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以图证史之八:中国钢铁冶炼术西传欧洲,海上铁锅之路

--赫梯铁器文明子虚乌有,钢铁是中华文明第五大发明 

《历史的阴谋——从希腊出发追索西方虚构历史》

01 中华文明西传欧洲——第二、第三、第四中国    

 

上篇已证明钢铁是中华文明第五大发明。中华钢铁冶炼术西传,直至欧洲,就像四大发明等无数中国发明西传一样,是中华文明西传的一部分。

 

一般都说有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但其他三大文明,都处于高温亚热带沙漠气候(图1),不适宜于农业。而农业文明是所有人类文明的基础。没有农业文明为基础,航海文明是空中楼阁。上天眷顾中华,唯有中国的黄河长江这个世界最大的两河流域,才真正养育出人类最主要的古代农业文明。

 

事实上,埃及尼罗河三角洲和两河巴比伦苏美尔地区,4-5千年前都是在海里(另有专论)。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遗址是英国殖民官员约翰·休伯特·马歇尔(John Hubert Marshall)在1920年代,靠铺砌红砖,才新建伪造(1920年哈拉帕开工,1922年摩亨佐-达罗开工)(另有专论)。这三个“古代文明”都是西方历史学为了矮化中华文明而虚构出来。

 

中华发达的农业,养育了大量人口,才有可能向东(朝鲜)、向南(东南亚),也向西移民。

 

匈奴西迁欧洲,西突厥人西迁西亚,蒙古人西征中西亚直至欧洲,是北方中华族裔向西迁徙最著名的三波。

 

另外,原居住于甘肃敦煌祁连山地区的中华族裔大月氏人,败于匈奴,便向西迁至大宛(中亚乌兹别克斯坦),继而南下到大夏(阿富汗),占罽宾(巴基斯坦北部“犍陀罗”),最后进入印度,创建贵霜王朝。这段历史,《汉书》《后汉书》记载得清清楚楚,无可置疑。是中华大月氏人开创了“犍陀罗文明”和“古印度文明”。(后来蒙古人也沿同样路径去印度:16世纪印度建立的所谓“莫卧儿王朝”其实是“蒙古王朝”)

 

之后,同样居住于河西走廊甘肃昭武县的另一支华夏族裔,也西迁至大宛,在那里建立九个小国。为了不忘本,不忘故土,都以昭武为姓。所以大宛地区,今天的中亚,曾有一个名称叫“昭武九姓”(图2)

 

大宛地区有一个小两河流域:药杀水和乌浒河(锡尔河和阿姆河),被称为“河中地区”,土地肥沃,有农业。

 

中华文明从汉代起,就往西影响大宛地区。唐代更是把大宛昭武九姓地区,今天中亚的四个斯坦(塔吉克、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土库曼),加上哈萨克斯坦南部,囊括进了中华版图。甚至占波斯一小部分,设波斯都督府。(图3)

 

中国的天文学、数学、医学、造纸术等向西传播,首先第一站是来到大宛。

 

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D. de Villepan)明确承认:西医的直接祖宗,是大宛人阿维森纳(Avicenna, 980-1037),阿拉伯本名叫伊本·西纳——ibn Sina,是“中国之子”的意思!西方数学祖宗花拉子米,西方天文学祖宗比鲁尼,也是大宛人(见《另一个世界》,168页),都是受到中国文化的直接影响。

 

波斯人把大宛地区叫作“图兰”,意思就是“中国”(图4)。普契尼歌剧《图兰朵》,意即“中国公主”:图兰是指中国,朵即公主。后来俄罗斯人称这块地方为Kidan(契丹),也是“中国”的意思。

 

从唐代算起到元朝末,大宛地区(昭武九姓)直接受中华文明教化,属于中国文化圈近700年,堪称“第二中国”。

 

13世纪蒙古人西征,忽必烈的弟弟旭烈兀在波斯(伊朗)建立伊尔汗国,疆域包括伊拉克两河流域,叙利亚北部,还有大半个土耳其(图5)。在这片从波斯直抵地中海的辽阔土地上,旭烈兀大力引进中华文明,请来了大量中国学者建造天文台,设立图书馆,引进中医中药和中国绘画……13-14世纪,整个波斯伊尔汗国兴起“中国热”,将中华文明的影响直接推至地中海,宛然有“第三中国”之意。

 

14-15世纪,中华文明之风再往西播,那里是欧洲,已是“第四中国”!

