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平日里讨论什么专业,什么地域,什么自我的重要性。但是在这发榜的日子,感性还是战胜了理性。黑眼珠都盯着名气上。你看那些录取的,个个都有过硬的成绩,什么合适不合适,不上个名校怎么对得起这份成绩,怎么对得起背后的辛劳与聪慧。而很多没有录取的,其实成绩也不差,但是功亏一篑,黯然神伤。再怎么说什么未来的路还长,合适的才能走得久。但是在这[
阅读全文]
少几个横扫,会给其它人多些机会?完全扯淡。大数据时代,空早就算好了。
其实真正有意的学校也就那么五六所,但是申请的时候多申请了,捞着了横扫了,也不能说申请的时候不明白事。这个都是个人心里有数的事。
比如说我要申请电脑。骨干申请无非这么两招。一招是ED(含EA排它)比如MIT,然后RDCalT,S。假定MiT。ED成了,万事皆休,也就没横扫啥事了,但其实比[
阅读全文]
一方面是具有竞争力的一代的数量达到高峰期,这个高峰期讲持续十几年,直到九十年代高科技移民子女潮过去,才能略有缓解。
另一方面,满意的藤/名校的数量范围会越来越小。州大由于种种原因挤压名私校的生存空间是大趋势。小疼鸡肋化已经成为事实。爬得美爬的满意的比例进一步缩小。
最后的贵族。Enjoy!
[
阅读全文]
爬藤公平与否的问题本来就有多种角度的说法,但是只看一点就一叶障目了。
首先球面铺开,当今世界,富得越富,穷得越穷。伪全球化加剧了这一趋势,资本对劳力的优势与来越大。但是如果再加上时间的维度,人类的文明史其实一贯如此。所谓文明,就是资源和劳力的斗争史。所谓公平就是权和利的平衡。所谓的权就是对资源的掌控。包括钱,资本。如果单就钱本身,[
阅读全文]
康校呢是在不断走下坡路的一个老牌名校。以前呢作为一个贵族学校,在深山老林里面有空灵的格调,终南的捷径,还是很受追捧的。奈何教育普及到今天,这个地理位置成为了鸡肋。也许坚持到技术再有突破普及的明天,就不成问题。但是今天的饭毕竟不能拖到明天才吃。
以前大学是培养忽悠的人才为主,啥都懂啥都不精。不过无所谓,反正劳动人民也不识字什么的。干[
阅读全文]
有家传的,经济硬的,学生自己也比较有决心的,智力很好的,具备所有这些的,冲名校。比如JHU,H,S,Columbia,Duke,Y,等等。如果没人指路,没人掏钱,学习水平有限,心思不坚定,就是因为听说学医有钱图之类来的,就应该保险一点,留个退身步,上一个工科比较好的综合性大公校,转向,跨专业都比较有余地。毕竟,医学也是技术性越来越主导的趋势。比如UofNC,UofMN[
阅读全文]
硅谷大公司的大食堂是真的爱护职工的福利吗?是也不是。
硅谷高科技烧热钱玩的大公司一多,周边的房地产价格一涨,低端劳动力人口必然会被驱逐,小利小本的餐饮业也一样被挤跑。
但是再高大上的装X人,也是要吃饭的,而且也是要吃好吃的的。所以要么跑比较远的路去吃好餐馆,要么等着在比较远比较便宜的地方做了盒饭皮萨之类的送来,要么自己做饭带(名校[
阅读全文]
像前面具体讨论学电脑的选择,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情况下,会选择少掏钱的本州大,而不是多掏钱的所谓名校。但是主要原因并非是学费,而是其他的各种考量。所以说,在现实情况里遇到是先救妈还是先救孩子的可能是很小的。不必极端的争论。
所以掏钱的问题,实质上不是掏不掏的问题,而是怎么掏,掏多少的问题。是一个程序问题。民主社会,程序正确是第一位的[
阅读全文]
昨天提到电脑专业学习,上学校选择的PK
本州学费方,
UofIl,GTech,UofMi,UofTx,Purdu,UofWa,UofWi,Vtech
全学费方,
CMU,Cornell,CTech,Columbia,JHU,UPenn,NW,
似乎多数人倾向于按专业排名来说事。付全学费的选了CMU和CTech,基本没选剩下的几个名校。看来有不少人同意专业比学校重要,掏学费的不一定更合适。这些概念是不错的。
概括来说,就是搞清楚自己的特长喜好,找到最合适[
阅读全文]
首先,是否付学费付多少,不是决定性因素。还是要综合考虑这个学校是否合适,当然学费是其中一个考量而已。不交学费省钱的不一定是最合适最好的学校,交学费的同样也不一定。就和买任何东西一样,只买最便宜的,只买最贵的,都不是最好的。
同时,付学费的态度也是重要的教育组成部分。即不能因为掏钱,就指手画脚,谁出钱谁决定去哪。也不能理所应当似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