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阅读页

八记颂赞共二十首

五古近体诗共九十首

  题随州紫阳先生壁

  唐时随州,又谓之汉东郡,属山南东道。紫阳先生,见二十九卷《汉东紫阳先生碑铭》。

  神农好长生,(1)风俗久已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2)喘息飡妙气,(3)《步虚》吟真声。(4)道与古仙合,心将元化并。(5)楼疑出蓬海,鹤似飞玉京。(6)松雪窗外晓,(7)池水阶下明。忽耽笙歌乐,颇失轩冕情。终愿惠金液,(8)提携凌太清。(9)(1)《史记·正义》:《括地志》云: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山东有石穴。昔神农生于厉乡,所谓列山氏也。春秋时为厉国。

  (2)《艺文类聚》:《真人周君传》曰:紫阳真人周义山,字委通,汝阴人也。入蒙山,遇羡门子乘白鹿,执羽盖,仗青毛之节,侍从十余玉女,乃再拜叩头,乞长生要诀。羡门子曰:“子名在丹台玉室,何忧不仙?”

  (3)《抱朴子》:“闭藏喘息”。又曰:“粗气,是喘息之气也。”《楚辞》:“飡六气而饮沆瀣兮。”

  (4)《异苑》:陈思王游山,忽闻空里诵经声,清远遒亮,解音者则而写之,为神仙声。道士效之,作步虚声。《乐府古题要解》:“《步虚词》,道观所唱,备言众仙缥缈轻举之美。”

  (5)陈子昂诗:“古之得仙道,信与元化并。”

  (6)玉京,详五卷注。又《一统志》:玉京洞,在赤城山,道书十大洞天之第六。晋许迈尝居此,《与王羲之书》云“自山阴至临海,多有金庭玉堂仙人芝草”,谓此。庾信诗:“玉京传相鹤,太乙授飞龟。”

  (7)颜延年诗:“山明望松雪。”

  (8)金液,仙家上药,详十三卷注。

  (9)《楚辞》:“若王侨之乘云兮,载赤霄而游太清。”

  题元丹丘山居

  故人栖东山,自爱丘壑美。青春卧空林,白日犹不起。松风清襟袖,石潭洗心耳。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并序

  唐河南府有颍阳县,本武林县,载初元年析河南伊阙嵩阳置,开元十五年更名颍阳。

  丹丘家于颍阳,新卜别业,其地北倚马岭,(1)连峰嵩丘,南瞻鹿台,(2)极目汝海,(3)云岩映郁,有佳致焉。白从之游,故有此作。

  (1)《元和郡县志》:马岭山,在河南府密县南十五里,洧水所出。

  (2)《一统志》:鹿台山,在南阳府汝州北二十里,有台状若蹲鹿。

  (3)枚乘《七发》:“南望荆山。北望汝海。”李善注:汝称海,大言之也。《一统志》:汝水源出嵩县分水岭,经流郏县,合扈涧、长桥等水,戴液、团造等溪,东流入淮。

  仙游渡颍水,访隐同元君。忽遗苍生望,(1)独与洪崖群。(2)卜地初晦迹,兴言且成文。却顾北山断,前瞻南岭分。遥通汝海月,不隔嵩丘云。之子合逸趣,而我钦清芬。(3)举迹倚松石,谈笑迷朝曛。益愿狎青鸟,(4)拂衣栖江濆。

  (1)《通鉴》:谢安虽为布衣,时人皆以公辅期之,士大夫至相谓曰:“安石不出,当如苍生何!”

  (2)薛综《西京赋注》:“洪崖,三皇时伎人。”

  (3)陆机《文赋》:“诵先人之清芬。”

  (4)江淹诗:“青鸟海上游。”李善注:《吕氏春秋》曰:海上有人好青者,朝至海上而从青游,青至者前后数百。其父曰:“闻汝从青游,盍取来?

  我欲观之。”其子明旦至海上,群青翔而不下,刘良注:青鸟,海鸟也。琦按:此诗所谓“青鸟”,当是用此事。然考今《吕氏春秋》本“青”作“蜻”,而注以为蜻蝏小虫,与李氏所引不同。疑今本之讹也。

  诗意谓颍阳别业,固尽丘壑之美,而已之所好更在江湖,是以欲与青鸟相狎而栖息江濆。范传正称:“太白偶乘扁舟,一日千里,或遇胜境,终年不移。”逸情所寄,不即此可见欤?

  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

  胡三省《通鉴注》:扬州江都县南三十里有瓜州镇,正对京口北固山。

  所谓新河,即今之瓜州运河是也。

  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1)天地同朽灭。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爱此如甘棠,(2)谁云敢攀折。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3)海水落斗门,(4)潮平见沙汭。(5)我行送季父,弭掉徒流悦。(6)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7)惜此林下兴,怆为山阳别。(8)瞻望清路尘,(9)归来空寂蔑。

  (10)(1)《旧唐书·玄宗纪》:开元二十六年,润州刺史齐浣开伊娄河于扬州南瓜洲浦。又《齐浣传》:开元二十五年,迁润州刺史。润州北界隔大江,至瓜步沙尾,纡汇六十里,船绕瓜步,多为风涛所漂损。浣乃移其漕路于京口埭下,直渡江二十里。又开伊娄河二十五里,即达扬子县。自是免漂损之患,岁减脚钱数十万,迄今利济焉。

  (2)《风俗通》:召公当农桑之时,重为所烦劳,不舍乡亭,止于棠树之下,听讼决狱,百姓各得其所。寿九十余乃卒。后人思其德美,爱其树而不敢伐。《诗·甘棠》之所作也。

  (3)宋文帝诗:“极望周天险,留察浃神京。”

  (4)《新唐书》:江南送租庸调物,以岁二月至扬州,入斗门。

  (5)木华《海赋》:“云锦散文于沙汭之际。”李善注:毛苌《诗传》曰:芮,崖也。“芮”与“汭”通。《左传集解》:“水之隈曲曰汭。”《说文》:“汭,水相入也。”“泬,水从孔穴疾出也。”或疑《广韵》、《韵会》诸书屑薛韵中无“汭”字,当以“泬”为是者。琦按:江淹《拟古诗》:“赤玉隐瑶溪,云锦被沙汭。昨发赤亭渚,今宿浦阳汭。”皆作□□音读,与设、绝、灭、雪、别字相叶,何疑于此诗耶?