 

把欧洲称为“第四中国”,并非我发明。法国著名学者艾田蒲(Etiemble),1989年出版《中国的欧洲》(L’Europe Chinoise),阐明自16世纪欧洲耶稣会士“发现”中国之后,将大量中华文明成果搬回欧洲,以致今天的欧洲,应该称为“中国的欧洲”。请注意这个“的”字,可不就是“第四中国”?

 

第二中国(图兰)和第四中国都是别人说的。我只是在二四之间,指认了一个第三,逻辑上没有瑕疵。

 

这个“一二三四中国论”,还可以表述为“三个两河流域说”。人类文明主要发源于黄河长江“大两河流域”,向西传播经过大宛“小两河流域”,再经过伊拉克“中两河流域”,最终传向欧洲……

 

欧洲其实是亚欧大陆的一个半岛。法国诗人瓦雷里也称欧洲是“亚洲的一个小海角”(petit cap de l’Asie),长期处于人类文明的边缘地带(图6)。

 

正是有了蒙古人西征,使欧亚大陆东西两端交通空前畅通,中华文明之光,经由大宛、波斯阿拉伯,照亮了当时处于荒蛮状态的欧洲。

 

中华文明,通过波斯阿拉伯文明为中介,催生了西方现代文明。这一历史事实,任何客观的西方历史学家都承认。

 

1513年葡萄牙人豪尔赫·阿尔瓦雷斯(Jorge Álvares)来到中国,是第一个来到中国的近代欧洲人,开辟了欧洲直达中国的海路航线(图7)。由此开启了西方“发现中国”的时代,具有划时代意义。

 

1513年是个分界线。之前,中华文明都是陆路(陆上“一带”),通过波斯阿拉伯地中海,也通过俄罗斯东欧平原,缓慢地影响欧洲。

 

之后,16世纪末开始来华的耶稣会士,通过海路(海上“一路”),快速搬用中华文明科技知识回欧洲,直接激发大西洋五国——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在17世纪的现代崛起。

 

这个分界,很有趣地可以用欧洲国家“茶”的发音来直观显示(图8):陆上“一带”国家都发“cha”。我去过伊朗土耳其,当地人都用字正腔圆的发音发“cha-i”。而海上“一路”国家,除了葡萄牙人跟广东人打交道发“茶”,后来的西班牙和荷兰更多跟福建人做生意,都发闽南话的“Tee”。

 

海上“一路”是欧洲大西洋五国快速搬取中华文明成果的生命线。(另有详论)诸玄识先生所著《虚构的西方文明史》(2017)认为,西方现代文明其实是拷贝了中华文明…… 

 

 

 

 

 

  02 中国冶铁术西传波斯阿拉伯   

《汉书·西域传》明确说:“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不知铸铁器。”在汉朝以前,大宛以西到波斯,以及更西的欧洲,“不知铸铁器”。

 

中国冶铁术西传,首先是到大宛波斯,时间始于西汉。也就是《汉书·西域传》所说的“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它兵器”:是逃亡的汉朝使者和投降的士兵,教会西域人铸造铁器。

 

有没有教会他们冶铁技术,不能确知。因为冶铁首先要有铁矿和森林(木炭),最理想的还要有流水推动“水排”,驱动鼓风维持高炉温。波斯阿拉伯地区似乎有所欠缺。

 

中国钢铁西传波斯,波斯语中出现了“中国铁”或“中国钢铁”的新词。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尽管阿拉伯书籍有提到中国钢铁冶炼术,10世纪伊朗著名诗人菲尔多西(940-1020)的《列王本纪》也提及用中国钢铁制成的剑和兵器,但波斯阿拉伯地区,主要是游牧民族,还有铁矿、燃料和技术等原因,该地区冶铁技术发展缓慢。

 

13-14世纪蒙古人占领波斯阿拉伯,给波斯语中带来新词“tchuden”,铸铁的意思(“铸”源自汉语),冶铁技术应该有所发展,但依然非常缺铁,因为那里一直在进口中国钢铁。

 

潘吉星先生指出:“在整个中世纪直到15-16世纪的漫长时期中,波斯还不断从中国进口小巧的铸铁制品,据波斯史家马扎海里(Aly Mazaheri)……其中包括铸铁锅,波斯文称为degrikhten ”。请记住波斯进口中国铁锅。

 

“还有理发师用的剃刀、剪刀,缝衣服用的钢针,以及梳妆的铁镜、铜镜……波斯还采购中国的铁钳、铁锉等小五金商品”(潘吉星,第633页)

 

“波斯人将中国钢针称为ibra al-khata。钢针虽小,但用途大……一根钢针在波斯可换一头羊”!(同上)

