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就是好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就是好

 

 


《人民公社》,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巴黎公社》。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公社》,主要是指《农村人民公社》。

毛泽东主导的《农村人民公社》,是中国农村治理史上千年未有之大变革,毛泽东的眼光看得非常远,毛泽东把重点聚焦在农村综合治理上,探索的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村一直是《一盘散沙》的现状。而如何使中国农村《一盘散沙》的现吠得到更好的长治久安与将农民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农村人民公社》共进行了20年时间,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现状下,为完全的工业化积累、农村的水利化建设、公共医疗、文化教育、集体企业、民生工程、农业现代化、社办工业、社办商业、社办学校、社办食堂、社办民兵武装、社办文艺、社办农机站、社办种子站、社办卫生院、社办托儿所婴儿院、五保户、社办合作医疗红医站赤脚医生,乡村城镇化逐渐缩小城乡差别等等全方位对农村进行改造综合治理,尽二十年间均取得不可忽略的巨大成就。

《农村人民公社》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巨额积累。据国内学者统计,国家通过统购统销的方式,农村人民公社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约8000多亿元资金,每年平均高达400多亿元。很多人却不知道,这是新中国工业化原始资金的重要渠道。中国工业化进程,在世界范围都是空前绝后的案例,属于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骑绝尘。

西方列强工业化原始积累,基本靠贩卖人口、战争侵略、偷盗抢夺、杀人放火完成的,带有血腥与原罪。英国靠圈地运动、贩卖黑奴、侵略殖民等卑劣方式完成的;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都是靠殖民掠夺、战争侵略等血腥手段完成的;日本靠失足妇女、战争侵略、丧失主权等下三滥方法实现的。

而新中国工业化不同,除了前期苏联援助之外,大部分靠人民公社农民省吃节用,靠广大工人、知识分子抠牙缝省出来的。纵观全世界,只有新中国工业化原始积累是干干净净的,能经受时间与良知考验,具备领导世界工业持续发展的道德基础。人民公社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是工业化的大功臣,他们奉献了太多,得到了太少。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建设了完善的水利工程。有学者统计:毛主席时代27年间,先后共建成大、中、小(10万立方米以上)型水库8.6万座,塘坝640万口(10万立方米以下),总库容4200多亿立方米。还整治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其中,人工河渠总延长300多万公里,各类堤防总长度16.5万公里,配套机井220万眼。全国大面积洪涝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农田产量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毛主席时代水利工程总量,其体积折合土石方3610亿立方米,相当于1200座三峡工程,是世界水利发展史上的奇迹。若参考市场化的水利工程造价,按土石方量简单地折算,工程总造价为240万亿元。

而《农村人民公社》20年,是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期,仅按平均值来计算,每年大约为8.88万亿元,人民公社时期的水利工程总造价为177.76万亿元。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建立完善公共医疗体系。人民公社期间,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很大改善,源于毛主席“六二六指示”。这时期,人民公社经过多年发展,逐步走上了轨道,各地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均有一定经济积累,为后来农村发展医疗合作社提供经济基础。人民公社后10年,基本卫生医疗服务得到快速发展,在全国90%的农村建立了农村医疗合作社,有近500余万赤脚医生在服务。

这种庞大而健全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给农民带来基本医疗保障,值得称道的是,农民医疗支出的压力很小。因为当时农村医疗合作社,建立在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基础上,通过集体资金补贴方式实现医疗合作社持续运营。农村基层卫生员“赤脚医生”,也是依附于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组织上,才得于生存发展。

毛主席时代的农村医疗合作社,成为世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解决医疗卫生的成功样板,曾先后获得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高度赞誉。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农村人民公社初期,农村开展了大规模的全民扫盲运动,取得巨大成绩。1966至1976年间,中国乡村基础教育突飞猛进,构建了日趋完善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小学、初中、高中为主的三级布局,覆盖全国80%以上的乡村,基本做到了“小学不出村,中学不出队,高中不出社”。

