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是欧洲最大的安全关切。若美国对乌断援,不排除欧洲出于援乌抗俄而重新与中国加强双方都需要的经贸合作。

对细节的观察常常是思考的起点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对于欧洲人来说,不论普京或其他人如何巧舌如簧为俄罗斯侵乌这场二战以来欧洲最大规模的战争辩护,他们已经从以前的懈怠防务、对俄绥靖的迷梦中惊醒过来了。乌克兰军民勇于牺牲、坚韧顽强抵抗侵略的精神和战场表现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欧洲大陆。不能让乌克兰倒下、不能成为被俄侵略的下一个乌克兰,这是当下欧洲最大的安全关切。这也是为什么几百年来一直保持中立的瑞典和原本对北约若即若离的芬兰都要突击加入北约,为什么像波罗的海三国那样的小国会竭力援乌,为什么波兰愿意承诺将国防开支提高到GDP的5%,为什么在战前和战争之初对普京唯唯诺诺的德国总理舒尔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现在会挺直腰杆宣示坚决援乌到底,为什么欧盟先后做出了一系列加大持续援乌力度的计划和安排、乌克兰从欧盟国家实际获得的援助已经达到了美援的两倍,为什么欧盟之外的英国从一开始就在道义、舆论和实际行动上坚定地支持和援助乌克兰的抗俄卫国战争!

由于川普政府已经在各种场合毫不避讳地宣示中国是最大的敌人、发誓要将力量集中在亚太地区围堵和压制中国这个敌人,中国高层现在一定在苦思冥想可行的突围之道,而强化与欧洲的合作当然是中国求之不得的最理想的解困途径。

中国与欧洲有极其深厚的合作基础。事实上,能源亲俄、经济亲中就是俄乌战争之前以德国为代表的许多欧洲国家的基本选择。近年来,欧中之间的矛盾加深,原因有多个方面:1,欧洲不满中国对知识产权保守不力、对在华欧企待遇不公以及中国在欧的产品倾销等;2,为配合美国建立安全的国际供应链的努力,欧洲主动疏远中国;3,中国以或明或暗的多种手段大力援助俄罗斯的侵乌战争、并帮助俄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逃脱了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

但是,欧中始终保持着通畅的政经联系、远远没有撕破脸。即使是直接承受着俄罗斯侵略所带来的巨大痛苦的乌克兰,也一直在尽量避免公开指责中国援俄。另一方面,有迹象表明,中国现在的援俄力度有所减弱,中国国内严格控制的官方舆论最近对乌克兰军民抗俄卫国战争也有了一些正面报道。

欧洲与中国一样面临着与美国的贸易战。而且,一旦美国减小援乌力度或中断援乌,欧洲将要承担起援乌的主要责任和负担。在这样的情况下,欧中可能会一拍即合,重新加强双方都需要的经贸合作。而作为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欧洲会要求中国实实在在地减少对俄罗斯侵乌的援助(主要是限制对俄出口军用和军民两用产品与技术)。当然,指望中国弃俄、背俄,那是不现实的。

中欧合作对双方是如此之重要,说不定双方已经在私下开始沟通了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