  (6)江淹诗:“弭棹阻风雪。”李善注:“弭,止也。”

  (7)鲍照诗:“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

  (8)阮籍、阮咸叔侄与嵇康等寓居河内山阳,共为竹林之游,见十二卷注。

  (9)曹植诗:“君若清路尘。”

  (10)谢灵运诗:“各勉日新志,音尘慰寂蔑。”寂蔑,犹寂寞也。

  洗脚亭

  诗乃送行之作,题内似有缺文。

  白道向姑熟,(1)洪亭临道旁。前有吴时井,下有五丈床。(2)樵女洗素足,行人歇金装。(3)西望白鹭州,(4)芦花似朝霜。送君此时去,回首泪成行。

  (1)白道,大路也。人行迹多,草不能生,遥望白色,故曰白道。唐诗多用之,郑谷“白道晓霜迷”,韦庄“白道向村斜”,是也。《通典》:宣州当涂县城即晋姑熟城也。胡三省《通鉴注》:姑熟,前汉丹阳春谷县地。今太平州当涂县即姑熟之地,县南二里有姑熟溪,西入大江。陆游曰:“姑熟城在当涂北。”

  (2)床,井栏也。

  (3)傅玄《秋胡行》:“遂下黄金装。”梁简文《登山马诗》:“间树识金装。”

  (4)《景定建康志》:白鹭洲,在城之西,与城相望,周回十五里。《江南志》:白鹭洲在江宁县西南大江中。

  劳劳亭

  《景定建康志》:劳劳亭,在城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吴置亭在劳劳山上,今顾家寨大路东即其所。《江南通志》:劳劳亭,在江宁府治西南。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题金陵王处士永亭

  原注:“此亭盖齐朝南苑,又是陆机故宅。”《江南通志》:南苑,在江宁府城外瓦棺寺东北。《方舆胜览》:陆机宅,图经云在上元县南五里,秦淮之侧,有二陆读书堂在焉。

  王子耽玄言,贤豪多在门。好鹅寻道士,(1)爱竹啸名园。(2)树色老荒苑,池光荡华轩。(3)北堂见明月,(4)更忆陆平原。(5)扫拭青玉簟,为余置金尊。

  醉罢欲归去,花枝宿鸟喧。何时复来此,再得洗嚣烦。

  (1)《法书要录》:王羲之性好鹅。山阴昙村有一道士养好鹅十余,王清旦乘小船故往,意大愿乐,乃告求市易,道士不与,百方譬说不能得。

  道士乃言:“性好道,久欲写河上公《老子》,缣素早办,而无人能书。府君若能自屈,书《道德经》各两章,便合群以奉。”羲之便住半日,为写毕,笼鹅而归。

  (2)《世说》: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厅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

  (3)王微诗:“长想凭华轩。”吕延济注:“轩,楼上钩栏也。华者,有华饰文彩也。”

  (4)陆机诗:“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

  (5)《晋书·陆机传》:成都王颖以机参大将军军事,表为平原内史。

  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并序

  白久在庐、霍,元公近游嵩山,(1)故交深情,出处无间,嵒信频及,许为主人,欣然适会本意。当冀长往不返,欲便举家就之,兼书共游,因有此赠。

  (1)庐山,在今江西九江、南康二府界内。霍山,在今江南庐州界内。嵩山,在今河南登封、洛阳、巩、密四县界内。详见前注。

  家本紫云山,(1)道风未沦落。(2)沉怀丹丘志,(3)冲赏归寂寞。朅来游闽荒,(4)扪涉穷禹凿。(5)夤缘泛潮海,(6)偃蹇陟庐、霍。凭雷蹑天窗,弄景憩霞阁。且欣登眺美,颇惬隐沦诺。三山旷幽期,(7)四岳聊所托。(8)故人契嵩、颍,(9)高义炳丹雘。(10)灭迹遗纷嚣,终言本峰壑。自矜林湍好,不羡市朝乐。偶与真意并,顿觉世情薄。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11)拙妻好乘鸾,娇女爱飞鹤。提携访神仙,从此炼金药。(12)(1)紫云山,在绵州彰明县西南四十里,峰峦环秀,古木樛翠,地里书谓常有紫云结其上,故名。冈来自北为天仓,为龙洞;其东为风洞,为仙人青龙洞,为露香台;其西为蟆颐,为白云洞;其南为天台,为帝舜洞,为桃溪源,为天生桥。有道宫建其中,名崇仙观,观中有黄箓宝宫,世传为唐开元二十四年神人由他山徙置于此,宫之三十六柱皆檀木,铁绳隐迹在焉。此山地志不载,宋魏鹤山作记,载集中。太白生于绵州,所谓家本紫云山者,盖谓是山欤?

  (2)《梁书》:“道风素论,坐镇雅俗。”

  (3)《楚辞》:“仍羽入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

  (4)朅来,详见十三卷主。闽,今福建地,在唐时为建州、福州、泉州、漳州、汀州五郡之地。东瓯与闽地相连接,在唐时为温州、台州、处州三郡之地。秦时立闽中都,合东瓯在内。至汉始分东瓯,以立东海王。太白生平未尝入闽,而温、台、处三州则游历多见于诗歌,疑此诗所谓“闽荒”者,指东瓯之地而言也。

  (5)《说苑》: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

  (6)左思《吴都赋》:“夤缘山岳之岊。”

  (7)三山,谓海中三神山。

  (8)《左传》:四岳三涂。杜预注:四岳,东岳岱,西岳华,南岳衡,北岳恒。盖古称四岳,不兼中岳在内,后世兼中岳而言,故称五岳也。

  (9)嵩山、颍水,详九卷注。《史记·扁鹊传》:“窃闻高义之日久矣。”

  (10)《书·梓材》:“惟其涂丹雘。”孔颖达《正义》:雘,是采色之名,有青色者,有朱色者,“炳丹雘”即炳若丹青之义。

  (11)颜延年诗:“芬馥歇兰若。”李周翰注:“兰若,香草,幽兰、杜若也。”

  (12)金药,金丹,上药也。

  题江夏修静寺

  李邕为北海太守,以文字名天下,时人称为李北海,详十九卷注。

  我家北海宅,作寺南江滨。空庭无玉树,高殿坐幽人。书带留青草,(1)琴堂幂素尘。(2)平生种桃李,寂灭不成春。

  (1)《三齐记》:郑玄教授于不期山,山下生草,形如薤,长尺余,坚韧异常,土人名曰“康成书带”。

  (2)《韵会》:“幂,覆也。”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太平御览》:《九华山录》曰: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焉。李白因游江汉,睹其山秀异,遂更号曰九华。

  山之上有池塘数亩,水田千石。其池有鱼,长者半寻,颁首頳尾,朱鬐丹腹。人欲观之,叩木鱼即跃,以可食之物散于池中,食讫而藏焉。其水流泄为龙池,溢为暴泉,入龙潭溪。

  青阳县南有九子山,(1)山高数千丈,上有九峰如莲华。按图徵名,无所依据。

  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2)事绝古老之口,复阙名贤之纪,虽灵仙往复,而赋咏罕闻。予乃削其旧号,加以九华之目。时访道江、汉,憩于夏侯回之堂,开檐岸帻,(3)坐眺松雪,因与二三子联句,传之将来。

