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致人类的一封信

用诗一样的激情去拥抱诗一样的生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可爱的人类: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我边围绕太阳公转,边带着月亮自转,忽然想提笔写信给你们来表达积在心中的苦闷和担忧。

 

近年来有一件事情越来越让我感到不安,那就是曾几何时,“海晏河清,山清水秀”美好画面渐行渐远,而我的体温在不知不觉中持续攀升,从而导致了那些常年积雪的冰山也罕见地慢慢开始融化,就以阿拉斯加的Lemon Creek Glacier 附近冰川表面为例,在1953到2015的62年间其平均质量总损失为31米,每年损失0.5米!这个数据是在令人深思。

 

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你们的人口数量连年暴增,环境持续污染,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我的大气层产生了一个叫“温室效应”的怪物,这个怪物就像病毒一样害得我不断感冒且持续发低烧。

 

倘若千年的冰川开始不断融化,照此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我这块由七大洲四大洋组成的弹丸之地将会变成一片汪洋。一旦没有了陆地,作为和我相依为命的人类包括种类繁多的动物界,你们会去哪里呢?难到你们都要变成鱼类或鸟类吗?

 

再说了,那时连命都没影了,还有什么能耐像现在这样打打杀杀,穷兵黩武,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炮火连天的战争常常打得我千疮百孔,遍体鳞伤,战争常常让我无可奈何,苦不堪言,过去我一直在忍,今天要大声诉说出来。我纳闷,你们人类为什么要相互厮杀,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大家就不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处吗?

 

提到了和平共处,你们看,我作为行星是太阳系中的一员,46亿年的年龄了,你们存在的短短的500万年在我面前简直就是一刹那的功夫,是我看着你们一天天长大的。那么N多年过去了,星系中的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包括我自己,都按照各自的轨迹围绕着我们共同的恒星——太阳有条不紊,周而复始地公转和自转着,而且我带着围绕着我的月亮在太阳系这个和谐的大家庭N多年如一日地“润物细无声”。我们这些行星虽然大小质量等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不存在欺软怕硬的霸凌行为,譬如最大的土星不会去欺负碰撞最小的水星,而是相互衬托,互不干扰,相得益彰。

 

约500万年前,我无条件收留了你们,为你们提供免费的阳光、空气和水,还有衣食住行,我被称为是你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我听起来也高兴,可从来未曾料到处于主宰地位的人类文明越发达,带给我的伤害反而越大,譬如过度开采石油和煤炭,而这些能源材料无节制地被你们消耗恰恰就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这种有意无意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我坐立不安,长此以往,将会带来“断子绝孙”的严重后果!有时我在想,如果让动物界来主宰人类,那我的日子是否会好过一些?

 

我深深地理解,在N亿光年浩瀚无垠的宇宙中,即便太阳系的存在也不过是尘埃般大小,而置身于太阳系中的我更是微乎其微得渺小,而你们人类的大小可想而知。

 

有人对我说:“你不了解我们人类,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一样。”我只好如实回答:“白天和黑夜都是我的眼,懂与不懂你们自己判断。”

 

我知道你们也多多少少地意识到了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威胁。虽然你们设立了每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这是值得欣慰的,但我更愿意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实际的效果——让我的体温尽快(注意:是尽快)降下来,这恐怕是你们免遭灭顶之灾的唯一途径。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金玉良言,信不信由你们。

 

先就此打住,God bless!

 

此致

    

