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天:参观温得和克市区
昨晚一夜几乎没有睡觉,太冷了。早晨起来终于体验了著名的沙漠大雾,走在外面扑面感到细细的雨丝,导游说这不是雨,是雾里的水汽。纳米沙漠降雨量特少但一年中有180天有晨雾,雾里的水汽是当地植物水份主要来源。我们庆幸昨天已经看过日出了,要不今天可就看不成了。
风尘仆仆开了五个小时回到了首都。导游应大家要求带我们去了一家当地特色餐厅。好吃,点了土鸡炸鱼和墩牛肉,都非常地道,土鸡很有鸡味,肉质筋斗,皮都是脆的,软硬适中,是个爱运动的好鸡。队里三大挑都吃得眉开眼笑:不吃两条腿的班长,不吃牛羊肉的旅长还有一点辣都不能吃的教授夫人都吃得尽兴,除了当地人主食pap(玉米坨)大家都不爱吃之外,基本上光盘。特别是教授夫人,她一般吃得很少,但这次完全没有保留。
吃饭的时候我成了大家打趣的对象,因为我老公追我的行踪追到纳米比亚了。刚到餐厅F导收到一条短信寻问当地报纸有无报导一加拿大10人团的消息,大家左看右看最后都指着我,哈哈肯定是主席的老公在找主席,因为除我和小妹之外都是一对的,而小妹一直和她先生有联系。我们一家人手机上互相分享所在地,我先生有个习惯喜欢时不时查查家人在哪里,而我自打几天前进了红沙漠手机就一直未能上网。恰巧他一中学同学在纳米从事旅游业多年,随口问了一句,温得和克很小,所以几分钟之后我老公就被告知:人还在。有网的世界真小!我虽然表面上不以为然,心里还是很感动,这个世界还是有人惦记着我滴。
温得和克是纳米的首都,也是最大的城市,人口不到50万,占全国人口的1/6,中国一个县的人口都比这个城市多。午饭之后F导带我们在市区转一转。首都的地标建筑是建于1907年的基督教堂(christ church),原名和平教堂。20世纪末,纳米比亚被称为德属西南非洲,是德国殖民地。当时原住民两个部落反抗殖民统治遭到了政府的血腥政压,战争结束后德国殖民政府建立了这个和平教堂以缓和民族矛盾。教堂的尖顶高24米,是哥特风格,据导游介绍直至独立以前,这个城市的建筑物都不允许高过这个教堂。去了一家bushman(布须曼人)艺术品商店,不过据说东西大都产自义乌。
晚餐是中式团餐,F导有心给我们安排了饺子。
第二十一天上午:到达开普敦
一早起来坐飞机去南非的开普敦。在机场免税店买了一些纳米的牛肉干鹿肉干和腰果(对,我有点上瘾了),看见了狮子和花豹的标本,太好了,终于看见了非洲五霸的最后一霸花豹,而且随便摸,我们拍了照片留念。
到了开普敦,阳光灿烂温度适宜。开普敦人口350万,南非第二大城市和南非立法首都,也是南非著名的旅游城市,经常被评为非洲乃至全球最好的旅游城市。
小插曲,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有三个首都的国家,开普敦是立法首都,比勒陀利亚是行政首都,而布隆方丹是司法首都。1910年南非由四个殖民地合并而成,每个殖民地都希望首都位于自己的境内,争吵不休,所以最终的结果是3个首都。
当地导游L导来接我们。L导是个资深的导游,自由职业者,特别健谈。他简单介绍了南非的情况:人口6千万,黑人81%,有色人种8.8%,白人7.6%,亚裔2.6%。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花卉业发达,是欧洲的后花园,矿产丰富,工业,农业,渔业,旅游业发达。1994年第一次多民族民主选举,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党(African National Congress)当选,是南非政治的风水岭。2024年南非大选刚刚结束,自种族隔离结束后一直单独执政的非国大第一次以少数票当选,和反对党民主联盟(democratic alliance) 还有其它几个政党联合成立了南非第一个联合政府。
L导的介绍中,白人黑人这两个词出现频率很高,这对生活在北美的我们来讲有点不习惯,因为人的肤色是非常敏感的话题,容易踩雷,所以能避则避,而且加拿大是个移民国家,群体的区分主要基于族裔而非建立在肤色上。
种族隔离
白人黑人二元化的概念在南非有根深蒂固的历史原因。说起南非,可能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南非的种族隔离(Apartheid)。种族隔离很多国家包括加拿大都曾经实施过,但没有一个国家的种族隔离政策像南非那么彻底持久,南非的现状以及面对的问题都和种族隔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早在17世纪荷兰殖民地时代,种族隔离已经存在。我们在维多利亚瀑布城旅游时提过英国人罗兹,他是十九世纪末英国开普殖民地的总督,他设立了第一个种族隔离的法案。