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欧洲 (2) - 罗马 (1)三位天才诗人的陨落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 (2)

三位天才诗人的陨落

《沿着铁轨,遇见欧洲 (1)- 13国35城,一场充满收获的旅程》

先说一句,上篇博文里提到运动鞋的防水喷雾,有不少朋友感兴趣,我已经把照片加进上篇的博文里。

我们是从澳洲的布里斯班中转卡塔尔的多哈飞往意大利罗马,罗马进罗马出,往返都是卡塔尔航空,并体验了他们高大上的Qsuite,据说是全球最佳商务舱。为避免跑题,我会在游记系列的完结篇写写卡塔尔航空、哈马德国际机场和多哈一日游。

到达罗马是早晨7点,过海关的队伍很长,轮到我们时,面无表情的罗马海关人员居然问队友要回程的boarding pass,澳洲护照到欧洲是免签的,你要看回程机票尚能理解,怎么可能有登机牌呢?当然是被队友怼回去了。

不愉快的经历没有影响我们进入罗马之后的兴奋,我的脑海中情不自禁地想起《罗马假日》中赫本的那句经典台词:“Each, in its own way, was unforgettable.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 Rome! By all means, Rome.”  

罗马,我们来了!

我们在罗马的行程分为两段,入境欧洲时住两晚,离境前再住三晚。计划是到了罗马第二天就主攻梵蒂冈,所以把酒店订在了梵蒂冈附近,持有欧铁通票,从机场坐火车直达酒店,非常方便。

以前总以为欧洲人的英语肯定不错,没想到这竟是个误解。在Booking上与一些酒店工作人员的沟通会有些费劲,有时候简直是“鸡同鸭讲”,尤其是第一站的罗马酒店,Booking上的评分高达9.3,但对方永远是我问东,她回答西,让我心里不免有些惴惴不安,临行前“关于酒店前台早上到底几点有人在岗”这一简单问题的交流差点让我崩溃,但临时更换酒店不太现实,因为这家酒店的位置最符合我们的要求:既在梵蒂冈附近,又在火车站周边。和龙儿抱怨,龙儿安慰我说:“你别指望意大利人的英语能有多好,车到山前必有路,交给我吧,肯定不会让我妈露宿街头的。”

事已至此,我也不抱什么期望了。可没想到,结果却出乎意料:房间温馨舒适,服务也出奇地好,9.3的评分还真名副其实。

到了才知道这家酒店是家族经营的酒店,接待我们的是一位热情的大妈,操着一口浓重的德语口音,聊了几句了解到她来自奥地利。大妈说话像机关枪一样快,但人却格外友善,不厌其烦地为我们介绍罗马的必去景点、公交路线,甚至还贴心地送了我们气泡酒和公交车票。最后,她笑着说:“我们公共区域有小吃、水果和饮料,你们可以当作早餐。

第二天一早,我们惊喜地发现房间门把手上挂着一袋新鲜出炉的可颂(Croissant),香气四溢,拿进屋里,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内里柔软,比澳洲的可颂好吃百倍,瞬间让我爱上了欧洲可颂,从那以后,可颂成了我旅途早餐的必备单品,以后会写写此行吃过的最美味的可颂,不是在法国。

海风姐在上篇的留评说,澳洲安全,不刺激。可不是,初到罗马,就倍感刺激,尤其过马路特别不适应,战战兢兢。在土澳,如果遇到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行人走斑马线是有绝对优先权的。但在罗马,车辆似乎从不减速。第一天,我们走到一个特别宽阔的路口,有斑马线但没有红绿灯,车辆一辆接一辆嗖嗖嗖,完全没有减速的意思,我们有些绝望,龙儿说看起来mission impossible。突然,从我们身后冒出一优雅的老太太,对我们嘀哩咕噜说了句话,略懂意大语的龙儿说:她说follow me。然后就看优雅老太伸出右手一挡车,又伸出左手一挡,川流不息的车辆神奇般地全减速了。她来句let’s go,我们赶紧跟上,左顾右盼地过了马路,惊魂未定的我们想感谢下老太,发现她早已消失在前方人海中。龙儿打趣道:“她该不会是上帝派来拯救我们的吧?”第一次拯救!

