樵客

讲述亲身经历,感悟天地人生
个人资料
fuz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当年俺读过类似的内经版本,有节无断。这个刻印版还算好读的,真正头痛的是加注手抄本。 节选:皮部论,经络论。这两部涉及前几天讨论的经、脉、络。 下图截自网络(不是脉络啊) https://ed29.com/index.php?title=黃帝內經素問補註釋文&variant=zh-hans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7-09 13:56:21)

。本期望能像常人一样平实安祥生活,没成想,折腾成个超人(老婆的评语)。 老生常谈 是年初以来开的新博文系列,想做为周记,录下所做所见所学所悟,尤其着重为家庭建设做了哪些事儿。前几年身体不好,许多活计耽搁了,得抓紧时间修房子整院子。只写了四篇,后继无暇。 蔬菜常种 老农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庄稼不得年年种。俺的菜也是种了一茬又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烦躁、失眠、心火旺,膝软、腿寒、脚冰凉。无需药、补,可练八段锦之五六两式,引火归元,水火相济。 https://youtu.be/_mr4sTtfqI8 另外还有其它招法供选择 下文来自https://m.jianke.com/zypd/5671030.html 教您几招引火归元法把火引下来 2019-01-2217:19中医技术殿堂 现如今,大部分人上火是上热下寒,久寒而起的!真正需要泻火的没几个。如果你不是身体倍儿棒的壮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7-08 21:41:36)
本篇为“内经中的脉络气血”的补遗。 http://bbs.wenxuecity.com/health/846455.html 或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054/201907/5170.html 难经.论病.虚实邪正http://www.quanxue.cn/CT_ZhongYi/Nan/Nan04.html 48难曰:人有三虚三实,何谓也? 然:有脉之虚实,有病之虚实,有诊之虚实也。脉之虚实者,濡者为虚,紧牢者为实。病之虚实者,出者为虚,入者为实,言者为虚,不言者为实;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7-06 05:40:26)
欲了解黄帝内经所述经络糸统。 首先应搞清楚“经”、“脉”,“络”有别,须明白络、脉有虚实、阴阳、气血之分,血有清(至清为水)浊,气有盛(至极为液)衰。 血(水)有质有形易感知,只要是活的动物,无论在哪儿切个口,都会流血,多少而已,可见可知。 至于气么,有质无形难分辨。尤其“清”气,无色无味;有些浊气有味可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9-07-02 18:07:37)
多来自仓贮和加工运输过程,或家里保管不当,也可能来自植物生长成熟过程,与农田中施杀虫药没啥大关系。 专家级的解说https://m.mydrivers.com/newsview/596889.html?ref=https%3A//www.google.com/ 常见的种类有 米象 https://baike.baidu.com/item/米虫 米象(Sitophilusoryzae)属于鞘翅目,象虫科,又名米虫、谷牛。是全变态昆虫,其一生经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9-06-27 19:49:04)
不觉中,来健坛快二年了,开阔了眼界,长了见识。有幸认识了许多有识之士,更目睹了两位大师的诞生。无独有偶,这两位的开悟都源于严重的颈椎病。现代社会生存压力使他们在三十余岁便重病缠身,经年久治无效,绝望中自创神功,打坐静养修炼。不仅调理好了自己的的顽疾,更有志传功于世,救人于水火,旨在开启民智,天下无病。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6-22 22:16:44)
西谚:老狗学不了新把戏(Youcan'tteachanolddognewtricks)。 那么人呢? 十五年前回了一次国,去了儿时居住过的地方。一起长大上学的小伙伴,有的已经从工厂退休了,还不到五十岁。前几年大学同学都满六十,已陆续离职了。大多打牌跳舞旅游吃喝,还有参加各种神级讲座仙级探索兼养生保健练功卖丹的。 几年前大病,医生说我的情况可以辞职拿残保,到62岁接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1)
(2019-06-21 11:55:58)
啥叫中医,怎么能成为一位好中医,请开眼。 切记,故事而已,别较真。但需指出:名医不是教出来的!更不是吹出来的! 担过水的都知道:嘚瑟得越厉害,桶里剩下的水越少!桶里的水越少,响声越大! 欲知详细故事,请阅读罗生的“古代的中医·七大名医传奇” 引子 在外人看来,中医是一种很神秘的学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9-06-20 13:05:27)
常言道“春困秋乏夏打盹”,漫漫长日,百般事端,神困身乏。有条件者可在午后小憩,恢复精力。囧境之人亦可忙里偷闲,闭目养神片刻。 本人以此法伴生,受益匪浅。无论彼时顽童、学海渡舟、工农乡里、职场竞技,几乎每天午饭后暂短的打盹或闭目静坐。不然午后必定磕睡连篇,效率低下,甚至事故频发。 吾道不孤,同行者比比皆是: https://www.backchina.c[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
[21]
[22]
[23]
[24]
[2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