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头悖论:论对比在认知中的作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以前发过,重来。

假设一个人满头秀发,那么掉一根,跟没掉比,可以忽略,视为不改变有发现状。

再掉一根,还可视为不改变有发现状。

掉N根,还可以视为不改变有发现状。

如果N=原来的满头秀发,还应该可以视为不改变有发现状。

结果就悖论了:秃子依然满头秀发。

悖论的前提是,这一万根头发不“分级”,都处在秃或者不秃的平面上。因此,第一根的变化相对于其他的9999根对整体的影响可以忽略。

这其实不是悖论,只是把观察点放在数量上而不是比例上引起的幻悖。只要换一个角度就知道没有什么悖的。

平面的思路之所以产生悖论,是因为它设定满头秀发是一万根头发的简单加和。而人对头发多少的判断根本不是看头发的数量,而是看比例关系,有与无的比例。

而以比例的观念来看,则从有一根头发开始到有10000根头发,可以视为一个人的头发的潜在状态有10000种。每一根的变化都是直接改变了原来的状态。

比例,再抽象一点儿,其实就是对比。这是人的意识的产生机制。没有对比,意识就不会产生。比如生存在恒温环境下,人就不会产生冷热的意识。没有两个点的对比,人就不会产生距离的意识。没有两个感知点对同一物体距离的感知,就不会有空间的意识。没有感觉的先后变化,就不会产生时间意识,等等等等。

在这个意义上,感知世界,就是在捕捉对比,就象青蛙依靠飞虫的位置变化来感知它一样。

满头秀发的人开始掉头发,这就是对比的开始。而观察者有意忽略对比,相当于压制了自己的感知机制,结果当然就是感知错误。

更有意思的是,对比是无法客观定义的。因为对比双方必须且只能互相定义,比如有与无,是与非。

还以秃头为例,是秃头与非秃头就是互相定义的。它首先并不是跟数量有关,而是跟比例有关。比如应该有头发的头皮面积与上面头发的数量有一个密度。这再一次证明,秃与不秃,不是只看数量,而是看密度。只看数量得不出密度变化的印象,而看密度则可以清楚地知道每一根头发变化对有无比例的影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