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内容涵盖:传统经学为主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为主的古文字学研究、宗教史和制度史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学和校勘学为主的古典文献研究、京都学派为主的海外汉学研究、古代神话和诗论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个人资料
博文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意义及其前景 一般人大多认为:在众多人文学科中,只有考古学才是一门与世无争的学科。在文艺作品中甚至出现了以当考古学家的妻子就可以取得婚姻安全和稳定(自己的妻子越老就越可爱)的话题,因为据说考古学家是一群只钟情于“年老”物品的怪物。当然,这些都是对考古学和考古学家的误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外的考古学界对中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商代銅器銘文中的“遘祭”及相关问题研究 “遘祭”的“遘”字,铭文中一般作“”,也作“”。如《保卣》中就是如此。《说文解字》:“遘,遇也。”《尚书·金滕》:“遘厉虐疾。”可见这是“遘”字的本意。但是,出现在商代金文中的“遘”字,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即“遘祭”。如《四祀邲其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商周彝铭中的“嗣子”和作器者的关系研究 商周彝铭中经常出现对作器者和受器者之关系的记载。 如反映子为祖和父作器的《走钟》:“走作朕皇且、文考宝和钟”。反映子为父作器的《小臣作父乙觯》:“小臣作父乙宝彝”。如反映子为母作器的《龙母尊》:“作龙母尊”。如反映妇女自作器的《妊壶》:“妊作宝壶”。如反映男子自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刘正教授《商周彝铭学研究史》书评发表在《南方文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古文字和氏族问题 ——从商周金文谈宗、族概念的本质区别 一、姓的来源及其演变 “姓”与“氏”不同。姓产生在前,氏产生在后。 根据《春秋》整理得出的“古姓”有:妫、姒、子、姬、风、赢、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隗、漆、允等22个姓。许慎《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rdqu[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从王懿荣到孙诒让 ——《契文举例》为中心的考察 前言 从1899年发现甲骨文开始,甲骨文研究走进学术界已经将近一百多年了。和中国几千年历史的长河相比,一百多年的甲骨学史无疑是短暂的,但是它却加深并印证了我们对于中国商周历史和文明的真正了解和认识。正是因为甲骨学的出现,使得中国古籍中绵绵数千载有关商周历史和文明的种种或明或暗的传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史墙盘》和微氏家谱 1976年12月在陕西省扶风县庄白村一号西周青铜器窖藏出土。作此器人的名字叫“墙”,是当时著名的微氏家族中的一员,所做的官职为“史”,“墙”者为纪念其先祖而作的铜盘,故此器名为《史墙盘》。现藏于陕西省周原博物馆。 《史墻盘》制作于西周中期,通高16.2厘米,口径47.3厘米,深8.6厘米,重12.5公斤。圈足,饰窃曲[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殷代金文中的庙制问题 一、殷周庙制发展史 古代中国的史学家们建构出一幅由夏至周的庙制发展史。但是,对这一发展史的建构却有两种观点存在。 以《礼纬·稽命征》一书为代表,认为:”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夏,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六。”此说重点在于通过对”周因于殷礼”的证明,从而达到否定周庙的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刘正先生新出巨著《金文学术史》述评 发表在《殷都学刊》2015年第1期,刘正《金文学术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年12月。
宋玉玺(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纵览古今,对商周金文研究的历史绵延数千年之久。由此而来,商周金文研究的著作之多,说汗牛充栋绝不过分。从先秦至今,商周金文研究的大师,代代不绝。随着商周金文研究之理论的不断深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甲骨文家谱刻辞研究 ──对《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甲骨的考察 在使用甲骨文的时代,占卜吉凶和祭祀祖先成了甲骨文记载的主要内容。祭祀祖先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就是对自己祖先的确认。所以在商、周两代的青铜器铭文上最为常见的“子子孙孙永宝用”就成了一句祖先传给后代的基本训条。在商周时代,“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为了准确牢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81]
[82]
[83]
[84]
[8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