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有几部战争电影,在八十年代广为流传。其中的《内雷特瓦河战役》一片,给我印象极深。小时候一边看一边心中迷惑:这TMD的是游击队?你管这叫游击队?南斯拉夫游击队有一排排的大炮,能和 德国 坦克正面对轰(这当然有点夸张了)。游击队员都穿着漂亮的统一的军服,好多演员都像男模。女兵还有时髦的黑色皮夹克,勾勒出苗条的腰身。武器方面,人手一挺轻机枪,满身挂满子弹带,这装备也太好了吧?我们小时候在电影里看到的 中国 游击队,都是老乡打扮,哪有这阵势?于是被震撼了。
《内雷特瓦河战役》这部片子气质很特殊,和其它南斯拉夫电影不太一样。因为它是合拍片,由南斯拉夫和 美国 、 德国 、 意大利 合拍,是国际合作的产物。这片子里面出场很多西方的明星。 比如 80年代 中国 观众特别熟悉的光头明星尤·伯连纳(Yul Brynner)(出生于 海参崴 的俄国人,和英格丽·褒曼合演过《真假公主》),甚至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公民凯恩》的导演)。他那时候已经胖得走了样,在电影中扮演一个反动政客。
光头明星尤·伯连纳(Yul Brynner)
改革开放之前的译制片水平高,很大原因是一大批顶级人才的原创权力被剥夺,只能搞翻译和译制片。《内雷特瓦河战役》也不例外。片子一开始,一个男中音就以诗一样的语言朗诵道:“国家的一半是寒冷的荒山,一半是深绿色的峡谷……”
峡谷深山激流,就需要有桥。桥的重要性,对当地人来说,不言而喻。
于是我们看到南斯拉夫人无论是在电影中还是在现实中,都和他们的桥彪上了劲。
所有的桥都被炸过。
《内雷特瓦河战役》里面的桥,也被光头明星炸了。他的姿势手法,和《桥》电影里面的工程师一模一样。
这座桥现在仍然存在,就是这一座。
桥位于Mostar和 萨拉热窝 这两座城市之间必经之路上,因此成为跟团游客在途中一个方便的休息地和落脚点,旅游大巴不时停靠。
这座被炸毁的铁路桥,在二战后被保留,并扩建成了一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边的坡地上摆着游击队使用过的大炮,还有一座纪念馆。我看了看断桥,正想着要不要到纪念馆里逛逛。此时几辆大巴开来,停稳后下来乌央乌央的中学生,像蝗虫一样聚集在纪念馆门口和室内,呱噪吵闹。自从疫情之后,就有密集人群恐惧症。于是放弃了纪念馆,重新开车上路,奔Travnik而去。
《内雷特瓦河战役》拍摄于1969年,后来又拍了一部《苏捷斯卡战役》。这两部大片有点像南斯拉夫的《大决战》系列影片。这两部片子西方都深度参与。《苏捷斯卡战役》中居然是Richard Burton(著名 英国 影星)扮演铁托。为什么西方资本和电影界巨头们这么积极地帮助南斯拉夫,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拍摄革命战争题材的主旋律片呢?这等于是帮助敌对阵营做宣传嘛?这要从铁托和斯 大林 的决裂说起。
二战结束后,在苏联的帮助下, 东欧 共产党政权纷纷建立。其 中南 斯拉夫的铁托,是最左的,野心也最大。当时他伙同 保加利亚 的季米特洛夫,想搞出一个巴尔干联邦。斯 大林 马上严厉制止。本来南斯拉夫就号称巴尔干之虎,再把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阿尔巴尼亚 搞到一起,成立一个巴尔干联邦,简直是一个可以同苏联分庭抗礼的小苏联了。于是苏联和南斯拉夫的矛盾加剧。 中国 知识分子非 常熟 悉的米洛万·吉拉斯(《新阶级》的作者),在《同斯 大林 的谈话》一书中披露了很多双方的矛盾和争执。
在斯 大林 雷霆之怒下,南斯拉夫被踢出了共产主义阵营。
在苏联阵营的高压之下,南斯拉夫孤掌难鸣,必须寻找新的靠山。于是特托的政策急速转弯,向西方靠拢,并发明出了一个“不结盟运动”。而西方阵营也乐见东方阵营出现分裂。南斯拉夫等于是在社会主义阵营中打入一个楔子。所以西方对其青睐有加,大加扶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给予了南斯拉夫慷慨的资助。这两部合拍电影,就是这种政策下的产物。
斯 大林 死后,南斯拉夫也并未重新归队,而是在东西方阵营之间左右逢源,狠狠地吃了几十年的冷战红利!
中国 在期间改善中美关系,后来走改革开放的路,其实是步南斯拉夫后尘。甚至中苏矛盾的展开,和当时苏南矛盾都有很大的类似,是对共产主义运动领导权的竞争。
我看过南斯拉夫70年代的宣传影片,里面展示 新城 区的成片的高楼和气派的立交桥。这些都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后,90年代中后期才多起来的东西。南斯拉夫70年代就有了。铁托时南斯拉夫人可以夏天到 意大利 海滨度假,生活水准可以说相当高。
但是南斯拉夫的好运到80年代为止!80年代末, 美国 记者兼作家Robert D. Kaplan在南斯拉夫游历的时候,发现“这个国家一年比一年贫穷,一年比一年动荡”!在 科索沃 ,他发现西方资金援助的豪华酒店已经成为烂尾工程。因为80年代东西方之间的缓和, 东欧 其它国家的松动,西方国家已经不需要南斯拉夫充当反苏的棋子了,因此投资和援助急剧减少。南斯拉夫通过冷战红利廉价获得西方资本的时代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