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对仗“不工整”?判断时空“异准绳”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杜甫诗中很少发现不工整、不对仗的诗句。不是没有,而是杜甫律中对仗工整当今人看来不工整,但在那个时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越是到了近代对仗工整是指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做成对偶的语句,要求精细整齐。 在诗文中,对仗工整是重要的修辞手法之一,能够增强语句的表现力和韵味。

  对仗工整的具体要求包括:

  平仄相对: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必须相反,这是对仗的基本要求。

  词性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特别讲究数字对数字,  方位对方位,专名对专名等。

  句型相同:出句和对句的句型必须相同,语法结构要一致。

  避免重复:出句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除非有特殊的修辞效果。

对仗工整的类型包括:

  工对:严格、工整的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类相当、结构相应、节奏相同、平仄相谐、意义相关、文字相异。

  邻对:对仗的要求稍宽,但仍然保持一定的对应关系。

  宽对:对仗的要求更加宽松,只要大体上对应即可。

  借对:利用词的多义性进行对应。

  流水对:两句一气呵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扇面对:三句或三句以上连续对应。

  杜甫的诗句不仅内容深刻,形式上也极为讲究。他的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中对仗工整,体现了高度的艺术性和严谨性。例如,他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不仅内容上描绘了生动的自然景象,形式上也严格遵循了对仗的原则,如“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鸣翠柳”对“上青天”,展现了高度的艺术技巧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描绘。

  杜甫在创作中还注重情景交融,每一联都对仗工整,如“汉北豺狼满,巴西道路难。血埋诸将甲,骨断使臣鞍。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深怀喻蜀意,恸哭望王官”。这些诗句不仅在字词上严格对仗,而且在意义上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展现了杜甫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博大的胸怀。

  杜甫的诗句对仗工整,不仅体现在上述具体的诗句中,更贯穿于他的整个诗歌创作生涯。他的诗歌以严谨的结构、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律詩中一些对仗由当今人看来是不工整的,但在那个时代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诗圣的诗中很少发现不工整、不对仗的诗句。比如56岁时写的那首《登高》,前四句写景,后四句写情,一共8句56个字,八句皆成对,一对到底,被誉为七律之冠,千年无人超越。


  
55岁时写的《缚鸡行》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唐王朝由盛而衰,安史之乱令百姓苦不堪言,这本是朝堂之争,但这神仙打架受苦的却是百姓,正中在诗中与人无怨无仇的虫和鸡一样。诗人借此诗讽喻的就是那些胡作非为之人。

  这明明是一首七言古诗,却被诗圣硬生生地写成了一个散文故事。故事的大意是;家中小奴绑只鸡去集市卖,鸡儿被抓住了各种叫唤。家里人都讨厌这只鸡平时喜欢乱啄东西,乱逮虫子,可是却没想到它要是被卖了就要被做成菜吃掉。这虫子和鸡和人又有何仇怨,于是我叫小奴放了它。唉,这鸡和虫子的得失没有终了时,想到这我感慨万千,倚在楼阁注目远处的寒江而思绪难平。

  对仗”是近体诗中最重要最特殊的部分,初学作诗的人,为了要求对仗工整,不知要花费多少锻炼的工夫,桃红对柳绿,白水对青山,匀称妥帖。然而这只是学诗的初阶,稍有进境,便有所谓“对偶不切则失之粗,对偶太切则失之俗”的说法,不必泥于对偶。因为要求“工整”是一种境界,工整以后再求“不整为整”又是一种境界。

  杜甫晚年的作品中,对散文句式与对偶句式的使用已经很娴熟,达到了收放自如的程度。这使他的诗歌愈发句法飘逸,诗意动宕,不拘一格。虚词对诗句的散文化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诗句散文化特征之一就是不讲究严格的对仗,这种句法在杜诗中很常见。如:“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与虚词“与”相对的是实词“河”。

  传统中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的工整对仗之法,在杜诗中屡被突破。对仗不工,并不是杜甫不懂作诗之法,而是杜甫能突破诗法的约束,别开生面。