  (1)《太平寰宇记》:青阳县,天宝元年割秋浦、南陵、泾三县置,在青山之阳,故号曰青阳。属宣州,永泰元年隶池州。

  (2)《史记·太史公自序》:“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

  (3)《说文》:发有巾曰帻。岸帻,谓脱其巾而露额也。《世说》:谢奕在桓温座席,岸帻啸咏,无异常日。

  妙有分二气,(1)灵山开九华(李白)。层标遏迟日,(2)半壁明朝霞。(高霁)积雪曜阴壑,飞流歕阳崖。(3)(韦权兴)青荧玉树色,(4)缥缈羽人家。

  (5)(李白)(1)孙绰《天台山赋》:“太虚辽廓而无阂,运自然之妙有,融而为川渎,结而为山阜。”李善注:“妙有,谓一也。言大道运彼自然之妙,一而生万物也。”《老子》曰:“道生一。”王弼曰:“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

  谓之为“妙有”者,欲言有,不见其形,则非有,故谓之妙;欲言其无,物由之以生,则非无,故谓之有。斯乃无中之有,谓之妙有也。

  (2)层标,谓山峰之层叠者。“标”当作“ ”,一作“ ”。《广韵》:“ ,山峰是也。”迟日,春日也,见五卷注。

  (3)谢灵运诗:“朝旦发阳崖。”

  (4)《羽猎赋》:“玉石嶜崟,眩耀青荧。”颜师古注:“青荧,言其色青而有光荧也。”李善注:“青荧,光明貌。”

  (5)羽人,仙人也,见二十卷注。

  题宛溪馆

  吾怜宛溪好,百尺照心明。何谢新安水,千寻见底清。(1)白沙留月色,绿竹助秋声。却笑严湍上,(2)于今独擅名。

  (1)《江南通志》:宛溪,在宁国府东,水至清澈。新安江,在徽州府,其源有四,一出歙之黟山,一出休宁之率山,一出绩溪之大鄣山,一出婺源之浙岭。四水皆达歙浦,会流至严州,合金华水,入浙江。为滩凡三百六十。

  水至清,深浅皆见底。

  (2)《一统志》:七里滩,在严州桐庐县四,一名严陵濑,即汉严光垂钓处。

  题东溪公幽居

  杜陵贤人清且廉,(1)东溪卜筑岁将淹。(2)宅近青山同谢眺,(3)门垂碧柳似陶潜。(4)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客到但知留一醉,盘中只有水精盐。(5)(1)《雍录》:“杜陵,在长安东南二十里。”

  (2)《韵会》:“淹,久留也,滞也,久也。”

  (3)《方舆胜览》:青山,在当涂县东南三十里。齐宣城太守谢朓筑室于山南,遗址犹存。绝顶有谢公池。唐天宝间改为谢公山。山下有青草市,一名谢家市。

  (4)《南史》:陶潜少有高趣,宅边有五柳树,故尝著《五柳先生传》,盖以自况。

  (5)《梁书》:中天竺国有真盐,色正白,如水精。《魏书》:太宗赐崔浩御缥醪酒十斛,水精戎盐一两。《金楼子》:胡中白盐,产于山崖,映日光明如水精,胡人以供国厨,名君王盐,亦名玉华盐。

  嘲鲁儒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1)首戴方山中。(2)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3)君非叔孙通,(4)与我本殊伦。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5)(1)曹植《洛神赋》:“践远游之文履。”

  (2)《庄子》:“宋钘、尹文作华山之冠以自表。”注云:“华山上下均平,作冠象之,表己心均平也。”后人所谓“方山冠”盖出于此。

  (3)秦家丞相,谓李斯。《史记·李斯传》: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

  《汉书》:隽不疑,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颜师古注:褒,大裾也,言著褒大之衣,广博之带。而说者乃以为朝服垂褒之衣,非也。

  (4)《史记》:叔孙通说上曰:“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遂与所征三十人西。

  (5)《说文》:“汶水出琅邪朱虚东泰山,东入潍。”桑钦说汶水出泰山莱芜,西南入泲。

  惧谗

  二桃杀三士,(1)讵假剑如霜。(2)众女妒蛾眉,(3)双花竞春芳。魏妹信郑袖,掩袂对怀王。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4)行将泣团扇,(5)戚戚愁人肠。

  (1)晏子以二桃杀三士,见三卷《梁甫吟》注。

  (2)魏文帝诗:“欧氏宝剑,何为低昂?白如积雪,利若秋霜。”

  (3)《离骚》:“众女嫉予之蛾眉兮,谣诼谓予以善淫。”

  (4)《战国策》:魏王遗楚王美人,楚王悦之。夫人郑袖知王之悦新人也,甚爱新人,衣服玩好择其所喜而为之,宫室卧具择其所善而为之,爱之甚于王。王曰:“郑袖知寡人之悦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郑袖知王以已为不妒也,因谓新人曰:“王爱子美矣,然恶子之鼻,子见王则必掩鼻。”新人见王,因掩其鼻。王谓郑袖曰:“新人见寡人则掩其鼻,何也?”郑袖曰:“妾不知也。”王曰:“虽恶,必言之。”郑袖曰:“其似恶闻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无使逆命。

  (5)班婕妤《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观猎

  太守耀清威,乘闲弄晚辉。江沙横猎骑,山火绕行围。(1)箭逐云鸿落,(2)鹰随月兔飞。不知白日暮,欢赏夜方归。

  (1)庾信诗:“山火即时燃。”山火,猎者烧草以驱逼禽兽之火也。

  (2)《抱朴子》:“飞堕云鸿,沉纶引鲂鲤。”

  观胡人吹笛

  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1)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2)愁闻《出塞》曲,(3)泪满逐臣缨。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

  (1)《汉书·杨恽传》:“家本秦也,能为秦声。”

  (2)杨齐贤曰:古者,羌笛有《落梅花》曲。《舆地广记》:宣州宣城县有敬亭山。

  (3)《古今注》:“横吹,胡乐也。张博望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二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魏、晋以来二十八解不复具存,世用者《黄鹤》、《陇头》、《出关》、《入关》、《出塞》、《入塞》、《折杨柳》、《黄覃子》、《赤之阳》、《望行人》十曲。”

  军行

  骝马新跨白玉鞍,(1)战罢沙场月色寒。(2)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1)《史记集解》:“徐广曰:赤马黑髦曰骝。”吴均诗:“白玉镂衢鞍,黄金马脑勒。

  (2)胡三省《通鉴注》:“唐人谓沙漠之地为沙场。”

  从军行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1)独领残兵千骑归。

  (1)《晋书·匈奴传》:其四姓有呼延氏、卜氏、兰氏、乔氏,而呼延氏最贵。

  平虏将军妻

  平虏将军妇,入门二十年。君心自不悦,妾宠岂能专。出解床前帐,行吟道上篇。古人不吐井,(1)莫忘昔缠绵。(2)(1)古乐府:王宋者,平虏将军刘勋妻也,入门二十余年。后勋悦山阳司马氏女,以宋无子,出。还于道中作诗二首,曰:“翩翩床前帐,张以蔽光辉。昔将尔同去,今将尔同归。缄藏箧笥里,当复何时披?”又曰:“谁言去妇薄,去妇情更生。千里不吐井,况乃昔所奉。远望未为遥,蜘蹰不得并。”

