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没有回广州了。这几天有人提到早茶,让我回忆起当年喝早茶的一些经历。
众所周知,北美的早茶远不如国内的正宗,品种不多,我基本不去。当然,国内的早茶也变味了。为了节省开支,不少餐馆已经不做点心,而是依靠外面的工厂制作,也就是有外包工厂制作,批发送货上门,餐馆热一下就上桌。这些如同大锅饭的点心能好吃吗?对于外地人,不熟悉早茶点心的,可能不会在意。相比之下,国外的用料也许不够新鲜,但做法还是比较传统,有的甚至还保持着推车的习惯。
我喝早茶还是80年代才开始的。家里从下放的地方回到广州,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市里建了不少合资饭店。广州那个年代,人们收入不高。普通的人很少去合资饭店消费。街边有不少小饭店茶楼,供街坊百姓消费。我只去过一次这样的茶楼。
除了经济上的原因,还有时间不足。年轻人平时需要上班,没空喝早茶,除了周末。那时还没有双休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多,花几个小时喝茶聊天不容易。
一次有朋友从北方来,说要试试广州的早茶。我们没有去合资茶楼的经济能力,只能去街边附近的。 这是个两层楼的茶楼。当时不少茶楼都是这样的结构,现在恐怕还不少。 一般来说,楼下的位置人多,比较便宜一些。我们去的时候,楼下已经没有空位了,只好上楼。楼上也没好到哪去。吸烟的人很多,跟进毒气室差不多,令人窒息。 喝茶的街坊年龄居大,不少还拿着鸟笼子。 喝茶的人互相之间都认识,所以陌生人一进来,大家都在关注。北方人的皮肤比较白一些,更容易引人注目。 我们点了一些点心,总感觉有人在看着,不记得啥味道,吃完赶紧走人。这样的茶楼基本是一种街坊的社交场所,普遍都是最低消费。老人吃不多,一宗两件可能已经超标。
能够去合资餐馆喝早茶还要感谢在香港的亲戚们。改革开放后,亲戚经常回广州。喝早茶已经成了习惯。比较重要的节日比如春节,清明才去吃饭。我姨妈经常带我们去新开张的合资饭店喝早茶。当时新的饭店有白天鹅,中国大酒店,花园酒店。这些新饭店环境非常好,不拥挤,有地毯,甚至特别安静,尤其是白天鹅,有些不大习惯。 从味道上来讲,跟我祖辈在上下九开的餐馆差别不大,但后者的价格更加亲民,环境也熟悉,是家族聚会常去的地方。 现在这些饭店还在。姨妈六十多因中风去世。见到这些饭店让我想起了她。姨妈这辈子非常热心支持教育。她的孩子都在国外留学。大表姐在加拿大做得非常成功。
在国内工作期间,曾经有一阵子需要值夜班。单位饭堂有早餐供应,但不大好吃。我跟同事一起去附近东山的国营饭店喝茶。现在这个饭店已经不存在了,变成了王府井百货大楼。我们基本都是第一批到的。在冬天的时候,天还没有亮,黑乎乎的。由于太早,员工还没有到齐,经常需要等好久,自己找位置。不少人等不及了,亲自到厨房加水,拿点心。 那时还没有打卡记录,吃完记账靠数盘子。不同价格的点心用不同的盘子,这样容易计数。人多的时候,盘子能有好多个,堆起来很高。传统的早茶都是推车服务的,把点心装在小推车里,边推边卖。客人可以先看再决定。不知从哪个年代起,这个习惯给取消了。现在都是先画圈下单,然后才上点心。
值夜班休息不好,胃口也不会好。吃的东西不多,喝茶倒是不少。 吃完饭后,我们去附近的东山散步。有几次还需要用附近学校的厕所。我想,要不是文革,我说不定还是这些学校的学生。 过去大院的发小都不知道哪去了。下放运动真是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搞不清楚自己是打不死的吴清华,还是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我怀念山清水秀的广西,但更加热爱我出生的广州,虽然对我来说,它既熟悉又陌生。
改革开放导致了建筑热。不少国营单位都在建自己的旅馆饭店。早茶也开始进入市民的生活。饭店成了不少聚会的场所之一。 还记得,单位有外资业务,钱不少,但不能随便发奖金,只能发东西,喝早茶。我在的那个年代,文革刚结束,虽说有官倒腐败,但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尤其是出国深造,寻找发展的机会。 刚出国没多久,六四爆发了。
据我这些年的观察实践,传统早茶的实力还是在于国企单位。首先,单位的旅馆饭店经常用来开会搞活动,需要好的厨师,这个实力是肯定的,甚至会花高薪聘请。 我一个亲戚在管理一个市府的旅馆,他的餐馆居然达到了米其林级别的。 此外,旅馆是单位拥有的,不需要交租金,这是个很大的价格优势。光靠会议活动还是不行的,多余的产能需要普通老百姓吸收才行。国营旅馆饭店的服务普遍不好,但为了可口性价比,也就算了,毕竟目的是为了吃,光靠服务是不行的,要有主次之分。 改革开放初期,城里的美女都在大饭店里当服务员,现在恐怕不会再发生了。类似的乡办企业也有这个优势,何况在广东,几乎人人都是厨师。
虽然很多回国的障碍已经取消,但因为中美直飞航班缺乏,票价还是很贵,不少人在继续等待。我已经想好回去光顾的餐馆。连锁就不去了,不想吃工厂大批量的工业制作。此外还要注意,不要吃过量,免得吃伤了,一辈子都不会吃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