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还能降低癌症风险20%

恰似远来的红叶,怀着一片赤子痴心,或思乡长啸,或感时叹咏,或壮哉抒志,或相思寄情,喜怒哀乐,无不聚于晨空的笔端,无不融于云廊的书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阿司匹林还能降低癌症风险20%

中国人的癌症发病率不容乐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IARC) 发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不论是新发人数还是死亡人数,中国人都位居全球第一。

近日在《柳叶刀》子刊上有一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的论文,报道在2005-2020年间中国人群中,前三大致命癌症分别是: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肝癌、胃癌。

在男性中,前五大致命癌症依次是: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在女性中,前五大致命癌症依次是: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

癌症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普遍认为全球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是由于饮食、环境、人口的老龄化等因素所造成的。

按不同年龄段来看,主要致命癌症在0-19岁是白血病、脑肿瘤和神经系统癌症;在40-59岁是肝癌、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胃癌;在60岁以上主要致命癌症是气管癌/支气管癌/肺癌、肝癌、胃癌。

近年来,又有研究不断报道阿司匹林的抗癌功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胃癌、肠癌等癌症的风险和死亡风险。

阿司匹林的抗癌研究简史:

早在1988年澳大利亚的库耐教授就证明了阿司匹林可以预防癌症。

2007年一项针对8万名美国注册女护士的长达24年的随访调查中再次证实了服用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癌症死亡的风险。

2012年,牛津大学一项发布在《柳叶刀》上的研究证实了日常服用阿司匹林 (≥75 mg) 可减低胰腺癌发病率。

同年,剑桥大学也在《柳叶刀》上报道,每日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75-300毫克) 可明显防治多种癌症的转移,降低癌症的死亡率,提高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其癌症的转移率可降低40%-50%,发病率可降低25%-43%,死亡率可降低15%-60%,患癌症的风险可减少50%。

2015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发表的新指南中将阿司匹林作为心血管疾病和结直肠癌的一级预防用药。

2015年,有一项研究确认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该实验表明野生型KRAS 的结直肠癌患者对阿司匹林效果最好,服用阿司匹林可将其死亡率降低40%。

2018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JAMA oncology期刊上证实,经常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 (≤100 mg) 与卵巢癌风险降低相关,但标准剂量阿司匹林 (325 mg) 无此作用。

2020年又有两项试验证实了阿司匹林的抗癌功效。其中发表在《肿瘤学年鉴》上研究表示阿司匹林的使用将消化道肿瘤 (包括 “癌中之王” 的胰腺癌和肝癌) 的发病风险降低了22%-38%。另一项发表在《柳叶刀》上的研究则指出携带遗传性突变的肠癌高危人群,连续服用2年以上阿司匹林,能降低50%肠癌的发病率,且这种保护作用竟能持续长达20年。

2023年,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在British J. Cancer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Aspirin and cancer treatment: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of evidence:for and against (有关阿司匹林和癌症治疗: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两方证据:支持和反对)。其结论是,每天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与癌症死亡减少约20%相关,也与减少癌症转移、血栓相关的并发症相关。提示阿司匹林有益于癌症治疗和预防。

阿司匹林 (Aspirin),即乙酰水杨酸。作为一种西药,它的临床应用至今已超过百年,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缓解疼痛与发热之药物和抗炎药。虽然相关的新药不断涌现,但是它犹如枯木逢春,不断地被老药新用。如今阿司匹林作为经典的抗栓药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肺梗塞、脑血栓形成,中风、血栓相关的并发症以及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上。

由牛津大学科学家发表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一项研究证实了血小板在肿瘤发生的所有环节都是积极的参与者,包括肿瘤生长,肿瘤细胞外渗和肿瘤转移。同时,血小板的聚集和激活本身也会引发肿瘤细胞在血管表面和跨内皮迁移中的扩散。

阿司匹林之所以能对抗癌症的主要功能就是抑制血小板的凝集,而血小板凝集的抑制会阻止癌症的生长、扩散,从而起到治疗和降低死亡率的作用。阿司匹林经由阻抑血小板COX-1/TXA2途径,降低肿瘤细胞上血小板的聚集,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也就是说阻断了肿瘤细胞通过血小板进行聚集来庇护自身而不被免疫细胞杀死。