罗马没有红绿灯的路口还特别多,后来我们逐渐掌握了罗马式过马路技巧,只有行人迈出步伐,走上斑马线,司机才会停下。等后来我们再度返回罗马时,看到斑马线,俺和队友就毫无畏惧地冲冲冲了,还招呼龙儿快点。龙儿说:“你们这么快就变成了半个罗马人。”其实心里也是有些后怕的,万一哪个司机没刹住车,后果不可想象。

到达罗马的当天我们去了位于西班牙广场(Piazza di Spagna)的西班牙台阶(Spanish Steps)。西班牙台阶是全欧洲最长且最宽的阶梯,共有138级。度娘上是这么介绍的:被称为“意大利人设计,法国人出资,意大利人徘徊,如今被美国人占领” 的西班牙台阶,实际上是1725年得到法国大使的援助修成的,名字是因为这里有西班牙大使馆而得名。

淡季,游客也不少,它之所以成为网红打卡点,或许要归功于电影《罗马假日》,片中,扮演美丽公主的奥黛丽·赫本坐在大台阶的石台上开心地吃冰激凌的场景令人念念不忘;也可能是因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John Keats)曾在去世前三个月搬进了位于西班牙台阶底层南侧的一套房 -西班牙广场26号,如今成为济慈-雪莱纪念馆(Keats Shelley Memorial House )。

推开纪念馆的褐色木门,外面的喧嚣瞬间被隔绝在外。1820年8月,济慈给他的好友珀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的信中写道:“毫无疑问,英国的冬天会结束我的生命,而且是以一种挥之不去的可恨方式结束我的生命,因此,我必须远航或前往意大利,就像一个士兵向炮台进军一样。” 1820年9月济慈远渡意大利,期盼罗马温暖的阳光能拯救他的病体。然而,命运无情,1821年2月,年仅25岁的济慈因肺结核在罗马长眠。

如今,他的卧室依然保持着原貌 (家具是根据原有的风格复制的):一张狭窄的木床,一张朴素的书桌,一扇可以眺望西班牙广场的窗户。站在这间不足二十平米的房间里,我仿佛看到那位本可能成为医生的年轻诗人伏案写作的身影,听见他痛苦的咳嗽,感受到他对生命的不舍,以及对诗歌的炽热挚爱。

原来的客厅改造成了图书馆,收藏了被称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三剑客济慈、雪莱、拜伦及其他浪漫主义诗人的书籍、手稿、信件和照片等。透过泛黄的字迹,仿佛能听见诗人们在黑夜中低声吟诵,诉说着他们对美、自由与永恒的追求。雪莱在济慈去世后写下了挽诗《阿多尼斯》(Adonais),深情地写道:“他虽死去,美仍长存。”

谁也不会想到,写下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雪莱,也在短短的一年半后,在乘坐自己建造的小船“唐璜号”时遭遇风暴,在意大利海域不幸溺亡,年仅29岁。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参加了好友的葬礼,雪莱的骨灰按照他的遗愿,被带回罗马,与济慈一起安葬在罗马的新教徒公墓(Cimitero dei Protestanti)。雪莱的墓碑上刻着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诗句:“Nothing of him that doth fade / But doth suffer a Sea-change / Into something rich and strange” ,济慈的墓碑上则刻着他生前撰写的墓志铭:“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 in Water.” 

