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儿的“陌上花开”

 

古诗菁

 

 “三月风情陌上花”是怎样的一幅唯美温婉的春色美景!那个雄霸吴越叱咤风云的钱镠,又是怎样深情款款的写下: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杭州这座城市和钱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丰功伟绩和爱情传说,是这座城市繁荣浪漫的底色。杭州龙山河是一条清水绿堤,“烟柳画桥、风帘翠幕”的绿色河廊,全长约3700米,宽约10米,横穿南星街道,这条河南北走向,连接杭州城内与钱塘江。每年春天莺歌燕舞,柳绿桃红,春水粼粼,春光旖旎,在东侧靠钱塘江的绿道起点处,竖起了一尊钱王板雕画,以此纪念吴越王钱镠开凿龙山河的功绩。

   

钱王大概是最早的“弄潮儿,“钱王射潮”将钱王的一世英名名垂青史,据说当年吴越王钱镠有勇有谋,钱王治理杭州的时候,钱塘江的海堤总是修不好。后来钱王听说这是因为钱塘江里面有个潮神在捣乱。于是,他决定前往制服这个潮神。到了八月十八这一天,钱王聚集了万名弓箭手,在钱塘江边搭起了一座大王台。万箭齐射,逼得那潮头不敢向岸边冲击过来,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从这个时候起,海堤才得以造成。百姓们为了纪念钱王这次射潮的功绩,就把江边的海堤,叫做“钱塘”。

 

当然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也映射了海塘的重要性。作为沿海百姓的“生命线”和“幸福线”,海塘建设历史悠久,凝聚着无数先人的智慧结晶。真正遏制潮患的,应是钱王采用的新海塘修筑法——“石囤木桩法”(或称“竹笼木柱法”)。后世百姓们为了纪念钱王的功绩,就把捍海塘叫做“钱塘”,江也因此称为“钱塘江”。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钱塘江南岸修筑海塘的记载。这意味着,钱塘江海塘的“年龄”甚至比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北方修筑的长城更为年长。

 

 

“陌上花开蝴蝶飞,江山犹是昔人非”,风吹浪打浪,数千年来,每年的钱江潮依然是各路人马的打卡圣地,却不知钱江潮的凶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化神奇,随着时间的演变依然汹涌澎湃。弄潮儿一词,本是宋代钱塘江涨潮时,对“浮潮头而戏弄”者的昵称。弄潮儿指的就是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钱江潮闻名天下,弄潮儿勇搏激流、拼搏进取的精神逐步演化出“弄潮儿”精神。“竞奔不息,永立潮头”,正是这种精神构成了钱塘江文化的精髓和灵魂。

 

钱王除了留下丰富的治潮遗产外,还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爱情佳话,“"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源自钱王给他夫人的一封信。其寓意为田间阡陌上的花开了,你可以一边赏花,一边慢慢回来,或者小路上的花儿都开了,而我可以慢慢等你回来。隐意:春天都到了,你怎么还没有回来。形容钱王期盼夫人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英雄也会气短,也会怜香惜玉。“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寥寥数语,情真意切,细腻入微。

 

 

 

柳永在《望海潮》中,就曾这般形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钱塘江是吴越分野之地,其中杭州位于钱塘江南北两岸,可称“吴越并载之”。有相关证据表明,位于钱塘江南岸的杭州萧山,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吴越文化是钱塘江文化的根基和母体。吴越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务实求真,敢为人先、超越自我”的特征为钱塘江文化的发展打下深刻烙印。钱塘江文化先天秉承了吴越文化的气质。

 

在钱塘江流域内还分布着良渚文化、南宋文化、西湖文化等多个区域文化。他们姿态万千,具有明显山水地域色彩,极富江南特色。作为玉文化的代表的良渚文化历史悠远,其祥和、图腾的特点,为其增添了厚重而朴实的色调;南宋文化中的世俗化、市井化特色,与江河渡头结合,便有了如七堡茶馆、笕桥老街的风韵;西湖文化精致、隽永的特征也融进了钱塘江,于是黄公望在八十岁诞生了《富春山居图》这样的巨作;运河咿呀的摇撸声与放排人的山歌共鸣。这些无不对钱塘江文化起着有益的补充和借鉴。钱塘江文化继承了良渚文化和南宋文化的特色,在与西湖文化和运河文化的共融中又有着自身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更具“大气、开放”的特质。

 

 

钱塘江流域名人荟萃,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钱塘江流域涌现出科学家王充、文学家王国维、历史人物孙权、陈硕真、当代画家叶浅予、作家郁达夫、夏衍、弘一法师等。尽显钱塘江山水的魅力。历代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一千多年前江南临安的阡陌上,“陌上花开、可以缓缓归矣”,是一种叮咛,更是一种浪漫的情感寄托,一直以一种朴素的美好情怀,触动着人的心灵。“缓缓归矣”,将自身回归自然,回归到历史与文化,回归到哲思深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中华文化将似长河涓流不息,奔腾向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