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爭初期,一旦日軍準確定位美軍航母,這艘航母就凶多吉少了。
當敵機轟炸航母時,敵機在幾百米、幾千米外,航母上的高射炮不能對準敵機開火,因為當砲彈飛到對準的地方時,敵機已經不在那個地方了。
假設敵機裡航母1000米。航母上高射砲的砲彈飛1000米需要2秒,敵機在這2秒會飛出100米。那麼,炮手必須瞄準敵機前方100米開火,才有可能命中。這100米就叫“提前量”。
但炮手目測怎麼可能準確估算敵機距離呢?如果他誤判距離為700米,那麼最佳提前量就是70米。於是,他對著敵機前方70米開火,炮彈就從敵機後面30米飛過去了。
這還沒有考慮到以下因素:
- 炮手無法準確估計敵機速度;
- 即使他準確估算了敵機距離和速度,他也無法瞬間準確計算不斷變化的提前量;
- 即使他準確計算了提前量,他也無法估算出需要把炮口往敵機前方移動多少角度。
- 還沒有考慮敵機可能轉向。
然而,到了太平洋戰爭中後期,美軍放空火力越來越先進,尤其是在裝備了近炸引信後,日軍戰機就越來越難突破美軍航母的火網了。
自殺無人艇和二戰的敵機相比要好打得多:
- 自殺無人艇的速度最多只有二戰期間戰機的三分之一。
- 戰機可以在炮手的視野裡上下左右機動,無人艇只能在海面上左右機動,但不能上下機動。所以鎖定無人艇的難度就從二維降為一維。
- 現代軍艦上的機砲可以由雷達、熱成像自動控制,瞬間獲得目標的距離、航向、速度,然後瞬間計算出提前量。
- 密集陣快炮射速是二戰時機槍的好幾倍。
- 敵機在幾百米外就可以釋放炸彈和魚雷,而自殺無人艇則必須撞擊軍艦才有效。目標在幾十米外時,自動機炮不可能錯過目標。
俄軍軍艦屢屢被炸,第一是因為他們船上沒有針對小、進目標的雷達、機槍、機炮,第二是因為他們紀律、訓練太差,沒人在備戰。
不知道俄軍有沒有能力做出改善。
這樣的自殺無人艇對北約軍艦來說沒有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