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生活在两百多年前的佩利绝对想象不到人类科学和技术发展到今天的程度。就拿光学仪器来说,现代人类可以实现远远超过眼睛的更远的距离,更细微的细节,更广大的光强范围,以及更宽广的电磁波频谱的观察。最像人眼的光学器件应该是数码相机。它们利用同样的光学成像原理,有着极其相似的光学系统结构。而相机的电荷耦合元件组成的感光底板比眼睛的视网膜对光线更敏感,对光的色谱分辩能力更高。当前数码相机能做到一千两百万像素。估算人眼的分辨率有两亿五千万像素。人造的相机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肯定能达到这个水平。眼睛确实是自然界的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但是并不是只有神才能设计和制造出来的。人类从利用简单的天然玻璃到创造出各种光学精密仪器只用了大概四千年的时间。生命演化出眼睛有足够长的时间。寒武纪出现第一个较为成形的眼睛花费了四五百万年。眼睛又有上亿年的时间来逐渐优化。按照道金斯的说法,每个生物体就是一次实验。千万个实验在同一时间里进行。生物演化有着巨大的潜力。
人眼不是最完美的。鸟类的眼睛能够分辨更多的颜色,看得更远。猫的眼睛更灵敏,可以在光线很暗的环境里识别物体。人的眼睛甚至有缺憾。事实上,所有脊椎动物眼睛的连接感光细胞的神经传导线在眼球的内部,靠在视网膜的内侧。这些一两百万的神经传导线穿过视网膜内表面,聚集在一起,由一个小孔牵引出眼球。这个无法感光的小孔部位自然成了视觉上的盲点。章鱼的眼睛结构和人类似。但是它们眼睛的神经传导线在视网膜外侧,因此没有盲点的问题。我们很难想象为什么神要将人眼设计成这种样子。而在生物演化中,这只是路径依赖的结果。生物演化是盲目的,有各种选择和途径,会不断优化,也会出现半成品。在动物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单眼和复眼的多样化结构。寒武纪时期曾经有一种海蝎,长了五只眼睛。现在这种生物已经不存在了。我相信现在装备三个摄像头的智能手机以后都会改变成只有两个摄像头,并且具有立体摄像功能。
以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为主的寒武纪浅海里,还有一种安静的小动物。它们既没有贝壳,也没有甲壳,只有一条韧性的脊索,支撑住整个身体。脊索可以发展成脊椎和坚硬的骨骼,由骨质蛋白和磷酸钙组成。这种脊索动物与节肢动物的差别就像埃及的殿宇建筑变化成希腊建筑,廊柱从内部翻转到外部。1999年,舒德干在澄江生物群的化石样本里找到了一种脊索动物。它有现代鱼类几乎所有的特征,称为昆明鱼。这件化石距今五亿三千万年前。昆明鱼身长不到三厘米,却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包括人类在内的共同祖先。
四亿九千万年前,一场灾变结束了寒武纪。也许是冰川气候引起的温度骤降和海水退收,也许是海洋硫化引起的海水缺氧,很多物种受到影响,而奇虾彻底灭绝了。食物链上任何环节的变化都会影响到食物链最顶端的生物。弱小的昆明鱼存活下来了。大型捕食动物的消失给了它们更多的生存空间。
—写于2022年11月19日(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