  程大昌曰:“千里不吐井,况乃昔所奉,”谓尝饮此井,虽舍而去之千里,知不复饮矣,然犹以尝饮乎此而不忍吐也,况昔所尝奉以为君子者乎!(2)陆机诗:“畴昔之游,好合缠绵。”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1)何人不起故园情。

  (1)《折杨柳》,古曲名,见前四首注。

  嵩山采菖蒲者

  神人多古貌,双耳下垂肩。嵩岳逢汉武,疑是九疑仙。我来采菖蒲,服食可延年。言终忽不见,(1)灭影入云烟。(2)喻帝竟莫悟,终归茂陵田。(3)(1)《神仙传》:汉武上嵩山,登大愚石室,起道宫,使董仲舒、东方朔等斋洁恩神。至夜,忽见有仙人,长二丈,耳出头巅,垂下至肩。武帝礼而问之,仙人曰:“吾九疑之人也。闻中岳石上菖蒲一寸九节,可以服之长生,故来采耳。”忽然失人所在。帝顾侍臣曰:“彼非复学道服食者,必中岳之神以喻朕耳。”为之采菖蒲服之,经三年,帝觉闷不快,遂止。时从官多服,然莫能持久,唯王兴闻仙人教武帝服菖蒲,乃采服之不息,遂得长生。邻里老少皆云世世见之,竟不知所之。

  (2)谢灵运《山居赋》:“广灭影于崆峒,许遁音于箕山。”

  (3)《汉书·武帝纪》:后元二年二月丁卯,帝崩于五柞宫;三月甲申,葬茂陵。臣瓒曰:“茂陵,在长安西北八十里。田,即后人所谓墓田也。”

  卢照邻诗:“花月茂陵田。”

  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1)风吹绕钟山,(2)万壑皆龙吟。(3)王子停凤管,(4)师襄掩瑶琴。(5)余韵渡江去,天涯安可寻。

  (1)《广韵》:“倜傥,不羁也。”江淹《横吹赋》:“出天下之英音。”

  (2)《景定建康志》:“钟山,一名蒋山,在城东北一十五里。”

  (3)马融《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

  (4)《列仙传》: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沈约诗:“沃若动龙骖,参差凝凤管。”

  (5)《家语》: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馨为官,然能于琴。”江淹诗:“金箫哀夜长,瑶琴怨暮多。”

  流夜郎闻酺不预

  《汉书·文帝纪》:“赐酺五日。”服虔曰:“酺,音蒲。”文颖注:“酺,音步。汉律,三人以上无故群饮酒,罚金四两,今诏横赐得令聚会饮食五日也。”颜师古注:“酺之为言布也,王德布于天下而合聚饮食为酺。服音是也。”唐时无三人群饮之禁,所谓赐酺者,盖聚作伎乐,年高者得赐酒食耳。《唐书》:至德二载十二月,赐民酺五日。此诗当是至德二载所作。

  北阙圣人歌大康,(1)南冠君子窜遐荒。(2)汉酺闻奏钧夭乐,(3)愿得风吹到夜郎。

  (1)北阙,见五卷注。《诗·国风》:“无已太康。”《毛传》曰:“康,乐也。”魏明帝《野田黄雀行》:“百姓讴吟咏太康。”

  (2)南冠君子,用《左传》钟仪事,见二十四卷注。《汉书·韦贤传》:“抚宁遐荒。”遐荒,谓远方荒僻之地。

  (3)钧天乐,用赵简子事,见一卷注。

  放后遇恩不沾

  天作云与雷,需然德泽开。(1)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2)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3)(1)首二句暗用《周易》“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罪”意。

  (2)《史记·正义》:倭国,西南大海中岛居,凡百余小国,在京师南万三千五百里,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韩诗外传》:成王之时,有越裳氏,重九译而至,献白雉。“东风”、“白雉”二句,言远人皆蒙恩泽之意。

  (3)《史记》:贾生,名谊,洛阳人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座隅。楚人命鸮曰“服”。贾生既以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三辅黄图》:宣室,未央前殿正室也。庾信诗:“欣兹河朔饮,对此洛阳才。”

  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1)宣城还见杜鹃花。(2)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3)(1)子规,一名杜鹃,蜀中最多,春暮则鸣,闻者凄恻。

  (2)杜鹃花,处处有之,即今之映山红也。以二三月中杜鹃鸣时盛开,故名。

  (3)三巴,巴郡、巴西、巴东也,详见四卷注。太白本蜀地绵州人,绵州在唐时亦谓之巴西郡,因在异乡,见杜鹃花开,想蜀地此时杜鹃应已鸣矣,不觉有感而动故国之思。

  杨升庵引此诗以为太白是蜀人非山东人之一证。或以此诗为杜牧所作《子规诗》,非也。

  白田马上闻莺

  白田,地名,今江南宝应县有白田渡,当是其处。

  黄鹂啄紫椹,五月鸣桑枝。(1)我行不记日,误作阳春时。蚕老客未归,(2)白田已缲丝。驱马又前去,扪心空自悲。(3)(1)陆玑《诗疏》:“黄乌,黄鹂留也,或谓之黄栗留。幽州人谓之黄莺,一名仓庚,一名商庚,一名鵹黄,一名楚雀。齐人谓之抟黍,关西谓之黄鸟,一云鹂黄。当椹熟时来在桑间,故里语曰:‘黄栗留,看我麦黄椹熟不?’亦是应节趋时之鸟也。”椹本作葚,桑实也。生青,熟则紫色。

  (2)《埤雅》:“蚕足于叶,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老。”

  (3)宋之问诗:“越俗鄙章甫,扪心空自怜。”

  三五七言

  杨齐贤曰:“古无此体,自太白始。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1)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1)《本草纲目》:“慈乌,北人谓之寒鸦,以冬月尤盛也。”

  《沧浪诗话》以此诗为隋郑世翼之诗,《臞仙诗谱》以此篇为无名氏作,俱误。

  杂诗

  白日与明月,昼夜尚不闲。况尔悠悠人,安得久世间。传闻海水上,乃有蓬莱山。玉树生绿叶,灵仙每登攀。一食驻玄发,再食留红颜。(1)吾欲从此去,去之无时还。

  (1)《列子》:蓬莱山,在渤海之东,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其上珠玕之树皆丛生,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孙绰《天台山赋》:“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江淹诗:“玄发已改素。”

  寄远十二首

  三鸟别王母,(1)衔书来见过。肠断若剪弦,(2)其如愁思何!遥知玉窗里,(3)纤手弄云和。(4)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写水山井中,同泉岂殊波。

  秦心与楚恨,皎皎为谁多?