  实词语义较实,能表达具体的意义,形成具体的意象。如果四联全用实词对偶,诗歌成了众多意象的不断累积。所营构的意境再美,句法和章法没有变化,最多也只能算是平顺工整,没有可以特别称道之处。

  从杜诗中的表现来看,虚词能够赋予意象以人的感情。我们看看这个例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句如去掉虚词“自”和“空”,为“映阶碧草春色,隔叶黄鹂好音”,是一句寻常描写景物的诗句。

  加入虚词“自”和“空”后,情形大为不同。诗中映阶碧草“自”顾自地泛出春色,一副傲睨一切的模样,可谓任它岁月流转、万物变迁,我依旧不变。与“映阶碧草”悠然的态度相对应的“隔叶黄鹂”,一派忙乱的景象,正忙着发出婉转的鸣叫,但是“空”字点出了黄鹂的徒劳。

  在这两句诗中,黄鹂和碧草就如同有感情的人一般。诗人赋予它们的感情,其实也就是诗人自己的情感。这句诗在春天万物繁荣的景象之中,由虚词“自”和“空”点出诗人内心深深的寂寥和落寞。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频烦”和“开济”、“天下”与“老臣”看似不工整,其实各自都
工整。“频烦”意思是屡屡、多次。 在古代文献中,如《三国志·蜀志·费祎传》中就有使用,表示频繁地往来或多次的行为。“开济”意思是开创并匡济。“频烦”与“开济”各自都是并列组合式单词。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三峡”、“五溪”看似是出韵,当今的“峡”是属平声,但是古代是“峡”是三声属仄韵。


  有不得己的時候可能出韻。如:《得房公池鹅》杜甫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

  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房相西亭鹅一群”按当今的韵律读则全都是平韵。

  杜甫诗云:“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傍。”与《竹枝词》相似,盖即俗为雅。

  杜甫的《春水生二绝》都是古绝句。例如这句“一夜水高二尺强”,属于孤平未救。

唐人五绝中,古体绝句和近体绝句数量差不多。但是七绝大多是近体(律绝句),七言古绝很少。

  杜甫的其他七绝作品,发现有不少七言古绝和折腰体古绝。

  一七言古绝 1、仄韵诗

  只要是仄声韵的绝句,都归为古绝句,杜甫的七绝中,也有仄韵。

例如《三绝句 其一》:

前年渝州杀刺史,今年开州杀刺史。

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妻子。

这首诗很有意思,不但押仄韵,还有意重复押韵。杜甫的五古也有这种现象,例如这首《杜鹃》:

西川有杜鹃,东川无杜鹃。涪万无杜鹃,云安有杜鹃。

我昔游锦城,结庐锦水边............

《三绝句·其二》也是押仄韵的诗,这首是押入声韵: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齧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2、一个字出律的古绝

  平声韵的古绝中,有一些仅仅一个字出律,例如《漫成一绝》: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这首和大家熟知的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相似,李白第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也是整首诗一个字出律。

  3、三平调

  三平调是近体诗的大忌,只要是三平调(又叫做三平尾),一定是古绝句。例如《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

渔阳突骑【邯郸儿】,酒酣并辔【金鞭垂】。

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

上面引用过三绝句的前两首是仄韵诗,《三绝句·其三》则有三处三平调: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4、半古半律的绝句

  《春水生二绝》都是古体绝句。不过,这两首绝句有个共同的特点,前两句都是古体句式,后两句都是近体句。

例如第一首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前两句都是古体)

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近体拗体救拗句:平平平仄仄仄仄 平仄仄平平仄平)注:漫,平仄两读,作仄声,是大拗句,对句用“俱”救拗。

又如第二首:.