根据教育部统计:1965年中学只有18102所,在校初中学生802.97万人,在校高中生为130.82万人;1976年,普通初中学校猛增至192152所,在校学生数为5836.58万人,其中初中生4352.94万,高中生1483.64万人。

在新增长的学校中,大部分属于农村地区学校,这一切受益于毛主席对中国教育的革新,同时也得益于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在经济上支撑了农村教育事业进步。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社办集体企业蓬勃发展。农村人民公社期间,国家鼓励各地公社兴办集体企业,并没有把产业局限于农林牧养等副业。1959年,全国大约办了70万个农村企业,农村工业产值100亿元,相比国家工业项目,社队企业的影响力微不足道。原因很简单,人民公社前期本身积累不够,还要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所以很多社队企业并没有发展起来。

1966年,毛主席发布“五七指示”,其中讲到“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在毛主席思想指导下,社队企业又迎来了发展契机,迎来创业高峰期。

截至到1978年底,全国大约有各类社队企业152.4万家、社队企业收入为431.4亿元,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9.7%。改制前,很多地方国有乡镇企业,其前身就是社队企业。改制后,这些人民公社的集体企业,被眼花缭乱的操作方式稀释为私人资产,改头换面之后被包装成民企标杆。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化肥应用与杂交水稻种植。1953年,中国年产氮肥以养分计算为5万吨,1965年全国氮肥产量达到103.7万吨。1965年后,全国化肥生产迎来高峰期,大、中、小型化肥厂并举投产,全国新建了10余座年产30万吨大氮肥厂和1000余座小氮肥厂。截至1976年,全国农村化肥使用量为582.5万吨,从而保证了粮食连年增产。

《农村人民公社》后期,农村普及使用化肥,得益提高粮食单亩产量,保证了全国粮食供给,人口才得以持续增长。1975年,袁隆平成功研制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为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基础。经过十几年努力,化肥普及使用和杂交水稻推广,大幅提升了人民公社产能。

截至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8631万吨,总人口9.37亿人,人均口粮305.5公斤,吃饭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农业现代化程度大幅提高。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农村人民公社》,开启了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这个是无须争论的事实,只有疯了的才会说不晓得。《人民公社》之前,中国农民还是依靠人力、牛马、犁耙等传统工具从事农业生产。《人民公社》之后,中国农业才翻开了崭新一页,开始使用机械化作业,普及使用现代化肥,对虫害科学防治才有了新概念。需要补充强调的是,现代农业标准不只是农业机械化,还有高产、优质、低耗等多个参考指标。

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新疆等平原地区,当地《人民公社》基本都配置了拖拉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江南丘陵地带,机械化程度相对很低,因为自然条件制约了。但这并不说明,江南丘陵地带农业现代化进程就很滞后,这些地方人民公社通过精耕细作来提高产量。

横向比较,同时期农业发展情况,中国现代化程度远远超过同时起步的印度、巴西等国家。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中国人口的增长和民生的保障是最好的。《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总产量是持续增长的,伴随的是人口增长。

1958年,全国人口65994万人,截至1976年,全国总人口93717 万人。人民公社20年,人口增长了27723万人,比现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四国人口总和还要多。如果人民公社持续20年都吃不饱饭,哪里会有人口增长?稍微用脑子过滤一下,就知道某些谎言是站不住脚的。只有用屁股思考问题,或者从不独立思考的人,才会相信牛蛇鬼神的胡言乱语。

另一方面,《农村人民公社》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培养了群众的公德心,从小培养集体优先的意识。人民公社体制,或许不尽完美,但她具有许多优越性。在集中力量做大事时,也提供各种福利保障,降低农民生活总成本,不同程度地上照顾了老、弱、孤、寡、残的社员,使得农村弱势群体得到有效保障。没有留守儿童,没有空巢老人,没有流浪汉,促进社会和谐与治安稳定。

