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说点什么

真理在开始的时候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往往是在一个人手中,但却对大多数人有重大的影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今天是2025年了,说点什么呢?我是一个发明家,懂点战略,说点美国和中国的大趋势,供大家参考。

战略就是能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看出趋势,给出系统解决方案。

先说美国。疫情前,我有一个图书计划,分析美国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一个出版代理告诉我,“书很好,但我不会做这件事,我还有孩子要养呢。” 我认为美国有分裂解体的风险,解决的办法是修宪,并给出了一个美国宪法草案。后来,一个教授根据CIA的方法评估了美国现状,认为有崩溃的风险。去年,美国内战的电影都上演了。人们的认识变化很快。

川普当选,战胜了建制派,但建制派也不会就此罢休,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不会一下子消失。政治我不懂,就不多说了。美国有解体的风险,但没有大规模内战的风险。

2003年,我预测按中国当时发展的趋势,(1)会出现中美冲突,(2)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两点都有其他学者预测,我是独立地根据我自己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我当然不便明说,但我给出了解法,就是两项重大技术创新:移动平台和自动道路,这样可以避免中美冲突,可以进入发达国家,我见了一些中国商界政界人士,可惜没有人能懂。

当然,预测未来是很困难的,需要根据变化而动态调整。2023年,我发贴认为(1)中美冲突,(2)中国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错失了一次进入发达国家的机会,这个差别是每年10万亿美元的GDP。

中国方面,以前有很多文章认为中国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比如人民日报2016年曾发文说中国在2024年将进入发达国家。现在没有声音了。

中美冲突,中国方面认为一切都是美方的错。中美实际上已经是类似于苏美冷战状态,例如中国把哈马斯领导召集到北京开了一个会,照了一张像,这些人很多就被以色列干掉了。中美冲突,中方的损失估计在千亿美元数量级,美方的损失在百亿美元数量级。

中国现在一个时髦的词汇是新质生产力,其实就是重大发明,或者说重大技术创新。这个思路是对的,也是上述我2003年就提出的解法。问题是决策层怎么判断新质生产力?一般来说,重大技术创新在开始的时候绝大多数人认为是荒谬的。当然,反过来是不成立的,荒谬的并不一定是重大技术创新。

以移动平台为例,有两个著名公司的CEO就因为判断正确而被董事会解雇了。就在2007年苹果公司推出iPhone之后,《颠覆性创新》的作者、哈佛商学院教授Clayton Christensen还在Businessweek上发文说这是一个错误,以下是节选:

“The iPhone is a sustaining technology relative to Nokia. In other words, Apple is leaping ahead on the sustaining curve. But the prediction of the theory would be that Apple won’t succeed with the iPhone. They’ve launched an innovation that the existing players in the industry are heavily motivated to beat: It’s not disruptive. History speaks pretty loudly on that,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success is going to be limited.”

Christensen在硅谷比较有影响,如果你听了他的意见,就失去了一个大的机会。

solo1 发表评论于
中美冲突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外交问题,但根子上是一个战略问题。你让外交系统的人去解决这个问题,是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战略问题的解法往往来源于行业之外而不是行业内。我给了解法,但是要让他们理解这个解法可能需要两个星期甚至两个月时间来慢慢解释。
solo1 发表评论于
复盘移动平台这个重大技术创新,判断正确的CEO的学历从高中毕业、本科、硕士、博士都有,专业从文学、历史、商业、材料、计算机都有,唯独没有通讯或者手机。所以,战略判断能力与学历和专业关系不大。
solo1 发表评论于
重大技术创新的一个瓶颈就是决策层的战略判断能力,先需要培训决策层的战略判断能力。对于一个公司,就是董事会成员的战略判断能力。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