一夜水高二尺强,数日不可更禁当。(前两句都是古体)

南市津头有船卖,无钱即买系篱旁。(近体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上面说三平调举例的《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也是半古半律的七绝。半古半律的诗,最有名的是崔浩《黄鹤楼》,上半首古体,下半首律体。

  5、方言与古绝

  这首《咏春笋》很有意思,第一句明显是古体句式,所以整首诗是古绝句。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不过可能有人说,会须上番看成竹,也是古体句式,因为“番”字平声也出律。不过古人早就注意到这个字很特殊。

清朝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说:

【赵注】上番,乃川语。《猗觉寮杂记》:杜诗:“会须上番看成竹。”元诗:“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俱用上番字,则上番不独为竹也。【朱注】斩新、上番,皆唐人方言。独孤及待:“旧日霜毛一番新。”亦读去声。

‘古人考证,上番是唐朝四川方言,番读去声。所以“会须上番看成竹”是符合格律的。

  二、折腰体

  整首诗都是律句,但是有失黏的毛病,这种诗称之为折腰体。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到:

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

  八句折腰体,是指五律或七律,例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就是折腰体七律。王维的《渭城曲》、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就是折腰体七绝。

杜甫也有几首折腰体七绝,例如《戏为六绝句》第二首: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第二句的第2字【薄】是仄声,第三句的第2字【曹】是平声,失黏。首句不押韵的绝句失黏,有点像人走路顺拐,前两句和后两句的句式完全一样: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

又如《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

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鸣【鞭】走送怜渔父,洗盏开尝对马军。

又如《奉和严大夫军城早秋 》:

秋风袅袅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更夺蓬婆雪外城。(注:"滴博"、"蓬婆",都是山的名字)

  三、新韵与古韵

  假如不熟悉古韵,欣赏古诗的时候,很难分清古体诗和近体诗。例如杜甫《绝句四首》之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这首诗中,【别、熟、吃】,新韵是平声,但是古韵为仄声,都是入声字。而【论】在古韵中平仄两读。

杜甫作诗用唐韵,我们现在用宋朝的平水韵,平水韵是唐韵的改编合并版,可以反应唐朝人的用韵情况。【论】,作动词用属于上平十三元,是平声韵;用作名词时,属于《去声十四愿》,属于仄声。

上面这首七绝用普通话来读,似乎出律了。但实际上是一首律绝句,格律严谨无误。

又如绝句四首之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注:窟、竹、石都是仄声字)

又如《喜闻盗贼蕃寇总退口号五首其三》:

崆峒西【极】过昆崙,驼马由来【拥国】门。

逆气数年吹路断,蕃人闻道渐星奔。(注:极、拥、国,都是仄声字)

又如《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朱樱此日垂朱【实】,【郭】外谁家负【郭】田。

万里相逢贪握手,高才却望【足】离筵。(注:实、郭、足,都是仄声字)绝句,是四句的诗,以五言、七言为主,较少有六言。

五言绝句流行很早,在格律诗定型之前就有很多五绝作品了。七绝流行比较晚,是和格律诗差不多同时成熟起来的,所以七绝大多是近体绝句。 仔细找一下的话,非但杜甫,其实李白的七绝中,也有不少七言古绝。


  欣赏《滁州西涧》,欣赏一首古诗,往往要了解诗人的故事,创作的背景,作品的主旨和背后的深意。不同的人,往往还会有不同的解读

  韦应物这首诗被收录入了《唐诗三百首》绝句篇,是其山水诗的代表作。一般来说,欣赏这首诗需要知道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关于诗体,《滁州西涧》是一首失粘的折腰体绝句。其次,滁州到底有没有西涧这个景观,其实一直存疑。另外,《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单纯写景呢?还是另有寄托讽喻?

一、折腰体绝句

折腰,有折腰句,有折腰体。

1、折腰句

折腰句,指一个七言句的结构,韦居居安《梅磵诗话》中介绍过诗的折腰句:

七言律诗有上三下四格,谓之折腰句。

大家比较熟悉的折腰句,如唐代秦韬玉的《贫女》:为-他人-作-嫁衣裳;又如宋人王千秋的《减字木兰花》中的七言句:欲-买田-无-使鬼钱。

2、折腰体

折腰体,是指诗体,是两句之间的问题。南宋的严羽曾经在《沧浪诗话》中说过:

有绝句折腰者,有八句折腰者....