  (1)三鸟,三青鸟,西王母使也。见六卷《相逢行》注。

  (2)鲍照《伤逝赋》:“离若剪弦。”

  (3)梁简文帝诗:“何时玉窗里,夜夜更缝衣。”

  (4)《旧唐书》:如筝稍小曰云和。《文献通考》:云和琵琶,如筝,用十三弦,施柱,弹之足黄钟一均而倍六声,其首为云象,因以名之。非周官云和琴瑟之制也。又:唐清乐部有云和筝,盖其首象云,与云和琴瑟之制同矣。

  其二青楼何所在?乃在碧云中。宝镜挂秋水,罗衣轻春风。新妆坐落日,怅望金屏空。念此送短书,愿因双飞鸿。(1)(1)江淹诗:“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李周翰注:“短书,小书也。”

  其三本作一行书,(1)殷勤道相忆。一行复一行,满纸情何极。瑶台有黄鹤,为报青楼人:(2)朱颜凋落尽,白发一何新。自知未应还,离居经三春。(3)桃李今若为,当窗发光彩。莫使香风飘,留与红芳待。(4)(1)何逊诗:“欲寄一行书。”

  (2)江淹《去故乡赋》:“愿使黄鹤兮报佳人。”

  (3)《楚辞》:“将以遗兮离居。”

  (4)江淹诗:“瑶色行应罢,红芳几为乐。”

  其四玉箸落春镜,(1)坐愁湖阳水。(2)闻与阴丽华,(3)风烟接邻里。(4)青春已复过,白日忽相催。但恐荷花晚,令人意已摧。相思不惜梦,日夜向阳台。

  (5)(1)《白帖》:“甄后面白,泪双垂如玉箸。”刘孝威诗:“谁怜双玉箸,流面复流襟。”

  (2)《古西门行》:“何能坐愁拂郁。”湖阳县,本汉旧县,唐时隶唐州淮安郡。

  (3)阴丽华,汉光武帝之后,南阳新野人。见七卷《南都行》注。

  (4)自新野至湖阳,道里远近不及百里,所谓“风烟接邻里”也。

  (5)阳台,见二卷注。

  其五远忆巫山阳,花明渌江暖。踌躇未得往,泪向南云满。春风复无情,吹我梦魂断。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短。

  此诗与乐府《大堤曲》相同,惟首三句异耳,编者重入。注已见前者,不复再出。

  其六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相思无日夜,浩荡若流波。流波向海去,欲见终无因。遥将一点泪,远寄如花人。

  其七妾在春陵东,(1)君居汉江岛。百里望花光,往来成白道。(2)一为云雨别,此地生秋草。秋草秋蛾飞,(3)相思愁落晖。何由一相见,灭烛解罗衣。(4)(1)《通典》:汉春陵故城在今随州枣阳县东。

  (2)白道,注见本卷《洗脚亭》注。

  (3)江淹《扇上彩画赋》:“促织兮始鸣,秋蛾兮载飞。

  (4)《子夜四时歌》,“开窗秋月光,灭烛解罗裳。”

  其八忆昨东园桃李红碧枝,(1)与君此时初别离。金瓶落井无消息,(2)令人行叹复坐思。坐思行叹成楚、越,(3)春风玉颜畏销歇。(4)碧窗纷纷下落花,青楼寂寂空明月。两不见,但相思,空留锦字表心素,至今缄愁不忍窥。(5)(1)阮籍诗:“嘉树下成蹊,东园桃与李。”

  (2)《淮南王篇》:“金瓶素埂汲寒浆。”释宝月诗:“莫作瓶落井,一去无消息。”

  (3)鲍照诗:“安能行叹复坐愁。”

  (4)又鲍照诗:“容华坐销歇。”

  (5)江总诗:“横波翻泻泪,束素反缄愁。”

  其九长短春草绿,缘阶如有情。卷葹心独苦,抽却死还生。(1)睹物知妾意,希君种后庭。闲时当采掇,念此莫相轻。

  (1)《艺文类聚》:《南越志》曰:宁乡县草多卷施,拔心不死。江、淮间谓之宿莽。

  其十鲁缟如玉霜,(1)笔题月支书。(2)寄书白鹦鹉,(3)西海慰离居。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天末如见之,(4)开缄泪相续。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相思千万里,一书直千金。

  (1)颜师古《汉书注》:“缟,缯之精白者也。”鲁缟,鲁地所作之缯。

  详十七卷注。

  (2)月支,汉时西域国名。《史记》、《汉书》皆作月氏。《史记·正义》:氏音支。凉、甘、肃、瓜、沙等州,本月氏国之地。《汉书》云本居敦煌、祁连间是也。后人皆作月支。

  (3)《初学记》:《南方异物志》曰:鹦鹉有三种:青者大如乌曰;一种白,大如鸱鸮;一种五色,大于青者。交州、巴南皆有之。《桂海虞衡志》:白鹦鹉,大如小鹅,亦能言。羽毛玉雪,以手抚之,有粉粘著指掌,如蛱蝶翅。用白鹦鹉寄书,事奇而未详所本。

  (4)谢庄《月赋》:“气雾地表,云敛天末。”

  其十一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余空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闻余香。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黄叶落,白露湿青苔。

  其十二爱君芙蓉婵娟之艳色,(1)若可飡兮难再得。(2)怜君冰玉清迥之明心,(3)情不极兮意已深。朝共琅玕之绔食,(4)夜同鸳鸯之锦衾。(5)恩情婉娈忽为别,(6)使人莫错乱愁心。乱愁心,涕如雪,寒灯厌梦魂欲绝,觉来相思生白发,盈盈汉水若可越,(7)可惜凌波步罗袜。(8)美人美人兮归去来,莫作朝云暮雨兮飞阳台。(9)(1)《西京杂记》:“卓文君姣好,脸际常若芙蓉。”《广韵》:“婢娟,好貌。”

  (2)陆机诗:“鲜肤一何盛,秀色若可飡。”

  (3)鲍照《舞鹤赋》:“抱清迥之明心。”

  (4)阮籍诗:“朝餐琅玕实。

  (5)《西京杂记》:“赵飞燕女弟在昭阳殿,遗飞燕鸳鸯被。”陈子昂诗:“闻有鸳鸯绮,复有鸳鸯衾。”

  (6)《韵会》:“婉娈,美好也。”

  (7)《古诗》:“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8)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9)云雨、阳台,见二卷注。

  长信宫

  《汉书》:“赵飞燕姊弟从自微贱兴,逾越礼制,寝盛于前。班倢伃失宠,稀复进见。赵氏姊弟骄妒,倢伃恐久见危,求供养太后长信宫,上许焉。《三辅黄图》:长信宫,汉太后常居之。按《通灵记》:太后,成帝母也。后宫在西,秋之象也,秋主信,故宫殿以“长信”为名。

  月皎昭阳殿,(1)霜清长信宫。天行乘玉辇,(2)飞燕与君同。(3)更有欢娱处,承恩乐未穷。谁怜团扇妾,独坐怨秋风。(4)(1)《西京杂记》:赵飞燕女弟居昭阳殿。

  (2)李德林诗:“天行肃辇路。”沈炯诗:“玉辇迎飞燕,金山赏邓通。”