(此照片来自网络)

由于时间所限,我们没有去这座公墓,但很巧的是,我在火车上翻阅朱自清的《欧游杂记》,读到九十年前,朱自清先生曾来到罗马的西南角,参谒雪莱和济慈的墓地,他在罗马这一篇中写到:“这座坟场是罗马富有诗意的一角;有些爱罗马的人虽不死在罗马,也会遗嘱葬在这座‘永远的城’的永远的一角里。”

命运似乎对浪漫主义诗人尤为残酷。雪莱去世后,拜伦孤身游历希腊,遇雨受寒,一病不起,竟然也客死他乡,年仅36岁。三位天才诗人的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但他们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为世人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财富,宛如昙花一现,却惊艳了整个世界。在这个喧嚣动荡的时代,我们依旧需要济慈笔下夜莺的歌声、雪莱笔下西风的呼啸以及拜伦笔下那燃烧的自由之火与不羁的灵魂。

馆内静谧如昔,窗外熙熙攘攘。我们走出这栋古老建筑,从19世纪的穿越归来,正午的阳光洒在西班牙台阶上。拾级而上,眼前是一座高耸的方尖碑(它是后面提到的人民广场方尖碑的复制品,比原版小一点)和哥特式风格的圣三一教堂(Trinita dei Monti),沿着山上的路缓步前行,可以眺望罗马城的壮丽。

走着走着,耳边传来悠扬的音乐声和歌声。循声而去,只见在空旷的场地中央,一位多才多艺的帅哥正同时弹琴、吹号、歌唱,独自上演着一场露天音乐会。我们被吸引住了,索性坐在远处的长椅上静静聆听,顺便小憩。队友听得入迷,临走前让龙儿把手里仅有的四欧硬币悉数投进了艺术家的琴盒。如厕基金被挪用,结果害得我们后面没有硬币上厕所。

演出场地下方正好对着椭圆形的人民广场(Piazza del Popolo),这里是三条放射形干道的交汇点,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来自古埃及的方尖碑-弗拉米尼奥方尖碑(Obelisco Flaminio)。这座高达24米的方尖碑原本位于古埃及赫利奥波利斯的太阳神庙,公元前10年,罗马帝国的开国皇帝奥古斯都远征埃及时将其运回罗马,作为征服埃及的象征。1589年,教皇西斯托五世下令将它迁至人民广场,成为广场的标志性建筑。

多啰嗦两句,尖顶方柱状的方尖碑本来是古埃及的宝贝,但去过意大利的人都知道,在这里,大小不一、形色各异的方尖碑特别多,这些方尖碑大多是古罗马帝国时期从埃及运来的战利品,使得如今世界上拥有古埃及方尖碑最多的国家不是埃及,而是意大利。据相关资料,方尖碑的高度通常在9至30米之间,重量可达100至400吨。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些巨石需先顺尼罗河而下,穿越地中海,再运至罗马,并在城中重新竖立,整个过程不仅浩大复杂,难度也是相当惊人。

(相关资料来源于网络)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音来小提琴' 的评论 : 谢谢音来姐,从澳洲回国探亲也是经常要适应好几天,意大利过马路的方式又是不同,艾玛,晕!
音来小提琴 发表评论于
笑死我了,习惯安静有序的澳洲人,到了罗马肯定是会被吓着的 幸好有拯救你们过马路的老太太.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山乌鸦' 的评论 : 谢谢乌鸦,握爪,我也有同感,我们这个时代崇拜的人竟然都是些满嘴跑火车的狂人。
南山乌鸦 发表评论于
畫家,雕塑家,音樂家,詩人,我們這個時代崇拜的人還有哪些?喔,有人說川普,馬斯克。。。謝謝麥姐的羅馬遊記。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谢谢荷姐姐又来留评,“情到深处难自拔”,可不是嘛,学会放下才是养生之道。:)
canhe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麦姐' 的评论 :麦姐没有虾酱,我也有同感,觉得诗人们都才思敏捷,但大多用情过专,性格内向居多,容易钻牛角尖,所谓情到深处难自拔。。。。不好意思,我真的是虾想虾酱的。

