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明之亡,揭清之失?
幼时读红楼,常常受教于各种注释和专家解读。但是也渐渐困惑于这些解读。主流红学认为《红楼梦》的主旨,是通过一个权贵之家的败落,反映“封建社会必然灭亡”,也就是所谓的“反封建”。这种说法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于是抛开这些解读,试着通过文本自己去理解。读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整部书的气质颇有南唐李后主的风骨。
同时,有几点很是疑惑,却发现用曹学无法解释:
- 首先是晴雯,宝玉在其死后用芙蓉女儿诔祭奠,这是明处的祭奠,同时用姽婳词来暗中祭奠晴雯。结合书中晴雯事迹,一个芙蓉女儿诔已经可以说是过誉了,尚且勉强可解释为作者对晴雯及其原型的偏爱。而姽婳词就显得格格不入了,用来祭奠晴雯很不合理。即使作者想要赞晴雯是个实干派,闺阁中事又何关战场。
- 柳湘莲明明在前八十回中,是个讲义气的帅哥,非常正面的形象,可是好了歌的批语里却说他之后做了“强梁”,作者为何要推翻之前为他立的人设。
- 李纨,纵观前八十回,这个贾珠的遗孀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寡妇,结合其判词可以知道,后来作为一个家败人散的寡母,把贾兰培养成才,可惜自己却短命。这些无论如何应该也不至于成为别人的“笑谈”。作者对李纨似乎并不友善。
- 妙玉,如果说作者对李纨不友善,那么对妙玉可以说是有着深深的恶意。妙玉为人虽傲慢孤僻,可是也并没做什么大奸大恶之事,为何被安排“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这样的结局,甚至是“风尘肮脏”。
- 北静王也是前八十回中被刻画为相当正面的一个人物。甚至给人的印象是贾府败落时的救星。却偏偏被黛玉骂成“臭男人”
- 一个家族的衰落,哪怕是比曹家更大势力,用“白骨如山忘姓氏”来形容,恐怕都过于夸张了。清初的政治斗争惨烈程度,并不比其他朝代更严重, 即使涉及到某些家族,也很少能超过朱棣对付方孝孺的,方孝孺全家被诛,而且牵连了八百多人,也难以被称作白骨如山,曹家抄家并没有死多少人,且大多死于流放途中。退一步说,即使可以接受“白骨如山”是一种夸张的写法,那么“忘姓氏”就根本无从谈起了。曹雪芹不是还在用自己的名字写红楼吗,并没有改名换姓,隐姓埋名,并且还被后人考证出来是曹寅后代。
- 文中不断暗示故事发生的背景是“末世”,比如王熙凤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探春的判词“生于末世运偏消”。一家一姓之事何敢自比末世。
- 明明只是家族,儿女间的琐事,为何写得如此大的情感起伏,书中所表达的情感与所记述的事情并不匹配,奇怪的是却能给人以真情流露的感受,并不觉得矫情和造作。
凡此种种,令我无法接受主流红学的逻辑,无法相信红楼梦只是江宁织造府曹公子的青春日记。
及至癸酉本横空出世,明确了红楼的主旨为悼明,且其中各个人物所影射的原型也基本都明晰了。带着这样的设定,再回头读前八十回,各种疑问就都可以解释得通了。许多的伏笔也可以看到令人拍案叫绝之处了。
当然,“吴氏石头记”后28回自问世以来一直争议不断。也有很多人无法接受《红楼梦》的主旨思想从“反封建”变成了“悼明”。癸酉本也确实缺乏绝对的证据证明其就是底本,对此笔者不想把自己的认知强加于人,以下文字仅仅和持相同观点的红迷一起,探讨红楼梦的影射原型。本来这方面的文字和网络作者已经不算少,可惜讨论其中主角的文字较多,涉及配角的文字较少,我借鉴并且认同其中的一些,可惜还有很多无法苟同,故此开启博文,写下自己的见解,希望可以和有类似观点的书友一起讨论,找到红楼中被隐藏的“真事”。
一旦接受了红楼悼明的主旨,可以看到书中俯拾皆是作者的隐语苦心。难怪开篇就言明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其实这方面的证据已经有人举出来很多。潘重规先生的《红楼血泪史》更是分析了作者在那个时代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关于清初的文字狱,本文不再赘述,有兴趣的话请参阅潘先生的这本书。
这里只试着整理引言和第一回中的一些例证,因为引言和第一回的前半回,作者集中概述了一下自己写书的初衷。及至后文,书中还有很多地方暗示红楼即写家国之事,散落在具体的细节里,如荣禧堂和宗庙的对联,茗烟骂金荣的话,宝玉给芳官改名耶律匈奴而发表的一番感慨,作者对众多乳母的贬低和不屑,我会在各个人物篇,事件篇,和诗词对联篇里详写。
- 书名:引言中点出本书的三个名字:《红楼梦》《风月宝鉴》《石头记》
