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房价非常高,这个大家都知道,最近出榜的《全球最难以负担的城市》(impossibly unaffordable cities)排名,香港位居榜首。
但是香港的房价为何这么高?人们的第一反应就香港人多地少,房价当然就高。
你要是这么认为,那就错了!香港有的是地,90%的土地还没有开发。
那么香港政府为何不开发这些土地来缓减香港房奴的压力?香港完全可以像内地城市那样,开发一个新区又一个新区,大肆向外扩展,多建些房不就完了,多简单的事!
你还别说,香港政府完全有这个能力和条件,搞一个新区,建几条高速和地铁连接起来,轻易而举。
但香港政府就是捂着土地不开发,因而造成香港住房用地紧张,房价也就高居不下,所以香港的高房价是港府人为造成的。
这事就怪了,香港政府为何这么干?这不是跟老百姓过不去吗?
这里就要涉及香港的财务政策了。
大家都知道香港是个自由港,没有关税,沒有购物税,个税也特别低,最高15%。美国最高税率是37%,欧洲和其他发达国家就更高了。香港人幸福,公资高,缴税少,还是购物天堂。
但任何事情都有两方面,香港的低税也带了一个问题,港府的开资从哪里来?公务员、警察、教师、消防员,还有学校、道路、医院等公共设施都需要钱,这么少的税收完全不够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香港就发明了土地财政,每年拿出一两块地拍卖,就这么一点地,大家竞争吧。结果每块地都卖出几十亿甚至上百亿元,这下港府的经费就有了。
由于地价极高,房价当然就高,开发商把房子拼命往天上修,想多造些单元,但仍然无法弥补高昂的地价。而港府为了维持地价,每年就放出一丁点地,所以香港还有90%的土地沒有开发,香港的房价当然也就降不下来。
其实港府也不想房价下降,因为房价的大部分都进了政府的腰包。政府运作需要经费,你想少交税,那么就多付房价,羊毛出在羊身上。
美国也是这样,那些没有州税的州往往地税比较高,你要享受公共设施,就必须出钱,政府怎么也要从你身上挤些钱出来。当然也有人想方设法钻空子,世界首富马斯克(Elon Musk)从加州搬到沒有州税的德州,省了州税。德州的地产税不是高吗,他干脆就不买房,就是不向德州交一分钱的税,只享受公共设施但不交税,世上还有比这更抠门的首富吗?
再说香港,高房价让港人叫苦不迭,人们拼命工作供房,再加上5%的物业税,港人日子过得不轻松。虽说香港千万富人不少,其实就是拥有一栋公寓房,毕生的财产都套在里面了。
国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也有这样的现象,很多本地人的财富就是一套房。别看北京胡同里的那些大妈大爷仅靠小几千的社保过日子,但不少都是千万富翁,有一套价值千万的破旧房。这是中国特有的奇葩群体:身家千万的低保户。
说起这个,北京的大妈大爷也有气,什么千万富翁?房子又不敢卖,卖了就只有睡大街了。有时候想,这些大妈大爷何不把北京的房子卖了,拿着钱到海南买一栋海景房,逍遥养老。美国老人就是这么干的,不少人退休后把大房子卖了,带着钱到温暖便宜的地方养老。
刚才说到土地财政,这里就多说两句。国内也学香港搞土地财政,但跟香港的土地财政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香港卖地严格控制地皮的供应,国内卖地那就是乱卖一通,很快就把地卖完了。卖完了没关系,各城市又吞并旁边的区县,扩大城市规模,然后继续卖新合并区县的地。没有人考虑地卖完了怎么办,那是以后的事,当个市长书记就那么几年,要出政绩,否则怎么提拔?要出政绩就要搞工程,要搞工程就需要钱,没有钱就只有卖地。至于自己调走以后留下的烂摊子,那就由下一任接着吧,所以头头们都只顾眼前的利益。
国内城市这么一搞,拼命的卖地,拼命的建房,结果是土地卖光,房屋过剩,大量空置房、烂尾楼,地方财政断了经济来源,很多地方面临破产,公务员的工资都快发不出了。更头痛的是找不到新的财源,不知道今后怎么办,这次真的是麻烦大了。
香港卖地是细水长流,储备的商业地皮100年也卖不完,虽然造成房价企不下,但却可以保证香港持续的财政收益,维持港府的正常的运作。
而国内是急功近利,学香港也是投机心态,只学搞快钱的东西,不学完整的机制。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公摊面积,李嘉诚搞了个臭名昭着的公摊面积,内地的开发商立即效仿。后来香港百姓抗议,香港政府就禁止了公摊面积。国内民众也抱怨,政府却充耳不闻,任凭公摊面积泛滥,总之坏的东西学得特快,好的不学。据报导国内有些地方公摊高达46%,也就是说,买一套建筑面积100平米的房子,实际面积只有54平米。我的天,政府也不管一管,当权者都在忙什么呢?
当然中国政府也有自己的考量,如果取消公摊面积,中国人均居住面积就会缩水,不利于宣传中国取得的成就。
以后看到中国公布的人均居住面积,说是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你要先减去三分之一的水份(公摊面积)。国内住房300平米,其实就是200平米。相应的,如果你在美国的住房是200平米,国内人问起来你就说300平米好了,人家问的是建筑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