-----------
。。。但俺感觉诗人们天生比较敏感,对他们的身体可能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姐姐别信俺,俺虾酱!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罗马是个好地方,看建筑就知道这些年没什么变化。你的闺蜜居然半路把你抛下,这个故事娘娘有空可得好好写写,一定很有趣,原谅俺的不厚道。:)
黑贝王妃 发表评论于
在意大利我对罗马的印象最好,那时就住在Piazza del Popolo边上的一个小巷里,出门什么都有非常方便,第一天早餐也是可颂咖啡:)看来罗马20年间的变化也不大嘛。好几个傍晚我都是坐在西班牙台阶吃晚饭——一个人旅行的悲哀,但完全没联想到奥黛丽赫本:)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回家怎么报复那把我半路抛下的闺蜜:)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歲月沈香' 的评论 : 谢谢沈香,再抱抱。罗马确实有很多值得去的地方,特别适合深度游,我也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去。你好好休息,争取回国之前能完全康复。祝你回国顺利,等你回来!
歲月沈香 发表评论于
罗马是一个去了还想再去的城市,我是2010年去的,希望有机会再去,去瞻仰三剑客的墓地。

“ 在这个喧嚣动荡的时代,我们依旧需要济慈笔下夜莺的歌声、雪莱笔下西风的呼啸以及拜伦笔下那燃烧的自由之火与不羁的灵魂。” 麦子亲的这句话写得真好!

