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山” 的原文是into the hill country,可以指山区内一块方便多人聚集的平地。“ 门徒到他跟前来”,表明耶稣的这部分信息,是讲给那些已经跟随祂、并愿意跟祂学习真道的门徒们听的。
2 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 3 “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有福了”的翻译,虽然已经脍炙人口,但严格来说,并不十分准确,希腊原文“Makarios” 并非指蒙神赐福,而是指“ 值得祝贺的、生活地位值得令人恋慕的”,译作“快乐的、幸运的”可能更为准确。马太特意用这样一个词,自然有他的深意:本来用来描绘属世物质上所享有的美好状态的一个词,如今用在一个截然相反的状态上,马太显然想提醒我们这些门徒,这里所说的“福气(或是幸运)”并非指的是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些属世的美好状态,而恰恰截然相反。这样的用法,对于我们头脑中固有的一般观念的冲击,就更为强烈和震撼!
这些天国的祝福,对于我们这些门徒来说,是上帝的慈爱和恩典,但祂赐给我们的这些应许,显然不同于一般政治竞选者所声明要给与的,也不是能受世人欢迎的。而正是这些反属世观念的行为,却可以赢得天国的回报,包括我们今生所取得的进入天国的资格,以及将来对于在今生所缺乏的荣耀之补偿。
这里“虚心的人”的“虚心(poor)”, 在旧约常常用来形容神的子民当中那些经济上穷乏的人,但他们却信靠上帝,把祂当作唯一的、仅有的希望。而在这里,显然不是指物质上的贫穷,而是指“ 灵里的贫穷”, 是在神面前,全然地谦卑,在神面前一无所有的状态。也可以称为“虚己”。
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在神面前真的是一无所有,我们的所有、所能、所做,都是神的恩典的时候,我们就会把我们的眼光转向神,我们就会单单信靠神,按神的教导去生活。而这样的人,恰恰是天国的子民,“自以为有”的不能进天国,“自以为无”的才能进去,正如彼得前书5:5所说:“神赐恩给谦卑的人,阻挡骄傲的人。”
4 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
这里“哀恸的人”,为什么而哀恸(mourn)呢?显然不是指失去亲人的悲痛,1个可能是,因为认识到自己或集体罪孽深重时的感受。正如以斯拉记 9:3-4所描述的,“ 3 我一听见这事,就撕裂衣服和外袍,拔了头发和胡须,惊惧忧闷而坐。 4 凡为以色列神言语战兢的,都因这被掳归回之人所犯的罪聚集到我这里来。我就惊惧忧闷而坐,直到献晚祭的时候。” 还有一个可能是:因信靠神、跟随神而导致的自我生活苦难深重的人的感受,他们因为对神忠诚,在生活上备受压迫和折磨,实在是充满了哀恸与悲伤。不过,根据之后“必得安慰”的祝福,可能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这样哀恸的人,他们必得神的安慰,正如以赛亚书61:2 说到弥撒亚会“安慰一切悲哀的”,安慰的也是这类的人。
5 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
温柔(meek),是虚心的人必然表现出来的美好品格。他们对待别人,特别是比自己弱势的人,不会仗势欺人,而是充满了慈爱和怜悯,他们不会为了世上的虚位而与他人争夺的你死我活,而那些恶人则全然相反。主耶稣的一个生命特质,就是温柔待人(见11:29、12:15-21、21:5)。这样的人,必承受地土,诗篇37:11 提到“但 谦 卑 人 必 承 受 地 土 , 以 丰 盛 的 平 安 为 乐 。” 旧约诗篇指的地土,可能是指以色列地,而此处的地土,更可能指的是将来神国的位置,神必会把温柔的人未为自己争夺的地位,反而赐给他们。
6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这里的“义”的含义,和神称亚伯拉罕为义的义是一个意思,那就是专心的信靠神,并遵守神的命令。因此,这里的饥渴慕义,和社会公义没有什么联系,而是单纯的自我属灵生命的追求。必得饱足,和饥渴相对,意思是说,只要我们饥渴慕义,神一定会使我们的追求得到满足,使我们和神建立起那种信靠、顺服的美好关系,经历到神与我们同在的美好和饱足。
7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
“怜恤人”是指体贴和同情别人,不计较自己的得失而去怜恤别人。必蒙怜恤,和主耶稣教导我们的主祷文中 “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 非常类似。当我们怜恤别人的时候,我们自己就必蒙神的怜恤。主耶稣赐给门徒的新命令,让我们彼此相爱,自然也包括怜恤自己的弟兄姐妹们。
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
