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东风夜放花千树 元宵灯火映古今

一介教书匠,酷爱自家乡;寓居多伦多,桑梓永难忘。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东风夜放花千树     元宵灯火映古今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或“灯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东风夜放花千树”,元宵节自古至今都是团圆欢乐的象征,更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假节代表。

  元宵佳节起源怎样,璀璨灯火何映古今?如何看待元宵节在域外传播?元宵节的延续有着怎样的变化趋势?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教授萧放这样解读:

元宵节起源历史悠久、元素丰富

  元宵节是中国的一个民俗大节,实际上也是春节的组成部分。据文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西汉已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举行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官”的先声。东汉时期传入的佛教文化,对于元宵成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持,得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六朝隋唐时期,正月望夜的灯火愈烧愈旺。

  当然,元宵节俗形成的真正动力还在于它的时间点。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观察月相变化,对其阴晴圆缺十分关注。所谓“上元节”,是农历一整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古人充分利用这一特殊节点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节俗美食承载的故事与情感

  华夏大地地大物博,美食文化深厚多样。中国人开始吃元宵和汤圆的确切时间可能无从考证。在唐朝时已有元宵吃“油画明珠”的故事记载,到了宋代,元宵已成为这个节日很普遍和固定的饮食习俗。

  在美食文化的体现上,元宵节的南北共通性非常高。总体来说是北方元宵和南方汤圆占绝对主角,尽管因为饮食习惯、传统物产不同,南北方在馅料上有不少不同之处,但基本形态、吃法是差不多的。

  这背后的原因,与大江南北的人们对元宵节的文化情愫高度一致有关。无论汤圆还是元宵,都代表团圆、圆满、甜蜜、热气腾腾大家对元宵节的情感是互通的。

元宵狂欢如何“闹”

  “闹元宵”的“闹”字有多个维度。一是人,元宵之夜,人们讲究出门看灯、看舞龙舞狮、看热闹的人群。在古代,就连平时活动很受约束的女性也被允许在元宵节这一天出门,参与到热“闹”的人群当中。

  另一个是感官上的“闹”,视觉上元宵节的花灯毫无疑问是热闹红火的,听觉上,无论是锣鼓、舞狮舞龙,还是各种民间的表演,这些元素事实上全是为了烘托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的节日气氛,鼓舞人气。

 

  春节处于冬春交替之际,整整一个冬天,大地是沉默、肃杀、寒冷的,草木也处在蛰伏状态。春节意味着人们迎来又一年的生机,然而此时寒意未消,元宵节的“闹”,就是要给将要到来的生机加把力,人们愿意在这样的节日里通过集体的力量、情绪的积累,与春的生命一起,将大地唤醒。人们有时会把元宵节的灯叫做“春灯”,也是源于此。

  元宵节也确实是中国传统节日里最有“狂欢”性质的,仅举有关北宋司马光的一个故事为例。元宵夜,司马光的夫人盛装打扮准备出门赏灯。司马光问:“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答曰:“兼欲看游人。”司马光感慨:“某(我)是鬼耶?!”这个故事从一个侧面生动呈现了元宵节的不同寻常,是热闹游乐的日子,不能再按照日常生活的节奏度过。

闹元宵、吃汤圆、赏灯、舞龙舞狮等的文化价值

  以元宵佳节为代表的节日极具符号意义,有着高度的共通性,可感可见,直观,也有冲击力。从域外传播的角度看,通过对极具符号化的节日传统的切身体验,人们更容易产生相关的感性认识,这是开启从了解到理解的一条有效路径。

  几乎所有中国的传统节日符号都饱含中国人对自然的敬畏、对和谐平安的向往、对国泰家和的追求。元宵节尤其强调群体的和谐,人们之间互相交流、交融的状态,也是社会性的体现。

  通过这些传统的节日符号,也很容易感知到中国人的心性、情感和价值观。比如元宵节,团圆自不必说,猜灯谜等文字游戏充满智慧,灯会、舞龙舞狮喜庆热烈,展现出充满生机的力量感。

元宵节如何延续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节从最初农业社会祈求丰收、幸福的仪式性活动,到后来发展到城市,逐渐形成灯会等习俗,从而固定为重要的节日,再到因其“狂欢”性质而发展到社交游乐的属性,比如元宵节甚至还被称作“情人节”,是古代青年男女约会传情的难得机会。

 

  从节俗延续的角度看,欢度元宵节的具体形式可能改变,但人们对于情感的追求,对于“新开始”的向往,应该是亘古不变。

  未来,节日习俗也许还会跟随我们的生活环境而改变,但不变的是中国人对人情的温度、对大自然的感情、对时间的思考,这是一种保持在内心的积极态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