《人民公社》,并不完美,《人民公社》是个新生婴儿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存在各种各样问题。人民公社,具有前瞻性,属于新鲜事物,在中国历史上,属于新娘坐轿子头一回。

旧中国缺乏工业支持的中国农业经济一片萧条。传统的宗族势力在农村依然强大,土豪乡绅把持着这里的经济,这是一个和几千年前并没有太大变化的封闭而落后的环境。

到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时,农业经济占据整个国家的三分之二以上,农村人口超过十分之九,农业的疲敝使得整个国家羸弱不堪。要解决全国人口吃饭的问题,要实现国家工业化,新生的政权就必须通过改革来结束这几千年来的弊病。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主席就已经酝酿出了宏伟蓝图——革新小农经济模式,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问题。

首先,在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成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也就是农业集体化。

在1957年冬至1958年春的农田水利建设中,许多地方为了加强集体协作的力量,开始突破原有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实行并社,毛主席对一作法给予了肯定。

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三期发表《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一文,文章指出“把合作社办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

第四期接着发表文章《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文中明确引用毛主席的指示:"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商业)、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

河南驻马店地委根据《红旗》杂志两篇文章透露的毛主席关于办大公社的指示,首先在遂平县卫星集体农庄试点,“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正式建立,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诞生。

1958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将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它将发展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

会后,毛主席到河南、山东视察,山东的相关同志在向毛主席请示合并的大社叫什么名字好时,毛主席说:“还是叫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毛主席的谈话内容一经报道,《人民公社好》的口号迅速传遍全国,各地纷纷掀起成立《人民公社》的高潮。

《人民公社》最大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公社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助力国家完成工业原始积累。国家以统购统销的方式,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国家提供了8000亿元的工业资金,帮助国家快速完成工业化。

《人民公社》通过集体形式,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克服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劣势,在全国范围内修了86000多座水库、挖了640万口池塘、打了220万口机井等各项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的总造价高达240万亿元。

《人民公社》依托集体经济,在短时间内构建了覆盖90%以上农村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缓解了缺医少药的矛盾,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解决医疗卫生的成功样板。

《人民公社》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农机消费市场,这种具有规模性的组织市场,促进了中国农机工业的自主发展。

《人民公社》先后接纳了近3000万知青,为广大知青提供了就业岗位,锤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历练了一大批关心农民疾苦的好干部。

《人民公社》时期,开展向大寨学习的建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开垦荒地、平整良田的农业建设浪潮,扩增了近6亿亩耕地面积。

yongbing1993 发表评论于
《马克思主义》与《女性解放》






资本主义走进了死胡同,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危机尤其严重地落在妇女和青年的肩上。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指出了资本主义从剥削妇女和儿童中赚取超额利润的趋势。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这样写道:“因此,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这样一来,这种代替劳动和工人的有力手段,就立即变成了这样一种手段,它使工人家庭全体成员不分男女老少都受资本的直接统治,从而使雇佣工人人数增加。为资本家进行的强制劳动,不仅夺去了儿童游戏的时间,而且夺去了家庭本身通常需要的、在家庭范围内从事的自由劳动的时间。”(《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三章)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变化的生产方式以及资本家不断提高利润率的企图导致妇女和年轻人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她们遭受最严重和恶劣的剥削,在恶劣的条件下从事低工资的工作,几乎没有人权。

仅在美国,在过去的50年里就有大约4000万妇女加入了劳动大军。在欧洲,这个数字是3000万。在1950年,只有约三分之一的美国适龄劳动妇女有带薪工作。1999年这一比例接近四分之三。

统计学家说,99%的美国女性将在她们一生中的某个时刻从事有偿工作。妇女就业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发展,它是把妇女从狭隘的家庭和资产阶级家庭中解放出来,作为人类和社会成员得到充分和自由发展的先决条件。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只是把妇女当作廉价劳动力的便利来源,当某些生产领域出现劳动力短缺时,妇女就是“劳动力后备大军”的一部分,而当它需要消失时,妇女又被抛弃了。

