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二十一世纪》的原文摘录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065350//blockquotes?
要使自己成为宇宙体系的中心,这是生物利己主义的企图,是这个生物生存下去的条件,是其生命力的表现。实际上,生与利己主义是可以呼唤的词汇。如果这是真实的,那么利他主义的代价就是死,这也自然是真的。利他主义,即所谓爱是企望将一种生物生来就要使自己成为宇宙中心的努力颠倒过来。爱,就其生物来看,就是变榨取宇宙为献身宇宙的一种倒行逆施的企望。所谓自我献身货自我牺牲意味着使自己向另外的某一个宇宙中心靠拢。—— 引自第12页
关于遗传与环境 生物利己主义的企图是为了成为宇宙的中心,意味着生。 利他主义,即所谓的爱,是将一种生来就要使自己成为宇宙中心的努力颠倒过来,所谓的自我牺牲,意味着使自己向另外一个一个宇宙中心靠拢,意味着死。 一切作为生命能生存下去的东西应该具有的正确的目的,是克服其天生的自我中心主义并消灭之,也就是要舍弃自我,除此之外不会再有真正充实自我的途径。 关于精神与肉体 佛法中“色心不二” ,色法指的是肉体,外在,心法指的是内在精神。 色法心法合二为一的根本性的生命世界的本质也叫做“一念”。其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说自己是根源,它们在各自的侧面发挥着生命的能动性,同时在一个生命体中又成为浑然一体。 深层心理的探究 人类的意识不过是人类精神的一部分。潜意识是一切情动,冲动的根源。 东方对人类精神的探究要比西方早几千年。佛学者提出了除“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这五个感官作用以为的第六识,第七识-“未那识”,第八识-“阿赖耶识”。 第七识-未那识 也做思量识,指进行深刻思考的理性意识。第八识-阿赖耶识是指内藏的冷静思索人类生命法则的精神的作用。第九识-阿莫罗识 -更深的内层存在心的尸体,这是产生一切精神作用的本源。 超心理学,超常现象。深层意识具有超越理性的非常敏锐而又精确的技能,但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发达,似乎削弱了这些深层意识的能力。另一个是人类的意识,尤其是理性的发达,抑制了深层意识。一般说来,当一种新的能力开始补充旧的能力的时候,旧的能力就有退化的倾向。新的能力确实可以更有成效得完成旧能力的一部分功能,但是恐怕不能完全替代旧能力的作用。—— 引自第10页
潜在意识与希腊神话中的那位海神普罗第额斯很相似。它总是逃离意识的支配,而一旦被置于支配之下便愤怒不已。而且它有很巧妙的手段,当意识要进行支配的时候就对其实行报复,当支配力量一旦临头时就逃之夭夭。—— 引自第18页
池田: 正如您所言,人一旦脱离了社会上的工作岗位,脱离了社会责任,懈怠下来,很快就会衰老的。在社会上承担某种责任而努力工作的人,则永远都是朝气蓬勃的。我们不能只是在口头上宣称重视老年人,但实际上却认为他们无用而剥夺他们的社会工作。 我认为,老年人的特点是能够坚韧不拔地专心于某一项工作,而且责任意识强。进一步讲,即使肉体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又相当多的人与年龄相比,头脑和精神活动的能力并未衰退。很多实例表明,老年人由于长期丰富的生活阅历,比年轻的时候更加增辉添色。让老年人从事一些能够充分发挥其特质的职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存在对社会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一点恐怕是最重要的吧!—— 引自章节:少壮莫努力,老大好退休,咦~~?
