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抄日记,边回忆(六)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张新民

图画课,老师要大家画灯笼。在一次图画课上,老师向大家展示一页,是张新民画的灯笼。自己看了,很神奇张新民怎么能把灯笼的几根撑条画得那么对称的弯。自己怎么也画不出来。

后来,再后来,只要是画什么,不用问,张新民画得最好,而且那种好,别的同学根本就没想到过去比,去赶超。



手工课,也是张新民做得最好。

张新民的眼睛和神情里,有一重倔,笑的时候,眼睛里也有所保留。

张新民的发型不像我,马财宝,朱金财,最常见的四边剪短,中间的略长,张新民的发型是偏左还是偏右一条杠,头发由此分出两边。并不整齐,但那发型永远都在。

学校很多的活动,张新民不参加。

张新民好像也不是红小兵。


张新民的下巴,显出方,咬牙时,方出棱角。

张新民不大和同学在一起玩,一放学就回家。

办墙报,会让张新民帮着画图案。

中学,不在一个班。

后来他家搬到我们家斜对面。那是高中毕业前后。见了面,很少打招呼。有时看见他在家做木工活。张新民的妈妈常来我家串门,和我奶奶说说话。张新民的眼睛长得很像他母亲,大,里面有很多的事情。


家里大人说,张新民的爸是地主,解放以后不久就送去劳改了。

我很久很久也入不了团。后来才知道是因为我的二哥进了五. 一六学习班。

中学同学中有好几个都被明示或暗示家中有问题。

吳文明的忽然不来学校了。听说,他家是逃之地主,被送回老家了。

自己日记中记着,有一天在天天练中,说错了一句话,“很反动”而在小组会上斗私批修,还自己写自己的揭发信,将信投到学校安置的揭发箱里。


学校原校长高广照忽然换成了周康群。

这些事,在十一二岁自己的头脑里的一个重要的地方累积着。在日记里,自己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反躬自向,都会自责,甚至自蔑。其实我心里有下意识的害怕。

这重影响挥之不去,愈长,愈见浓的阴影,让自己肚肠子曲里拐弯。我一直在日记中找这重害怕的蛛丝蚂迹。没有。里面全是和报刊上广播里完全一样的话。我会忽然像有所发现,这本身不就是在记录周围环境的恐怖和自己对恐怖的恐惧。

后后后来,我看出了,有“家庭问题”并受到影响的人,许多成了人群中“有思想”“阅历丰富”的人。而那些家里三代红的积极分子,却往往变成遇见了说不了几句话的人。

自己蛮后悔的,没有和就住在斜对门的张新民多说几句话。回忆里,全班就张新民的脸,让自己觉得看不明白,却又想看出点东西的脸。


洪国圆    王宝珍

洪国圆,除了对这名字有印象,就记不得其他了。而对王宝珍,连名字都觉得像才听到的。

郑巧云

眼睛鼻子嘴巴的轮廓,都像快刀划出来的,线条很利索,却一点不马虎。

不领头,却到处都在。


好像跳绳跳得很快。

多跟着在小红山住的孟凤琴张华玲等在一起玩。

自己在拉小学同学名单时,把朱巧兰写成朱巧云,被已改名为朱朝红的朱巧兰纠正为朱巧兰时,忽然想到郑巧云。也确实,有的人是不容易进入记忆的,或者说,他们不轻易走入什么。回忆不出郑巧云多少细节。在中学高中大学工作单位,出国上学,养家糊口之中,遇到过许多怎么也留不下印象的人。他们倒成了一种提醒:还有许多,你看不到,看不清;有许多的未知世界,就在你身边;对你一点兴趣都没有的人,有得是。

现在人常说三观。回忆中的郑巧云,怎么也归拢不进来。许多女生是这样的。她们天生就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不为时势时事所动,自己玩自己的,成为时代括号之外的,人间寻常故事扯不到的地方。

郑巧云,你在哪里?


自己拉出的小学同学名单如下:

孟凤琴,朱宝香,朱玉华,王乃忠,马财宝,吳文明,骆小竹,孙和平,刘军华,王建平,方孝华,王宜成,王明锋,李双喜,颜荣家,黄宁娟,高秋兰,张彩英,丘霞,钱小燕,李雪红,张华玲,朱家辉,朱绍宁,李连生,大林二林,郭家双胞,柳声喜,黄克强,王金凤,周萍,罗筱玉,林邕垣,李长城,洪国圆、张新民、王宝珍,郑巧云。万政。

逐一写过,再多也写不出来。但像了一桩心事。

朱家辉的反应为:

且不看日记。我觉着你对儿时的记忆真的很清楚。要不是同学见过几面,早就想不起来了。


在南京。你的文笔了得!记忆更是了得!记我的事我也记得。史強华老师说我的试卷像刻的一样。(有这么好吗?)把你头撞在柱子我记得,是在你们教室门口。(好在没留后遗症。)

刘军华的回复: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朱巧兰的反应:

姚顺记忆力真好,看你写的日记仿佛把我带回那个年代。为你的才华点赞[Worship][强][强][强]


朱宝香的回复:

祝你家庭幸福、生活美满、健康快乐!期待你的回忆录,保持联系哦[玫瑰][玫瑰][玫瑰]

看了你的两篇聊天记录真是感触很深,小学同学的名字和同学之间的趣事你都能回忆起来,真是佩服[强]。回忆也是一种幸福哦[憨笑]

朱金财的反应为:

老同学大家好,因姚顺小学时的回忆录(微信被封)无法发到群里于大家分享,他委托我转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他的童年回忆[抱拳][抱拳][抱拳]


岁月如流,小学时光在这流的发端。

万政微信里问我:

你的日记里怎么没有我的名字?

万政,忘了万政。厚因:入群后,常有联系。看到他的照片也多。和小学时的万政,就是现在的万政。瘦而有劲。

我和万政有故事。小红山几个同学的暑假学习小组办在万政家。每个小组我都得去。万政那个小组有时办法,大部分的时候不办,我就找万政谈心。傍晚,就在路边。因为万政听得认真,我找别人谈,没一个认真地听。所以,记住了。


万政也是自己初中高中的同班。

群里联系多了的,会兑掉不少早时的回忆和印象。把万较忘了,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吧?

姚顺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铃兰听风' 的评论 : 当时叫“开展谈心活动”,一对一。
铃兰听风 发表评论于
记忆和遗忘, 十分有趣. 有人说, 记忆是你身边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脑将记忆备份, 同时储存两份同样的版本, 存于海马体的那份供当下用, 存于皮层的另一份长久保存. 而海马体与大脑皮层是有关联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海马体所储存的信息渐成熟, 并输送到皮层.

看你写的小学同学众生相, 再不敢说自己记性好了, 搜索枯肠, 找不到几个我小学同学清晰的言行举止, 名字也忘得七七八八.

你总说 “谈心”, 怎么谈的? 一对一, 说知心话? :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