我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看到了这种情况,妇女被征召进工厂,代替应征入伍的男子,战争结束后又被送回家中。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妇女再次被鼓励进入工作场所,当时她们的作用类似于移民工人的作用,即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储备。

到了近代,女工数量增加,填补了生产过程中的空白。但是,尽管人们都在谈论「女人的世界」和「女力」,尽管有各种所谓保障平等的法律,女工仍然是无产阶级中最受剥削和压迫的部分。

《马克思主义与女性解放》

作者:安娜·慕尼沃滋和艾伦·伍兹

19 January 2021



马克思主义始终走在女性解放事业的前列。3月8日(国际妇女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因为它象征着工人阶级妇女在全世界范围内反抗资本主义、压迫和歧视的斗争。本文概述了马克思主义为争取妇女权利而迈出的第一步,第一次成功的革命对女性解放的意义,先进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妇女的状况,并提出了如何消除男女不平等问题。(按:本文最初发表于2000年3月8日。译者:k2e4z7x9)

“只有改变社会、家庭和家庭的一切生存条件,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女性的地位。”(托洛茨基著,妇女与家庭,第45页)

资本主义走进了死胡同,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危机尤其严重地落在妇女和青年的肩上。早在19世纪,马克思就指出了资本主义从剥削妇女和儿童中赚取超额利润的趋势。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这样写道:

“因此,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第一个口号是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这样一来,这种代替劳动和工人的有力手段,就立即变成了这样一种手段,它使工人家庭全体成员不分男女老少都受资本的直接统治,从而使雇佣工人人数增加。为资本家进行的强制劳动,不仅夺去了儿童游戏的时间,而且夺去了家庭本身通常需要的、在家庭范围内从事的自由劳动的时间。”(《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三章)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变化的生产方式以及资本家不断提高利润率的企图导致妇女和年轻人的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她们遭受最严重和恶劣的剥削,在恶劣的条件下从事低工资的工作,几乎没有人权。仅在美国,在过去的50年里就有大约4000万妇女加入了劳动大军。在欧洲,这个数字是3000万。在1950年,只有约三分之一的美国适龄劳动妇女有带薪工作。1999年这一比例接近四分之三。统计学家说,99%的美国女性将在她们一生中的某个时刻从事有偿工作。妇女就业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发展,它是把妇女从狭隘的家庭和资产阶级家庭中解放出来,作为人类和社会成员得到充分和自由发展的先决条件。

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只是把妇女当作廉价劳动力的便利来源,当某些生产领域出现劳动力短缺时,妇女就是“劳动力后备大军”的一部分,而当它需要消失时,妇女又被抛弃了。我们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看到了这种情况,妇女被征召进工厂,代替应征入伍的男子,战争结束后又被送回家中。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妇女再次被鼓励进入工作场所,当时她们的作用类似于移民工人的作用,即作为廉价劳动力的储备。到了近代,女工数量增加,填补了生产过程中的空白。但是,尽管人们都在谈论「女人的世界」和「女力」,尽管有各种所谓保障平等的法律,女工仍然是无产阶级中最受剥削和压迫的部分。

在过去,受阶级社会的影响使得女性在政治上漠不关心,没有组织,最重要的是她们是被动的,而这为反动提供了社会基础。资产阶级利用教会和报刊(“妇女”杂志等)的服务,以这一层为基础来保持自己的权力。但是这种情况随着妇女在社会中作用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至少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妇女不再满足于被蒙在鼓里,被动地服从于“教会、厨房和孩子”(Kirche, Kücher and Kinder)的传统角色。这是一个非常进步的现象,孕育着对未来的影响。就像资产阶级在美国、日本和西欧的农民中已经基本失去了以前的大规模社会反动储备一样,妇女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构成落后和反动的储备。资本主义的危机伴随着对妇女和家庭的不断攻击,将进一步激化越来越广泛的妇女层次,并把她们推向革命的方向。马克思主义者必须了解和认识到女性的巨大革命潜力,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挖掘这种潜力。