赞麦子亲好游记!可惜我将去中国,等回来后一定要补读,精彩不能错过。谢谢麦子亲好游记分享。祝麦子亲写博愉快!上一篇已经补读了。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云霞姐姐' 的评论 : 谢谢云儿,俺下篇要写梵蒂冈了,你可以再重温下。你们的演出太棒了,再赞一下!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anhe' 的评论 : 谢谢荷姐姐如此细致的留评和鼓励。是呀,济慈和拜伦肯定是因为当时医学不够发达,所以才早逝。但俺感觉诗人们天生比较敏感,对他们的身体可能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姐姐别信俺,俺虾酱!:)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谢谢二郎分享,你这联想可谓大胆,哈哈!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yuntai' 的评论 : 谢谢云台兄,和美景相比,我对人文更感兴趣,只是拙笔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感受。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冯墟' 的评论 : 谢谢冯兄分享,赞同,也许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成为诗人、天才!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寒一凡' 的评论 : 谢谢小仙女美言,你这一番海夸,搞得俺又得努力码字,只是可能辜负了小仙女的鼓励,越码越不像样,求担待。:)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ayflower98' 的评论 : 谢谢花花,你家的老大书亚从小就能干,我有印象你写过他。孩子们长大了的好处就是我们省心了。
云霞姐姐 发表评论于
麦子写得真好,罗马和梵蒂冈都去过,没游这么细,跟着你重温一下这个著名景点!
canhe 发表评论于
跟着麦姐妹云游欧洲,三位浪漫主义诗人英年早逝,真的是天妒英才!惋惜!他们的诗文流芳百世。麦姐的游记生动风趣,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刚还沉浸在缅怀诗人的肃穆中,跟着麦姐爬西班牙台阶,瞻仰方尖碑和罗马城的雄伟,又一下子被挪用麦姐家“厕所基金”的街头歌手吸引,不禁哑然失笑,麦姐的文笔功力太强了。谢谢麦姐妹图文并茂的还分享。
我想三位诗人英年早逝,跟他们喜欢写作应该没多大关系吧?雪莱死于溺水,拜伦和济慈都死于疾病,是那时的医学还不发达,无药可医吧?
diaoerlang 发表评论于
太祖吐槽言必称希腊,但没吐槽过多言必称罗马,可能是因为看过罗马假日罗马之恋这些大片:)
yuntai 发表评论于
麦子这篇罗马游记写得真好!读过大帖既看了美景,又对三位天才诗人有了更多了解,他们都与罗马有不解之缘,又都如巨星过早地陨落,令人慨叹。
冯墟 发表评论于
有些诗人的生活跟诗一样跳跃,让人感慨。
寒一凡 发表评论于
麦子写的真好,有趣,又幽默。美味的可颂,热情的大妈,三位诗人与罗马的命运交织,街头帅哥艺人的多才多艺,还有那些高耸入云的从埃及抢来的方尖碑,无不令人心生感动。麦子的罗马之旅是民俗之旅,是文学之旅,是历史之旅,赞!
mayflower98 发表评论于
赞麦姐精彩的游记,顺便还跟麦姐学了历史知识。龙儿好能干!
期待后续。麦姐周末愉快!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谢谢蘑菇,终于找到和神童的共同点了:“雪莱和拜伦的诗是大学时迷过的,那时候不懂,多半是附庸风雅而读。” 你们去过几次罗马了,离家近就是方便,罗马还真是值得一去再去,俺们在罗马前后待了五天,还是有很多地方没去,博物馆没看。蘑菇要出差,如果不去参观博物馆的话,推荐你去附近的各个大小教堂,不用预约,不用门票,随便一家走进去,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供你参考。祝你罗马出差愉快,周末愉快!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傅江歌' 的评论 : 谢谢江歌亲,大宝周末回来,你一定很忙,还赶来读文,惦着大宝,希望他好些了。博士就是不一般,火眼塞翁,还真是,罗马这地,又浪漫又刺激,怪不得这么多游客都爱去呢。下篇俺该写梵蒂冈了,离上帝最近的地方庄严又安详,是个好地方。龙儿那点残存的意大利语,也就忽悠下他爹娘。:)祝傅家人周末愉快!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魅力野花' 的评论 : 谢谢野花,那就对了,住美国,游欧洲,人生完美。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碼農學寫字' 的评论 : 谢谢码农,深度报道可不敢当,走马观花还挺胜任。祝码农周末愉快!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夏圓' 的评论 : 师傅对徒儿的鼓励从来是圆情流露,圆爱流长,徒儿接得战战兢兢,又转身偷笑连连,师傅嗦:“全篇金句多多”,是不是可以换个众人艳羡的圆府金马桶了?哈哈,三句不离金马桶,看来欧洲归来麦徒伤得不轻。祝师傅周末快乐,圆笑不断!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发表评论于
麦子的游记在历史与眼前之间自由徜徉,耐读。雪莱和拜伦的诗是大学时迷过的,那时候不懂,多半是附庸风雅而读,倒不如现在读麦子的介绍有感觉。罗马去过几次,都是拖家带口的时候。过段时间要去那开会,很期待独自在罗马街头溜达的机会,正好参考麦子的游记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谢谢弄弄,俺羡慕你和蘑菇住在英国呢,想去欧洲的任何城市都可以说走就走。意大利的城市都挺有特色的,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连我之前觉得可能会很枯燥的米兰都值得一去。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沫' 的评论 : 谢谢沫沫,意大利人的英语尤其是书面英语真是一言难尽。你小时候就读雪莱和拜伦,怪不得文笔那么好,俺到大学才接触这些诗人。祝沫沫周末愉快!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蓝山清风' 的评论 : 谢谢蓝山兄,握手!我最怕写游记,好希望有你和水星兄的笔力,俺就不用愁了。祝周末愉快!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谢谢葱葱姐,俺这个中年妇女被两个大小男人夹击着,意大利帅哥都不搭理俺。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mxhy' 的评论 : 谢谢好运诗人,三位年轻的诗人的命运让人痛惜!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百万庄大侠' 的评论 : 谢谢大侠兄点赞,俺继续努力!祝周末愉快!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暖冬cool夏' 的评论 : 谢谢暖冬的鼓励。我也是这次才了解到三位诗人去世的年龄,太令人唏嘘了。龙儿的意大利语是勉为其难,中学的时候学了两年,好久不用都忘得差不多了,但总比我们完全不会的强。祝暖冬周末愉快!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夜光杯' 的评论 : 谢谢杯子,欧洲遍地是历史的遗迹,空气中充满了艺术的气息。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谢谢水星兄,我们其实之前不知道济慈雪莱纪念馆就在西班牙台阶那里,就是从众来看西班牙台阶,看到远处粉色的挂画,才发现原来这里有宝藏。
握手水星兄,看来我们都是欧洲可颂控。原来老邓也有此爱好,赞水星兄知识广博。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PTYP' 的评论 : 谢谢一拍鼓励,祝周末愉快!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我们在罗马基本靠走,酒店离景点都不远。出租车这么难打呀?这次在欧洲,我们没打过车,原因之一是怕不熟悉当地情况,被坑蒙拐骗了,另外,也想学当地人,所以全程体验了一把坐公交坐火车的感觉,还真不错。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五湖以北' 的评论 : 谢谢五湖兄,确实天才诗人们都过早陨落了,中国的现代诗人顾城、海子都是例子。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谢谢晓青,9494,出门看世界,回家看照片。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菲儿,一起坐沙发喝铁观音。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谢谢亮妈,沙发大,够坐,给亮妈也上杯铁观音,不知道茶是不是上得太晚了。
傅江歌 发表评论于
忙完来读麦亲的欧洲游!好温馨的家庭小酒店,位置优越,火车直达,哎玛,差点让你翻悔走人。
三位诗人英年早逝,令人唏嘘,他们留下的诗篇早已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非常喜欢雪莱和拜伦。一定是浪漫主义诗人感染了麦亲,这篇游记写的浪漫多彩,还外加点惊悚。罗马人过马路又一次刷新俺的认知。龙儿说的对,那优雅老太没准儿是上帝派的使者保护来家人,她咋消失的那么‘神’速呢。梵蒂冈,那可是离上帝最近的地方!龙儿会意大利语,关键时刻小露一下,惊呆爹妈,你们跟着龙儿走没错!
麦亲游记篇篇引人入胜,期待续集!
魅力野花 发表评论于
喜欢罗马。
更爱呆在美国。
碼農學寫字 发表评论于
谢麦子深度报道,一边网游一边学习。期待续集。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先给弄弄回复下,我问了龙儿,他说网眼的运动鞋没问题,这个喷雾就是在鞋子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不仅防水还防污渍,非常好用。不一定要买skechers的,质量有保证的牌子都可以。
-------
无法弄2025-02-22 13:57:13
回复悄悄话麦子我刚看了那个喷雾剂,我的跑鞋前面是网眼的,不能用那个喷雾吧?是不是适合全包的鞋?我得去sketcher店去看看,我们村儿没有,4月去伦敦看看:)
夏圓 发表评论于
才气爆棚的麦子,欧洲游写出了深度和高度。天才麦子谈天才,太金彩了!跟着你在现实和历史中来回穿梭,时而忍俊不禁,时而扼腕叹息,时而变身吃货,时而战战兢兢。。为啥名诗人都英年早逝,(徐志摩也是),天妒英才啊。
“如厕基金被挪用,结果害得我们后面没有硬币上厕所。“ 艾玛,我不厚道地笑了,有后续吗?难怪麦子有金马桶情结~~
全篇麦子金句多多,最金的一段要数“在这个喧嚣动荡的时代,我们依旧需要济慈笔下夜莺的歌声、雪莱笔下西风的呼啸以及拜伦笔下那燃烧的自由之火与不羁的灵魂。“
在圆眼中,麦子也是天才!