  (3)按《汉书》:成帝游于后庭,尝欲与班倢伃同辇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辇,得无近似乎?”上善其言而上。太白翻其事而用之,言飞燕与君同辇而行,化实为虚,畦径都别。

  (4)班倢伃诗:“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长门怨二首

  《乐府古题要解》:《长门怨》,为汉武帝陈皇后作也。后,长公主嫖女,字阿娇。及卫子夫得幸,后退居长门宫,愁闷悲思。闻司马相如工文章,奉黄金百斤,令为解愁之词。相如作《长门赋》, 帝见而伤之,复得亲幸者数年。后人因其赋为《长门怨》焉。天回北斗挂西楼,(1)金屋无人萤火流。(2)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1)宋之问诗:“地隐东岩室,天回北斗车。”

  (2)金屋,见四卷注。

  其二桂殿长愁不记春,(1)黄金四屋起秋尘。(2)便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田人。(3)(1)沈约诗:“恩畅兰席,欢同桂殿。”

  (2)鲍照诗:“高墉宿寒雾,平野起秋尘。”

  (3)《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吕向注:“月在空如悬也。”

  春怨

  白马金羁辽海东,(1)罗帷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2)(1)卢思道诗:“白马金羁侠少年。”辽海,即古辽东郡地,方千有余里,南临大海,故文人多称辽海。

  (2)梁简文帝《序愁赋》:“玩飞花之入户,看斜晖之度寮。”萧子范诗:“落花徒入户,何解妾床空。”

  代赠远

  妾本洛阳人,狂夫幽燕客。渴饮易水波,(1)由来多感激。胡马西北驰,(2)香鬃摇绿丝。(3)鸣鞭从此去,(4)逐虏荡边陲。(5)昔去有好言,不言久离别。

  燕支多美女,(6)走马轻风雪。见此不记人,恩情云雨绝。啼流玉箸尽,(7)坐恨金闺切。织锦作短书,肠随回文结。(8)相思欲有寄,恐君不见察。焚之扬其灰,(9)手迹自此灭。

  (1)《元和郡县志》:河北道易州易县有易水,一名故安河,出县西宽中谷。《周官》曰:并州,其浸滦、易。燕太子丹送荆坷易水之上,即此水也。

  陶潜诗:“渴饮易水流。”

  (2)曹植诗:“白马饰金羁,联翩西北驰。”

  (3)《广韵》:“鬃,马鬣也。”

  (4)谢灵运诗:“鸣鞭适大河。”

  (5)《左传》:“虔刘我边睡。”《广韵》:“陲,边也。”

  (6)燕支山,见四卷注。

  (7)玉箸,见本卷注。

  (8)武后《璇玑图序》:苻坚时,秦州刺史扶风窦滔妻苏氏,名蕙,字若兰,知识精明,仪容秀丽,然性近于急,颇伤嫉妒。滔拜安南将军,留镇襄阳,不与偕行。苏悔恨自伤,因织锦为回文,五采相宣,莹心辉目。纵广八寸,题诗二百余首,计八百余言,纵横反覆,皆为文章,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名曰《璇玑图》。读者不能悉通,苏氏笑曰:“徘徊宛转,自为语言,非我家人,莫之能解。”遂发苍头赍至襄阳。滔览之,感其妙绝,迎苏氏于汉南,恩好愈重。

  (9)古《有所思》曲:“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陌上赠美人

  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1)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1)《真诰》:赤水山中学道者朱孺子,八月五日,西王母遣迎,即日乘五色云车登天。庾信《步虚词》:“东明九芝盛,北烛五云车。”五云车,仙人所乘者,此盖夸美言之。

  闺情

  流水去绝国,浮云辞故关。水或恋前浦,云犹归旧山。(1)恨君流沙去,(2)弃妾渔阳间。(3)玉箸夜垂流,(4)双双落朱颜。黄鸟坐相悲,绿杨谁更攀。

  织锦心草草,挑灯泪斑斑。窥镜不自识,况乃狂夫还。

  (1)张协诗:“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

  (2)《元和郡县志》:居延海,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一百六十里,即居延泽。

  古文以为流沙者,其沙风吹流行,故曰“流沙”。《通典》:沙州,古流沙地,其沙风吹流行,在郡西八十里。《太平御览》:流沙,在玉门关外。《唐书·西域传》:吐谷浑西北有流沙数百里。《地理今释》:流沙,在今陕西嘉峪关外索科鄂模以北,东至贺兰山,西至废沙州界,几南北千余里,东西数百里。其沙随风流行,随处有之。

  (3)渔阳,古北戎无终于国也。战国时属燕,秦于其他地置渔阳郡,二汉及隋因之。唐为幽州地,开元十八年析幽州置蓟州,后谓蓟州为渔阳郡。

  (4)玉箸,见前注。

  代别情人

  清水本不动,桃花发岸旁。桃花弄水色,波荡摇春光,我悦子容艳,子倾我文章。风吹绿琴去,曲度《紫鸳鸯》。(1)昔作一水鱼,今成两枝鸟。哀哀长鸡鸣,夜夜达五晓。(2)起折相思树,(3)归赠知寸心。覆水不可收,(4)行云难重寻。天涯有度乌,莫绝瑶华音。(5)(1)绿绮琴,司马相如之琴也。曲度,犹渡曲,谓隐度作新曲。俱见二十卷注。《紫鸳鸯》,疑即所度之曲名。

  (2)《焦仲卿妻诗》:“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3)左思《吴都赋》:“相思之树。”刘渊林注,“相思,大树也,材理坚邪,斫之则文,可作器,其实如珊瑚,历年不变,东冶有之。”

  (4)《三国志注》:“覆水不可收也。”

  (5)《楚辞》:“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王逸注:”瑶华,玉华也。谢朓诗:“惠而能好我,问以瑶花音。”

  代秋情

  几日相别离,门前生穞葵。(1)寒蝉聒梧桐,(2)日夕长鸣悲。白露湿萤火,清霜零兔丝。(3)空掩紫罗袂,长啼无尽时。

  (1)《广韵》:“穞,自生稻也。”《广雅》:“葵,菜也,尝倾叶向日,不令照其根。

  (2)蔡邕《月令章句》:“寒蝉应阴而鸣,鸣则天凉,故谓之寒蝉也。”

  (3)兔丝,蔓草也,多生荒野古道中,蔓延草木之上,有茎而无叶,细者如线,粗者如绳,黄色,子入地而生。初生有根,及缠物而上,其根自断,盖假气而生,亦一异也。

  对酒

  蒲萄酒,(1)金叵罗,(2)吴姬十五细马驮。(3)青黛画眉红锦靴,(4)道字不正娇唱歌。玳瑁筵中怀里醉,(5)芙蓉帐里奈君何。(6)(1)《史记》:大宛左右以蒲萄为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十数岁不败。《太平寰宇记》:蒲萄酒,西域有之,前代或有贡献。及贞观中破高昌,收马乳蒲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太宗自损益之,造酒,酒成,凡有八色,芳香酷烈,味兼醍醐。既颁赐群臣,京师始识其味。

