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情人节,傍晚,我陪着文静一起观看了《哪吒 2》。回家路上,我随口问她:“这部电影和漫威的相比,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她兴奋地回答:“故事紧凑,幽默自然,制作精良,视觉效果震撼,情节曲折,非常喜欢!漫威的后期电影呢,看一会儿就能猜到剧情走向,越来越没意思了。”
文静不仅喜欢中国电影,还能用流利的中文和我交流,这和她小时候坚持看中文电视有很大关系。
让孩子学中文,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当初,为了让文静学中文,我特意请过两位优秀的老师,结果她始终提不起兴趣,学了没多久就放弃了。可我深知,14 岁之前是学习外语的黄金年龄,过了这个阶段,再想学成地道的语言,难度会大大增加。那么,该怎么办呢?
后来,我想起了九十年代初在延吉市的一次经历。当时,我受邀去一位朝鲜族教授家做客。徐教授的父母完全不会中文,而他的儿子中文却流利得惊人。好奇之下,我问教授:“你儿子是在哪里学的中文?”
他笑着摆摆手:“没人教他啊,他就是自己看中文动画片学的。”
这句话让我顿悟——语言的学习未必需要正式课堂,只要有环境就行!
创造“沉浸式环境”,让孩子自然习得语言
从那以后,我不再执着于请中文家教,而是想办法让文静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接触中文。
一开始,我们一起看《喜羊羊》、《熊出没》这类动画片,简单、有趣,容易让孩子接受。后来,她的兴趣发生了变化,我就陪她看《金星秀》。
没想到,她竟然成了金星的铁粉!饭前饭后,她喜欢模仿金星的舞蹈动作,学沈南的搞笑语气,甚至梦想有一天去中国,亲自到录制现场看一场金星秀。可惜,《金星秀》停播了,她的梦想也随之破灭。
那之后,我带她一起看《非诚勿扰》,她看得津津有味,边看边和我讨论嘉宾表现,甚至受孟非的影响,平时聊天时会突然冒出一句“就这么一丢丢”。
后来,她对《非诚勿扰》兴趣也淡了,我们就开始看中国电影和流行电视剧,一步步让她对中文产生更深的兴趣。
我听说过有些移二代学中文时会遇到兴趣缺乏、课堂枯燥、半途而废等问题。但我相信,语言是活的,它不应该只存在于书本和课堂,而应该融入生活,成为孩子感兴趣的一部分。
我之所以坚持让文静学好中文,是因为我认为,未来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掌握的两种语言就是英文和中文。这两种语言将在很长时间内,会为掌握它们的人们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和财富。
其实,学习一门能进行日常交流的语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方法得当,尤其是对孩子来说,在合适的环境里,他们的语言学习能力超乎想象。祝大家情人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