,她看似来者不善,其实,是个善者。

披着狼皮的羊。

 

哈哈,小弟呢?

我当然是佛家。

时而低眉顺目,时而怒目金刚,全看心情。

年少轻狂时,怒目金刚的时候多。为此,被网管妹妹拖进小黑屋暴打过无数次。

现在,基本上都是低眉顺目。不是变好了,是被网管妹妹打怕了。

 

喜欢这一章,终于看到伯阳兄讲修身了。

 

《道德经》第五十九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不喜欢这一章,这个有抄袭孔仲尼兄之嫌。

这就是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呀。

时时维护,循序渐进,德高望重的时候,就是治国之才啦。

儒家,老实讲,出了不少当官的,特别是独尊儒术,开科考以后。可是,你见过哪个皇帝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

 

修身齐家爱惜羽毛的人,是上不了位的。

能上位的都是些阴险狡猾的无耻之辈,没有例外。

结论就是,你如果修身齐家,就一点治国平天下的机会都没有。

你只要是有想当君子的念头,无论是儒家的君子,墨家的君子,还是道家的君子,还是趁早回乡去喂猪。哦,有点难听。那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吧。

咣当,节操碎了一地。不好意思,小弟就是这么爱说实话。

 

《道德经》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伯阳兄继续宣扬应该要建立一个道化的大同天下。

我一再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没有可能实现的。

那些政教合一的地方和时期,都是历史上的黑暗时期。

伯阳兄低估了人性。

 

不过,这一章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网上听来的段子。今上是治大国如烙烧饼。唰,翻一面,把它烤焦。唰,再翻到另一面,又烤焦。

哈哈哈,形象。

 

《道德经》第六十一篇。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这基本上就是老共的睦邻友好,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算是伯阳兄的外交政策吧。

看了伯阳兄的这些治国平天下的良策,由此可以得出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呢?就是人无完人。

没有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能出类拔萃。就算是圣人也不行。

 

伯阳兄在生死解脱方面,无疑早已解脱。

他在悟道方面,无疑是个天才。释迦摩尼至少还曾经周游天下遍访名师。伯阳兄好像没听说过他有师父。他完全是自学成才。如果我错了,请陶兄指正。

在修身齐家方面,也就是个人修行方面,还马马虎虎。但明显不如释迦摩尼。

释迦摩尼的八万四千法门,品种繁多,一应俱全。就是个one stop shop。所以佛教虽然后来,但一下子就盖过了道教。Walmart一开,周围的小店就遭殃,很难开下去。

在治国平天下方面,差孔子墨子远已。他的这些理念完全是闭门造车,out to lunch.

按江核心的说法,有点衲衣污。如果哪位君王诸侯听了他的,用不了两年就让人灭了。

 

我不是瞎说,举两个例子。

政教合一,整个社会宗教化的例子在中国是西藏。全民信佛。

在佛教传入西藏之前,吐蕃还是很有战斗力的。之后呢,基本上谁都可以吊打它。

它唯一的屏障就是山高路远外加穷。

蒙古也是如此,铁骑曾经踏遍欧亚天下无敌。

然后藏密传入蒙古,忽必烈皈依白教萨迦派,赐白教五祖八思巴为大宝法王,拜为国师。

于是九十余年而亡。把白教赶走之后,蒙古的战斗力又回来了不少。

大清立国后,又迎入黄教格鲁派。

直到如今,蒙古和西藏变成了同样的命运,谁都可以吊打。

 

也许有人会说,那为什么基督教伊斯兰教没有这个问题呢?

这当然和教义有关联。

这两个宗教是崇尚武力,是可以以上帝安拉之名杀人的,是鼓励殉道的。

遇到佛教与道教这两只弱鸡,基本上会是一场屠杀。

伯阳兄的“柔弱胜刚强“是出世法,说的是无形无色的道,看似柔弱,却丝毫不被外界影响,而再刚强的个体,都有生灭。

陶兄说“刀尖入水”,刀尖是伤不了水,但肉身不是水啊。

刀尖可以杀得芸芸众生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道德经》第六十二篇。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呵呵,伯阳兄到了第六十二章,开始说罪孽了。

好像所有的宗教,都是一个路数,就是世人有罪。而为了消除罪孽,你就应该如此如此。

基督教有忏悔。

佛教有积功德,也有忏悔,比如梁皇宝忏。

伯阳兄说,信道可以消除罪孽。

我很有兴趣看看他会不会传一些积功德除罪孽的法门。

这一章,还是入世法。

 

《道德经》第六十三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这一章最有法味的是“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这个就是释迦摩尼的“佛,非佛”,只是他还加了三个字,“是名佛。”

后面的都是励志的心灵鸡汤。

可以用几个字总结,“以德报怨,谦卑为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第六十四篇。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小弟把这一章的金句挑出来。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我们在前面谈到过“无为无不为”。

无为,指的是道,道无生,不变,恒在,是名无为。

无不为,指的是用。

无生,不变,恒在的道,怎么会败亡呢?故无败,亦名无死。

明白了无生,无死,自然就知道无得无失。

 