 血小板在肿瘤生长、转移等环节发挥作用

也有研究表明,COX是癌症信号传导的重要途径之一。阿司匹林的主要抑癌机制是抑制环氧合酶 (COX),减少前列腺素类关键信号脂质的形成,破坏肿瘤转移前所处的环境,从而避免肿瘤发生转移。有研究认为阿司匹林只能作用于肿瘤细胞发生血行转移之前。一旦肿瘤细胞血行进入组织,阿司匹林不会有抗肿瘤作用。

总之,大量研究显示,1)阿司匹林可直接瞄向癌症发展的多方面靶点,包括参与癌症增殖的能量代谢、癌症相关炎症和血小板驱动的促癌活性。2)阿司匹林会影响DNA修复途径。它通过增强DNA修复机制对结肠癌风险产生有益影响。3)除了基因修复之外,阿司匹林还被证明可影响与炎症相关的癌症进展相关的表观遗传机制。

以上这些结果揭示了阿司匹林在改变癌症发展途径、DNA修复机制以及表观遗传机制中的因果关系,也表明将阿司匹林用于在癌症进展和转移的治疗中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卡迪夫大学的研究荟萃分析了在癌症治疗中使用阿司匹林的研究,讨论了有利的和不利的证据,全面分析了阿司匹林在癌症中使用的合理性。

文中引用的一项对10.8万名癌症患者的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癌症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和其它血管性死亡原因均显著增加。美国癌症患者死亡率SEER计划报告也显示,患有20种不同癌症的患者中,有11% 的死亡被证明是由血管疾病引起的。多项研究证实,阿司匹林会减少血栓栓塞,包括癌症患者的血栓栓塞。

再者,癌症患者死亡的主因是癌症的转移或扩散,而血小板在癌症转移扩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可将癌症转移的风险降低38-52%。

文中有一项研究荟萃分析了118篇研究,共纳入约100万患有18种不同癌症的患者,大约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报告在诊断时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 (每天75或81毫克)。分析显示,癌症全因死亡率由此降低了21%。

另一项针对15种癌症的荟萃分析也表明,服用阿司匹林与癌症死亡人数减少了约30%相关。又一项纳入722名癌症患者的随机试验显示,服用阿司匹林与癌症死亡人数减少约9%相关。

以上众多的观察性研究和孟德尔随机化的证据均一致指出,每天服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有益于癌症治疗和预防。阿司匹林既可减少转移性癌症扩散,也可减少癌症的血栓栓塞并发症。鉴于阿司匹林的相对安全性和有利预防的作用,将其在癌症中的使用似乎是合理的,

然而,阿司匹林还具有降低凝血和抑制血小板作用,因而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也是不容小视的。每天服用尽管可预防血栓性卒中,但会增加出现颅内出血的风险,也会使患胃溃疡的风险增高。

该文的研究人员系统检索了11项随机试验,共纳入121,094名参与者,平均随访2.8年。结果发现,阿司匹林会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还会增加因出血导致的死亡风险。不过,消化道疾病本身也会导致出血。这意味着,在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中,真正归因于阿司匹林的风险要更低。

该研究进而指出,在评估阿司匹林引起的过度出血时,并无任何致命性出血的有效证据,这表明针对癌症或血管事件的评估,低剂量的阿司匹林是一种相当安全的药物。

由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给肝和肾带来负担,还会刺激胃肠道。长期地刺激甚至可能导致胃溃疡或消化道出血。因此阿司匹林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用量。只需服用得法,可以长期每天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但不适用于阿司匹林过敏者和胃病/胃溃疡患者。对于孕妇、和有凝血障碍的人不建议服用阿司匹林。

此外,须注意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上的研究。它表明阿司匹林对于患有癌症老年人 (年龄大于70岁) 不仅没有预防转移作用,还可能增加晚期癌症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因此老年人在使用阿司匹林时须十分慎重,需遵医嘱。

最后,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明确的规范表明阿司匹林进入可用于癌症预防和治疗的阶段。对于治疗癌症时阿司匹林的用量、使用剂型和持续时间以及明确的使用人群都还需建立一个相应的标准,还需要更多研究和临床试验提供支持。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