  (2)《北齐书》:神武宴僚属,于坐失金叵罗。窦泰令饮酒者皆脱帽,于祖珽髻上得之。《邵氏闻见后录》:“近世以洗为叵罗,若洗岂可置之譬上?未知叵罗是何物。”

  (3)《唐六典注》:陇右诸牧监使,每年简细马五十匹进。其翔麟凤苑厩,别简粗壮敦马一百匹,与细马同进。按此知所谓细马乃骏马之小者耳。

  (4)《中华古今注》:梁天监中,武帝诏宫人作白妆青黛眉。《韵会》:青黛似空青而色深。《本草》:青黛,从波斯国来,今以太原并庐陵、南康等处染淀瓮上沫紫碧色者用之。

  (5)昭明太子《七契》:“身托玳瑁之筵。”

  (6)鲍照诗:“七彩芙容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怨情

  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犹来重。花性飘扬不自持,玉心皎洁终不移。故人昔新今尚故,还见薪人有故时?(1)请看陈后黄金屋,(2)寂寂珠帘生网丝。

  (1)江总诗:“故人虽故昔经新,新人虽新复应故。”

  (2)金屋,见四卷注。

  湖边采莲妇

  小姑织白纻,未解将人语。(1)大嫂采芙蓉,(2)溪湖千万重。长兄行不在,莫使外人逢。愿学秋胡妇,(3)贞心比古松。(4)(1)《韵会》:“将,与也。”

  (2)《古今注》:“芙蓉,一名荷华,生池泽中,实曰莲,花之最秀异者。”

  (3)《列女传》:洁妇者,鲁秋胡子妻也。既纳之五日,去而官于陈。五年乃归,未至家,见路旁妇人采桑,秋胡子悦之,下车谓曰:“若曝采桑,吾行道远,愿托桑荫下飡,下赍休焉。”妇人采桑不辍。秋胡子谓曰:“力田不如逢丰年,力桑不如见国卿。吾有金,愿以与夫人。”妇人曰:“嘻!夫采桑力作,纺绩织纴,以供衣食,奉二亲,养夫子。吾不愿金,所愿卿无有外意,妾亦无淫佚之志。收子之赍与笥金。”秋胡子遂去,至家,奉金遗母。使人唤妇至,乃向采桑者也。秋胡子惭。妇曰:“子束发辞亲往仕,五年乃还,当所悦驰骤,扬尘疾至,今也,乃悦路旁妇人,下子之粮以金与之,是忘母也。忘母不孝。好色淫佚,是污行也。污行不义。夫事亲不孝,则事君不忠;处家不义,则治官不理。孝义并忘,必不遂矣。妾不忍见。”遂去而东走,投河而死。

  (4)范云《寒松》诗:“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代寄情楚辞体

  君不来兮,徒蓄怨积思而孤吟。(1)云阳一去,(2)以远隔巫山绿水之沉沉。

  留余香兮染绣被,夜欲寝兮愁人心。(3)朝驰余马于青楼,(4)恍若空而夷犹。

  (5)浮云深兮不得语,却惆怅而怀忧。使青鸟兮衔书,(6)恨独宿兮伤离居。

  (7)何无情而雨绝,(8)梦虽往而交疏。横流涕而长嗟,(9)折芳洲之瑶花。(10)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11)愿为连根同死之秋草,不作飞空之落花。

  (1)《楚辞·九辩》:“蓄怨兮积思,心烦憺兮忘食事。”

  (2)《子虚赋》:“于是楚王乃登阳云之台。”孟康注:“云梦中高唐之台,宋玉所赋者,言其高出云之阳也。”琦按:诗意正暗用《高唐赋》中神女事,知“云阳”乃“阳云”之误为无疑也。

  (3)曹掳诗:“薄暮愁人心。”

  (4)《楚辞·九歌》:“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5)又云:“君不行兮夷犹。”王逸注:“夷犹,犹豫也。”

  (6)沈约诗:“衔书必青鸟,嘉客信龙镳。”

  (7)又《九歌》:“将以遗兮离居。”

  (8)傅玄侍:“昔君与我兮形影潜结,今君与我兮云飞雨绝。”

  (9)又《九歌》:“横流涕兮潺湲。”

  (10)又云:“采芳洲兮杜若。”王逸注:“芳洲,香草丛生水中之处。”

  又《九歌》:“折疏麻兮瑶花。”王逸注:“瑶花,玉花也。”谢灵运诗:“瑶花未堪折。”李周翰注:“瑶花,麻花也,其色白,故比于瑶。此花香,服食可致长寿,故以为美。”

  (11)刘琨诗:“夕阳忽西流。”

  学古思边

  衔悲上陇首,肠断不见君。流水若有情,幽哀从此分。苍茫愁边色,惆怅落日曛。山外接远天,天际复有云。白雁从中来,飞鸣苦难闻。足系一书札,寄言叹离群。离群心断绝,十见花成雪。胡地无春晖,征人行不归。相思沓如梦,珠泪湿罗衣。

  思边

  去年何时君别妾,南园绿草飞蝴蝶。(1)今岁何时妾忆君,西山白雪暗秦云。

  (2)玉关去此三千里,(3)欲寄音书那可闻!(1)张景阳诗:“蝴蝶飞南园。”

  (2)西山即雪山,又名雪岭。上有积雪,经夏不消。在成都之西,正控吐蕃,唐时有兵戍之。杜子美诗“西山白雪高”,“西山白雪三城戍”,正指此地。

  (3)玉关,详见三卷注。

  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口号,即口占也,详九卷注。

  风动荷花水殿香,(1)姑苏台上见吴王。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

  (2)(1)徐陵诗:“荷开水殿香。”

  (2)《十六国春秋》:石虎正会,殿上施白玉床、流苏帐。

  琦按:吴王,即为庐江太守之吴王也。以其所宴之地比之姑苏,以其美人比之西施,乃席上口占,以寓笑谑之意耳。若作咏古,味同嚼蜡。

  折荷有赠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1)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1)红蕖,红荷也。

  此篇即前卷《拟古》之第十一首,只五字不同。

  代美人愁镜二首

  明明金鹊镜,(1)了了玉台前。(2)拂拭皎冰月,光辉何清圆。红颜老昨日,白发多去年。铅粉坐相误,(3)照来空凄然。

  (1)《太平御览》:《神异经》曰:昔有夫妻将别,破镜,人各执半以为信。其妻与人通,镜化为鹊,飞至夫前,夫乃知之。后人因铸镜为鹊,安背上。自此始也。

  (2)《女红馀志》:淑文所宝,有对凤垂龙玉镜台。淑文名婉,姓李氏,贾充妻。

  (3)《韵会》:“铅粉,胡粉也,以铅烧炼而成,故曰铅粉。”

