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着矿,说点道听途说,欢迎猛砸,真相不砸不出来

大家成天矿啊矿的,我理解就是量化交易,可能是过去大型金融机构里的自营交易,因为技术或者法规的进步就委托到基金公司去做了吧。

或许现在的程式化交易主要靠电脑和软件,相对于过去用人脑人眼人手要好得多了吧。过去的交易室里主要是靠交易员盯市场,债券还好一些,股票和衍生工具可真要命,因为时差有夜场不说,还要眼明手快,时间长了会对人的神经系统和精神状态有冲击甚至损害,有些交易员就会变得睡不好觉,脾气不好,等等。

但收入确实高啊,精英学子们哪里忍得住这样的诱惑?那时香港市场的一批交易员除了欧美主要金融中心大机构外派的以外,优秀的留学生、本地优秀学生也慢慢充斥进来。那时在一家欧资机构里有个小有名气的交易员叫李望知,背景深厚,头脑灵活,业绩一直不错。work hard,play也hard,周末交易员放松精神,有时会去深圳happy一下,跟纽约一样嘛,都懂的。但小李不一样的是,他一次需要两个,所以大家说,牛娃就是牛娃。当然后来某一年的深夜枪声过后,没多久他就改了父亲的姓氏,现在早已淡出江湖,听说去哈佛的燕京学社充正规的电去了。话说交易员很毁人,一般大家做个几年,身家奠底了,就隐退了,有人去泰国开酒吧的,有人回新泽西做木匠的,也有在田纳西乡下做农场的。

这些交易员,在一线是纯交易,稍一熟悉流程和业务后,就要去做sales trading的,所以有客户基础的,或者客户维护开发能力好的,业绩惊人,就会挣得更多,相当于律所的partner抽成吧。再往上就是管理层了,各种D,呵呵,居然还有ED,尴尬死了。投行等大型金融机构是帮人做融资和投资的,其实融资更为核心和专业,个人意见,实际上比赚得多的交易员,在职业发展上要更好。

上市就是股权融资的典型过程,其他还有很多七七八八的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融资方式。并购更是金融之王,是核心中的核心,非常考验从业人员的眼光和人脉等软实力,当然企业估值等背后的财务和管理的知识经验更要非常老道(但都比偏微分简单)。假以时日,这样的交易做得多了,很有心得了,无论去其他金融机构继续做业务,还是去大公司做财务总监类的管理层工作,以及咨询公司等行业内的专业服务公司,都会得心应手,风生水起。年薪不言而喻地不菲,还可以结交越来越多得力的关系,影响力和江湖地位都会不错,到了职业生涯后期不仅不会惶惶不可终日,还会有种独步天下,傲视群雄的感觉。

对华人孩子而言,不容易做到这个境界,因为我们是非主流民族,但如果愿意回东亚、东南亚市场,还是可以有发展空间的。再说要求别太高,憋屈一点,做个高级打工仔,也挺好了。

以上纯属道听途说,极度不准确不精确,欢迎使劲儿砸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