自从我们的祖先作为人开始生活以来,人类就一直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环境,以求使其符合人类自身的要求。不仅人类是这样,其他的许多生物也有同样的行为。所不同的只是,其他生物不能和人类一样有意识、有计划地对环境施加影响。总而言之,距今二三百年以前,无论人类还是地球上的其他生物都还没有发展到毁坏自然而强行制造人为环境的程度。 —— 引自章节:1 人类与自然
《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philosophy/China_world.txt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
(摘自[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ISBN 7801055810 本书是根据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与日本宗教和文化界著名人 士、社会活动家池田大作关于人类社会和当代世界问题的谈话记录整理而成, 先后出版过英文、日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多种文本。全书分为“人生 与社会”、“政治与世界”、“哲学与宗教”,共三篇十二章,论及的问题极 为广泛。两位作者纵贯古今,横跨全球,追溯过去,着眼当代,展望未来,从 宇宙天体、生命起源、宗教哲学、道德伦理、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 环境保护、国民经济、社会福利、政治制度、领导选择、军备竞赛、和平战争, 一直到未来的世界大同,几乎探讨了人类社会、当代世界所有最迫切的问题, 并对未来世界作了预测和展望,还谈了中国在未来世界中的作用。
池田博士说过“作为将来的一种可能,中国也许会统治全世界 而使其殖民地化”。这有什么根据呢?现在还有这种可能性吗? 我的想法是,与其说中国人是有对外推行征服主义野心的民族,不如 说是在本质上希望本国和平与安泰的稳健主义者。实际上,只要不首先侵 犯中国,中国是从不先发制人的。近代以来,鸦片战争、中日战争、朝鲜 战争以及迄今和中国有关的战争,无论哪一次都可以叫作自卫战争。
博士说,中国人的秉性,进入近代以来,已由世界主义变成民族主 义。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正确的。然而我认为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是侵略主 义的。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是对鸦片战争以来,包括日本在内的外国侵略势力,作出的不得已的反应。这样说更好一些。我想所谓民族主义是对外反 应的一个方面,基本上还是大力推行着世界主义、中华主义。以前中国采 取孤立的外交姿态,一方面可能是为了革命后需要整顿内部;另一方面是 所谓中国即世界这种高傲的传统主义的表现。 汤因比 对于中国的状况,我基本赞成您刚才的分析。对过去的中 国,拿破仑曾说,“不要唤醒酣睡的巨人”。英国人打败了拿破仑,马上 就发动了鸦片战争,使中国觉醒了。
一八三九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以来,您说和中国有关的战争完全是自卫 战争,这是完全对的。然而按中国人的解释,自卫的意义也包含着想恢复 清朝的鼎盛时期--即乾隆皇帝统治的后半期--帝政中国所达到的国界。 中国围绕喜马拉雅高原上很小的一块领土就跟印度关系决裂。这个地 区本身对中国没有什么价值,战略上也没什么意义。尽管如此,我推测对 中国来说,这个地区是有某种象征意义的。因为印度主张的国界是在中国 衰微、无力争辩的时期由英国决定的。 现在没有任何征兆表明中国要越过一七九九年即乾隆皇帝逝世当年的 国界进行扩张。
实际上,在阿穆尔河沿岸,最近虽跟苏联发生了冲突,但 一点也看不出中国要认真考虑恢复阿穆尔河右岸和乌苏里江右岸的广大地 区。这一地区是从一八五八年到一八六一年期间,中国被迫割让给俄国 的。但是那里居民的中国色彩,无论当时或现在都是微乎其微的。 然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以前中国历史上 没有过的新东西。一八三九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占世界一半的东亚是 名副其实的“中华王国”。虽说只有日本在政治上没有从属于中国,但周围所有国家,也包括日本在内,都在吸取中国文明。从这个意义上可以 说,中国是统治着“天下万物”。
中国开始和旧大陆西部其他文明的各国民族接触,是纪元前二世纪的 后半叶。然而在近代西欧冲击之前对中国给以很大冲击的只有一个印度。 而来自印度的冲击又采取了传播佛教的和平形式。并且佛教一旦传入中 国,就被中国化了。这正是从匈奴到满族这些北方民族几次征服整个中国 或一部分中国而最后被中国化了的原理是一样的。 然而,进入十七世纪,代替这些民族而出现的北方的新邻居俄国人, 中国没能使其中国化。十六世纪侵略过中国,十九世纪暂时控制过中国的 西欧各民族,也没被中国化。西欧短时间的统治虽已成为过去,但其影响 至今还存在。像过去来自印度的影响一样,它想把中国变为信仰非中国的 宗教国。
可是中国已经把佛教中国化了。这次似乎要把共产主义中国化。 然而中国化了的共产主义和中国化了的佛教一样,会对中华民族的世界观 和生活方式有很深影响,并会使其有很大的改观。 一八三九年以前,中国和其他文明世界的关系,除了一个较大的例外 即和平地向佛教改宗,这个来自印度的冲击外,一般地说都不过是表面上 的东西,没什么重要的。
