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长路中,渐渐淡出的朋友们,没有道别过!

人生长路中,渐渐淡出的朋友们,没有道别过!

朋友不在多。年轻时在意的,是够不够朋友,当然也是分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如今六十五岁了,虽然也还不算孤寂,却常常在回首过往时,闪现人生长路中不同阶段的朋友们,大多已经不联系了,虽然还是能联系上的,包括曾经亲近的远亲,曾日日相处的老同事,曾有师徒之情的师长和晚生,和曾感亲切的异性。

最典型的,是前些年借由微信群联络上的很多年不通音讯的老同学、老朋友,当时那个兴奋,相约着尽快聚会,畅聊分别这么多年里的种种人生经历,想当年曾是知根知底的知交,天南海北后各忙各的去了,那你这些年都经历了些什么呀?各自拿些上得台面的事情说一说,说是畅聊,还是隐去种种不如意,潜意识里和自己的遭际有得一比。相聚相谈之间,都会追忆起当年的相知互动和高光时刻,免不了又再提起共同认识的圈子人物,隐约说些八卦,聊上半天能兴奋半天,临别都应许着一定再聚再聊,依依告别之后还久久回味,思绪萦绕。或又发现,多年不同的经历,彼此改变了许多,如性格、性情、观念、见识、兴趣,现在能谈到一起的事物不多;而对方讲的有些东西,自己好象只能呵呵。再不能象从前那样推心置腹,有啥说啥,热烈共享。甚至还会发现层次和认知不同,看法和旨趣迥异,一边深信不疑的,另一边不以为然,不想再说什么了。

几次之后,群里的活跃分子越来越少,互动越来越稀,到了节庆日打个招呼都觉突兀。

也有相当一些旧朋好友,真的联系不上了,或不想去联系打搅人家了,心想着当年在那个地方,确实关联密切,但时过境迁,何必再去徒添纷扰,终归各人只以家人近友为日常。

即便如此,内心里也没忘了当年人家对自己的好处,一直心存感戴,不过并不想再续前缘,只在心中默存。就好象从前自己也有予人善举,并不图着人家的念想。

可以明显感觉到,旧友淡出只是生命流逝过程的一部分,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古人已有云过。可不是么,除了人际关系,别的点点滴滴,也总在记忆中是那个样子,再访故地,今非昔比。红烧肉也是外婆烧的好吃。事情也许是过眼云烟,但是人物即使仍然活在异乡,也只当他是往日的知己,再也回不去。

就这样,年龄,也许是年鳞,一片一片地剥落。很难再象从前那样,会在新的场景结交一批新的朋友,发生那样子的密切与关联。我们已经如此老到,即使偶有新的交际,哪里还会象当年那样赤诚无忌,再不可能知根知底。

反倒是,退休后有闲作胜景的游历和心灵的回旋,不再风起云涌,不再企盼、懊丧,而以过往的锦绣斑斓,宝藏于心,弥为珍贵。没人会说我冷漠,更没有说我不够朋友,说了也没听见。惟默默祈愿各阶段的朋友们都能尽享这繁华世界,退休的同辈,赶上了做人最为飞升的时代背景,多数已不再为世象而受纷扰,多数得享物质的丰盛,虽说各人自有运数,可是人生福祉有一半在于自已修为,如今只求长寿,个个都是神仙。

2025.2.18 王 Shen W

flyingdust11 发表评论于
我常常在想,等我退休后,除了家人,不用回的邮件以及微信可以不回,这是努力工作挣来的自由。
安然0203 发表评论于
长亭外,古道边。。。相见不如怀念,记得彼此的好。。。THAT'S IT
安然0203 发表评论于
终归各人只以家人近友为日常 - SO TRUE。。。
时代瞬息万变,最终会发现有的家人或近友都三观/认知不同,无法共情涅。。。
壁上观 发表评论于
想起李叔同的诗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小土豆_0130 发表评论于
说得对
海风随意吹 发表评论于
言之有理,朋友有阶段性和局限性,年轻时经历有限,似乎能分享一切。现在大家的经历都丰富了,视野不同了,跟不同的朋友只能聊不同话题,不同年代,全能的朋友很难遇到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