“多啰嗦两句“,再啰嗦也不嫌,麦子的游记俺爱读!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麦子我刚看了那个喷雾剂,我的跑鞋前面是网眼的,不能用那个喷雾吧?是不是适合全包的鞋?我得去sketcher店去看看,我们村儿没有,4月去伦敦看看:)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罗马大概是最具意大利特色的城市,我还没去过呢,现在有时间了,一定去看看。麦子游欧洲还给我们带来诗人的福利,太可读了。去看防雨喷雾:)谢谢!
水沫 发表评论于
记得我们在意大利的时候也是很少遇到说英语的~~小时候读雪莱和拜伦的传记,有一段时间很迷这两位诗人,济慈到是后来才了解的~~~麦子好游记~~
蓝山清风 发表评论于
非常喜欢这三位诗人,对麦子所言也特别有同感,"在这个喧嚣动荡的时代,我们依旧需要济慈笔下夜莺的歌声、雪莱笔下西风的呼啸以及拜伦笔下那燃烧的自由之火与不羁的灵魂。"麦子的游记写得生动有趣,照片也拍得非常好看,图文并茂,让人过目不忘。赞!祝麦子周末快乐!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诗人跟诗人,惺惺相惜,你没有被意大利帅哥搂腰吗?他们很会来这一手!^_^
mxhy 发表评论于
顶麦子好游记。三位诗人的诗作金句让人过目难忘,他们的短寿也令人唏嘘。
百万庄大侠 发表评论于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赞麦姐的文笔!

