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西方霸权由盛转衰的拐点

探讨世界格局的演变,文明发展的趋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虽然美国不承认俄乌战争是北约东扩的结果,但将一个大国的邻国拉入针对该大国的军事联盟,必然招致该大国的激烈反对。试想如果加拿大或墨西哥加入俄罗斯主导的军事同盟,难道美国不会在美加或美墨边境使用军事手段吗?同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其他大国(中国或印度)的邻国,该大国的反应将会是类似的。除非该大国虚弱到无力作出反应。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在俄乌战争之前的操作及战争发生后的反应,符合世界文明史上历代霸权的特征:即霸权在其鼎盛时期或由盛转衰的前夜是不会认识到其最大的危机在内部而不是外部。霸权总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并超量使用,以维持并强化霸权的对外层面,但不愿或无力通过内部改革来堵塞其基础上的漏洞。

今天,西方世界已经失去了基础工业,正在失去高科技产业的主导能力,还将失去科学研究的领先地位。美国的经济总量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0%1960)下落到21%2022)。西方文明在占据了世界文明的高点的几百年之后,已开始出现许多腐化的东西。无论将腐化的东西冠以多么美丽的光环(民主,自由等),只会加速西方文明的衰落。西方世界认为民主自由是西方文明赖以生存的基础,这对西方文明的过去是正确的。殊不知民主自由的过度使用将会是西方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本应在俄乌战争之前收缩对外称霸的战线,将主要的精力用于国内改革,以恢复并提高与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力。但是,霸权的贪婪及惯性使其在三个主要战场(欧洲,中东,印太)中的印太与欧洲继续扩张。本可避免的俄乌战争爆发了。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十个月,我们来预测一下战争各方的后续过程与结局。

俄罗斯:俄罗斯在战前错误地估计了己方及乌方的力量,造成了俄方的重大损失。但是能够调整己方的目标,收缩战线,将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作为主要对手,在乌克兰维持一个打而不垮的局面,避免过度消耗己方的战争潜力。俄罗斯的经济经受了西方全面制裁的考验,并且比主要欧洲大国表现要好。重要的是,俄罗斯的国力处在一个触底后缓慢回升的时期,而不是沙皇末期危机四伏面临改朝换代的时期。美国对中国的全面遏制,迫使中俄相互支援,中国成为俄罗斯的最大后援。俄罗斯的经济及战争潜力会继续小幅增长,能使其最终达成部分开战目标,成为小胜的一方。

美国:美国已经错误估计了这场代理战争的结果,即通过俄乌战争至少消耗俄罗斯的战争潜力,让俄罗斯衰落下去。事实已经证明这不会发生。如果美国扩大战争,只有北约下场才有可能击败俄罗斯。但是击败俄罗斯的概率与爆发核战争的概率是相等的。如果美国出于维持霸权或国内政治的需要,胁迫盟友继续支持乌克兰打下去,除了消耗军火及金钱,还会加深与盟友的矛盾。大概率不会得到比现在停战更好的结局。美国的上策是迫使乌克兰尽快与俄罗斯谈判停战,但这就等于承认西方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了。因此美国会支持乌克兰打下去,试图找一个体面一点的结局,但是不可能改变战争的结局。

乌克兰:乌克兰最大的错误是没能在俄罗斯和西方之间保持中立。这通常是颜色革命后民众朝西方一边倒的国情造成的。乌克兰本可以在战争初期和俄罗斯谈判结束战争,回到明斯克协议。这样做最符合乌克兰的利益。但在美国为首的西方的怂恿下想通过抗击俄罗斯来成为西方的一员,这是在赌国运中下错了注。乌克兰将是这场战争的最大败方。乌克兰的上策是尽快与俄罗斯谈判停战,建立一个可持久的和平协议,避免与俄罗斯再次开战。停战后专注于建设与民生。中策是打一段时间后谈判停战,没有达成持久的和平协议,之后停停打打一段时间后最终停战。下策是坚持通过战争收复克里米亚在内的所有国土,在牺牲更多的生命及国内长期处于战火之后,在更不利的条件下停战。

欧洲:虽然大部分欧盟国家明白乌克兰不会获胜,但欧盟没有能力作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决定,而会在美国的压力下继续支持乌克兰的战争。但最终支持乌克兰谈判停战的声音会成为主流。西欧诸国的衰落会愈加明显。东欧诸国不会从俄乌战争中得到任何好处。

最近发生的以巴冲突已经证明了美国抽身中东,压迫中俄的战略是不会成功的。西方要维持的是全球性霸权,印太,中东和欧洲是霸权的脊梁或主体,非洲及南美是霸权的两翼。失去脊梁上的任何一块,霸权就会解体。失去两翼中的任何一翼, 霸权不至于解体。西方的误判是他们认为可以同时对中俄采取攻势。这也是美国在与中国激烈竞争的同时,又支持乌克兰同俄罗斯的战争的原因。其结果是让中俄看清了美国的底线,从松散的战略协作变成了坚定的战略盟友。中俄相加的巨大战争潜力,是西方无法战胜的。美国的上策本应是分化中俄,但在错误的时间作出了错误的判断,执意用乌克兰压缩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而导致俄乌战争爆发。在战争爆发后不支持和谈,策动盟友援乌企图借他人之力击败俄罗斯。从而过早地耗尽了盟友的资源及耐心,并使欧洲盟友提前进入衰退。西方正面临乌克兰战争的失败。这场战争将是西方霸权由盛转衰的拐点。

博主已关闭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