女性可能比男性更具革命性,是因为她们那年轻的新鲜的,没有受到多年保守习惯的影响,而这种习惯往往是“正常”工会存在的特征。任何看过女工罢工的人都可以见证到她们巨大的决心、勇气和活力。马克思主义者有义务支持并采取一切措施,鼓励女性以平等权利和平等责任参加工会。

第一国际

妇女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中始终占据着中心地位。 第一国际非常重视改革斗争, 以下是马克思在1866年8月底写的关于工作条件的调查问卷,由总理事会发给各部门:

 “ 1.生产部门的名称。
  2.该生产部门从业工人的年龄和性别。
  3.该生产部门从业工人的人数。
  4.工资:(a)学徒工资;(b)计日工资或计件工资;中间人所付的工资额。平均周工资、平均年工资。
  5.(a)工厂中工作日的长短。(b)如有小企业和家庭生产,则调查其中的工作日长短。(c)夜工和日工。
  6.吃饭的时间和对工人的态度。
  7.对工场和劳动条件的评定:房屋拥挤,通风不良,光线不足,采用瓦斯照明,清洁条件等等。
  8.工种。
  9.劳动对身体的影响。
  10.道德状况。教育。
  11.生产情况。是季节性的生产还是全年内开工比较均衡,是否经常发生很大的波动,是否遭到国外的竞争,它主要是为国内市场服务还是为国外市场服务,等等。”(“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

马克思在同文第三章《工作日的限制》中这样写道:

“限制工作日是一个先决条件,没有这个条件,一切进一步谋求改善工人状况和工人解放的尝试,都将遭到失败。

它不仅对于恢复构成每个民族骨干的工人阶级的健康和体力是必需的,而且对于保证工人有机会来发展智力,进行社交活动以及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也是必需的。” (“临时中央委员会就若干问题给代表的指示”)

他们提议把8小时作为工作日的法定工作时间上限。只有在法律规定的行业或分支机构的特殊情况下,才允许从事夜间工作。总的趋势必然是抑制通宵工作。不过,该文件继续说:“这一节只涉及成年男女的情况;必须绝对禁止妇女从事任何夜工,也禁止她们从事对妇女较弱的身体有害的,以及可能使她们受到有毒物质及其他有害物质影响的各种劳动。所谓成年是指年满18岁的人。”

马克思的女儿埃莉诺(Eleanor )在伦敦东区 "血汗工厂"工作的女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一点并不为人所知 。她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在打字办公室汗流浃背(Sweating in Type-Writing Offices )》的文章,她在文章中建议在家里打字的人和在商业公司里打字的人都应该成立工会,正如她所写的那样,“如果你想靠自己的劳动生活下去,你就必须在高压下工作,而且每天工作时间远超8小时”。(伊冯-卡普(Yvonne Kapp ),埃莉诺-马克思(Eleanor Marx ),《拥挤的岁月》(The Crowded Years ),1884-98年,英文版,第364页。)这些话在一百年后听起来是多么贴切啊!

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1888年伦敦火柴女郎的罢工,当时这个受剥削和压迫最严重的工人群体对压迫者进行了反抗。在位于贫穷的东伦敦堡区内的一件工厂,工人完全由妇女组成,从13岁的女孩到多子女的母亲。那里的野蛮条件与现在第三世界的工人们所经历的条件相似,用白磷做火柴导致了一种可怕的疾病,这种疾病腐蚀了颌骨,而这是由于不得不在车间污染的空气中进食而造成的。不公正的罚款制度使得本就糟糕的工资变得更低,特别是由疲劳而导致的最微不足道的错误所强加的罚款。结果是,股东们获得了高达22%的高额股息。

