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烟斗狼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2015-03-16 04:18:24)
【抗战胜利了,人们心中充满了希望。国虽破,山河尤在,一切都可以重来。无数鲜血和头颅,终于换来一个国家的自由与独立。我虽然只有13岁,很多方面尚且懵懂,但作为这场浩劫的幸存者,我学会了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这不是“训育”使然,而是战火的洗礼让我懂得了生命的可贵。我能够活下来,是多少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我和他们素不相识,但只因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5-03-15 04:54:48)
在“樱特攻”行动中,日军是从杭州经临安占领於潜的,这条路径“三点一线”,全程不到180里,是攻击於潜的最短距离。而在此之前,日军总是企图从孝丰进入天目山,翻越告岭,南下於潜。日军之所以要“舍近求远”,是因为“杭州-临安-於潜”这条线上有国军严密防守,很难突破。然而到“樱特攻”开始的1945年8月,形势却发生很大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3-13 23:55:27)
【叶专员那一宿没白折腾,战局的发展果然应验了神的“降觇”。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欧战结束,这下盟军可以腾出手来收拾东方残敌,日本帝国的灭亡已经指日可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8月我在家度假,一股日军不知从何处窜来,攻占了於潜县城。抗战至今,於潜一直没有落入敌手,虽说每年都要逃几回警报,总是有惊无险,而这次狼却真的来了。 母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3-13 04:12:26)
【河桥离昌化不过20里,我和大哥搭上一辆三轮,11点就到了。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小镇,保留了不少明清时期的房屋,大都为定居此地的徽州人所建。昌化溪在河桥一带也称柳溪,它接纳了昌南溪和蒲溪两条支流,往东南径出三十里,即与天目溪交汇,注入分水江,再通富春江。浙西虽然多山,但并不闭塞,全在于有水。天目溪和昌化溪在1500年前的《水经注》里就有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1944年是个太平年,浙西地区没打什么仗。我依然在校园里混日子。自暴自弃是一件很惬意的事,一旦开始便收不住脚。在家许下的种种心愿,到了三中这个极乐世界便都烟消云散。说起来我也是地主家的小少爷,却与那些贫民子弟玩得来,全无一点阶级意识。只有在婉如面前,我还是尽可能保持几分“温文尔雅”,好让她父母继续把我当成乖孩子。河桥离昌化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5-03-11 04:38:18)
【第二天一早,我和大哥退了房,乘坐长途汽车,9点半就到了昌化。一路上天空阴沉沉的,像块巨大的灰石板悬在头顶,仿佛随时都会砸下来。我们在街上转了半个小时,雪花就开始稀稀落落地飘洒。大哥缩了缩脖子,担心地说:“咱们还去河桥吗?这雪要是下大了,回杭州可不好走。”我说:“都到这儿了,干嘛不去?下午三点才有车开往杭州,中间这几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老烟去河桥镇上学后不久,第二次天目山保卫战爆发。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建立了若干敌后游击区,其中以中条山、大别山和天目山三大根据地最为有名。但是中条山根据地已在1941年5月丢掉,日军投入10万兵力,打垮了卫立煌的18万大军。此役日军仅伤亡3000人,而国军损失超过10万,被蒋介石称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大别山根据地则由21集团军建立,一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我这一次去三中上学,沿途经停两站。第一站是方家地主,在那里住了一宿。虽曰“地主”,方家却是地道的书香门第,祖辈出过三代进士,相当显赫。方家几个子女都是我兄姐的同学,颇多往来。方伯伯平日总在佛堂诵经打坐,对家事不管不问。方伯母则十分能干,与我母亲同属“四大金刚”,但她的文化层次要高一截,谈吐举止也显得更加文雅。她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我和大哥从山上下来,已经7点多了。於潜笼罩在一片昏黄之中。那一扇扇贴着春联的大门背后,是一户户普通的家庭,也许并不富裕,在我看来却有一种特别的温馨——在这冬日的寂寞的山城。一股凄凉涌上我的心头。这里已经没有我的家,尽管那座老宅还在,黑乎乎地呆在永惠巷的尽头,门口挂着一块白色的木牌子,依稀可见八个大字:“於潜县供销合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到1943年,我已经11岁,虚岁则有12岁了。这是我从童年转入少年的阶段,原先的懵懵懂懂,像天目山的云雾一样渐渐散去,我的记忆变得越来越清晰。 这时期常来我家串门的有两个人:警察局的巡官徐君和县三青团书记林君,他俩可能钟情于我的二姐。徐君显然不如林君条件好,但我跟徐君却合得来。他这个人比较实在,我家有事叫他,他立马就到。上回灵儿失踪,[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