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养老路 风雨中守候生命

地主杂谈


做一个眉宇间写满风调雨顺的人,安静于暖,安然于心,不急不燥,清淡欢颜。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北京生活时,我深刻感受到小区里日益加重的老龄化现象。每次出门,总能看见老人们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或是闲聊家常。他们步履蹒跚,满脸皱纹,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我感觉,住进养老院的老人是少数,更多的是选择居家养老,他们依靠子女或保姆照顾,尽量维持原本的生活方式。每次看到他们,我都会不由得感慨,衰老是一场无法逆转的自然规律,我们每个人,都终将会走向那一天。

老妈入住养老院已近三年,她能自行吃饭,但行走时必须依靠拐杖和搀扶,因此一不小心就有摔倒的风险,但是她像许多老人一样,不愿承认自己的虚弱,依然希望能像年轻时那样不受约束的自由行动。她曾在房间里擅自行动,几次摔倒,所幸无大碍,却让闻讯赶来的护理员惊出一身冷汗。对老妈而言,这只是一次任性的尝试,可对护理员来讲,却意味着沉重的责任。这类事故发生后,护理部往往要接受调查,甚至面临处罚。在养老院里,老人摔倒的情况并不罕见。

老妈摔倒了几次后,她所在楼层护理班的小班长颇为担心,决定白天尽量安排她有人陪伴,避免独自待在房间里。天气晴好时,护理员会推她到楼下花园散心,并与人聊天。若不出门,小班长就安排她在休息区参加活动或阅读报纸。即便是独处,也会有一位实习护理员常去看望她。

养老院的老人由于自理能力不同,护理费用的高低直接影响照护的精细程度。护理费分为每月3千元到每月1万多元不等,对应从基本能自理,半自理到完全无法自理的老人。我老妈的护理费为每月9千元,这个护理费不包括她的每月单人间的房费和每月的餐费,是属于高级别的能半自理的老人,因此换来了护理员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可对我来说,更像是给母亲的一份安心。相较之下,支付每月3千元护理费的老人虽能基本自理,但由于年事已高,体力衰退,已不属于活力中老年,这种护理级别主要是房间清洁,护理员的日常照顾较少,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会面临突发情况。

养老院里有很多像老妈一样的老人,他们的故事虽然各不相同,但又有许多相似之处:我探望过一位89岁的曾经的邻居阿姨,她年轻时是急救中心的护士长,干练果断,说话有条有理,如今的她只能小心翼翼地拄着拐杖走路。阿姨属于能够基本上自理的人,也就是支付每月3千元的护理费。有天半夜起床上卫生间,不慎摔倒,半边脸都被摔青了。我去看望她时,她却轻描淡写地说:“摔倒不能怪护理员,是我自己没注意。” 可是,看着她苍老的半边脸颊上那块大面积的淤青,我还是忍不住红了眼眶。阿姨在北京有两个孩子,因实在无力照顾她了,才将她送入老妈住的这家养老院。

我老妈亦是如此,年轻时,她是事业上的女强人,意气风发干练利落。可现在,她拄着拐杖要人搀扶着才能往前缓慢行走,外出需要坐轮椅,曾经的形象早已被岁月抹去了。当我看着她的颤颤巍巍的身影时,心就会感觉很难受 - 她的今天,就是我的未来。人到晚年,不管身边是否有亲人,养老之路都是一段独特和充满挑战的旅程。

如果说身体的衰退尚且可以接受,那么记忆的消逝才是最让人无力的告别。老妈的思维还算清楚,但我见过那些逐渐遗忘一切的老人。有些老人会突然想起谁的名字,眼中闪烁着短暂的光芒,可当护理员轻声回应时,他们又陷入茫然,疑惑地问:“你是谁?” 这种身处现实和回忆夹缝中的挣扎,令人心疼。许多老人并非有意捣乱,他们只是努力在这场身心的博弈中,维持最后的尊严。

我认为,照顾完全无法自理的老人,反而比照顾能半自理,或是半痴呆和既半自理又半痴呆的老人要容易得多。因为能半自理的老人仍然能够走动,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风险,而半痴呆的老人往往情绪波动大,疑心重,情绪和行为难以控制和预测。因此,患有精神障碍的老人通常与正常老人分开区域居住,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舒适。

