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好》人民公社就是好
《人民公社》,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巴黎公社》。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公社》,主要是指《农村人民公社》。
毛泽东主导的《农村人民公社》,是中国农村治理史上千年未有之大变革,毛泽东的眼光看得非常远,毛泽东把重点聚焦在农村综合治理上,探索的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村一直是《一盘散沙》的现状。而如何使中国农村《一盘散沙》的现吠得到更好的长治久安与将农民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农村人民公社》共进行了20年时间,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现状下,为完全的工业化积累、农村的水利化建设、公共医疗、文化教育、集体企业、民生工程、农业现代化、社办工业、社办商业、社办学校、社办食堂、社办民兵武装、社办文艺、社办农机站、社办种子站、社办卫生院、社办托儿所婴儿院、五保户、社办合作医疗红医站赤脚医生,乡村城镇化逐渐缩小城乡差别等等全方位对农村进行改造综合治理,尽二十年间均取得不可忽略的巨大成就。
《农村人民公社》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巨额积累。据国内学者统计,国家通过统购统销的方式,农村人民公社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约8000多亿元资金,每年平均高达400多亿元。很多人却不知道,这是新中国工业化原始资金的重要渠道。中国工业化进程,在世界范围都是空前绝后的案例,属于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骑绝尘。
西方列强工业化原始积累,基本靠贩卖人口、战争侵略、偷盗抢夺、杀人放火完成的,带有血腥与原罪。英国靠圈地运动、贩卖黑奴、侵略殖民等卑劣方式完成的;法国、德国、俄罗斯、美国都是靠殖民掠夺、战争侵略等血腥手段完成的;日本靠失足妇女、战争侵略、丧失主权等下三滥方法实现的。
而新中国工业化不同,除了前期苏联援助之外,大部分靠人民公社农民省吃节用,靠广大工人、知识分子抠牙缝省出来的。纵观全世界,只有新中国工业化原始积累是干干净净的,能经受时间与良知考验,具备领导世界工业持续发展的道德基础。人民公社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民是工业化的大功臣,他们奉献了太多,得到了太少。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建设了完善的水利工程。有学者统计:毛主席时代27年间,先后共建成大、中、小(10万立方米以上)型水库8.6万座,塘坝640万口(10万立方米以下),总库容4200多亿立方米。还整治了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辽河、松花江等大江大河。其中,人工河渠总延长300多万公里,各类堤防总长度16.5万公里,配套机井220万眼。全国大面积洪涝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各地农田产量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毛主席时代水利工程总量,其体积折合土石方3610亿立方米,相当于1200座三峡工程,是世界水利发展史上的奇迹。若参考市场化的水利工程造价,按土石方量简单地折算,工程总造价为240万亿元。
而《农村人民公社》20年,是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期,仅按平均值来计算,每年大约为8.88万亿元,人民公社时期的水利工程总造价为177.76万亿元。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建立完善公共医疗体系。人民公社期间,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得到很大改善,源于毛主席“六二六指示”。这时期,人民公社经过多年发展,逐步走上了轨道,各地人民公社、大队、生产队均有一定经济积累,为后来农村发展医疗合作社提供经济基础。人民公社后10年,基本卫生医疗服务得到快速发展,在全国90%的农村建立了农村医疗合作社,有近500余万赤脚医生在服务。
这种庞大而健全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给农民带来基本医疗保障,值得称道的是,农民医疗支出的压力很小。因为当时农村医疗合作社,建立在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基础上,通过集体资金补贴方式实现医疗合作社持续运营。农村基层卫生员“赤脚医生”,也是依附于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组织上,才得于生存发展。
毛主席时代的农村医疗合作社,成为世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解决医疗卫生的成功样板,曾先后获得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高度赞誉。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农村基础教育普及。农村人民公社初期,农村开展了大规模的全民扫盲运动,取得巨大成绩。1966至1976年间,中国乡村基础教育突飞猛进,构建了日趋完善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小学、初中、高中为主的三级布局,覆盖全国80%以上的乡村,基本做到了“小学不出村,中学不出队,高中不出社”。
根据教育部统计:1965年中学只有18102所,在校初中学生802.97万人,在校高中生为130.82万人;1976年,普通初中学校猛增至192152所,在校学生数为5836.58万人,其中初中生4352.94万,高中生1483.64万人。
在新增长的学校中,大部分属于农村地区学校,这一切受益于毛主席对中国教育的革新,同时也得益于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在经济上支撑了农村教育事业进步。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社办集体企业蓬勃发展。农村人民公社期间,国家鼓励各地公社兴办集体企业,并没有把产业局限于农林牧养等副业。1959年,全国大约办了70万个农村企业,农村工业产值100亿元,相比国家工业项目,社队企业的影响力微不足道。原因很简单,人民公社前期本身积累不够,还要为国家工业化提供资金,所以很多社队企业并没有发展起来。
1966年,毛主席发布“五七指示”,其中讲到“农民以农为主(包括林、牧、副、渔),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在毛主席思想指导下,社队企业又迎来了发展契机,迎来创业高峰期。
截至到1978年底,全国大约有各类社队企业152.4万家、社队企业收入为431.4亿元,占当年农村经济总收入的29.7%。改制前,很多地方国有乡镇企业,其前身就是社队企业。改制后,这些人民公社的集体企业,被眼花缭乱的操作方式稀释为私人资产,改头换面之后被包装成民企标杆。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化肥应用与杂交水稻种植。1953年,中国年产氮肥以养分计算为5万吨,1965年全国氮肥产量达到103.7万吨。1965年后,全国化肥生产迎来高峰期,大、中、小型化肥厂并举投产,全国新建了10余座年产30万吨大氮肥厂和1000余座小氮肥厂。截至1976年,全国农村化肥使用量为582.5万吨,从而保证了粮食连年增产。
