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书是我的睡眠神伴侣。最近一段听的是吴、李、邱的回忆录。他们的回忆录文字在网上断断续续看到过一些。这次睡前听也是听一段睡一段的不完整。感觉更尖锐条理更清晰的是邱会作的回忆录。特别是其中提到一个人,过去没注意,这次印象深刻。因为他是黄永胜的机要秘书,在林、江争斗中充当的角色。
此人名叫李必达。
《邱会作回忆录》对这个人的详细叙述在这里——
邱会作对此人的评价是很低的。因为他偷听。因为他把偷听的内容记下来作为投名状转送给江青。
李必达告密事件其实有两个版本。
一是手机腾讯网《壹读》摘录——
https://read01.com/386zD6.html
黄永胜夫人项辉方对李必达十分信任,关怀有加,一度甚至想把他介绍给林立衡。然而由于李必达的出身经历和具有大学生身份,因而对他调任广州军区和黄永胜秘书缺乏必要的严格考察,不久后,他自身固有的毛病便显露了出来。或许他对项辉方的关心爱护心存感激,或许他一心想走“上层路线”,于是便经常给担任总长办公室主任的项辉方打小报告,极力讨好卖乖,这引起了办公室其他秘书和工作人员的不满。人数不多的“黄办”,由于李必达的行为出现了团结问题。
当时,工作任务繁重的黄永胜有5个秘书,其中一个机要秘书,一个随黄永胜参加中央开会,实际24小时值班的只有3个人,白天黑夜连轴转,非常辛苦。看他们实在忙不过来,出于好心的项辉方便让一个刚来的工作人员某某也参加24小时值班,听个电话,做做记录。
不久,李必达就给项辉方打小报告:张秘书说,主任让某某参加值班是为了监视我们。听了李必达的报告,项辉方很生气,决定在支部大会上予以公开批评,就让李必达站出来揭发。李必达很为难,项辉方坚持,认为原则问题不能放过。李必达无奈,只好在支部大会上发言说:张秘书说主任让某某来值班是为了监视我们的。想不到张秘书当场驳斥:我没说这话,这话是你说的!问问办公室的同志们,谁听到了?结果,没人出来作证,李必达也弄得张口结舌非常尴尬。为此,项辉方对李必达很不满意,认为他拨弄是非,品质不好,当场批评了他。,项辉方对李必达的看法就完全改变了。
就在这时,黄永胜蹲点的北京针织总厂需要人去支左。考虑到李必达和办公室其他秘书团结上出了问题,于是项辉方便安排李必达到黄永胜蹲点的北京针织总厂去执行“三支两军”任务。在这期间,李必达经常出去办私事,又受到批评。这下,李必达患得患失的老毛病又犯了,认为自己不受重用、不受信任,没有前途了,决心投靠江青,改换门庭。
李必达采取的办法是给江青写告状信,揭发黄永胜是“反江青同志的反革命集团”。因为他长期以来有意识地偷听黄永胜的电话、谈话,知道黄永胜在和吴法宪、叶群、邱会作等的通话中,多次骂过江青封锁主席、攻击总理、想当武则天、是慈禧太后式的人物,并详细记录下来。他相信自己手中掌握了大量黄永胜反江青的“过硬材料”,告密后一定能赢得江青的信任,捞到一大笔政治资本。
李必达的告密行动在时机上作了精心选择,方式上作了精心策划。1969年4月1日开幕的中共九大,4月24日闭幕。4月27日召开九届一中全会预备会议,28日下午召开九届一中全会,选举中央政治局委员和政治局常委。李必达瞅准这一重要时机,决心铤而走险。26日晚上,他把偷听到的内容整理成一封揭发信,共20多页,一式三份。一份走机要,一份请温玉成转交,一份走地方邮局。在他看来,三管齐下,保证江青能够及时收到,并足以在政治局选举前断送黄永胜的政治生命。
但是,温玉成思来想去,毕竟觉得向江青状告黄永胜是惊天大事,而眼下正值九大期间,弄不好搅了九大的局,甚至连毛泽东、林彪也牵涉进来,那问题性质就严重了!他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终于作出了到头来没有改变黄永胜,反倒改变了他本人命运的决定:不把信交给江青,而于半夜时分交给了叶群。
叶群看罢信,当场向温玉成发了火,说温玉成策反总长的秘书,在总长身边安插钉子,居心险恶,图谋不轨!叶群此举在于镇住温玉成,使他老老实实听候处理,不得乱说乱动。果然,虽感委屈却又被吓破胆的温玉成知道自己闯了大祸,再也不敢吱声了。
