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英语常说的一句习语 “Follow your heart”。根据字典的定义 - To do what your feelings or intuition indicate is right。 翻译成中文就是“遵从自己的心声” - 按照你的直觉认为正确的去做。那么直觉是怎么来的呢?直觉是一种无需经过大脑深思熟虑就出现在意识中的知识形式。它不是魔法,而是一种由人的大脑潜意识快速筛选过去的经验和累积知识而产生的预感的能力。

既然直觉也是由人的大脑潜意识快速筛选过去的经验和累积知识而产生的预感,为什么称其为“尊从心声呢? 大脑实际上在我们无意识的情况下不停地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在浏览其周围的环境,并与储存于大脑记忆中以往的经验和累积的知识做比较,下判断,并影响着我们每天的决策和行为。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夜深人静时,如果你需要穿过一片人烟稀少的荒地,或一条狭窄的巷道,你的心跳会加快,身体的肌肉紧缩,时不时会有不安的想法闪现在脑海里。这就是大脑潜意识快速筛选过去的经验(以前遇到过危险)和累积知识(听到,看到过的故事)而产生的预感-危险,然后将此信号传递给身体的相应部分做好对危险的应对,这就是“用心”,身心的变化快于我们的大脑有意识的分析,理解,判断。

人95%的日常行为是由潜意识主导的(因为快,省能),而潜意识的知识是从DNA,日常生活,个人体验,和不断学习中认同,接受,并积累的,这应该就是所谓的一个人的习惯和常识。借由习惯和常识,一个人足以应付大部分的日常生活。以开车为例,学过开车的人应有体会,当我们刚刚学开车时,需要全神贯注,大脑注意力高度集中,因为在我们以往的经验和知识里没有开车的知识。学习开车的过程就是积累新知识的过程,需要有意识地学,有意识地重复练习,这就是“用脑”(有没有注意到,当我们全神贯注,大脑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学开车时,很少有机会分心想其它的事情)。当熟练地掌握了开车的技巧后,特别是开在熟悉的路途中,我们常常会分心,下班途中想着准备怎样的晚餐,计划着周末的活动,或着听新闻,音乐等等。这时开车时的绝大部分的行为就交给了我们的潜意识,而“用脑”在做有意识地计划,思考,听新闻,音乐等等,除非有新状况需要有意识地“用脑”来处理开车时的新问题。

同理,当我们读书,听音乐,看电视,电影,有时甚至听他/她人讲述故事,体验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感到高兴,伤感,甚至流泪。当现实中任何的变化,新生事物和我们潜意识的知识不同,甚至相抵触时,人的心跳,情绪(或身体某一部分)会起变化。人大部分时候会用这种本能的方式,更确切地说,用以前所学,储存于我们的潜意识的知识或常识来应对,也就是“用心”应对。

什么时候“用脑”呢?不知有没有人有恐高症的体验。有恐高症的人站在高楼的玻璃窗或玻璃墙旁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心跳急剧加快(我们的大脑潜意识在快速筛选过去的经验和累积知识而产生的预感-危险后向身体发出的信号),为了缓解急剧加快的心跳,人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赶快离开。这就是聆听心声,“用心”。为了克服我们潜意识里储存的这类旧知识,并用新知识来代替,理智会有意识地告诉你,有坚固耐用的玻璃挡着是安全的,就是“用脑”。有意识的行为,例如学开车,学新技能,掌握新知识等都要“用脑”。

“心声”是大脑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动比较过去和现在的经历所形成的。是基于以往的知识,经验,以及价值观,所以并不总是很准确。

现在科学已了解了脑<->身体(包括心跳)的相互作用。我们需要多聆听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心)试图告诉我们的信息,然后,理性的用脑理解这些信息,特别是当某些信息时常困扰我们时。这就是我理解的,“用心”,和“用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