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茶亭

夕阳在山,清茶在手,正是一天最好的时候。。。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博文
(2009-07-19 09:58:41)
前不久回上海探亲,去了一次哈尔滨。能去哈尔滨,说来也是机缘。那是三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收到哈尔滨一位素不相识的博士生的来信,她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我们科研组的课题有关,来信问我要一点抗体。那时全世界只有我们组有这种抗体,我满足了她的要求。去年春天她突然寄来一篇文章,是她科研的结果。文章已投到德国一家杂志去了,寄给我的是一份拷贝。我读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2009-07-12 08:28:58)
昨天在茶轩里读到网友悟空孙关于中医的文章,想起两年前我曾就何祚庥关于中医的观点写过一篇小文,提到中医理论里确有不少不科学的地方,需要进行清理,去伪存真。有人就给我戴了一顶反对中医的帽子。我看后感到好笑。因为我本人就从事从中药中筛选有效成分的科研,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杂志上。我所反对的只是那些抱残守缺,反对中医科学化的观点。人们一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很久没有读中文小说了,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如焉》,作者胡发云。书是一位香港朋友来做客,临走时留下的,说:值得一看。我一看封面,下面的注明是:一字不删,足版全本。以为是一本给十八岁以上成人看的情色小说。再看封面顶上,有一句话:六朝无文,唯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当代亦无文,唯胡发云《如焉》而已。说这大话的不是别人,就是写出《往事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最近,斯德哥尔摩Karolinska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提示,婴儿是正常分娩还是剖腹产,将影响孩子将来的健康。他们发现,经剖腹产来到这世界的孩子,他们的免疫力不及正常分娩的孩子,日后更容易患哮喘,糖尿病,和其它的过敏反应,也更容易得癌症,比如白血病和男孩的睾丸恶性肿瘤。瑞典科学家的这一发现并不新颖,以前其他国家的医学研究者已有过类似的报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6-24 11:20:30)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台湾一家书店的网站里有《生理学大纲》出售,作者是吴襄和林坤伟。我当年在贵州读研究生时,吴襄和林坤伟都在那教研室里,他们都是我的老师。我知道吴襄这名字,还可以追溯到更早,早到我文革前在上海第一医学院读书时。二年级开始学生理学了,我到图书馆去找参考书,看到一本半旧的《生理学大纲》,作者就是吴襄。我读了几章,深感大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5-02 13:13:19)

奥洛夫是瑞典人,生就一张长脸,说话声音低沉,嗡嗡地就像从共鸣箱中发出来的一样。别看他身高两米,却自幼就喜欢小动物。听说我们研究所召动物饲养员,就兴冲冲赶来应征。被聘用后,走进动物房,看到里面有大白鼠、小白鼠、豚鼠、兔子、还有小乳猪,高兴得不得了,以为找到了今生第一称心的工作了。从此每天清笼给食时,都要把兔子抱在怀里摸两下,让又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4-26 12:24:09)

前天贴了篇文章,谈希维辛格的白芦笋。希维辛格除了芦笋外,还有一个美丽恢弘的宫殿,更是游人一定要去的地方。希维辛格是一个古城,城市的遗迹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希维辛格宫的前身,是一个城堡,建于1350年。古堡在欧洲三十年战争中毁于战火,后于1720年重建。起初只是作为菲利普王子的临时住处,但从1724年到1799年的时间里,希维辛格宫不断地仿法国的凡尔赛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春天来了,正是芦笋上市的时候。有些人,包括我自己,吃了芦笋后,特别是新鲜的嫩芦笋后,会闻到小便有一股特别不愉快的气味,好像有什么东西腐败了似的。一开始都有点顾虑,生怕自己的肾脏或膀胱有什么毛病了。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芦笋里有一种很特别的酸,俗称芦笋酸,它在体内分解代谢后,产生了一些含硫的物质,最主要的叫甲硫醇,分子式为CH3SH。甲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09-04-18 06:40:55)

希维辛格(Schwetzinger)位于德国的南部,近莱茵河,是一个小城,人口只有二万多,但却相当有名。她知名,一是因为那儿盛产白芦笋,二是因为她有一个仿法国凡尔赛那样的宫殿。游人到那儿,一可以饱口福,尝鲜嫩的白芦笋;二可以饱眼福,看美丽恢弘的巴洛克式的宫殿。白芦笋是德国的特产,尤以希维辛格的声誉好。白芦笋和绿芦笋虽然都属芦笋,但并不是同一品种。一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August女士,第一个Alzheimer氏病病人
Alzheimer所画的病人脑神经细胞的变化图
1901年11月26日,法兰克福一家精神病院里,有一位助理医生,名叫AloisAlzheimer。那天,他接待了一位病人,一位后来举世皆知的病人:Auguste女士(见上图)。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他们一开始交谈后,Alzheimer就发现眼前这位51岁的女病人的症状,是前所未见的。当Alzheimer问她问题时,她答非所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