爱人类的

蓝色星球

7/13/2024  

北美原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3437寻爱天地' 的评论 : 没错,种树无疑是吸收二氧化碳的最好途径之一。
3437寻爱天地 发表评论于
多种树
北美原野 发表评论于
人口每年急剧增加,地球有点吃不消了!
北美原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谢谢老师的举例!这个说得很有道理,人为破坏环境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任何事情失去了平衡就一定会出问题。如果相信因果,那就算是大自然的对人类的一种惩罚吧。
北美原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朝阳门' 的评论 : 谢谢共鸣和进一步讨论!学习了。的确,全球变暖越来越引起关注,现在的电动车,限燃煤、燃烧设备改造都是为碳中和的需要。不过我个人感觉雷声大雨点小,国际社会并不是都那么言行一致地去积极践行碳中和方案。好像美国科学家预测,如果不及早解除温室效应,50年后人类就会面临被淹没。
让我想起了,36年前大学毕业时,官方媒体正式报道上海每年下沉20mm,照此推算,如今上海应该下沉720m?m?m,也就是将近1米,而实际情况呢?大家有目共睹。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每年变得越来越热了。
新林院 发表评论于
看一个人口恶性增长导致气候变暖的例子。
1950 年,海地有三百万人口,森林覆盖率 50%。
仅仅过了 70 年,海地人口猛增到一千万,森林覆盖率降到 2%。
树能吸收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变成木头。
人类为了自己增殖,把树都砍光了,就破坏了自然界里从空气中拿掉二氧化碳的一个机制,人为地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自然地增多。
(修改 typo)
新林院 发表评论于
看一个人口恶性导致气候变暖的例子。
1950 年,海地有三百万人口,森林覆盖率 50%。
仅仅过了 70 年,海地人口猛增到一千万,森林覆盖率降到 2%。
树能吸收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变成木头。
人类为了自己增殖,把树都砍光了,就破坏了自然界里从空气中拿掉二氧化碳的一个机制,人为地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自然地增多。
朝阳门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北美原野' 的评论 : 可千万别称老师,绝对不敢当,您太客气了!
贵博文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因为这是个新话题,确实涉及很多未知领域。地球变暖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也就是近20几年时间。记得20多年前美国前总统戈尔拍了个地球变暖的纪录片,还因此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然后出现碳中和碳税等新概念。为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论的不可开交。
现在比较吓人的说法是,随着气温升高,沿海大城市比如纽约和上海等将被淹没。
实际在两千多年前,上海陆地是不存在的,有人说上海是千年来长江排沙逐步形成的冲积滩涂陆地,另些人说一两千年前海平面比现在高些,上海那片根本就是湿地和水网地带,苏州就是最东边的陆地了。
北美原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朝阳门' 的评论 : 谢谢老师分享观点!有意思的说法,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
北美原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枪迷球迷' 的评论 : 谢谢老师雅赏点评!很有意思的推理,目前普遍公认的气候变暖是因为大气层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造成的。
朝阳门 发表评论于
关于气候变暖,还有另一种说法。
根据古生物学,古地质学,大气物理,环境科学等研究以及模拟,从远古以来地球温度呈不同时间维度的高低变化,历史上气温比现在更热的时期也反复出现。近几百年地球曾经历了个"小冰河期",这而百多年属于小冰河期较低温度恢复爬升期。
说到温室效应,据称地球二氧化碳大多数溶解于海水中,占80%以上,游离于大气中的不足二氧化碳总量的20%。而二氧化碳在海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则更多二氧化碳随温度升高释放入大气中。
所以,是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产生温室效应造成气候变暖,还是气候变暖造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是个需要科学论证的问题。
其实人类在自然界属于极端渺小的存在。
枪迷球迷 发表评论于
楼主知不知道,加州的优胜美地就是冰川擦出来的?冰川在一万年前覆盖的大半个美国,退缩是从那时开始的。那时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途径无非是呼吸和放屁。

气候学家至今搞不清楚为什么冰川从那时退出美国, 有什么资格告诉人们现在的退缩是什么原因而不是当年不知原因退缩的继续?
北美原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wanmutrt' 的评论 : 谢谢万兄雅赏鼓励和共鸣!周末愉快!
wanmutrt 发表评论于
很好的科幻说明文,娓娓道来,亲切随意,而环保、和平的道理尽在其中矣!
北美原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说得好!深以为然!还是一个生态平衡的问题。
新林院 发表评论于
【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你们的人口数量连年暴增,环境持续污染,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我的大气层产生了一个叫“温室效应”的怪物,】
人类对地球损害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人类巨大的数量。
如果人类数量没那么多,生成的二氧化碳有可能被树吸收掉。
人类数量这么多,生成的二氧化碳就不可能被树吸收掉。
停止全球变暖,最重要的一个措施是人口零增长,或减少。
如果人类不理性地控制自己的数量,无限增殖,会造成自己的灭绝。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