养老院的护理工作,不只是喂饭,洗澡,换衣,而是一种对生命的守护。在这里,生命在流逝,也在被细心呵护。护理员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耐心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要在老人情绪低落时温言安慰,在他们摔倒前果断扶住,更要在迷茫和痛苦中,给予最大的理解与陪伴。

人这一生,终究要老去。年轻时,我们总以为衰老遥远,可时间从不停下脚步。当皱纹爬上眼角,步履渐渐缓慢,亲友相继离去,我们才真正意识到,衰老无法抗拒,只有珍惜清醒的每一天,陪伴依然在的人,直到有一天,我们自己也步履蹒跚,踏上人生最后一程。

 

老妈在养老院的一小部分日常生活照,原创

 

AI根据右边的照片画的“油画”,原创

 

AI根据右边的照片制作的“马到成功”图,原创

 

歌曲《只为遇见你》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在国内生活还是比美国便宜,就是没有医保,不过一般的医疗费用咱们还是能付得起。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是啊,生活的道路坎坷不平,当两人携手同行,彼此扶持,互相帮助时,这段路程走起来就会显得轻松许多。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我妈总的费用是2万多/月,3万多/月是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到一定年龄以后,是要动用储蓄了,要不存钱就失去意义了。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谢谢鼓励!去养老院都有一个磨合期,我是监护人,有啥事都要找我。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当然还要看到我们退休时的汇率。 不过美国现在搞来搞去的, 真不知到是会是什么样子。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当然, 还有老公的pension, 那就富富有余了。 有老公还是好啊。 :)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个养老院还是很高级的, 记得你以前说过, 每月要3万元。 护理费就要九千元。 想想我将来的社会保险金,3千多, cover 这个级别的养老院是不够的。 必须动用储蓄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对你妈妈照顾得很周到。 老人确实很怕摔。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桔子熟了' 的评论 : 说的是啊,对于那些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来说,他们往往会自我嫌弃,我母亲就时常感受到自己的无能为力。而对于失智老人,他们的家人不仅要承担繁重的照护责任,还要额外背负一层沉重的心理压力。
桔子熟了 发表评论于
居家养老子女养老传统文化根深蒂固,却也是越来越挑战家庭。老年生活若是能自理则好,若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就很不容易了。特别理解文中老年人即使知道会摔但也想独立行动的行为和心理,子女多是心疼又责备。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周游世界' 的评论 : 自己聘请并管理保姆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我有不少朋友同学都经历过这种令他们头疼的事情,有的几乎精神崩溃,或因此得了抑郁症。
--------------------------------------------------------------------
我有个朋友,她在国内的老妈频繁更换保姆,几乎把她的姐姐逼到崩溃的边缘。而我在北京的楼上邻居,一位近八十岁的阿姨,曾向我讲述他们兄弟姐妹几个人,轮流照顾患老年痴呆老妈的经历。最终,家人们都被折磨得身心俱疲,有人甚至抑郁,差点走上绝路,而她自己也深受其扰,长期陷于抑郁之中。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周游世界' 的评论 : 说的好,是这么一个理儿。国内的保姆具备专业护理知识和专业护理技能的确实是不多见。今后如果养老机器人能够普及,是老人们的福音。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谢谢鼓励!原来的片片是为了庆祝春节,还有就是怕网友们看多了,产生视觉疲劳,呵呵。。。