其他的又属于混搭,可以不理了。哈哈,

不是不尊重伯阳兄,我已经五体投地拜了伯阳兄两回了。

但目前看来,他的入世法真的不强。修身齐家,不过就是一些励志的心灵鸡汤。治国平天下的方略基本属于何不食肉糜,完全不了解状况。

 

《道德经》第六十五篇。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哈哈哈,伯阳兄这是要回归原始社会。

难怪许多人批评道教宣扬愚民政策。原来根子就在这一章。

伯阳兄啊,您还是赶紧换个话题。治国这个话题不适合您。

释迦摩尼是说过,佛不以智取,不以修成。但这话的原因是道本自然成,是不能被强取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应该要把芸芸众生都弄成傻子,于是好治理。

 

我就很喜欢和有智慧的人聊天。

你给我一群zombie, 要我去统治他们,我要他们何用?

如果一个君王,治下都是一群愚民,一个有智慧明事理的人都没有。

你说,这国还能维持多久。

 

《道德经》第六十六篇。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没有跳脱出仲尼兄的“上仁下义”。

我有时想,先秦诸子时代,诸子之间,难免也会互相影响。

所以,诸子的思想,难免会有一些相同和重叠的地方。不过,各家各派,还是有自己明显的特色。

 

《道德经》第六十七篇。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没有跳脱出仲尼兄的“温良恭俭让”。

慈和俭,我还能同意。

但“不敢为天下先“我是不同意的,这种世故的中庸,是基于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当年莲华生大士降伏西藏的时候,就是风欲摧之,傲立于林。

在藏王面前,以两场大辩法,击败本土苯教和中原禅门的摩诃衍,从而奠定了密宗在西藏的地位。

伯阳兄自己开创道家,不正是敢为天下先么?

 

《道德经》第六十八篇。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伯阳兄,拜托,我有些读不下去了。

前面几十章都说得很好啊。怎么说着说着就虎头蛇尾了呢。

 

就算是说入世法,您这个真不行。

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情况不同,就得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部下团队很能干,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由发挥,老板远远看着就好了。

团队很烂不能干的时候,就得亲历亲为,杀伐决断。

您不能不管什么状况,一律不管不问不争。按您的方法,不会大顺,只会速灭。

您如果当一家公司的老板,这家公司就完蛋了,必然破产。

 

《道德经》第六十九篇。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没有跳脱出子翟兄的“非攻”。

伯阳兄看来真是个人畜无害的小白兔。

曹刿可不是这么说的,他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所以,他是兵家,您不是。

 

《道德经》第七十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这一章小弟倒是感同身受。

吾有摩尼珠,只待有缘人。

 

《道德经》第七十一篇。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一个人明白自己的不足,就没问题。

明明不知道却自以为是,就有问题。

圣人是没有缺点的,因为知道缺点是什么,因为知道缺点是什么,所以没有缺点。这一句呢,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看。

如果圣人是指道,没错。道是没有缺点的,本自圆满。

恒在不变,怎么会有缺点。

圣人如果是指人。呵呵,人无完人。就算这个人明白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去改进,总是不可能完美,总是会有不足,会有缺点。

 

《道德经》第七十二篇。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伯阳兄说,君王不要好大喜功,压榨百姓。

把百姓逼到不畏死的地步,就会天下大乱。

这个没有错,但这是儒家的思想。儒家追求的就是君王施仁政。

 

个人在治国平天下方面,更喜欢墨家的观点。

墨家反对儒家的上仁下义,更鄙视礼。 认为,如果必须听命于父母,天下无良的父母很多。如果必须听命于师长,天下误人子弟的师长很多。如果必须听命于君王,古来昏君很多。

所以,不要从尊,而是要从善。要明辨善恶,要有大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扬善弃恶,才是天道。

以为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墨家讲究非攻。就是不主动去攻打别人。

但也不会被动挨打。所以墨家非攻,但善守。

我在讲《墨子》的时候曾打过一个比喻。如果子翟兄是一支足球队的总教练,他排出的整形会是,一个守门员,其他全是后卫,没有一个前锋,也没有一个中场。

墨家的扬善弃恶思想,今天还有很多门派采用。

必然佛门的净土宗,唯识宗,等等。

 

当然,我也不是全盘同样子翟兄的所有观点。

我同意的,是不能盲从于父母,师长,上司。我不同意的,是非攻。

我如果当一支足球队的总教练,我会排出防守反击整型。

我不太会主动攻击,但绝不会永远被动挨打。

 

《道德经》第七十三篇。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这一章后半截肯定是对的。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应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从道的角度,都对。

从入世的角度,肯定行不通。

你不去努力争取,就想躺平守株待兔,怎么可能成功吗。

 

前半截,“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

勇敢有时会招致杀生之祸,但有时,两军相逢勇者胜。

不勇敢也不一定能苟活啊,白起就坑了四十万降兵。凡事没有绝对,不能用一副药治百种病。所以我说,在入世法上,释迦摩尼比伯阳兄强,他开出了八万四千个药方。

 

《道德经》第七十四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有时候,对一些为非作歹之徒,不得不杀之立威。

但要适度,不能滥杀,滥杀者会反受其害。

同意!