黄永胜看了李必达的告密信,也很担心,怕信到了毛泽东那里会出大事。叶群要黄永胜立即询问李必达。
但是,黄永胜派的人到处找不到李必达,李必达既不在针织总厂,也不在京西宾馆他的房子里,只是在房子里发现了一张烧残的纸片,仅看得清简单的两行字:“敬爱的江青同志,我是黄永胜的秘书……”显然,这是告密信的底稿。经过几路人马火速查找,最终还是在李必达的未婚妻、总后九大代表王瑞华所住京西宾馆的房间内找到了李必达,但李拒不交代写了什么具体东西,送到哪里去了。他孤注一掷,把宝完全押在了江青身上。
由于李必达的未婚妻王瑞华属于总后系统,叶群立即把邱会作找来共商对策。邱会作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找王瑞华谈话,通过组织系统给王瑞华做工作,看看能否找到李必达所写材料的底稿。第二,立即向周恩来总理汇报,以免被动。第三,“闯”一下江青,摸摸她的底,主要是看她收到没有,毛主席有没有表态。
黄永胜、吴法宪都认为前两条可行,第三条难办。但叶群说,江青这关具有决定性作用,难办也得办,因为从江青态度可以看出个大概来。她出主意说,现在就给江青那里发一个电话记录稿过去,内容就写:“十时整,黄总长要向江青同志汇报一些情况。”这等于是向江青那里施放一个试探气球。黄永胜立即照办。
十点多一点,江青给黄永胜直接来了一个电话,劈头一句就是:“你要来抄我的家吗?”只说完这一句,便撂了电话。黄永胜一听目瞪口呆。叶群他们据此判断,江青已经看到了信。但信的内容无从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难以预测。他们忧虑了半天,还是作出了三点决定:一是立即找王瑞华谈话,由于李必达和王瑞华的母亲很熟,看看李必达在王瑞华母亲家存有什么东西;二是立即把李必达看管起来;三是立即向周恩来总理汇报。
黄永胜、叶群等人最担忧的,还是毛泽东的态度。如果毛泽东据此发话,作出有利于江青而不利于黄永胜的表态,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让他们庆幸的是,毛泽东知道了李必达密信的内容,但并没有作任何表态。对于这个情况,邱会作有如下回忆:
九届一中全会之后,一次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政治局开会之前,江青怒气冲冲,自言自语地说:“有些人天天骂我,打电话都在骂我,他们对我恨之入骨。现在九大开过了,我看会骂得更厉害的!”她说了一顿之后,便从自己的皮包里拿出一封信,摆在总理面前的茶几上,并说:“信的内容,现在不能看。”总理拿着大、小信封看了一下,仍然放在桌子上,一句话也没有说,也没有看江青一眼,继续看文件。
在小的信封上横写的字是:“送钓鱼台十一楼交江青同志亲收。”下面写的是黄永胜同志处。黄永胜一看就是李必达的字。江青用了一个比较大的信封并写上:“即送主席亲阅。江青”(这是竖写的)。毛主席用铅笔在“主席”二字上画了一个圈,一个箭头划向江青的名字,并在江青二字的上面写了一个“退”字,是退回江青之意。我们看了一下之后,一句话没有说,也没有什么表情,但心中高兴!从这里得到了三点证明:一是,李必达写的材料毛主席看过了;二是,江青承认了材料是骂人的材料;三是主席没有写为江青做主的话,江青收到退回来的信之后,没有看到毛主席有任何批示。(《邱会作回忆录》)
江青收到的李必达的信,是李必达盗用黄永胜办公室名义,走机要发出的。李必达通过邮局寄江青的信,被黄永胜通过行政手段截住了。
就在李必达事件发生两天后,4月28日,九届一中全会刚结束,已顺利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的黄永胜对警卫参谋李学金说:“我命令你把李必达抓起来!”李学金执行命令逮捕了李必达。事后,黄办的人到针织总厂收拾李必达的东西时,在字纸篓里搜到了李必达给江青、张春桥写信的碎纸片。