是啊,父母是我们的牵挂。想起了这么句话:世上最让我们牵挂的人是生我们的人,另一个就是我们生的人。
周游世界 发表评论于
康赛欧:“自己聘请并管理保姆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我有不少朋友同学都经历过这种令他们头疼的事情,有的几乎精神崩溃,或因此得了抑郁症。
周游世界 发表评论于
高龄老人去养老院最好,尤其是能去你老妈所在的这样提供优质服务的养老院。在家里基本不可能请到人好、可靠、还受过正规培训的全职保姆,即使出高价。即便老人的孩子住在附近,他们也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不可能日夜守护。
多伦多橄榄树 发表评论于
原来的片片更美。我现在也是三句话不离父母了,在这个年龄了。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我更倾向于我妈目前所住养老院的护理团队,他们主要由年轻一代构成,年龄多在20多至30多岁之间,且绝大多数具备学历背景,是学护理专业出身。我认为,在照顾老人方面,专业化至关重要,因为许多老人不仅身体有疾病,还面临着心理问题。拥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年轻人能够更好地提供照顾与心理疏导,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这不是年龄歧视,只是实事求是地在说我的看法,国内年轻一代与50多岁这一代之间,在整体上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我认为,养老模式多样,各有千秋,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对我而言,将老人送入养老院是最合适的选择,因为家中除我外,无人再能照顾。如果雇保姆,最令我担忧的是我不在国内时,老人可能会被虐待。因此,将老人安置在顶级养老院之一,可以大幅降低这一风险。此外,我自己聘请并管理保姆确实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allweiss' 的评论 : 感谢再次留言。我曾去过北京郊区的一家养老院,其环境设施挺好,且费用相较于我妈现在住的养老院便宜很多。但是,有一项制度让我难以接受,即该养老院实行的保姆制度,即由养老院负责聘请并管理保姆。我面试过两位保姆,她们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尽管已经过培训,但仍显得专业性不足。鉴于此,我最终决定放弃这家养老院。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养老是件大事,我建议我妈去养老院,她还在等,等她走不动的时候再说。她爱动,在养老院也不自由,进去容易,出来就难了。我们都有这一天,我现在脑子就不好,爱忘事,就是睡觉不好闹的,不过能在家养老是件舒心的事,得找到合适的人
allweiss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确实是在养老院可以广交朋友。我丈人丈母娘2016年就住进泰康。但到了足不出户的地步似乎住家请全职保姆更好些。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谢谢认同!自然法则不可抗拒,只有以平和之心接纳了。愿往后余生病痛少些,离去时能痛快些。秉持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笑对人生百态,淡然处之。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人到晚年,不管身边是否有亲人,养老之路都是一段独特和充满挑战的旅程。
—— 确实如此,康康说得好,从身边的人开始谈养老,非常实际,虽然无奈,但是也是要去面对。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allweiss' 的评论 : 我们选择养老院,正是出于不想请保姆的考虑,我妈也是这个意思。养老院活动多,能让她接触到不少的人,避免感到寂寞,而且那里有专业的护理员提供全方位照顾,这让我们感到放心。我妈所居住的养老院位于北京城中心地带,因此费用相对较高,仅房费一项就需超过1万元/月。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雪狗2014' 的评论 : 是的,说得很好!即便是那曾经闪亮的星星,也终将会迎来其光芒消逝的那天啊。
雪狗2014 发表评论于
每个人都曾经是闪烁的星星
allweiss 发表评论于
请问您妈呆的是哪个养老院?护理费9k可以在家养老请个全职保姆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枣泥' 的评论 : 腾讯去年九月发布了消息,有了养老机器人“小五”,已经上岗工作了。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不被注视' 的评论 : 你还年轻,父母也年龄不大,等到了我这岁数,就知道照顾老人很不易了。
不被注视 发表评论于
看得我心惊胆战!现在就开始期待:老天爷,到了那天,直接给我来个痛快的!
枣泥 发表评论于
期待机器人帮助养老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魅力野花' 的评论 : 问好!说的是这么个理儿。珍惜当下,坦然面对未来。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湘雨潇潇2018' 的评论 : 问好!确实,未来充满变数,很多时候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不过,哪怕不能完全规划,提前做好一些准备,也许能让未来的路走得更从容一些。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问好!说得不错。
魅力野花 发表评论于
太同情老人了,活着不容易,需要坚强。
日子都要自己过。
珍惜好日子,准备老去的日子。
湘雨潇潇2018 发表评论于
无法提前为老年作安排。只是走一步是一步。
晓青 发表评论于
老年是一个人人都要经历的,二看着长辈们的老去,真就是感慨,他们的今日就是我们的未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