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来讲讲美国的小费文化
文章来源: 妙人儿282024-06-01 08:40:37

也来讲讲美国的小费文化

最近几天,我看到几个我非常喜欢的YouTuber博主,他们都在说美国的小费文化是垃圾或者是不合理。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想从几个方面谈谈。首先,从我身边的事情说起。我身边的美国朋友,大多数是中产阶级,收入在十万到二十万左右,并不算富裕。许多人甚至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子,只能住在租金控制的公寓里。但是,当我们一起吃饭结账时,如果我只给了15%的小费,他们会大叫:“什么人这么吝啬!” 我感觉美国朋友给小费是从高线开始,然后尽可能多给。他们的理论是,能给多少就给多少,越多越好。他们认为这些从事服务业的人收入较低,工作辛苦,所以多给些小费算是对他们辛苦工作的酬劳,也是一种感谢服务的方式。这在我看来,是一种美国式的善良。

当然,我通常给小费会根据最低标准或者稍微多一点,这点可能和他们不同。

还有一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新冠疫情前,我常常因为商务原因去香港出差,有时候会接触到一些住在半山甚至家里有直升机停机坪的富人。有一次在商务晚餐时聊到小费,他们建议说香港不用给小费。当时我感到很惊讶,心想你们这么富裕,居然不愿意给小费?后来,我在香港宾馆时,习惯性地把港币硬币放在枕头上给housekeeping,结果发现每次回来房间里都会多几瓶水或其他洗漱用品。显然,香港人还是很感激小费的,并不是完全不需要给小费。所以,善意是可以被感受到的。

还有一次在海南的经历也很有意思。当时公司在那里开商务会议,我们在沙滩上遇到当地农民卖椰子,三只椰子卖一百块钱。所有的美国同事都没有讨价还价,直接付了一百块钱。我国内的朋友告诉我,这椰子其实二十块钱一个就能买到,他们觉得美国人很傻。但我跟美国同事聊后,他们说看到农民在沙滩上卖椰子很辛苦,赚不了多少钱,所以多付一点就当是小费。这也是美国人的善良体现。

还有一次我在巴黎出差时,回到宾馆看到门童在数小费,发现他手里的小费几乎全是美金。所以看来在欧洲,愿意给小费的还是美国人。

当然,现在在美国,小费文化有点过分了。买一杯咖啡没有任何服务也要你给小费,这点我同意不合理。但是总体上,我觉得美国的小费文化更多反映的是美国人的善良。

你们觉得小费文化是垃圾还是善良的体现?请在评论区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