然而在过去五百年里,因为西欧各民族想通过向 世界扩张势力,在技术和经济方面把人类统一为一个整体,所以这个以西 方为主导的,本来是在西欧范围内统一的过程,也把日本和中国引进到新 的全球的文明网中来了。这样,从一八三九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世界 的结构中,加深了国际关系。今天虽然已经摆脱了西方在军事上、政治 上、经济上的统治,但已经无法托故再隐居孤立了。由于西方的冲击, 世界之于中国,已经从旧大陆的东半部扩展到全球。中国再也不能退回到 东亚孤立的“中华王国”了。 池 田 想一想国际社会中的中国立场,以前那样推迟恢复北京政 府在联合国的代表权,硬使中国陷于孤立,责任完全在以美国为首的自由 主义国家。让中国本身负此责任是没有道理的。 不管哪个国家多少都有这种倾向,特别是中国,对自己接受席位的性 质极为敏感。
由于战后四分之一世纪里遭受到不合理的对待,所以对新获 得的席位是否正当地评价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是极为重视这一原则 的。 总而言之,中国大概对作为西欧化结果的美苏两大强国统治世界,感 到难以忍受。当然法国或者英国对此大概也抱有强烈的反感。然而这些国 家似乎能够顺应现实,采取妥协性外交上的灵活策略。比起这种妥协来, 中国似乎坚持原则的色彩更为强烈。 我们从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时表现的态度上也能看到,如果不安排好 符合这一原则的席位,中国可能宁作国际社会的孤儿。他们有决心一直等 到获得正当的评价为止。尽管如此,随着中国回到国际社会中来,今天对 全世界的动向将会产生很大影响。
汤因比 中国今后在地球人类社会中将要起什么作用呢?由于西欧 各民族势力的扩张和暂时的统治所形成的地球人类社会,已经摆脱了这种 统治力量,今后仍会按现在的状况继续存在下去。在最近新形成的地球人 类社会中,中国仅仅就停留于三大国、五大国或者更多的强国之一员的地 位吗?或者成为全世界的“中华王国”,才是今后中国所肩负的使命呢? 这是全人类所关心的事情,特别是与中国毗邻的苏联,和一衣带水的 邻国日本最为关心的。美国可以从东亚大陆沿岸和海上诸岛撤到关岛,再 从夏威夷撤退。一旦需要撤回到北美西海岸,美国和中国之间就可以相隔 整个太平洋。
不过在今天,单纯地理上的距离已经没有什么重要意义。制 导火箭的发明,使辽阔的太平洋宛如一条小溪那样狭窄。包括中国在内的 所有国家,相互都在对方的直线射程之内。这就是今天的现实。 因此按我的设想,全人类发展到形成单一社会之时,可能就是实现世 界统一之日。在原子能时代的今天,这种统一靠武力征服--过去把地球上 的广大部分统一起来的传统方法--已经难以作到。同时,我所预见的和平 统一,一定是以地理和文化主轴为中心,不断结晶扩大起来的。我预感到 这个主轴不在美国、欧洲和苏联,而是在东亚。 由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组成的东亚,拥有众多的人口。这些民族 的活力、勤奋、勇气、聪明,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毫无逊色。无论从地理 上看,从具有中国文化和佛教这一共同遗产来看,他们都是联结在一条纽 带上的。
并且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 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 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中 国人和东亚各民族合作,在被人们认为是不可缺少和不可避免的人类统一 的过程中,可能要发挥主导作用,其理由就在这里。 如果我的推测没有错误,估计世界的统一将在和平中实现。这正是原 子能时代唯一可行的道路。但是,虽说是中华民族,也并不是在任何时代 都是和平的。战国时代和古代希腊以及近代欧洲一样,也有过分裂和抗 争。然而到汉朝以后,就放弃了战国时代的好战精神。汉朝的开国皇帝刘 邦重新完成中国的统一是远在纪元前二0二年。在这以前,秦始皇的政治 统一是靠武力完成的。因此在他死后出现了地方的国家主义复辟这样的反动。
汉朝刘邦把中国人的民族感情的平衡,从地方分权主义持久地引向了 世界主义。和秦始皇带有蛊惑和专制性的言行相反,他巧妙地运用处世才 能完成了这项事业。 将来统一世界的人,就要像中国这位第二个取得更大成功的统一者一 样,要具有世界主义思想。同时也要有达到最终目的所需的干练才能。世 界统一是避免人类集体自杀之路。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 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不是在半个旧大陆, 而是在人们能够居住或交往的整个地球,必定要实现统一的未来政治家的 原始楷模是汉朝的刘邦。这样的政治家是中国人?日本人?还是越南人? 或者朝鲜人? 池 田 从两千年来保持统一的历史经验来看,中国有资格成为实 现统一世界的新主轴。您这一说法,在考虑今后世界问题时,具有极为重 要的启示。
汉高祖刘邦对中国的重新统一,作为历史功绩是应该给以高度 评价的。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刘邦的成功,大概不能不说是因为有他的前任秦 始皇的错误教训。就是说,秦始皇的确在确立长期统治体制上失败了,但 是由于秦始皇用强权把在法律和习惯上地区各异的分散的中国统一起来, 这就使刘邦确立统一的政权成为可能。没有秦始皇,这一任务要由刘邦自 己去完成,那时刘邦的角色也许就要由别人扮演。
不论怎样,中国也是用强大武力完成统一的。后来,虽也有由儒教的 伦理和天子这种理念上的象征来维持统一的一面,但中央政府掌握的军事 力量一旦削弱时,国内就曾几次陷于分裂危机。 因此,我想说的是,今后世界统一应走的方向,不是像中国那样采取 中央集权的作法,可能是要采取各国以平等的立场和资格进行协商这种联 合的方式。从这种意义上说,与其说哪里是中心,不如说哪里表现出先锋 模范作用。我个人认为欧洲共同体的尝试,大概能成为这样的一个楷模。 即或需要时间,我希望还是一定要促其成功,成为全世界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