诗篇24:3-4 节 ”谁 能 登 耶 和 华 的 山 ? 谁 能 站 在 他 的 圣 所 ?就 是 手 洁 心 清 、 不 向 虚 妄 、 起 誓 不 怀 诡 诈 的 人 。“ 提到清心的人,可以登神的山。清心,不单指道德的纯净,也非仅指性方面的纯洁,而是全新全意的爱我们的神,心思没有被神以外的事物所霸占,而且全心全意的忠于神,并表里一致。诗篇24:6 节说:” 这 是 寻 求 耶 和 华 的 族 类 , 是 寻 求 你 面 的 雅 各 。“ 也提到寻求神的面,8节就应许,这样的人,必得见神,也就是必进神的国的意思。在今生,我们会有”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的体验(见希伯来书十一:27),将来在天国,也”必得见祂的真体“(见约约翰壹书三:2)。如果我们被许多眼见的事物所诱惑,"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见哥林多后书十一:3),就不能见神的面。
9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
诗篇34:14 让我们 ”要离恶行善,寻求和睦,一心追赶。“ ,主耶稣就是和平之子,作为祂的门徒,我们当然也要做使人和睦的人,我们因此必被称为神的儿子。
10 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11 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 12 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
为义受逼迫,和饥渴慕义相对,这样生活的人,必然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甚至遭人嫉恨,因此,为义遭到逼迫,完全是意料中事,也是真实发生的现实情况。11-12节对于这样的逼迫还做了进一步的解释。不仅如此,主耶稣还提到,以前的那些先知,也遭到同样的逼迫。而遭到逼迫的人,虽然我们的肉体遭受着困苦折磨,但我们却应当欢喜快乐,因为天上的赏赐是大的(与我们所受的逼迫是不成比例的),天国就是这些人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登山宝训“并不是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能达到的道德标准,也不是在地上可以建立的理想社会,其中大部分教导根本不能在地上的国度行得通。主耶稣是在教导祂的门徒怎样接受十字架的工作,靠着里面神的生命在人面前活、在神面前活,这是对天国子民的根本要求,是天国子民的生活规范,也就是”天国的宪章“。在”登山宝训“里,主多次使用”你们……的父“,再三提醒我们注意自己的身份,站稳做儿子的地位,专一地遵行神的话,叫神的旨意成全在我们身上,就是把我们模成神儿子的模样,活出神儿子的实际,让神得着祂所要得着的人,成为天国子民。
另外,除一福和八福外,用的都是将来式,表示那最好的奖赏要等到天国最终建立的时候。头尾两福(3和10节)则用现在式,表明在天国子民的实践中,就能得着神不断的奖赏。原文句子结构匀称简洁,非常容易记忆背诵,在希腊文原文里使用了头韵法(前四福均以 P 字开头)。
综上所述,作为主的门徒,1、首先我们要谦卑,要虚己,即倒空自己原有的一切属世的东西,这样才能把神迎进来,以神为我们的生命的主。2、当我们虚己的时候,我们才可能看到自己以及世人的罪恶,也必然会为此而哀恸,同时,我们也会被这个世界所敌对,而遭受苦难折磨,而神必会安慰我们哀恸的心。3、一个倒空的人,一个哀恸的人,也必然会以温柔待人,也必会承受神国的地土。4、当我们让神成为我们生命之主之后,我们必会饥渴的追求信靠神、顺服神的义的生命,而神也必会满足我们的饥渴,使我们得饱足的义的生命。5、当我们得饱足,被神的爱所充满,我们还会怜恤他人,神也必怜恤我们。6、当我们饥渴慕义得时候,我们的心就不再有空间容得下世间的那些欲望,我们就不再计较世间的那些得失,而是单单注目在神的身上,也必见神的面。7、当我们常见神的面,我们就会有神的美好性情,我们也会成为使人和睦的和平之子。8、如果我们按着上述主的教导来生活,必会遭到世界的逼迫,但我们应当欢喜快乐,因为天国是我们的。
感谢主!我们可能做不到,但求神帮助我们,让我们在天国之路上,不断的成长,因为在祂,凡事都能!只要信靠他,祂必会为我们成就这不可能之事。阿门!
备注:我的这些”圣经创世纪读经笔记“,很多地方参考了D.A.Carson NIV Zondervan study Bible,"圣经综合解读”,李思静博士的一些讲道内容、黄锡木编著的” 四福音与经外平行经文合参“ 、法兰士所著、沈允翻译的”丁道尔 新约圣经注释---马太福音“ 以及其他一些参考书目。非常谢谢这些学者提供的一些见解。求圣灵继续带领,使我可以完成马太福音的读经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