- 《红楼梦》– 这个名字的意思在后文宝琴的一句“昨夜朱楼梦,今宵水国吟”中。红楼即是朱楼,水国则明显影射满清。说明这是一部写于明亡清兴时代的小说。后文也多处用“红”及类似的颜色来影射朱明,如怡红院,绛芸轩。
- 《风月宝鉴》 – 作者自述“是戒妄动风月之情”,这显然是避人耳目之语,能够成为“鉴”,自然指向“史”(唐太宗的梗典)如《资治通鉴》。“风月”即“清风明月”。后文也多用“风”来影射满清,用“月”来影射朱明,喻大明无日。再次隐喻这是一部明亡清兴的历史书。(清初文字狱的环境下,明遗借这样的隐语诗词来怀念故国的诗词很多,如“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 《石头记》– “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也”,刻录在一块大石头上的故事,自然是碑文,且多是侧重叙述兴废历史。
- 反复强调,本书只写闺阁中事,为了纪念作者生命中的几个奇女子,绝对不涉及朝政:“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略涉于外事者则简,不得谓其不均也。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作者本意原为记述当日闺友闺情,并非怨世骂时之书矣。虽一时有涉于世态,然亦不得不叙者,但非其本旨耳。阅者切记之。” 类似的话,作者再三再四的说。如果仅仅自述一次两次,还可以看作是怕被文字狱牵涉,提前撇清。但是引言中和第一章,大概有四五次类似的重复提醒,则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了。好像反而是要提醒读者,注意其中的隐喻,其实与朝政是相关的。似乎是怕读者还不明白,脂批更是明确写出“作者之笔,狡猾之甚。……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
- 作者自云 “将真事隐去……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然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万不可因我不肖,则一并使其泯灭也,……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 故事表面写了贾府各个性格迥异的女子,其实是套用了屈原写楚辞离骚中“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传达的作者的政治隐喻。
- 第一章开篇写此书的由来,同时也是通灵宝玉的由来,石头本是女娲炼就补天之用,“补天”即指向一个朝代的覆灭。否则以一家一姓之得失兴衰,如何敢称“天塌地陷”。
- 石头所在的位置为:“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大荒- 非指荒唐,而是大荒凉,是说明朝的人和事已经荒凉了。无稽- 即无迹,无迹可寻,因为明朝历史被满清篡改。青埂峰 - 清更,即满清更替。
- 这三处写石头的位置,隐喻明帝国已是荒凉覆灭、无迹可寻了,清朝兴起更替之。立在这个位置的一块大石,上面记述的文字,自然是明亡清兴的一段历史。
- 甄士隐听到跛足道人对癞头和尚说:“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意指二人为死去的贾府中人超度。须知北邙山并非常人可以埋葬的地方。邙山陵墓群目前已经探明的帝陵包括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统计下来,合计6代24帝。加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总数在千座以上。是中国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 。其中包括,东汉光武帝刘秀、西晋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曹魏的曹丕、曹睿、蜀汉刘禅、南唐后主李煜等等帝王,都埋在这里。历史上知名人物更多,比如说 吕不韦、班超、孟郊、狄仁杰、石守信等等王公大臣、诗人、学者也埋在了这里。所谓“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这里是借北邙山,暗示了红楼中人物的身份,绝非一般的官宦商贾。
