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博文
(2010-06-10 15:03:57)

今天的讨论让我想起有关私校的各种往事。总的来说,私校跟学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挑选的关系。
私校的存在,早于公校,主要还是因为有需求。说是精神需求也好,经济需求也好,都是跟社会互动,建立一种供需关系。
比方说在湾区很有规模的challengerschool,之所以有几年发展很快,就是客户需求很大。那时候就听说公司里的各层管理,无论职位,到了孩子要进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看了下面的贴“很痛苦”,觉得有些幼儿园真是给家长帮倒忙。
一个3岁3个月的孩子,就能总结出孩子的学习能力问题,这是什么老师啊。这种情况家长自己瞎担心,是可能的。一般家长也没几个孩子,如果不是当老师什么的,自然没什么经验,只能拿第二个孩子跟第一个比,发现孩子的长短。老师也这么没学问,就不对了。
看到跟贴都说老二是儿子,比不了老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觉得我们的文化跟美国的party文化有着比较大的距离。那种拿着一杯酒,猛聊的成人party,还真是能不去就不去。我还是觉得,那是不会解闷,瞎解闷的一种方法。
孩子们比赛完了,教练允许孩子们去游泳,之前怕她们太放松,游泳是不允许的。孩子们游了半天上来,晚上9点了。教练和几个家长说,要一起出去吃饭。我带着孩子说太晚了,不去了。教练说孩子们出来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又看到讨论这个问题,从钢琴到滑冰,都有这个问题。
今年我们遭遇了一次罕见的不公平比赛。不公平的程度,人神共愤。有的教练当场就哭了。比赛有4个项目,头一天两个项目,有的孩子或者俱乐部被严重故意打压,第二天,就明显看到这些孩子频频失误。
都是10岁出头的孩子,又是在美国成长,受到的待遇一直相对来说是公平的,突然被这么一打击,心里的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看到讨论美国祖父母帮忙带孩子的,想起一同事的情况。该同事的父亲是我公司创办初期入伙的老同志,出生入死的为公司拼搏一辈子,功劳苦老都一大箩筐。
公司历史跟我年龄相仿,所以该同事也是公司元老们看着长大的。当初上中学,就拎着个滑板儿,在旧金山的高坡低谷翻飞。后来回忆起来,自己也后怕过,危险啊。
大学毕业,该同事就来公司做了工程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6-08 10:08:34)

孩子们学校比较老旧,设备也一般。好在他们离博物馆近。一年下来,连我都去了两次博物馆,一次陪老大班上去,一次陪老二班上去。除此之外,他们又各自去过数次。其中一个展览,20世纪初,美国乡村居民缝制的漂亮被单展,老大班上跟着美术老师去一次,又跟着数学老师去一次。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6-08 09:23:48)

六月十七、十八、十九号,王羽佳来旧金山演出。海报上早早就印出,余票有限,预购从速的广告词。
一直犹豫要不要给儿子买票去听。来来回回,路过音乐厅的时候都下不了决心。
她演出的曲目之一是StravinskyCapriccioforPianoandOrchestra。儿子在网上听了一小段,就要求一定要听这场音乐会。在所有的作曲家中,他独最喜欢这个Stravinsky。我却听不出所以然来,不知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0-06-04 19:36:40)
女儿从小没受到太多逛店熏陶,连玩具反斗城也只去过一两次,都是别人送了购物礼卡,才去的。那时候娃小,也就在大型玩具区里玩儿,以为到了游乐场。
后来,她就忙起来了,有时间就在体操、跳舞之间来回转,逛店绝对是奢侈活动。但女孩子逛店的本领,就像走路的本领一样,营养充足,发育健全,到了日子,自动就会显现出来。
最先显现出来的是臭美的感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下面一个妈妈说到这个。很有意思的是,孩子学校每个周五早上卖面包给大家,为学校集资。有一个家长,好几年如一日,每次都用一张2元的钞票,据说从未间断。大家问他哪里来这么多2元钞票,他也从不回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0-06-01 11:56:40)

尽管丫头在外面很害羞,在家里却是龙腾虎跃。楼下的邻居上来说:简直无法想象,一个孩子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听上去,好像一个加强排在行动。
长周末,丫头的计划是,最后一天晚上,在家中客厅里上演一场纪念老兵演出。她不是很了解老兵纪念日的意义,但是纪念活动一定不能少,她觉得责无旁贷。
提前三天,她就开始录制相关语音。比方说开场前提醒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56]
[57]
[58]
[59]
[6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