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幾年,我是絕對不會提出這個問題的。自從台灣實行民代、議員、乃至總統、副總統直接民選以來,國民意志體现現在自己手中的選票上,政府也因此而更迭執政黨多次,再加上世界其他華人聚居地都沒有這種權力,說台灣民主選舉是世界華人的燈塔並無不妥。事實上,與歐美人交往中,也時常如此誇耀台灣所代表的華人新形象,不只是自私、膽小、不負責任、沒有信仰、鑽錢眼裡的小人。
今年正值台灣大選年,特意造訪了心心念念,向往已久的台灣。具體接觸台灣社會之後,通過觀察與普通民眾對話,以及觀看台灣政論節目,心中的台灣與實際接觸過之後的台灣,感覺到了不小的落差,得到的結論就是台灣民主遠未達到成熟的位置。
最近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成了社會談論的主題,成為主題的原因,并不是他個人的特質.或者政見引人思考未來台灣領導人,是否應該由柯 P 來承擔。所謂藍(國民黨)白(民眾黨)合才是他成為主題的原因。
首先,藍合白之所以成為主題,是因為民眾黨和國民黨都認為,自己無法通過民主選舉在未來的大選中,戰勝台灣目前執政黨民主進步黨推出的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出師未捷身先死,選舉還未開始,甚至連候選人正式登記都未完成,藍白就已經認輸,只是指望如果藍白合才有機會獲勝。其實,背後的實質表明,無論藍與白,都不能獲得台灣主流民意的支持與認可執政台灣。如果藍白執政理念的融合,能夠改變人們的認知,也許能夠改變主流民意,給他們一個機會。但要命的是,藍白兩黨,根本沒有這樣的東西拿得出手,而且毫無這樣的意識,政黨綱領南轅北轍,政黨領袖毫無建樹。
那為什熱衷於藍白合呢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也是本人發現台灣民主選舉缺陷的死穴。藍白合鼓噪糾結在小學算術上了,反而忘記了總統候選人的國政方針、社會歷練、執政成績與引領台灣未來的遠見和能力,才是票投的對象。做算術的加數與被加數成了觀注的交點,而不是人。
加數與被加數,是指台灣民調機構的問卷調查報告。可笑的是,民調問卷調查也只字不提政綱、治台方略,直接大拉拉地問支持誰當總統。這種預測性的報告,本身就是個參考的數字,根本不是未來選舉的結果,而且即便報告數據與最後結果相距十萬八千裹,民調機構也不用承擔 misinformation 的任何責任。
所以,所以來了。會搏眼球的柯 P,昨日拋出了三份民調,讓社會大跌眼鏡,柯 P 當選的勝率,大大超過其他候選人,一反社會的普遍傾向和其他民調機構的結論。正是因為民眾黨抛出的這些奇葩數據,有好事者透過不為人知的渠道,洩漏了柯 P 三份民調的原始數據。原始數據的結果與社會大眾的判斷基本吻合,但是經過“柯”學加權的調整,柯文哲每份民調都增加 8%+,而競選對手賴清德和候友宜則減少 3% 至 4% 不等,一來二去,柯 P 成了大贏家。
當然,只是贏在了他自己騙自己的民調上,也許他想同時騙騙大眾也未可知呢。如果台灣人民真的只是在選民調,而不是選總統,那又當別論。
既然民調那麼有魅力,我這裡開個良方,為台灣民主進程添磚加瓦。為所有民調機構建立永久性的數據庫,檢示每份民調與最終選舉結果的差距,保存可信性統計資料系數,差距越大,系數越低,可信度系數伴隨民調機構終身,日後該機構的民調報告都用該系數加權,日久國人自然知道,拉圾民調不清自掃。
當然,這只是讓偏離總統選戰的算術遊戲更好玩點,完全不應該忘記民選總統的初心,那應該是票投有智慧、有勇氣、有能力的卓越領導人,帶領台灣走向光明的未來,管他是哪個政黨的人,管他受哪家民調機構青睞,獨立思考,自主投自己神聖一票,結果自有天意,為自己而投票而不是他人,民主自由的真諦就是應該如此。
希望華人世界民主自由之光,名符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