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后回国的科学家中,我最希望找到入境美国资料的是郭永怀,因为他是在工作中牺牲的,飞机失事后被发现与警卫员相抱护着有数据的包,而且他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名气。
百科说郭永怀生于1909年,山东荣成人,1930年入读南开大学,遇顾静徽老师,顾老师非常欣赏其才华,为他单独开课,后指点他去北京大学,投奔曾在南开任教的饶毓泰学物理。1940年,郭永怀以庚款留[
阅读全文]
这张图片也偶尔会浮现在脑海中。
也是60年代文革刚开始的时候。具体时间没有印象,就是一个图像。
背景是一个球场或者运动场地,是我们住的部队院子里的空地上,有一道铁网,就象社区活动中心网球场或者蓝球场的围墙那种,靠着这个铁网,站着一个年轻人,肯定是军人,他穿着绿军裤,白衬衫系在裤子里,那个年代标准的军人热天非正式穿着,而且因为是在我们[
阅读全文]
汤飞凡是中国早期著名医学家,沙眼病毒衣原体的发明人,被称为衣原体之父,他是有可能获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可惜1958年在中国反右运动中自杀身亡。他在1920年代到美国留学,自西雅图入境,美国国家档案馆(NARA)官网上有文档:“#N/A”(ID=143734241),p336。船名是杰克逊总统号(PresidentJackson)邮轮,于1925年9月2日抵达西雅图港。与他同行的有很多学生,应该是一批[
阅读全文]
说过几次了,1912年和1913年的庚款留美学生没有发现集中的批发。可能有,只是没有在NARA官网上看到。另外民国初有一种稽勋留学生,主要是看了赖淑卿的一篇论文《民初稽勳局與稽勳留學生的派遣》,发表在国史馆馆刊的二十二期(2009年12月,57-96)上,大陆也有一些文章,但是网上看不到全文。里面提到民国建立后,政府想要奖励为建国作出贡献的人士,还有一些为革命中[
阅读全文]
接上贴,另一个是儿童情境,近来几次突然浮现在我脑海里,已经几十年都忘记了。人的大脑象个电脑,人的一生中所见所闻都刻在了硬盘里,即使几十年没有存取过,也会仍然保存在那里,然后突然会自己冒出来。如果不记下来,可能又会沉下去。
这个印象应该是60年代的,文革已经开始,所以空气中有一种压抑的气氛。那天父母带我们全家去中山陵玩,想缓解气氛,那[
阅读全文]
年纪大了以后,常常会突然有个图像冒出来,是很长时间以前的一个场景,象抓拍一样。
这个是大约17、8年前在波士顿,那时会去图书馆上免费英文班,老师是作义工的美国人,常来的是个老太太,很典型的美国人。熟了之后我会跟她聊天。我那时也不是每次都去,有空了或者想去了就去。一次去见到她,她跟我说:上次你没来,班里有新来的中国学生,有一个是王子(prin[
阅读全文]
1910年代庚款留美学生入境档案,只剩下1912、1913和1915年了,1912和1913的似乎很少,几乎不成建制,其它年份最少也是一个加强排。可能是因为1911年辛亥革命后,有个交接过程,清朝财政如何由民国政府接管。另外,在网上查阅时发现1912年有一种稽勋留学生的派遣,所以1912和1913年的留美学生,即使是官费,也不一定是庚款。这里先上1915年的。这批留学生记录在NARA官网上的这[
阅读全文]
除了《南京大屠杀》外,张纯如还写了关于钱学森一生的书,《蚕丝》(ThreadoftheSilkwormbyIrisChang,BasicBooks1995),国内中文名字:《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我没有看到中文版,今天去图书馆看了下英文原版。回来以后又查了美国档案,发现张纯如的研究很准确。当然我没有看完,只是翻了几个感兴趣的部分。
一是那个很流行的说法:钱学森一个人的价[
阅读全文]
之前只发现端方的入境记录(美国档案-清朝官员访美入境系列,五大臣(上)端方1906,链接),网上查,说5大臣出访,载泽与端方官分两路,我以为只有端方访问了美国,载泽直接访问欧洲了。近日查西雅图的入境档案,突然载泽就冒了出来。那时中国人去欧洲,很多人都要从美国绕一下,直到很晚,1930、1940年代都有这样的行走模式。所以载泽从西雅图,可能是过境,然后[
阅读全文]
网上看到文章,介绍100多年前,那时美国邮局刚开始投递包裹(第1次了解这点,可能之前只能寄信吧),有些人利用这点,把小孩交给邮局递送,当然一般都不远,那时人活动圈子很小。美国邮局是1913年1月1日开始投寄包裹,几个星期后,俄亥俄州一对夫妻将他们8个月大的儿子“寄”给住在几哩外的孩子的祖母,邮局规定包裹不得重于11磅,而这孩子就差一点到11磅,邮[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