 

西方考古在伊朗苏萨出土西元前1100年的古波斯铁剑,和其他铁器,不可信。

 

历史真相是:波斯阿拉伯地区直到15-16世纪,长期缺钢铁。

 

戴裔煊先生的论文“中国铁器和冶铁技术西传”,认为汉朝四川生产的铁器,通过蜀(四川)身毒(印度)道,这条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古商道(图9),输向印度北部,进而输向阿富汗(大夏)伊朗(波斯)……这条古商道,西汉以前就已存在。张骞曾在大夏(阿富汗)很吃惊地发现从印度贩卖过去的四川蜀布和邛竹杖(《史记》)。中国四川的冶铁技术传到印度,再传向西亚,也是一条可能的通道。但西方历史,却大力渲染印度自主发明冶铁(乌兹钢)。

 

冶铁炼钢需要大量森林木炭。波斯阿拉伯地区多沙漠,缺森林,正可以解释西亚冶铁业发展迟缓,长期缺铁,都从东方(包括印度地区)进口钢铁。 

 

 

 

 

 

  03 中国冶铁术西传欧洲    

 

欧洲古代并没有冶铁。希腊神话里的铁匠之神赫菲斯托斯,纯粹是神话。古代欧洲地区用铁,也是靠从东方输入,尤其通过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从8世纪中就占领了葡萄牙和西班牙,即欧洲伊比利亚半岛,长达700年(图10)。是阿拉伯人给欧洲带去了中国的造纸术、航海术等中华文明的成果,导致了葡萄牙和西班牙成为欧洲最早的暴发户。

 

中国的铁制马镫,在唐宋之际传入波斯,被称为“中国鞋”。古代欧洲也没有马镫。西方“古希腊”“古罗马”雕刻中,骑士都没有马镫,这一点还算尊重历史。比如雅典帕特农神庙浮雕的古希腊骑士,希腊萨塞洛尼基街头亚历山大大帝雕像,罗马市政广场皇帝马可·奥勒留雕像,都是没有马鞍,也没有马镫(图11、图12)。 

 

 

没有马镫,骑兵怎么打仗?仅从这一个小细节就可以判定,所有古希腊和古罗马历史描述骑兵打仗的战争,比如希腊与波斯战争中的骑兵,迦太基与罗马打仗的汉尼拔骑兵……都是瞎编。 

 

 

中国冶铁术,或铸铁冶炼术西传欧洲,有北陆路和南海路两条通道。

 

西方有观点认为,中国铸铁是由北边陆路,13-14世纪随着蒙古人西征传到俄罗斯,再传到北欧瑞典。

 

潘吉星先生也认为,中国铸铁冶炼技术是14世纪最早传到俄罗斯。俄语词“铸铁” чугун(chugun),含有来自汉语“铸”的发音,可以从语言学上证明,在俄罗斯,铸铁这东西源于中国。

 

在14-15世纪之交,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了比利时的弗兰德斯和意大利,那里出现了采用中国的水力驱动鼓风冶铁技术,砌出了中国式2米以上的高炉。

 

佛罗伦萨人阿韦利诺(Averlino)描绘,1463年意大利费拉拉出现了中国卧式水轮驱动鼓风的炼铁高炉。1517年,一位法国人描绘了法国北部靠近比利时的阿登山林地区,有一座用两个水轮驱动大型手风琴式皮囊的炼铁高炉……(以上见潘吉星,第635页)

 

我以为,中国的水力驱动鼓风冶铁技术,从陆路传到意大利和弗兰德斯,可能没有那么早。中国铸铁冶炼技术西传欧洲,更可能是1550年前后,由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通过海路引入欧洲。

 

中国铸铁在欧洲的重要用途,是铸造火炮。由于大炮在西方海战和陆战中日益重要,海盗出身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很重视学习并改进中国发明的火炮,应该同时学到中国的铸铁冶炼技术,将其引入欧洲。

 

据记载,1550年左右,西班牙国王在梅迪纳·德尔坎波、马拉加和巴塞罗那等地建立火炮铸造厂。铸炮所用铸铁,不能确定是否是西班牙本地冶炼出来。西班牙倒是有铁矿,也有一些森林。

 

可以确定的是,16世纪中前后,在西班牙的殖民地荷兰(当时包括比利时)的弗兰德斯山区,出现了大炼钢铁的热潮。弗兰德斯地区是一个理想的冶铁之地:不仅有丰富的铁矿,还有茂密的森林(燃料)和丰沛的河水资源。

