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长》文:飞花诵:麦恬
她是一朵飞花,无意间飘落到这个世界。
她本不属于这里,她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使者。
这只是幻想,但是所有人都希望这是现实。
很多人因为她的离去而哭泣。
谁也不知道,在他们哭泣的时候,她已经游过了苦海,在天上微笑地看着他们。
——致彼岸的飞花
“人人在读,行行在转,连大妈和大爷都读哭了,飞[
阅读全文]
《雕匠》文:申赋渔诵:Bobo
1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华就是木槿。
木槿长在土地庙的前面。门左一棵,门右一棵。左边一棵的树下,是一口水井,井上的石栏早已被绳子磨出了很多印痕。远村隐隐传来两声鸡鸣,天刚微曦。“咿呀”一声,庙门开了。雕匠拎了一只木盆出来,到井边上,打一桶水洗脸,仰头便看到了木槿枝头刚开的花朵。雕匠这才想起[
阅读全文]
《外婆信佛》文:李娟诵:Bobo
外婆非常有眼色的,每天搬把板凳坐在院子门口等我回家。看到我手上拎着排骨,就赶紧很勤快地帮忙洗姜;看到拎了冻鸡爪子,就早早地把白糖罐子捧到厨房为红烧做准备;要是看到我拎着一条鱼的话,则悄悄地打开后门走了——走到隔壁菜园子里偷芹菜。
每次偷了芹菜回来,她老人家总是做出一副受惊不小的模样,捂着胸口,直吐舌[
阅读全文]
《社戏》文:鲁迅诵:王大民
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
阅读全文]
《戏台》文:雪小禅诵:梅影蝶衣
戏台是戏子的。上了戏台的人,总感觉和别人不一样。第一次登上戏台是小时候的麦场。收了秋,请来了唱戏的,檩条搭成戏台,马车拉来很多戏箱,唱戏的红男绿女下来,在戏台扮上唱。只觉得好看。乡间有野气,又有一种难得的贞静。月朗星稀的薄秋,天气有些凉了,苏三唱“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她要说什么呢?
一般戏台[
阅读全文]
《老王》文:杨绛诵:月下泛舟
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他感叹自己“人老了,没用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
阅读全文]
《尾随我十八年的姥姥》文:陈燕诵:Bobo
1
五岁生日那天,姥姥要带我去买一条裙子,玫红色的。她说,我穿玫红色的衣服最好看。
这颜色太让人好奇了。有一次,我问姥姥什么是红色,她正好在切西红柿,便说西红柿是红色的。我记住了。有次听小姨说要穿红色衣服,我就嚷着说:“小姨穿着西红柿上学去啦。”气得小姨骂我是臭猫。
还有一次,我在[
阅读全文]
《孤独之旅》文:曹文轩诵:黎春
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
小木船赶着鸭子,不知行驶了多久,当杜小康回头一看,已经不见油麻地时,他居然对父亲说:“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
阅读全文]
《鲁滨孙漂流记》文:(英)丹尼尔·笛福诵:张家声
我于一六三二年生在英国约克郡的一个体面人家,我父亲是德国人,母亲娘家姓鲁滨孙,由于母亲的缘故,我就被取名叫鲁滨孙·克罗茨那。我有两个哥哥,一个哥哥是英国步兵团的中校,后来跟西班牙人打仗时阵亡了,至于我第二个哥哥的下落,我至今毫无所知,正像我父亲和母亲后来不知道我的下落一样。
从幼[
阅读全文]
《三峡》文:余秋雨诵:张家声
在国外,曾有一个外国朋友问我:“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么?一个,请只说一个。”
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很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
一
顺长江而下,三峡的起点是白帝城。这个头开得真漂亮。
对稍有文化的中国人来说,知道三峡也大多以白帝城开头的。李白那首名诗,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