1888年7月,672名女工克服恐惧举行了罢工。在两周内,由于工会的支持和和一场筹集了400英镑巨款的公共运动 ,妇女们赢得了重大的让步。结果是这些技能不熟练的女性组织了媒人工会——英国最大的妇女和女孩组成的工会。这是英国“新工会主义”爆炸式的巨大进步,当时技能不熟练的无产阶级第一次组织成了工会。 这对于目前的时期有着重要的经验教训,与100年前一样,大量技能全无和半熟练工人还没有组织起来,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女性。
yongbing1993 发表评论于
人民公社好的歌声来自公社社员






《人民公社好》组歌 (1969年)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g4nHwcfdNA

《"人民公社好" - The People's Communes are Good (Chinese Farmer Song)》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0pGhLOYMWk

《人民公社好》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F_fyAzSC48

《60年代经典红歌《人民公社好》唱出了时代感 50年的记忆仿佛昨天》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rZhbTe1V0k

《1958年毛主席视察人民公社》黑白纪录片电影(无字幕清晰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u1uU28sVEM》

《"Nh?n d?n c?ng x? h?o" (人民公社好 - "c?ng x? nh?n d?n t?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1dkulLHMj4

《人民公社让铁姑娘撑起半边天 刘桂琴唱出了姑娘们的喜悦心情》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wMA6ZpBsYM

《70年代廣東人民公社錄影,村裡男女民兵實彈訓練,肇慶地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eht7i2-vv4

《人民公社时天天听的歌,百听不厌,家喻户晓,今天才弄明白歌词!》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vTmUjBfEI8

《人民公社好》歌词:

作词:人民公社社员(现被称为:佚名。)

作曲:人民公社社员(现被称为:佚名。)

演唱:农村人民公社社员们

《人民公社好》歌词全文如下:

“人民公社好 人民公社好
毛主席指出的革命路
我们贫下中农走定了
一大二公 集体化
坚持到底不动摇
代代革命学愚公
大寨红旗处处飘
毛泽东思想来挂帅
鼓足干劲斗志高
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朝着共产主义目标紧跑
朝着共产主义目标紧跑

人民公社好 人民公社好
毛主席树起革命旗
我们贫下中农劲更高
文化大革命 当闯将
阶级大印打牢
凡事公字挂帅
砸了三自一包
毛泽东思想大无际
革命生产双飞跃
紧跟毛主席的战略部署
人民公社干的更加好
人民公社干的更加好
哎嘿 嗨”

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3期发表了陈伯达写的《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的文章,提出“把合作社办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
  
接着第4期《红旗》杂志又发表了陈伯达写的《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的文章,明确引证了毛主席的指示:“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交换)、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

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的建立。这时,即1958年6月底7月初,谭震林在郑州主持召开冀、鲁、豫、陕和北京市农业协作会议,他在会议的总结中,讲到了农业合作社的变革问题。他说:“像遂平县卫星社已经不是农业合作社,而是共产主义公社。”会后,他让信阳地委的同志到郑州汇报嵖岈山卫星农业社的情况(当时遂平县属信阳地区),并向他们讲了一番办“工、农、商、学、兵”公社的道理。

信阳的同志回去传达后,地委根据《红旗》杂志两篇文章透露的毛主席关于办大公社的指示和谭震林谈话的精神,进行了讨论和研究,认为合并后的大社,实际上已构成人民公社的雏形。由地委秘书长赵光带领工作组,首先在遂平县卫星集体农庄试点,在原21个农业社的基础上,又并入6个社,共27个农业社、9360户参加。7月初,正式建立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这样,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在河南诞生了。