 

中国的铸铁冶炼技术传到弗兰德斯地区,有一个根本性的标志,就是采用中国式木制水轮,来驱动鼓风。

 

有四位弗兰德斯画家,画出了16世纪中到17世纪,弗兰德斯山区就地采矿冶铁,到处可见中国式水轮,一片“大炼钢铁”的生气勃勃景象。

 

先来看16世纪的麦特·德·布莱斯(Herri met de Bles,1480-1555)的《有炼铁炉的风景》(图13),炼铁炉旁有一架中国式水轮。比较特别的是,水流是从上方浇下,推动水轮。背景的巉岩山峰,当地并没有这样的山峰,颇有中国山水画之风。事实上,也的确受到中国绘画的影响。

 

马腾·凡·瓦尔肯博克(Marten van Valckenborc,1535-1612),画的《炼铁炉的河谷》(图14),画有两座炼铁炉。左边有中国式双水轮,右下还有一个单水轮。画面右边也有那么一点中国画雪景图的意味。 

 

他画的另一幅《炼铁炉风景》(图15),画面中有三座炼铁炉,可见四个中国式水轮。右侧前景是在画挖铁矿井,用小车运铁矿料。全过程表现了就地采矿冶炼的场景。 

 

马尔丹·里卡尔特(Martin Ryckaert,1587-1631),也画过一幅《炼铁炉岩石风景》(图16),作于1631年之前。画了两座炼铁炉。左边看不到水轮,只能看到右边炼铁炉旁露出半个水轮。画面中有鲜红的铁水,还有规整的三角铸铁长条,显示出冶炼铸铁技术已比较成熟。 

 

老扬·勃鲁盖尔(Jan Brueghel the elder,1568-1625)也画过一幅《炼铁炉的风景》(图17)。初看以为没有水轮。仔细一看,炉的左侧,还是悄无声息地藏着一架中国式水轮…… 

 

这四位画家画的炼铁炉,无一例外都画了中国式水轮,无可置疑地证明这些冶铁技术来自中国。就是说,欧洲是学习了中国水排驱动鼓风获得高温,才炼出液态铁获得铸铁。

 

上面这些炼铁炉的画面显示,16-17世纪西欧刚刚引进中国的铸铁冶炼技术,处于手工作坊的水平。

 

还有一位弗兰德斯画家斯特拉达努斯(Johannes Stradanus,1523-1605)画过一幅在弗兰德斯用生铁水,浇铸火炮的版画(图18)。可以反映荷兰“红毛蛮夷”学会冶炼铸铁后,首先就是用来铸造大炮打仗。后来不断改进,造出威力巨大的“红夷大炮”。

 

弗兰德斯引入中国铸铁冶炼技术之后,成为欧洲冶铁中心,然后铸铁冶炼技术四面扩散到欧洲其他地区:往西英国,往北瑞典,这两地后来也成为欧洲冶铁重镇;往东去德国,直抵俄罗斯(有说铸铁是从荷兰传到俄罗斯);往南去法国和意大利北部……

 

其实荷兰不仅是中国冶铁术输入欧洲的中心,也是中国文化输入欧洲的中心。17世纪荷兰出现“中国热”,带动18世纪法国乃至欧洲“中国热”。

 

17世纪荷兰从中国引进的铁铧犁——荷兰“杂牌犁”,后来引起了欧洲农业革命。

 

“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大概到1700年时才大量生产铁。”(霍布森,48页)可以说,直到16世纪中1550年中国铸铁冶炼术传入欧洲之后,西方才真正进入“铁器时代”。

 

需要注意的是,欧洲当时获得的是铸铁,还不是规模生产的钢。

 

为了生产铁,17世纪英国的森林曾遭到大肆砍伐而急剧减少,导致英国森林资源枯竭。18世纪西方开始使用煤炼焦碳。

 

1722年,法国科学家德·雷奥米尔(R.A.F. de Reaumur)发表《熟铁转变成钢和铸铁柔化技术》。1784年英国人亨利·科特(Henry Cort)发明“搅炼法”,类似中国炒钢。西方铸铁才大规模变成钢。18世纪,西方才进入钢的时代。

 

19世纪,西方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获得飞越性发展。其关键技术似乎还是中国人提供:美国人威廉·凯利(William Kelly)在1845年请了四位中国炼钢技工到美国肯塔基,发明了转炉炼钢法,于1851年申请了专利。后来他指责英国人贝塞麦1855年剽窃了他的这项专利……

 

事实证明,西方的冶铁炼钢技术完全来自中国。

 

西方历史说古罗马能炼铁,只是故事。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的《自然史》说“在所有各种铁之中,以中国铁为最好……”编故事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已发明了钢。还有说赫梯人把铁看得像黄金一样珍贵,也正好说明西方缺铁。

 

  04 海上铁锅之路    

 

为了证明波斯阿拉伯以至西方长期缺铁少钢,再补一个证据:中国除了向西方运送丝绸、陶瓷、茶叶……还向西方输送铁器,尤其铁锅!