李必达被押送回广州军区。但他对江青还抱幻想,在飞机上,又借上厕所之机,在《毛主席语录》的扉页上写了“谁拾到语录本,请交中央文革转江青同志救我”几个字,故意把《毛主席语录》遗失在飞机座位下面。李必达打的主意是,语录本会有人捡到,也会按他所说上交江青。但后来发生的事实是,语录本的确被打扫卫生的人捡到了,由于飞机是空军三十四师的飞机,语录本便上交到了三十四师师长胡萍手里。
胡萍又上交到了刚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军委办事组副组长、空军司令员吴法宪手里,吴法宪又交给了黄永胜。
周恩来听到邱会作关于李必达事件的当面汇报是在五一节后的一个晚上。周恩来谈了两点:一点是,江青曾给他来过一个电话,说“我可能要遭到暗害”,只说了这一句,就把电话放了。周恩来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他想到了可能是江青与军委办事组有什么争论,因为周恩来知道二者的矛盾。另一点是对处理李必达的表态。周恩来说:“对李必达暂可以这样处理,我知道就行了,现在还不必写报告。”有了周恩来这个态度,黄永胜、吴法宪、叶群、邱会作就放心了,他们又就事件的处理再次作了商讨。
这个版本基本是《邱会作回忆录》内容, 邱会作是当事者。
第二种版本来自2021搜狐文章
https://www.sohu.com/a/507355363_121119014,摘录如下——
“就在李必达到黄永胜身边不久,“杨、余、傅事件”爆发,时任总参谋的杨成武被诬陷撤职,在老上司林彪的提议下,黄永胜进京,担任总参谋一职,李必达跟随进京。
因为贴身秘书这一身份,李必达接触到了许多“内幕”,有些甚至是违反党章和纪律的,这让李必达心惊不已, 他明白,若自己再不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可能会陷入政治漩涡,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一幕, 于是成了锅炉工,不久,又被安排到北京针织总厂劳动锻炼。
自从李必达到锅炉房后,就打算安心工作,后来,他又被调到了北京针织厂劳动。李必达一心想远离政治,但老天似乎不给他这个机会。一次偶然,李必达得知了一些林彪所做得不好的事情,出于对党的忠诚,李必达决定向组织汇报这件事。
但是以自己的职位是根本不可能传递这件事的,于是他便找到温玉成,希望通过他的手交给组织,因为他认为温玉成和黄永胜有矛盾,必定会帮助自己。虽然结局不算好,但好歹脱离出来了不是?然而,令李必达没有想到的是,当了工人的他,又从自己的渠道获知,林彪在“九大”选举期间会有大动作。
出于对毛主席的忠诚,他写了一封信, 揭发林彪、黄永胜等人,并且找到时任北京卫戌区司令员温玉成,希望他能把这封信转交给毛主席。”
作为黄永胜的贴身秘书,黄、温二人之间的矛盾,李必达是清楚的,这才找上温必成。
温必成看完信后,对李必达说:“ 你依靠组织反映你所了解的情况是对的,我知道林副主席对我有些误会,你这封信交不交,交给谁,让我考虑考虑再说。”。
从温必成那里出来,李必达觉得有些不安稳,于是,又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从总参谋部机要局寄出,直到那边确定收下信,他这才放心下来, 因为如此一来,自己就不会被不着痕迹的被干掉。
网易这一段更玄乎——
为了探清温玉成的情况,黄永胜利用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各种借口向温玉成的秘书打探,后来便想到了将李必达安排过去,但是他没有料到一向器重的李必达几次三番拒绝他的要求,这让他愤怒不已,一气之下将李必达赶到了锅炉房。
对于搜狐这篇文章真实性可靠度我有很大疑问,主要两点
质疑一:贴身秘书如何一落千丈当工人?有违事实。
李必达实际上是到北京纺织总厂“三支两军”。否则当了锅炉工还有内部消息还能用总参机要局寄信,可能吗?除非有内助,那么这个内助才是英雄,为什么不见有人提起呢?