嵖岈山人民公社建立后,7月中旬,省委书记处书记史向生和《红旗》杂志常务编辑李友久、信阳地委书记路宪文专程到嵖岈山公社,和地委工作组一起,召开社队干部座谈会,并到各队调查,在总结群众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公社研究了一些规章制度,初步制定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试行章程(草稿)》。规定各农业社的一切生产资料和公共财产转为公社所有,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社员分配实行工资制和口粮供给制相结合;总结了青年队集体吃食堂的好处,推广了公共食堂;同时成立了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缝纫组;公社设立了农业、林业、畜牧、工交、粮食、供销、卫生、武装保卫等若干部或委员会,下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继嵖岈山人民公社建立以后,信阳地区在小社并大社的基础上,在农村很快形成了走人民公社的道路、建立人民公社的舆论。到7月底,全区农村即实现了人民公社化。7月底至8月5日,由史向生主持,省委在嵖岈山公社召开了各地、市委农工部长会议,总结嵖岈山建立人民公社的经验,在全省推广。

毛泽东说:办人民公社好

8月4日、5日,毛主席视察了河北省的徐水、安国县的农村后,于5日晚11时,来到河南的新乡。6日下午,毛主席在吴芝圃等的陪同下,视察了新乡县七里营全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在公社大门前,毛主席仔细看着门口挂的“七里营人民公社”的牌子,他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同日晚毛主席到达郑州。

7日凌晨,史向生在专列上向毛主席汇报了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的情况。当谈到嵖岈山公社试行简章时,毛主席聚精会神,边听边问,他说:“这是个好东西,给我!”他如获至宝,极为高兴。

省委负责同志汇报时,当谈到对大社没有用共产主义公社命名,而采用人民公社作名称时,毛主席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包括工、农、商、学、兵,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他指出:“公社的特点是:一曰大,二曰公。”

8月9日,毛主席在山东历城县视察,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谭启龙等汇报,当提到历城县北园乡准备办大农场时,毛主席说:“还是办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结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毛主席视察三省和“还是办人民公社好”的消息,很快在报上发表。大家看了无不欢欣鼓舞,精神大振。各地立即掀起了建立人民公社的高潮,不到一个月,河南全省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由原来的4.9万多个农业合作社,合并建成了1242个人民公社,每个公社平均8000户。

8月底,毛主席在北戴河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经过讨论,正式通过了《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要求各地在秋收前后,先把公社的架子搭起来。北戴河会议结束后,中央报刊相继发表了“迎接人民公社化的高潮”等社论。这样,把建立人民公社的运动很快推向高潮。

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的情怀,很自然让人民公社的社员们想起毛主席与人民心连心的另外红歌,这就是《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和《毛主席是咱社里人》,当时唱响大江南北,感动祖国的山山水水,至今唱来格外亲。

歌曲《毛主席来到咱农庄》,由张士燮填词、金砂谱曲。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首歌曾经唱遍大江南北,千家万户,并一直流传。歌唱的主题是当年毛主席视察四川省郫县红光社的故事。

他们联手创作的歌曲《毛主席来到咱农庄》。调儿清纯质朴,气氛热烈,音乐语言口语化,契合了领袖和人民之间心心相印的情感,表现了建国初期中国农村欢快、愉悦的新生活,抒发了人民豪迈、赞叹和喜庆的心声。一时间。孩子唱,青年唱,老人唱,军营在训练中也唱。不久,这首歌在全国第二届文艺会演中捧回歌曲创作一等奖桂冠,并荣获全国群众歌曲创作一等奖。

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
千家万户齐欢笑呀,
好像那春雷响四方。
毛主席来到咱们村,
跟咱们社员来谈心;
一问咱们除四害呀,
又问咱生产大跃进。
毛主席呀关心咱,
又问吃来又问穿;
家里地里全问遍呀
还问咱们夜校办没办。
主席的话儿呀象钟响,
说得咱心里亮堂堂;
主席对咱微微笑呀,
劳动的热情高万丈。
鼓足干劲大跃进哪,
齐心建设咱新农庄。