 

《道德经》第七十五篇。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百姓饥饿,是因为税赋重。

百姓造反,是因为官员胡作非为。

百姓不畏死,是因为上位者奢侈,反正活不下去了。

所以,勤俭比奢侈好。

尚俭,是墨家的思想,也是儒家的思想,看来,也是道家的思想。更不用说佛家了,都成了沿街乞讨的叫花子了,无不自称贫僧。呵呵。

 

《道德经》第七十六篇。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从道的角度,柔弱代表空,坚强代表相。

这很好理解。虚空当然柔弱,但不坏。

一个一个的相,当然坚固,但会坏。柔弱胜坚强。

从入世的角度,则不一定。

有时需要柔,有时需要强,要看具体情况。

一味地怀柔也是不行的,手里有大棒,脸上带着笑,可能效果更好。

 

《道德经》第七十七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不欲见贤”,这是本章的闪光点。

释迦摩尼说,“无所求”。

不欲也好,无所求也罢,它不是一个刻意而为的动作,或则一个修行可以达到的境界。

它的根本原因是道本身,也就是佛家的本来面目,就决定了无所得,无所失。

既然无所得,亦无所失,自然就无所求。

比方说,释迦摩尼开悟成道以后,广收弟子,每日说法,在一个婆罗门统治的社会,发展壮大了佛教。那他是不是违反了不欲,违反了无所求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有回到了我们以前讲过的动于不动。

他只是在用,没有动,所以,无论他做了什么,都是不欲,无所求。

 

“损有余而补不足”

呵呵,可以算是最古老的福利制度思想。

一个有完备福利制度的社会,确实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道德经》第七十八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受国之垢,受国之祥”。

伯阳兄的意思是要能承受垢和祥,或则善和恶。能承受的才是天下王社稷主。

佛家也有类似的说法。

“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

这是禅门五祖弘忍给六祖慧能传法时说的话。

天人师,天下王,社稷主,差不多的意思。

不过,伯阳兄的这个说法还是不妥。小弟要挑他的错。

不是“受国之垢,受国之祥”。而是不受垢祥。

因为不受,才能受。

 

这绝不是绕口令。

虚空因为不受,所以,才能受万物。

伯阳兄只说了受垢祥,没有解释为什么天下王社稷主可以受垢祥。

呵呵,小弟帮他补齐了。拿走不谢。

 

《道德经》第七十九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哈哈哈,我一直以为伯阳兄是个老好人,就好像以前的平版主。

“不善者,吾亦善之。”

我是一贯不赞成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佛家有慈眉善目,也有怒目金刚。

佛家的八万四千法门中,就有降伏法。道家,也可以捉妖啊。

只是能不用就不用。

妖,也有善妖不是,何况,大多数妖都是美女。

“抱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这一句我决定赞同。不要以为伯阳兄就是个软柿子,逼急了也是有菱角滴。

 

《道德经》第八十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复古到原始社会,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与邻国老死不相往来。

这就是“至治之极”?

伯阳兄啊,这叫无政府主义。断绝交往,更不可取。

 

一个社会的顶层设计,有两个极端。

左边的极端点是无政府主义,右边的极端点是独裁。

一个合理的结构,是在两个极端点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这个点,对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可以有差别。但偏向任何一个极端点都是不可取的。

 

《道德经》第八十一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在这最后一章,伯阳兄还是用“不争“来结尾。

治理天下之道,就是不损人利己。

圣人之道,就是为而不争。

第八十一章,我同意最后八个字。其他的,持保留意见。

这最后八个字,说的是出世法。

为,就是用。

不争,就是不欲,就是无所求。上一章已经解释过了。

 

通读伯阳兄的《道德经》,写了三篇长文。

希望不是懒婆娘的裹脚布,能入陶兄的法眼。

总的来说,

这是一本了义的经。

这是一本出世法和入世法并存的经。

从求道的角度,可以好好的参伯阳兄的出世法,从入世法的角度,不一定需要同意他。

 

此经的前半部比后半部强。

前半部主要在说道。后半部主要在说修身与入世。

它欠缺的地方是没有太多的提及轮回和具体的修行方法。从理论和宗教发展的角度,少了两个重要的部件。

我其实不在意修行的法门,因为我并不想学。

但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陶兄补充一下道家关于来世今生的理论知识。

作为一个宗教,这是必不可少的。

 

他,是中土第一个悟道之人。

他,是一个让陶兄这么孤傲的人肯去皈依之人。

他,是一个能让小弟这么桀骜不驯的人也五体投地之人。

他,当然是一个玉树临风的男人。

鲁冰花 发表评论于
一口气读完这三篇,谦卑地承认,老子不懂。。说反了,不懂老子。读古文很伤脑细胞,不如看小说、追电视剧惬意,轻舟流水。。
一个没有惊艳的老树 发表评论于
所以,不要从尊,而是要从善。要明辨善恶,要有大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