 

铁锅?就是在中国最日常、最廉价、最不起眼、与陶瓷比起来相差十万八千里的黑乎乎铁锅?是的。

 

因为铁锅是用铸铁做的。西方长期不能生产1200度以上高温冶炼出来的铸铁,跟西方长期没有1200度以上高温烧制瓷器是同一个原因。

 

1987年中国考古人员在广东阳江近海,发现一艘800年前的南宋沉船“南海一号”,2007年整体打捞出水。南海一号载重400吨。这400吨里,除了装载瓷器之外,竟然装了130吨铁器,大部分是铁锅、铁钉和铁锭!

 

沉船上的铁锅大多粘黏成一摞一摞,能分拆开来的比较少(图19、20、21)。

 

铁器构成这艘远洋商船装载的两样大宗商品之一,不可思议。这些黑乎乎廉价笨重的铁锅、铁钉、铁锭,竟然可以与精美的瓷器分庭抗礼,占了装载货物重量的三分之一!甚至因为铁器是装在船的上层货仓,重心不稳,导致了船的沉没。

 

有人问:“在800多年前,难道中亚、西亚、欧洲等西方人连铁锅都造不了,以至于把铁锅当成高科技产品,而从宋朝大量进口?”(百家杂评)

 

铁锅的确是宋朝大批量出口的高科技工业产品。

 

古代西亚和西方人就是造不出铁锅。铁锅对于12-16世纪的西亚欧洲地区(前述15-16世纪,波斯依然进口中国铁锅),是千真万确的奢侈品。

 

晚至明朝,瓦剌人与明朝战争,据网上一篇文章,说其中一条理由是“你们大明卖的铁锅太贵了!”“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一口铁锅引发的血案”。《大明会典》规定“铁锅并硝黄钢铁,俱行严禁”……铁锅对于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也是战略物资。

 

中国海运出口铁锅,广东佛山是一个生产铁锅的基地。

 

中国出口海外的瓷器,国外有大量保存了下来。而中国输往海外的铁锅则没有什么留存下来。但人们不能遗忘这个重要的历史事实:中国曾经向西亚和西方大量出口铁锅,可谓有那么一条“海上铁锅之路”。

 

沉船还装有大量的铁钉铁条(图22),用竹篾进行包扎,数量非常大。铁钉个体较大,大都有20多厘米长。根据金相分析:这些铁钉是炒钢锻打。

 

这就意味着,这些炒钢制的铁钉铁条,进一步锻打之后,可以成为钢凿,成为钢制刀具等器物。

 

有了钢凿,才可以开采石材,建造石块建筑。

 

由此可以推断,西亚和西方的大石块建筑,应该是在宋朝中国大规模出口炒钢铁钉、铁条和铁锭之后。

 

还可以推断:晚至12-13世纪南宋时期,西亚和西方依然极度缺铁少钢。在那里钢铁差了不多与珍贵的瓷器等值!这才导致这艘商船冒着翻船的危险,尽量多地装载了130多吨占货物总重量三分之一的铁器。

 

所以,在西亚西方炼出铸铁之前,中国出口还有一条“海上钢铁之路”。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没有钢凿,就不能雕凿加工石头。

 

再次重复:“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不知铸铁器”

 

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没有铸铁,没有钢凿。所以:

 

巨石金字塔是假的!

 

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是假的!

 

古希腊古罗雕刻是假的!

 

钢凿是硬道理!

 

没有钢凿,所有西方古代块石建筑和雕刻都是编故事。

 

 

 

笔者质疑西方古代历史,绝不意味否定18-19世纪以来西方现代科技文明的巨大成就,绝不否认西方现代文明为全人类作出的重大贡献。

 

笔者质疑的,是西方虚构自己的古代历史,把西方打扮成自古就文明、自古就无比辉煌高大上的假象。

 

中华文明才是世界上唯一真正古老的文明。西方根本地是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滋养,才现代崛起。

 

 

 

 

 

 

 

(完 )

 

作者: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河清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