《毛主席是咱社里人》是由梦之旅合唱团演唱的一首歌曲。

歌曲歌词:
毛主席是咱社里人
千山那个万水连着天安门
毛主席是咱社里人
春耕夏锄全想到
防旱排涝挂在心
八字宪法亲手定
丰产的道路细指引
千山那个万水连着天安门
毛主席是咱社里人
关心社员衣食住
问寒问暖问辛苦
主席就象红太阳
照在身上暖在心
千山那个万水连着天安门
毛主席是咱社里人
领导咱们来翻身
人人干劲添十分
大干农业齐发奋
人民公社万年春
万年春

《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
刘文玉 词
秦永诚 曲
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
锦绣河山更加壮丽更加壮丽。
任凭征途风云变幻,
鲜红的太阳永放光辉。
毛主席率领我们奋勇前进,
高举起马列主义伟大红旗。
毛主席率领我们奋勇前进,
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
和革命人民永远在一起永远在一起。
亲切关怀鼓舞我们,
谆谆的教导铭刻在心里。
毛主席率领我们奋勇前进,
高举起马列主义伟大红旗。
毛主席率领我们奋勇前进,
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
东风劲吹晴空万里晴空万里。
革命航船乘风破浪,
英雄的人民所向无敌。
毛主席率领我们奋勇前进,
高举起马列主义伟大红旗。
毛主席率领我们奋勇前进,
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毛主席是咱社里人》,则是《毛主席来到咱农庄》和《毛主席走遍祖国大地》的特殊结果和特别印证。由于毛主席走遍农民耕耘的每块土地,也就有了“千山那个万水连着天安门,毛主席是咱社里人”,由于毛主席来到咱农庄,也就有了“春耕夏锄全想到,防旱排涝挂在心,八字宪法亲手订,丰产的道路细指引”,有了“关心社员衣食住,问寒问暖问辛苦,主席就像红太阳,照在身上暖在心”,更有了“领导咱们来办社,人人干劲添十分,大办农业齐发奋,人民公社万年春”。这不是现在的所谓“唱赞歌”,而是毛主席对农业农民农村高度重视极端关心的写照。

毛主席是咱社里人,首先体现在毛主席亲自制定各种制度,从制度上防止剥夺农民利益的行为,保证人民公社各项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毛主席不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还指引人民群众把讲干劲讲热情讲精神与讲科学讲规律讲历史紧密结合,而且组织制定《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六十条),明确人民公社必须坚持按劳分配、等价交换原则,确立了“统一领导,队为基础,三级核算,各计盈亏”的主体框架和运行体系,带领全党制止和纠正了“一平二调””、“高征购”,不给补偿不予安置等“竭泽而渔”、剥夺农民利益的行为,从制度上保证了人民公社各项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证了人民公社各项工作的有章可循和有条不紊。

毛主席是咱社里人,也表现在毛主席强调“思想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社会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的时期,尤其是这样”,指导县、公社、大队三级党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除旧布新荡涤陈腐观念,移风易俗消除旧社会残余陋习,形成热爱集体、克己奉公、团结互助、进取向上的“人民公社气象新,人换思想地换装”;毛主席强调与大自然作斗争需要一支庞大的“有文化有觉悟有技术的”红专队伍,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许多地方以短训速成、半耕半读,举办夜校、农校和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等形式,为服务农村培养了植保员、粮管员、驾驶员、保育员、统计员、卫生员等一大批亟需人才;毛主席指示要把医疗卫生重点放到农村去,“一颗银针治百病,千家万户留脚印”的赤脚医生如春苗脱颖而出,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状况;毛主席强调发展农业以粮为纲,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综合平衡,七十年代中期多地执行“五七指示”,社队工业显山露水强劲崛起,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如虎添翼。

毛主席是咱社里人,还反映在毛主席始终赞扬“干部参加劳动好”,要求干部以“普通劳动者姿态出现”,要“以平等态度待人”,自觉接受群众和组织的监督。毛主席倡导男女平等,公社里同工同酬,同岗同酬,同效同酬,集体主义精神孕育着各尽所能的劳动态度,按劳分配最大程度上激发男女老少“劳动的热情高万丈”,根本没有什么“懒汉”等。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