1948-1994年南非阿非利亚民族主义政党国民党执政期间,种族隔离达到顶峰,政府从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对南非人根据他们的肤色进行分类,白人至上享受充分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权利,而非白人则低人一等,被迫离开他们的家园移居到指定的区域内,受到极度的歧视和压迫,结果是南非少数的白人掌握了大量的财富,而数目众多的黑人则生活贫困潦倒,两集分化在世界第一。1994年,非国大在南非第一次多民族民主选举中胜出,曼德拉成了第一位黑人总统,标志着种族隔离的正式结束。30年过去了,种族隔离遗留下来的社会不公和贫富悬殊如今依然深深地影响着南非社会。南非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在本世纪40-80年代,南非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每7年翻一倍,这和同期实施的种族隔离政策是分不开的,它建立在对黑人及其他有色人种的剥削之上,廉价的黑人劳动力是南非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南非2024年大选选民最关心的几个问题比如住房,犯罪率,土地改革和医疗保险都和过去的种族隔离制度有关系。13%的南非人居住在非正式定居点,也就是贫民窟,我们在纳米已经见过,只有58%的平民窟通电,46%屋内通水。南非每天平均77人被谋杀,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曼德拉时代承诺的土地改革进展缓慢,种族隔离30年过去了,白人依然拥有78%的可私人拥有的农田,而黑人的农业产出仅占全国的5-10%。黑人失业率36%,而白人只有7.7%。以上的数据都来自南非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在提高国人生活水平和减少社会不公的旅途上,南非的路还很长。
南非语
南非语(Afrikaans)南非的官方语言之一,了解它的前世今生便可了解南非种族隔离的历史。南非语来源于荷兰语,是阿非利亚人( Afrikaners),也称布尔人(荷兰语布尔人是农民的意思)的母语。阿非利亚人是生活在南非和纳米的白人,是17-19世纪移居南非的荷兰,德国,法国和其他欧洲移民的后代,在非洲土地上生活了数百年。
1652年,荷兰在开普敦建立了非洲南部第一个欧洲殖民地。当时移民讲的是荷兰西部的一种荷兰方言,后来随着殖民地的不断发展和扩大,许多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族裔的人聚集在殖民地,他们有来自欧洲的移民,有来自亚洲的契约工人和奴隶,有当地原住民,多种语言相互碰撞,开始了相互影响的过程。到了18世纪,殖民地的人讲的已经不是纯粹的荷兰语了,而是一个新的语言南非语。随着新语言的形成,这些祖先来自荷兰的欧洲后裔,也逐渐产生了新的民族意识。他们不再称自己为荷兰人,而是阿非利亚人,是南非的民族。
1806年,英国人占领了开普殖民地,英语被认为是高等人的语言,南非语则是下里巴人讲的语言,倍受歧视,当时南非语被戏称为厨房里的土语。19世纪30年代,阿非利亚人不满英国的殖民统治以及英国人实行的废奴政策,开始了大迁移,移居到南非东北部并建立几个布尔共和国。19世纪60年代,布尔共和国的境内发现了黄金和钻石,随之而来的淘金热潮使得布尔人和英国人矛盾激化,1899年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英国从本土调动了近40万军队,来到非洲作战,大英帝国属下的各殖民地(包括加拿大)也派遣了部队支援。布尔人的兵力只有英国人1/4,但他们非常顽强,坚持了三年,最后1902年以英国人胜利而结束,布尔共和国合被并入英国殖民地。1910年,英国政府将南非四个自治邦合组成南非联盟(union of South Africa ),也就是南非共和国的前身,南非语地位上升,和英语一样成为南非的官方语言。1948-1994年国民党实行种族隔离政策,这段时期是阿非利卡人掌权的高峰,同时也是南非语的黄金时期。但是,这也是南非语从被压迫者语言转变成压迫者语言的一个阶段。1975年索韦托起义的导火索就是南非政府强令黑人学校里同时使用英文和南非语教学,这引起了黑人学生的不满和抗议。70-80年代,南非内部反抗种族隔离的运动愈演愈烈,国际社会也因种族隔离政策对南非进行严厉制裁。90年代,在内外压力下,国民党被迫进行政治改革,取消种族隔离,释放反对种族隔离的政治犯。1994年,曼德拉领导的非国大党取得了大选胜利,标志着种族隔离的正式取消。在非国大统治时代,南非语被拉下神坛,目前和英文还有其它9种原住民语言一起成为南非的官方语言,可谓30年河东,30年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