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十日谈-第二天

留下一些文字,供日后回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第二天

早上起来,我们决定到外面找一家地道的豆浆店吃早饭。我GOOGLE了一下,决定去阜杭豆浆店。这是一家网红店,据说要排队一个小时才可以吃上。 但等上了的士后,司机先生大不以为然, 说阜杭豆浆名不副实,其实是第二代老板饥饿营销挣得的人气,本地人基本上不会去捧场的。 道地的豆浆店都是不起眼的铺面(顺便说下,台湾人基本上都把“地道”说成“道地”)。他把我们带到了一家名叫四海的豆浆店,铺面很小,不到八张桌子。进去在印刷好的菜单上点餐,司机特意说一定要尝下他们家的咸豆浆。我们点了普通豆浆和咸豆浆,以及鸡蛋煎饼加油条,总计150台币。 豆浆味道很正,咸豆浆我只尝了一口,不是很合我的口味。 鸡蛋煎饼和油条中规中矩,很正的北方口味。 吃得顺口,物美价廉,比在酒店吃早餐划算多了(每人750台币)。真是多谢这位司机了。

离开四海,打车直奔故宫。 路上经过了士林官邸,司机还推荐可以到阳明山上转转。附近有个钓虾场,吃玩双全。但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兴趣所在,最为心念的还是故宫。

我从小就有很深的故宫情节。我第一次到北京故宫还是6-7岁的时候,印象中那时可以随意进出太和殿,随意摸摸九龙柱。除了龙椅不让坐,其它都可以进出。 养心殿里龙床上摞得高高的龙被和坐塌上的玉如意,都可以近身观赏。后来基本上每两年都会去趟故宫,春夏秋冬的风景基本上都聊熟于心。虽然现在三大殿和后宫都不让进去了,但也有机会去看专题展览,比方说珍宝馆等。 有些历史常识的都知道,故宫的一部分藏品内战后转移去了台湾,保存在台北故宫。所以此次台湾执之行,故宫是我计划中的重中之重。

我们抵达了故宫的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个标志性的天下为公的牌坊。高耸的台阶虽然没有乾清门的宏伟,但也映衬着九五之尊的威严。 进入馆内,无需出事护照即可购票,如果有台湾ID,还可以打折。安检比较严格,我的背包里有充电宝和水,都被要求拿出来一一检查。 台北故宫的门票可以当天多次使用,这个特点十分人性化。 安检的职员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不知道是雇员还是志愿者。

从一楼开始,我便兴奋的从第一个展馆开始一个一个文物的观赏和阅读说明, 此刻感受只能说是相见恨晚。 我们是赶在八点半开门的时候进去的,人还不多。所以可以十分安静的,全身心地投入去观赏每一件文物。 凡是从北京故宫过去的文物,名称前都会有个“故”子,比方说,故铜,故玉,故瓷,故杂。如果不是故宫的老文物,就会以“中”或者“购”字开头。 有些文物如果是捐赠的,也会写上捐赠者的名字。 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藏品是: 铭文最多的青铜器-毛公鼎,两亿人民币一只的鸡缸杯,栩栩如生的肉形石。但负责任的讲,每一件都是精品,每一件都值得细细品味。 10点半的时候,我们定了个讲解团。讲解老师满头银发,素雅的旗袍,气质高雅,一口京腔。她说她是故宫老员工,已经退休,当讲解的志愿者。 别看她上了岁数。走路却风风火火,不输年轻人。 她说她只能带着我们蜻蜓点水地看一个小时,但希望抛砖引玉,让我们能够后面继续深入地参观。 她着重介绍的是一个红楼梦主题展览。这个展览十分新颖。它结合故宫的档案和文物与红楼梦里的人物和故事情节相关联,使得红楼梦的故事在参观者眼中都幻化成为一个个具体的物件,引人入胜。 其中雍正皇帝在抄家曹家的奏折上的御批让人不胜唏嘘,眼见那楼起楼塌,悲矣。其它展馆,因为时间所限,她只能一带而过。特别之处是她在讲到两岸文物交流时,似乎对于目前的政治阻碍颇有微词。估计是一位蓝营拥趸了。

总结起来,台北故宫在布展分类和主题上十分用心,时代脉络清晰连贯。讲解和服务水平上乘专业。虽然场馆不大,但观感堪比国际顶级博物馆。 更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此长存,千万件文物的历史传承是无法被彻底否定的。 我也看到了很多台湾的中小学生放暑假前来此参观,希望他们能够有所触动吧。 这个博大精深的博物馆应该值得两岸华人共同骄傲的。

中午,在故宫四楼三希堂用餐。咖啡道地,吃食一般。甜点的形状都是战国货币,别致新颖。 底楼的商店是我太太的最爱,大买特买,装了一个大箱子,最后不得不直接从商店旁边的邮局打包寄走了。 我们一直参观到下午4点,实在是累得不行了,决定打道回府,明天再来。

二胡一刀 发表评论于
三希堂的饭挺好吃的,而且那么好的环境价格非常划算。阜杭豆浆非常好,里面很多台湾人来吃,排在我前面的一个女士住在台北外面,说家里人特别喜欢吃,她只要来台北就要来排长队买了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雪中梅 发表评论于
欣賞了,平安是福。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你们真幸运,去故宫可以遇到那么好的展览和解说。我去了好几次,总盼着他们换展品,但一直都没有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