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是个救不救的问题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肯定不是的!

中国房地产将会是决策层长期认知错误的反噬。

两大超长期的认知错误酿成的大麻烦,同样需要超长期的时间来慢慢的消解和代偿。

房价能够长期上涨的基础,一是人口能过够持续增长,二是经济持续螺旋式增长,第三,就是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控制得当。

现在,这三个方面的长期趋势,都将利空房地产。

计划生育和房地产超长期作为支柱产业是两个巨大的认知错误,而这两大错误,长时期不能得以纠正,终于酿成不可逆转的重大问题,有可能演变成危局。

几年前曾看到过一家人口研究机构出具的中国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的报告,称三十年后,中国人口将跌破9亿,五十年后,则将到6-7亿人,数字还是挺惊人的,报告的结论说具体数据准确与否不是重点,重点是人口的变化不是简单的算数级的变化,虽然没有指数级那么夸张,但肯定不是线性的!

彼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仍然没有太多的松动,虽然有携程CEO梁建章跨行研究人口后多年的大声疾呼,决策层在这个问题上并无什么动静,计生部门应该早就发现他们的工作已经可有可无了,以上海为例,1990年元旦新生儿为2785人,而2020年则降到了186人,最近的三年还在持续下降中。

传统中华是一个全世界少见的以传续人口为人生第一要务的文化体,如今异变成这样,也是一个奇迹。全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是这样制定并实施计划生育的,人口问题是复杂的,是天道,不可以被简单粗暴的计划的,这样做的破坏性是非常大的,文化,伦理,社会结构,方方面面都有巨大且持久的影响;而在计划生育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不人道,反人类的事例,去回顾复盘的话,恐怕是今日文明体系里的人无法直视的,这些在莫言的小说《蛙》中都有详细的描写。

很多事情,不是做过了就过了,好的有积累,坏的也有,也都会发生作用,有长尾效应,长长的效应!

 

改开以后,中国的房地产从无到有,到支柱产业,到依赖性的产业,到把几乎一切重要元素都绑上战车的产业,这件事做成这样和当年的大跃进有着某种意义上的贯通,一个是天真+蛮干,一个是貌似理性执着+大干快上+全民形成房价信仰,其实骨子里都是认知缺陷。

住建部最新的排查数据,全国有6亿“栋”楼房,平均一栋分住两人,全国人都能住,晚上会觉得要太空旷要闹鬼瘆得慌!

房地产的话题,有无限容量, 多数都在扯涨啊跌的,我就不跟着无聊了,一件事做的反常,总会有相应的后果,土地公有,70年产权,地方政府乃至全国财政相当一部分长期靠卖地,年复一年,债务也是年复一年,然后在全民房价永涨不跌的信仰之下,把全民也带进了债务大坑里,而且这个偿债期可不是几年,是几十年!除了少数塔尖的财务自由人,绝大多数人都实际成了负资产者,长期债务的负担者,财富靠一个几乎连续涨了四十年,理论上可以无限供给的,实际上也大大透支再透支的房价来定,当所有拱火的条件都逐一冷却之后,会发生什么不可知。

现在,促生经济向好的重要元素都在流失中,外贸在脱钩,战狼,供应链转移,担忧战争等因素下持续下行;国内支撑就业和主要财税来源的民营经济,在一系列的不友好对待中衰弱;消费在民众日益压力沉重的债务负担下,在就业越来越难,35岁就成职场弃儿的背景下,什么招儿都刺激不起来的;金融方面,人民币贬值,股市疲弱都经过了反复验证拉锯,如此艰难的维持不破防,其实最是危险,然后,关于人口之于经济的各个方面,也都拿不出一个亮点,那么多年背天道的计生后果,会逐步展现。

 

计划经济和大政府,阶段性的会出现高效率,这会带来错觉,认为正确会持续不断,失去了真实市场的反馈,正确与否其实是不知道的,所以总是正确是危险的,不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我们常听到的是美国到处是问题,美国股市也常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大跌,这些都是真实世界和市场的反馈,它确实不够效率,但是换来的是经济长期稳健上行,股市能长期走牛,在这样的体系里,长期的认知错误是很难进行并实施的。

 

中国房地产之痛,将会集合多项长期认知错误的后果,痛苦期还只是刚刚开始,它走到了涨跌都危险的尴尬之地,现在涨已经没有可能,涨的结果是更危险,也只有横与跌两种选择,其实横是横不住的,未来就是个怎么跌的问题。

 

前几天在抖音上看到有人说不管全国房价怎么跌,上海尤其是好地段的房价,只会涨不会跌,我问他一张帅气或漂亮的脸,长在一个癌症病人身上,还能美多久?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