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投资启蒙记:从学习偏好到看懂十年回报

许许定慧投 - 财自在心自由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小白的投资启蒙记:从学习偏好到看懂十年回报

小白同学对我说,她对“友钱人”这个说法感觉不太清楚。我说:“确实,这不是什么科学定义,其实是我从《Happy Money》*这本书里借来的。”

这本书的作者有着大量财务咨询中的一手经验,对人和金钱的关系有很多独到见解。其中一个让我印象最深的比喻,是每个人的“金钱容器”大小不同。有的人,只能稳定处理几万的现金流;而有的人,能建立一个以万亿计的金钱帝国。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容器的大小并不是天生固定的,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去扩容的。


读书这事,不是坚持,而是偏好

小白听过我几次讲座,知道我一会提到一本书的习惯,好奇地问我:“你怎么能一直坚持读书啊?”

我跟她说,其实重点不在“坚持”两个字,而是个人的learning preference(学习偏好)。她喜欢直播、喜欢互动,明显属于讨论型学习者;而我,是视觉文字型,阅读对我来说就像吃饭、如厕一样,是日常所需,根本不需要“坚持”。

现在的学习资源这么丰富——视频、播客、直播、文字、线上课程……每个人只要找到自己最顺畅的吸收通道,持之以恒地吸收和实践就好了。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适不适合自己。


从愿景到行动:小白的投资起点

还是回到主题 - 她的投资。我们聊起她的愿景和她目前遇到的卡点。她说,她希望十年后每年能有至少两千左右的被动回报,无论是红利还是资产增值的形式都可以。她并不指望一定要动用这笔钱,但它能带来安全感。而她不太清楚怎么怎么推算,和实现这个目标。就是上文说的,“没有地图在手”。

我说,那我们可以先大概估算一下。如果要每年稳定地产生两千回报,大概需要30-50万的投资本金,具体看投资标的和收益率。


一起打开“理财工具箱”

小白说她完全不知道定投的回报怎么计算,我就给她演示了“理财工具箱”里的 Total Return 小工具。这个工具专门用来估算ETF定投的长期回报。

我现场演示了一下,选择了大家熟知的SPY和QQQ做对比。她看到十年定投的结果后,感叹:“哇,差别还挺大的!”

我点头:“是啊,如果QQQ未来十年还能保持类似的回报率——当然,这是个‘如果’——那你看看十年后账户里可能会有多少钱。”

她看着那个数字,眼睛都亮了起来。


定投的意义:现在的每一步,都是未来的起点

我继续跟她说:“其实,这还只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假如你现在有30万本金,不再每月追加投入,那十年后会变成多少?”

我们一起点了一下计算按钮——

“哇,超过一百万了!”

“这就是你现在学习投资、练习定投的意义所在。”我说。

她听完特别兴奋:“那我现在可以买了吗?”


长期投资的节奏感

我告诉她:“如果你的目标是长期投资,那现在当然可以买。不过短期波动还是会有,要有心理准备。”

她又问了一个好问题:“那什么时候可以买多一点,什么时候少买点呢?”

我说:“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看PE(市盈率)。”

(未完待续……)


后记

投资的旅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只要愿意开始,每一步都是在为自己铺路。小白让我又想起刚入门时的自己——那种朦胧的安全感需求,那种对数字一知半解但又兴奋好奇的眼神。

愿每一个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学习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慢慢扩容自己的金钱容器。

*完整书名:Happy Money: The Japanese Art of Making Peace with Your Money by Ken Honda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