这里只罗列了开篇的一些明示或暗示,意在告诉读者红楼梦这部书内容是指向明末的这一段历史。蔡元培先生认为,本书意在“悼明之亡,揭清之失”。不过结合“吴氏石头记”后28回的内容,其实作者在书中对于亡国的反思已经超越了悼明和讥清这个层次,甚至可以说对明朝腐败的批判更大于对清朝残暴的控诉。红楼的作者已经不再局限于仅仅反思明亡的原因,最重要的是质疑了两千年外儒内法的君主制度,这比反对封建婚姻这些皮毛认知要深刻的多。从秦至明,王朝更迭,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历朝历代的皇家尽管各不相同,但上演的都是同一个剧本。开国者励精图治,儿孙们醉生梦死。特权集团敛财争权,底层民不聊生。当社会矛盾终于不可调和,民众就揭竿而起,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然后,一切又从头再来。这样的轮回宿命是否不可避免?历史只能周而复始地重复下去吗?从这个角度上看,《红楼梦》的立意和思想高度远超所谓的“反封建”,可惜最终作者只能提出问题,并且在面对这样的问题上,显示出了困惑和无力感。
这里推荐知乎上维为吐温的一篇评论,笔者深深认同其历史观,并以此作为本博客的引言:
【这百年来,接触西方思想的中国人,总是想用现代人文主义的观点,来给红楼梦这部残书做注解,或者说:造神。而癸酉本则告诉我们,这样一部脱胎于中华文化的书,仍然是一部标准的中国传统文学,仍然是中国文人最爱玩的映射文学题材,它并没有像西方启蒙思想以来那样,深入探讨人自身的价值。
癸酉本石头记表达的思想,同样是具有启蒙色彩的,但是,它不是西方的启蒙思想,他是明末亡国后,传统大儒的思想底色。其中代表的就是明末启蒙三大家: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总的来讲,他们反对八股取士,提倡学以致用,经世济用;在明末商品经济大繁荣的大背景之下,提倡“工商皆本”;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反思明亡时,逐渐认识到君主专制制度是诸多弊病的根源,是顶层的横征暴敛和专断加剧了王朝的危机,同时推崇孟子的民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注意民本和民主是不一样的东西。民本主义,是一种良善的帝制思想,而民主则是体现个人价值的另一个位面的政治体制。其实中华思想始终没有脱离帝制的框架,孟子的思想是其中最良善的一部分。传统大儒的至高理想就是三代之治,仁政爱民,君主有禅让之德,他们是最反对秦制的:(春秋)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孔子说:“如果主张的确无法推行了,我想乘着木排漂流海外。”最后象征皇权的贾宝玉,乘坐浮舟漂泊在海上,此时他已经90岁(红楼梦写的就是万历至永历这90年)。在红楼梦前文贾宝玉幼年梦游太虚幻境时,是被夜叉水鬼拖入水去;而此时的贾宝玉,经历家破人亡,朝代轮转,最后主动纵身跳海,却没能死去,是被金刚大士拉到了太虚幻境。开头被拉入水从太虚幻境醒来,结尾入水却被拉入太虚幻境。非常有庄生晓梦迷蝴蝶的传统美学。中国的历史,皇权轮转,却是不死的。癸酉本最后给如此庞大、精巧的框架,草蛇灰线伏线千里的故事线归结到了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场景,以贾宝玉之不死归梦结束了这场幻梦。罗翔说,他读红楼梦,读到了一种虚无主义,仿佛告诉世人法家统治最终一定会走向灭亡。癸酉本的结局就是这样,万籁俱寂,白茫茫一片,在最后的太虚幻境中,是最能体现作者思想上的虚无的,那是一种对治乱循环的法家秦制(历史周期律)的无力感,这是红楼梦这本书结尾最触动我的东西,我很心疼作者的这种虚无,也很能理解为什么说“好知青冢骷髅骨,便是红楼掩面人”。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反对君主专制,反对以暴制暴,主张统治者爱民,但是上限依旧只能是孟子的民本主义,他们的思想底色仍然是一个传统大儒,没有真正意义上发现个人自身的价值。红楼梦这本书,它是中华古典文化的巅峰,但是它的诞生,也标志着中华文化在明末彻底地失去了生命力,它的毛病积重难返,难以自我更新,需要一种新的外来思想所拯救。就如同在两晋南北朝的乱世中,佛教注入中华文化一样。很可惜,终究没等来西方的启蒙思想。几百年后,沧海桑田。所以红楼梦这部书,神不神?极其神,它的架构之精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的用典融典多到令人咋舌,它的意象映射梦幻凄美又巧妙,它的情节冲突安排充满诗歌一样的对称美、韵律美。但是,它的思想并没有超越那个时代,并没有超越中华文明的上限。】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729445/answer/2682629269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