质疑二:“出于对毛主席的忠诚”,就寄信给江青?为什么不寄给周恩来或者叶剑英或者汪东兴?说明李必达最信任江青所以投靠江青。
质疑三:写揭发信,递投名状,这哪里是“远离政治”,分明是要捞政治资本啊!
有意思的是百度百科也收录了李必达一条,基本描述如搜狐,但是加了一段,标题叫“事实”。这段如下——
“文革前,广州军区政委陶铸从全国各地要了140名大学毕业生想要安排到军区司、政、后机关,逐步实现机关工作人员的知识化。李必达就是这140名大学生中的一个。但是一年后“文化大革命”爆发了,陶铸要来的这批大学生被分配到基层,李必达当上了连副指导员。正巧黄永胜的前任秘书于贯文在这个团当政委。黄永胜自己文化不高,但对能写会画的人很喜欢,李必达擅长诗书绘画,由于贯文推荐给了黄永胜。然而,李必达是一个对毛泽东有着那个时代的人都有的绝对的个人迷信,爱屋及乌,对江青也有着深深的个人迷信。竟连续写了两封信给毛泽东,“揭发”黄永胜和叶群等人在背后 “议论”江青。李必达将其中一封信交给了时任北京卫戍区司令的温玉成,但温玉成把信转交给了林彪。李必达后被关进了广州军区监狱。“九·一三”事件后,李必达得到“平反”。但奇怪的是,李必达现仍以反对林彪集团的“英雄”自居,但并不敢全部公开自己写的信的内容。道理很简单,因为黄永胜说江青的那些“坏话”,现在看来,都是事实。”
两种版本加百科“事实”一段,你愿意相信哪一种或者倾向哪一种?
一个贴身秘书在林彪江青两个势力中左右摇摆难做取舍,这个是可能的。李必达最后决定反戈一击倒向江青一伙,受时代局限,也可以理解。
但是把职务之便偷听的信息当投名状发出去,这就是告密啊!这与当年夫妻的枕边风悄悄话统统当做揭发材料的恶行有什么区别?
李必达因为告密被黄吴邱抓起来,受了折磨,这个可信。
那个年代抓起来就没有好果子吃。
黄吴邱照样受虐待,国家主席照样惨死,你一个无名小卒打你没商量。即使打倒四人帮后,王洪文在秦城监狱也遭非人待遇。你写信告密被抓回来,打你没商量。
可是黄吴邱一倒李必达就出来了,这个宝他算是押中了!
两种版本也许因为回忆,个别细枝末节会有出入。但是李必达写检举信揭发告密是铁打的事实。你们愿意相信一个什么都被剥夺的老人的回忆录,还是后来顶着光环活着、说的是没有任何第三者作证的人的话呢?
告密,是最恶劣的个人品行。哪个老板哪个领导会相信重用这样的人?就是我等一介草民,你愿意结交这样的人做朋友吗?连收了李必达投名状的江青后来都说:“李必达是个坏人”。
奇怪的是李必达晚年还成了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会长,顶着“当代书圣”的桂冠戴着反林彪的勋章行走神州。
对告密者,无论以什么神圣伟大的名义出头,都应该鄙视他唾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