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照护(英语:Long-Term Care,简称LTC),是一种协助因慢性疾病或身心障碍而长期无法自理的病患,满足各式各样医疗与非医疗需求的服务。
长期照护通常会提供看护与非技术性照护,例如协助著装、使用浴室等日常生活活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长期照护案例,属于多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口,需要专业人员以专业技术进行处理,因此医疗照护服务渐渐加入长期照护服务当中。长期照护可以在家庭、社区、支援性居处、护理之家及居家呼吸照护所等处提供。各年龄都有可能视需要长期照护需求,惟老年人的需求最为常见[1]。
长期照护的类型[编辑]
长期照护的提供服务形式可分为常规与非常规。能提供常规长期照护的机构,通常会向需要昼夜监护的人提供生活食宿,包含专业健康服务、个人照护与饮食、衣物洗涤与居家事务服务[2]。这些机构的名称较为多样,例如护理之家、居家呼吸照护所、个人照护机构、持续性照护机构等。
长期照护可以在家中进行常规照护,常称作居家照护,可与多家诊所服务(例如护理、药物治疗、呼吸治疗、物理治疗、职能治疗、语言治疗、非药物疗法)派遣相关医事人员(护理师、呼吸治疗师、医师、物理治疗师等)到宅服务与其他如居家结构工程(如安装液压升降台、翻新浴室和厨房)等服务结合。
非常规居家长期照护,由家庭成员、朋友与无偿志工支持与照护。据估计,90%的居家照护,是由爱心志工无偿与非正式提供[3][4]。
长期照护的严重问题[编辑]
- 未来老年人口恐无人照顾
台湾的高龄化造成照护费用的长期赤字,而政府的公益性质也导致无法照顾到基本所有需要照护的对象,形成一个在社会实际层面上的空洞及隐忧。由财政观点看“长期照护服务”民间参与之可行性,只有政策的分析跟发布下,实际的长期照护市场,可能没有人要投入,原因在于少子化的前提下,年轻人希望能有更多的收入,但长照产业的收入不如一般传统的商业模式可以产生很大的收入,因此年轻人就不会选择这个产业。此外,由于公益性质的关系,即所谓做功德的概念,几乎是这个产业的代名词,对于年轻人来说,做功德并非是大多数年轻人所追求的,因此,这个产业对于年轻人当然是不会有多大的吸引力。但事实上,台湾在2018年已经进入高龄社会,即台湾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突破14%,对于老年人口照护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政府如果只有做长期照护的照顾方法的话,该方法如果失败,将导致未来的老年人口照护产生巨大问题,甚至导致严重的经济下滑,因此政府应该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来处理该问题,并且要即时且有效。
2020年台湾长照基金可获325.7亿收入,但同年支出却高达386.7亿,短绌61亿。面对不稳定财源,卫福部等政府部门正在检讨因应经费制度。[5]
政策[编辑]
世界各地的政府或民间已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层面对不断增长的长期护理需求做出反应。政府的这些回应部分基于长期护理的公共政策研究议程,其中包括特殊人群研究、灵活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式护理模式,以控制不断上涨的成本和高私人支付率。
台湾[编辑]
在台湾,政府社会福利长期照护的最上位的法源为《长期照顾服务法》[6]。
2017年起政府推动“长期照顾十年计划2.0”,据OpView调查政府长照政策舆情,以“医疗照顾”内容最受关注,“社区照顾”和“老人共餐”则是以有助于长者的社会参与,获得最高的政策好感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