韦应物的这首《滁州西涧》,就是古诗中最为著名的一首折腰体七绝: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折腰,是指失粘,这首诗第二句第2字为:有,仄声;第三句第2字为:潮,平声。这两个字平仄相反, 叫做失粘,失粘的律诗被称为折腰体。

韦应物的这首是“绝句折腰者”,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著名的八句折腰者: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二、 到底有没有西涧?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写境与造境之说。有人写的是眼前景,有人写的确实想象中的景。

根据宋朝周弼《三体唐诗》记录,《滁州西涧》写于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当时韦应物在滁州任职,时年45岁。

宋朝时,在滁州写出《醉翁亭记》的欧阳修分析说,在滁州城西并没有西涧,而城北有个水湾,但是水浅不能载小舟,而且江水即使涨潮也到不了这里。

由唐到宋,时间这么久,地貌水流有变化也是正常的。没有去过滁州,据说滁州城西有一个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不知道是不是当年的水湾。

也就是说,欧阳修认为韦应物可能虚构了一个环境。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景物。

渔洋山人王士禛《带经堂诗话》说到:

西涧在滁州城西……昔人或谓西涧潮所不至,指为今六合县之芳草涧,谓此涧亦以韦公诗而名,滁人争之。余谓诗人但论兴象,岂必以潮之至与不至为据?真痴人前不得说梦耳!

王士禛说的有点不客气,其实诗人眼中无物、心中有物的情况太常见了。据说柳宗元的《江雪》也是如此,写的是心情,实际上也未必真有个“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 。”

三、诗人有借物寓意的意思吗?

另外,读这首诗的时候,还要注意一点。有很多人认为此诗借物寓意,有讽喻之功。如前两句诗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南宋的谢叠山就认为:

“幽草”、“黄鹂”,此君子在野,小人在位。

这个含义,有点像左思的《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第三四句诗: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谢叠山又认为:

“春潮带雨晚来急”,乃季世危难多,如日之已晚,不复光明也。末句谓宽闲寂莫之滨,必有贤人如孤舟之横渡者,特君不能用耳。此诗人感时多故而作,又何必滁之果如是也。

季世,末世之意。

作者韦应物(737~791年),字义博,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的官宦子弟。少年时就进入皇宫做侍卫,他经历了唐朝最美好的时期。安史之乱时期,韦应物亲身经历了这场巨变,眼睁睁看着长安被攻破,无比强大的唐王朝轰然倒塌。

春潮带雨晚来急,意思是,唐朝已经走向了衰落, 有夕阳末路之感。

谢叠山说,野渡无人舟自横。表示有贤人在野,却不能为朝廷所用。不过这个观点,也受到好多人的反驳,例如明朝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里说:

谢公曲意取譬、何必乃尔!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

元人谓刺君子在下,小人在上,此辈难与言诗。

沈德潜说的更不客气,这首诗哪里有寄托,纯粹胡说八道,不能跟这些人谈诗:

诗无达诂,怎么看似乎都有道理。诗人未必有这个意思,但是读者却能品出特别的滋味。

韦应物这首诗流传甚广,后人常有化用,寇准的诗中,就把韦应物的最后一句,分成了两句作颔联的上下联: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深树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这首诗的题目是《春日登楼怀归 》,既然怀归,自然就有了一点君子在野的味道了。

至于有没有西涧,老街到觉得不必研究,因为并不重要。


  王维的《渭城曲》为什么当作“乐府”而不是七绝“折腰体”。因为《渭城曲》在诗词格律上不符合七绝的格律,属于古乐府题材,“折腰体”在古诗词当中运用较少。诗词分类一般是按: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古乐府,五言古诗,七言古诗,至于是什么体都是按大的分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