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赤脚医生》是乡亲们爱称
曾经在《文革》时期当过农村人民公社里的《赤脚医生》们,尽管后来被走资派邓小平们强行取消了《赤脚医生》的称呼。但还是有一部分《赤脚医生》坚持在农村终身行医几十年以来,那些第一代老《赤脚医生》们还是习惯被农村乡里乡亲们喊为《赤脚医生》,尽管这个称呼从1985年起就被走资派邓小平特色政府官方取消了。
《赤脚医生》的叫法最早出现于上世纪农村人民公社时期。1968年夏天,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红旗》杂志刊发了《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上海市的调查报告》。文章一开头就写道,“‘赤脚医生’是上海郊区贫下中农对半医半农卫生员的亲热的称呼。”
这篇文章随后经毛泽东批示,于同年9月14日在《人民日报》刊载,《赤脚医生》很快成为当时的舆论热点。各地的赤脚医生自然也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典型”——“旧社会的放牛娃”凭借“对一颗红心”而刻苦学医、为贫下中农治疗疑难杂症。《赤脚医生》的形象被画进宣传画、连环画,甚至印在邮票、粮票和挂历上,成为那个时代形象鲜明的符号。
1968年,毛主席正式启动了一项改善中国农村医疗卫生的计划,向成千上万的人提供基本的医疗培训并派往乡村工作。 他们被称为《赤脚医生》。
《赤脚医生》最大的贡献是为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卫生健康保障。当时的赤脚医生头顶草帽,身背药箱,走在田间地头,给缺医少药的农民防病治病。在疟疾盛行时,也是这些《赤脚医生》挨家挨户问诊,“送药到手、看服到口、不咽不走”,最终消除了疟疾。
联合国妇女儿童基金会在1980年~1981年年报中总结:中国的“赤脚医生”模式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提供了初级护理,为不发达国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提供了样板。
1980年代以后,人民公社制度瓦解,以此为基础建立的赤脚医生制度也随之消失。《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一书记录,尽管之后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形式不断变化,但乡村医生的主体人员仍是当年的赤脚医生。他们中间的不少人,一直工作到了21世纪的今天。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村就没有医生。”当时规模大的公社有卫生院,规模小的公社连卫生室都没有,个别小公社可能有老中医。那时老百姓普遍没钱买药,农民如有发烧感冒,就吃一把谷子,喝一碗热水,回家被窝一蒙,出一身汗,就好了;如果得了重病,没钱去城里医院看,只能回家等死。
缺医少药是当时的普遍状况,而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医生和药品更为紧缺。据统计,1964年,全国高级卫生技术人员69%在城市,31%在农村,其中在县以下的仅占10%。而当时的人口分布情况刚好相反,城市人口仅占1/10,超九成人口生活在农村。
当时,新的农村卫生保健制度正在探索中。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召开,针对农村卫生保健,提出了“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行政村设卫生委员、自然村设卫生员”的设想。在加强农村基层卫生机构建设的同时,还组织医务人员上山下乡,支援农村基层。
1965年1月,毛泽东批转了卫生部党组给中央的《关于组织巡回医疗队下农村问题的报告》。各地以该指示为重大政治任务,迅速组织医疗队到农村、林区、牧区,进行巡回医疗。胸外科专家黄家驷、儿科专家周华康、妇科专家林巧稚都曾参与巡回医疗。
解放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医疗人才只是不定期地以救护队的形式巡访农村,根本无法在广大农村形成相对制度化的诊治和防疫网络。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在听完卫生部的工作汇报后说:“卫生部的工作只给全国人口的15%服务,而且这15%中主要还是老爷。广大农民得不到医疗,一无医,二无药。卫生部不是人民的卫生部,改成城市卫生部或老爷卫生部,或城市老爷卫生部好了!”毛泽东指示:“应该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培养一大批‘农村也养得起’的医生,由他们来为农民看病服务。”
同年9月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题为《切实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社论。当时还未提到《赤脚医生》这个词。
上海率先试点。1965年夏天,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开始办培训班,毕业于苏州医专的黄钰祥任教员,教习医学常识和简单治疗方法,学员在速成班学习4个月后再回到公社当卫生员。后来被称为“中国赤脚医生第一人”的王桂珍就是这个培训班的首批学员之一。
王、黄二人用“土洋结合”的办法为当地村民省钱看病,日常也要下地种田干活,《赤脚医生》的叫法不知不觉便在村民中流行起来。1968年,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对王、黄二人的报道——《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这篇文章随后被《红旗》杂志与《人民日报》全文转载。
因农村地区对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赤脚医生”制度在全国范围迅速推广。据当时的《卫生部关于全国赤脚医生工作会议的报告》,到1975年底,中国农村《赤脚医生》数量己经达到150多万,生产队的卫生员、接生员有390多万人。
1969年6月23日的《人民日报》第5版登载的新华社一篇文章:“学员由贫下中农推荐、经公社革委会审批,把成分好,思想觉悟高,劳动积极,有一定文化的贫下中农子女送到训练班学习;学员的生活费用由大队负担,毕业后回队为贫下中农治病。”