《农村人民公社》后期,农村普及使用化肥,得益提高粮食单亩产量,保证了全国粮食供给,人口才得以持续增长。1975年,袁隆平成功研制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为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基础。经过十几年努力,化肥普及使用和杂交水稻推广,大幅提升了人民公社产能。
截至197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28631万吨,总人口9.37亿人,人均口粮305.5公斤,吃饭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农业现代化程度大幅提高。新中国毛泽东时代的《农村人民公社》,开启了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这个是无须争论的事实,只有疯了的才会说不晓得。《人民公社》之前,中国农民还是依靠人力、牛马、犁耙等传统工具从事农业生产。《人民公社》之后,中国农业才翻开了崭新一页,开始使用机械化作业,普及使用现代化肥,对虫害科学防治才有了新概念。需要补充强调的是,现代农业标准不只是农业机械化,还有高产、优质、低耗等多个参考指标。
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新疆等平原地区,当地《人民公社》基本都配置了拖拉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江南丘陵地带,机械化程度相对很低,因为自然条件制约了。但这并不说明,江南丘陵地带农业现代化进程就很滞后,这些地方人民公社通过精耕细作来提高产量。
横向比较,同时期农业发展情况,中国现代化程度远远超过同时起步的印度、巴西等国家。
《农村人民公社》期间中国人口的增长和民生的保障是最好的。《农村人民公社》的粮食总产量是持续增长的,伴随的是人口增长。
1958年,全国人口65994万人,截至1976年,全国总人口93717 万人。人民公社20年,人口增长了27723万人,比现在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四国人口总和还要多。如果人民公社持续20年都吃不饱饭,哪里会有人口增长?稍微用脑子过滤一下,就知道某些谎言是站不住脚的。只有用屁股思考问题,或者从不独立思考的人,才会相信牛蛇鬼神的胡言乱语。
另一方面,《农村人民公社》在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培养了群众的公德心,从小培养集体优先的意识。人民公社体制,或许不尽完美,但她具有许多优越性。在集中力量做大事时,也提供各种福利保障,降低农民生活总成本,不同程度地上照顾了老、弱、孤、寡、残的社员,使得农村弱势群体得到有效保障。没有留守儿童,没有空巢老人,没有流浪汉,促进社会和谐与治安稳定。
《人民公社》,并不完美,《人民公社》是个新生婴儿和其他新生事物一样,存在各种各样问题。人民公社,具有前瞻性,属于新鲜事物,在中国历史上,属于新娘坐轿子头一回。
旧中国缺乏工业支持的中国农业经济一片萧条。传统的宗族势力在农村依然强大,土豪乡绅把持着这里的经济,这是一个和几千年前并没有太大变化的封闭而落后的环境。
到1949年解放战争结束时,农业经济占据整个国家的三分之二以上,农村人口超过十分之九,农业的疲敝使得整个国家羸弱不堪。要解决全国人口吃饭的问题,要实现国家工业化,新生的政权就必须通过改革来结束这几千年来的弊病。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主席就已经酝酿出了宏伟蓝图——革新小农经济模式,毕其功于一役,彻底解决问题。
首先,在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通过各种互助合作的形式,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农业经济,改造成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农业合作经济,也就是农业集体化。
在1957年冬至1958年春的农田水利建设中,许多地方为了加强集体协作的力量,开始突破原有农业合作社的规模,实行并社,毛主席对一作法给予了肯定。
1958年7月1日,《红旗》杂志第三期发表《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一文,文章指出“把合作社办成一个既有农业合作,又有工业合作的基层组织单位,实际上是农业和工业相结合的人民公社!”
第四期接着发表文章《在毛泽东同志的旗帜下》,文中明确引用毛主席的指示:"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方向应该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业)、农(农业)、商(商业)、学(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装)组成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层单位。"
河南驻马店地委根据《红旗》杂志两篇文章透露的毛主席关于办大公社的指示,首先在遂平县卫星集体农庄试点,“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正式建立,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诞生。
1958年8月的北戴河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将是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的组织形式,它将发展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
会后,毛主席到河南、山东视察,山东的相关同志在向毛主席请示合并的大社叫什么名字好时,毛主席说:“还是叫人民公社好,它的好处是,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
毛主席的谈话内容一经报道,《人民公社好》的口号迅速传遍全国,各地纷纷掀起成立《人民公社》的高潮。
《人民公社》最大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公社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助力国家完成工业原始积累。国家以统购统销的方式,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为国家提供了8000亿元的工业资金,帮助国家快速完成工业化。
《人民公社》通过集体形式,发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克服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劣势,在全国范围内修了86000多座水库、挖了640万口池塘、打了220万口机井等各项水利工程。这些水利工程的总造价高达240万亿元。
《人民公社》依托集体经济,在短时间内构建了覆盖90%以上农村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民缓解了缺医少药的矛盾,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解决医疗卫生的成功样板。
《人民公社》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农机消费市场,这种具有规模性的组织市场,促进了中国农机工业的自主发展。
《人民公社》先后接纳了近3000万知青,为广大知青提供了就业岗位,锤炼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知识分子,历练了一大批关心农民疾苦的好干部。
《人民公社》时期,开展向大寨学习的建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开垦荒地、平整良田的农业建设浪潮,扩增了近6亿亩耕地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