暖冬cool夏 发表评论于
我们依旧需要济慈笔下夜莺的歌声、雪莱笔下西风的呼啸以及拜伦笔下那燃烧的自由之火与不羁的灵魂。
+1, 如此高度概括,好!一个26,一个29,一个36,天妒英才!
龙儿还懂点意大利语啊,做妈妈的就放心跟着便好!麦子好游记!周末快乐!
夜光杯 发表评论于
跟随麦文的步履漫游欧陆, 隔着屏幕仿佛触摸到历史余温。
水星98 发表评论于
“在这个喧嚣动荡的时代,我们依旧需要济慈笔下夜莺的歌声、雪莱笔下西风的呼啸以及拜伦笔下那燃烧的自由之火与不羁的灵魂。” 麦子写的实在是太好了,引起我强烈的共鸣。第一次去西班牙台阶的时候,我也想起了他们三位,但是没有去拜访他们的故居,留下遗憾。还是麦子更真挚。
我每次去欧洲也特别喜欢吃Croissant,比加拿大的好吃太多。记得邓小平当年在法国留学时也喜欢吃。1974年他在美国纽约开联合国大会回国经过巴黎,托驻法国大使曾涛买了100个Croissant,回去以后送了一些给周恩来朱德。
PTYP 发表评论于
谢谢麦子分享“三位天才诗人的陨落”好文! 周末愉快!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麦子的精彩文艺游记勾起我不少罗马的回忆,片片更是熟悉亲切。罗马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交通不便,出得了酒店,回不到酒店,那里的出租非常不好叫,Uber 更是形同虚设,每次都是酒店前台帮我们叫车,回来后就惨了,出租要么不去,要么乱收价,几倍的价钱。我们有次祝在西班牙阶梯附近,另一次住在梵蒂冈附近。酒店附近有拜伦的雕塑。
五湖以北 发表评论于
真是天妒英才,三位天才诗人都过早陨落了,好像中国现代诗人也有这种情况
晓青 发表评论于
各国真是特色不同,喜欢游记,还有照片!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亮亮妈妈' 的评论 : 一起坐,楼下二郎真早,哈哈哈,一起问好!
亮亮妈妈 发表评论于
我也坐小马扎读文。麦姐晚安。
麦姐 发表评论于
回复 'diaoerlang' 的评论 : 正准备去碎觉,看到二郎这么快就来了,先给你上杯铁观音!“图文并茂还有点老派” 是表扬俺吗?自我感觉俺上的图还不够多。:)
diaoerlang 发表评论于
图文并茂还有点老派:)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