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 Xiang Zheng (涂向真)
在我家门前,一棵橄榄树静静伫立,年复一年,枝头挂满了青涩的果实。每当凝视这片翠绿,苏轼的诗句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中:“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那青子,正是橄榄树的果实,初尝时苦涩难忍,然而待其回甘,却有一抹沁人心脾的微甜。那种滋味,仿佛人间至味,亦如忠言逆耳,虽难以下咽,却值得细细品味,终让人回味无穷。
橄榄果,又名青果,因其青涩的外观得名。它的味道仿若人生的写照:初尝时苦涩难咽,然而在细细咀嚼中,那渐渐浮现的甘甜,仿佛是历经人生磨砺后的心灵慰藉。青果亦被称为“谏果”或“忠果”,因其涩口却能生津,正如忠言虽逆耳却益人,古人对其寄予深厚的情感和寓意。
阳光洒在橄榄树的枝叶间,树影斑驳,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这树木的足迹,从西班牙、意大利的地中海沿岸一路延伸,最终在加州的阳光下找到了新的家园。19世纪,随着欧洲移民的步伐,尤其是西班牙传教士的到来,橄榄树跨越大洋,被植根于加州肥沃的土地。在这片与地中海气候相似的地方,橄榄树得以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融入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橄榄树的故乡位于地中海沿岸,那里气候温润、阳光充足,千百年来,橄榄树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橄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在古老的文明中,橄榄树象征着和平与生命,它的果实被誉为“液体黄金”,是世代相传的珍贵资源。《圣经》中也有橄榄的记载,橄榄油被视为神圣的礼物,用以点燃希望的灯火,照亮人类的信仰之路。
然而在中国,橄榄果的意义却有所不同。古代文献中提到的“青果”,并非源自地中海的橄榄树,而是橄榄科橄榄属的本土植物。宋代诗人苏轼的《橄榄》诗写道:“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微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这正是我童年记忆中的味道,过年时家中泡茶招待客人所用的“青果”,虽初尝苦涩,却能在回甘中品出深意。
南方山水间孕育的乌榄或白榄,虽与地中海橄榄果外形相似,然而用途却大为不同。中国的青果多被制成蜜饯或药材,入口生津,具有清热解毒之效;而地中海的油橄榄则被榨取为橄榄油,成为西方饮食文化和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橄榄树在跨越千山万水之后,于20世纪60年代踏入中国大地。从阿尔巴尼亚引进的橄榄树被种植在四川、云南的山间,承载着新的希望与使命。在这片气候与地中海相似的土地上,它逐渐生根发芽,枝叶繁茂,最终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一道亮色。
这棵橄榄树,承载着岁月的厚重与世界的宽广。从古老的地中海到今日的中国,它跨越了时空,带来了甘苦交织的果实。每一次咀嚼橄榄,都是一次心灵的旅程,苦涩与甘甜相伴,如同人生的波澜起伏。它仿佛在诉说:唯有经历过苦难,方能品尝到生命真正的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