当时既要学西医的解剖学、生理学和诊断学,又要背中草药,学针灸,学生没有教科书,只有油印机印刷的单页材料。做赤脚医生比普通村民更容易赚到更多的工分。人民公社时期没有工资,都是赚工分。根据劳动内容和数量,每人每天最多10分,少则五六分,而做赤脚医生可算“全勤”,每月280分,月底凭分到生产队领取粮食。
当时的农村采取合作医疗,基层医疗费用由生产大队统筹。大致每人每月上交1角钱,其余由大队负责。由于集体经济的扶持,农民交纳极少的费用就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健要求。《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医疗合作事业成功的原因分析》一文中指出,“人民公社体制的存在保证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低成本运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由村卫生站、公社卫生院和县医院构成的乡村卫生网站几乎覆盖了全国所有乡村。”直到赤脚医生制度建立后,上层医疗行政的指令如种痘、打防疫针和发放避疫药品等才得以真正实施,而且令行禁止,快速异常。
在当代所有美术作品中,赤脚医生几乎不约而同地以少女形象出现。他在《疾病在革命中的命运:赤脚医的圣徒式描述》中写道,现实中,一个年老的中医形象会给患者值得信赖之感,但艺术不同,画家在潜意识中赋予了《赤脚医生》“欧洲古典绘画中女神的职能”,少女形象的《赤脚医生》对生命的诠释便不仅来自于她们的职业,更来自她们的躯体本身。
《赤脚医生》成为那个时代的政治明星,不但有机会参加国庆阅兵方阵,还能成为政治宣传电影中的主人公。电影《春苗》的主角原型就是《赤脚医生》王桂珍,除了现实中的行医经历,电影主人公田春苗还被赋予了“政治任务”。田春苗与“只顾尖端课题、不管贫下中农死活”的“体制内医生”不同,她不但关心无产阶级,还治好了贫农水昌伯的腰腿病。
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医疗保健资源——医生、医院设施和资金——都集中在大中小各个城市。这一制度没有使数亿农民获得了初步的医疗保健,阻碍了先进的医疗知识传播到农村和山沟。
文化大革命中最具活力的创新之一是《赤脚医生》制度,这有助于缩小农村和城市地区之间卫生服务的差距。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超过一百万(1965年的四倍)的护理人员在农村工作。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受过教育的城市青年,这是“上山下乡”运动的一部分。
1968年,在上海江镇公社接受培训的第一批28名《赤脚医生》为全国树立了先锋榜样。他们的指导方针是为农村服务,优先预防疾病,脑力和体力劳动结合——“手上有老茧,脚上有泥土,肩上背药箱,心中有贫下中农”。
这些新医务人员采取的首要措施之一是在农民中培训疾病预防卫生工作者,使每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保健中心。在一个大队中,《赤脚医生》将三分之一到一半的时间投入到农业工作中。这不仅创造了一支与农民有着紧密联系的医疗队,而且使大队医生能够帮助开发一种高产的水稻品种并消灭携带病的蚊子。最后,根据他们共同工作的农民的建议,公社派出五名赤脚医生到医学院继续深造。
城市医院和医学院将注意力转向农村,在公社建立医疗中心,并派驻医务人员。公社医院或诊所有两个目的:作为重病患者的治疗中心,以及作为《赤脚医生》和助产士的培训中心。经过六个月到一年的初步培训,他们将在农闲期间返回上后续课程。他们继续在田里工作,并由他们的公社支付学费。
这些新医生的任务远远超出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他们进行疫苗接种,展示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引入了新的卫生手段,并教导母亲们营养和儿童保健知识。除了帮助农村妇女在家分娩外,助产士还接受了初步诊断难产的培训,以便将母亲带到公社医院。在亚洲学者委员会代表团访问的农村医院和诊所,医药是免费的。
在同时,建立了城市和工业版的赤脚医生——红色医疗队。在完成基础课程和经常性的后续课程后,他们被安排到工厂诊所,并照顾同事的健康。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城市医院的医生和医务人员的培训也经历了重大变化。在医学院,学习计划从六年缩短为学习三年,然后实习一年半。课程经过修订,更加重视预防医学。大多数毕业生都是通才,而不是专家。他们将作为移动团队的一部分在农村度过他们的大部分生活,或者在那里重新定居。
此外,许多传统形式的药物,如草药和针灸麻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广泛使用。研究机构对中医药进行了科学规范的研究,许多医院开始将中西医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综合的疾病治疗体系。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导致农村医疗保健系统急剧下降。1981年,走资派邓小平政权放弃了赤脚医生制度。医生们建立了自己的私人诊所,使得医疗费用远远超出了大多数村民能够承担的。农村人民公社集体在1983年解散后,农村的医疗保险消失了。
农村人民公社集体在教育、医疗、文化、工业、农业、妇女地位以及集体主义、国际主义价值观领域的根本性社会变革对于实现文化大革命的目标至关重要。尽管如此,文化大革命的进程在中国庞大的领土上是很不一致的。上面描述的革命性变革是不平衡的,并且没有足够长的时间实施以牢固扎根。特别是当它们受到右翼势力的攻击时,“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并不总能存活下来,有些甚至在1976年的修正主义政变之前就已经消亡。
文革中的有些第一代的《赤脚医生》,即使在改革后还为所有的贫困农民治病,几十年间,他们“一根针一把草”走遍乡间为贫苦人治病,治病不要钱,还为病人垫付买西药的医药费,挽救了无数贫苦人的生命。被称为村民的“保护神”。《赤脚医生》人品是何等的高尚。
而改革后现在很多“名医”专为达官贵人有钱人名人看病,到处宣扬自己是某某的保健医生,专为一些大官中官小官名人熟人等医疗服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们在《赤脚医生》面前是多么渺小啊。传统的中国农村人民公社的《赤脚医生》首先要有医德,“医者,仁术也。”、“医者,仁心也。”《赤脚医生》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