  其二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1)烛我金缕之罗衣。(2)时将红袖拂明月,为惜普照之余辉。(3)影中金鹊飞不灭,台下青鸾思独绝。(4)藁砧一别若箭弦,(5)去有日,来无年。狂风吹却妾心断,玉箸并堕菱花前。(6)(1)萧子显诗:“明镜盘龙刻,簪羽凤凰雕。”

  (2)刘孝威侍:“琼筵玉笥金缕衣。”

  (3)《抱朴子》:“三光以普照著明。”

  (4)《艺文类聚》:宋范泰《鸾鸟诗序》曰:昔罽宾王结罝峻卯之山,获一鸾鸟,甚爱之,欲其鸣而不能致也。乃饰以金笼,享以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其夫人曰:“尝闻鸟见其类而后鸣,何不悬镜以映之。”王从其意。鸾睹影悲鸣,哀响冲霄,一奋而绝。刘昭《后汉书注补》:“鸾,凤类,而色青。”

  (5)《乐府古题要解》:古词“藁砧今何在”。藁砧,砆也,盖妇人谓其夫之隐语也。

  (6)玉箸,泪也。江总诗:“红楼千愁色,玉箸两行垂。”《飞燕外传》:“七出菱花镜一奁。”《埤雅》:“旧说镜谓之菱花,以其面平光影所成如此。”庾信《镜赋》云“照壁而菱花自生”是也。《尔雅翼》:“昔人取菱花六觚之象以为镜。”

  赠段七娘

  罗袜凌波生网尘,(1)那能得计访情亲。千杯绿酒何辞醉,一面红妆恼杀人。

  (1)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别内赴征三首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1)(1)望夫山,见二十二卷注。

  其二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归时傥佩黄金印,(1)莫见苏秦不下机。

  (2)(1)《初学记》:卫宏《汉旧仪》曰:列侯,黄金印,龟钮,文曰印。丞相、将军,黄金印,龟钮,文曰章。《新书》:天子之相,号为丞相,黄金之印。

  (2)《战国策》: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去秦而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其三翡翠为楼金作梯,(1)谁人独宿倚门啼?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1)郭璞诗:“翘手攀金梯。”

  秋浦寄内

  我今寻阳去,(1)辞家千里余。结荷见水宿,却寄大雷书。(2)虽不同辛苦,怆离各自居。我自入秋浦,(3)三年北信疏。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有客自梁苑,(4)手携五色鱼,(5)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

  (1)寻阳郡,唐时之江州也,隶江南西道。

  (2)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辛贫,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发千里,日逾十晨,严霜惨节,悲凤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太平寰宇记》:舒州望江县有大雷池,水西自宿松县界流入雷池,又东流经县甫,去县百里,又东入于海。江行百里为大雷口,又有小雷口,宋鲍明远有《登大雷岸与妹书》,乃此地。

  (3)秋浦县,唐时隶江南西道之池州。

  (4)梁苑,在唐为河南道宋州之宋城县。

  (5)鱼书,详十一卷注。

  自代内赠

  宝刀裁流水,无有断绝时。妾意逐君行,缠绵亦如之。别来门前草,秋巷春转碧。扫尽更还生,萋萋满行迹。鸣凤始相得,雄惊雌各飞。游云落何山?

  一往不见归。估客发大楼,(1)知君在秋浦。梁苑空锦衾,阳台梦行雨。(2)妾家三作相,失势去西秦。犹有旧歌管,凄清闻四邻。曲度入紫云,(3)啼无眼中人。(4)妾似井底桃,(5)开花向谁笑?君如天上月,不肯一回照。窥镜不自识,别多憔悴深。安得秦吉了,(6)为人道寸心。

  (1)估客,商人也。古乐府有《估客乐》。大楼山,在池州府城南,唐时为秋浦县地。

  (2)阳台行雨,盖言惟梦中得相见耳。事见二卷注。

  (3)宗楚客三为宰相。曲度,曲之节奏。俱详十五卷注。

  (4)陆机诗:“仿佛眼中人。”

  (5)井底桃,即四卷“桃李出深井”之意。今庭中天井是也。萧子显诗:“桐生井底叶交加。”

  (6)《太平广记》:“秦吉了,容、管、廉、白州产此鸟,大约似鹦鹉,嘴脚皆红,两眼后夹脑有黄肉冠。善效人言,语音雄大、分明于鹦鹉。以熟鸡子和饭如枣饲之。《桂海虞衡志》:秦吉了,如鹦鹉,绀黑色,丹咮黄距,目下连项有深黄文,项毛有缝,如人分发。能人言,比于鹦鹉尤慧,大抵鹦鹉声如儿女,吉了声则如丈夫,出邕州溪洞中。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霜调楚关木,始知杀气严。(1)寥寥金天廓,(2)婉婉绿红潜。胡燕别主人,(3)双双语前檐。三飞四回顾,欲去复相瞻。岂不恋华屋,(4)终然谢珠帘。

  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

  (1)《月令》:“仲秋之月,杀气浸盛。”江淹诗:“杀气起严霜。”刘良注:“杀气,寒气也。”

  (2)陈子昂诗:“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

  (3)《尔雅翼》:“胡燕比越燕而大,臆前白质黑章,其声亦大。巢悬于大屋两榱间,其长有容匹素者,谓之蛇燕。”

  (4)谢灵运诗:“华屋非蓬居。”昌向注:“华,画饰也。”

  送内寻庐山女道士

  李腾空二首《方舆胜览》:延真观,在南康军城北四十里,旧名昭德。唐女真李腾空所居。腾空,宰相李林甫之女。《庐山志》:蔡寻真,侍郎蔡某女也。

  李腾空,宰相李林甫女也。幼并超异,生富贵而不染,遂为女冠,同入庐山。蔡居屏风叠之南,李居屏风叠之北,学三洞法,以丹药、符箓救人疾苦。至三元八节,会于咏真洞,以相师讲。贞元中,九江守许浑以状闻,昭德皇后赐以金帛、土田。已而蜕去,门人收簪简瘗之。乡俗岁时祭祀不绝。昭德崩,许浑入朝,因乞赐观额,以昭追奉,诏以咏真洞寻真观,腾空所居,为昭德观。

  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水舂云母难,(1)风扫石捕花。(2)若恋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1)白居易诗有“何处水边难,夜春云母声”及“云难无人水自舂”之句。

  自注云:“庐山中云母多,故以水碓捣炼,俗呼为云碓。”

  (2)《本草衍义》:石楠,叶似枇杷叶之小者而背无毛。正二月间开花,冬有二叶为花苞,苞既开,中有十余花,大小如椿花,甚细碎。每一苞约弹许大,成一球,一花六叶,一朵有七八球,淡白绿色。花罢,去年叶尽脱,渐生新叶。

  《诗人玉屑》:诗体有借对,孟浩然“厨人具鸡泰,稚子摘杨梅”,太白“水舂云母碓,风扫石楠花”,少陵“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是也。

  其二多君相门女,(1)学道爱神仙。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2)一往屏风叠,(3)乘鸾著玉鞭。

  (1)多,犹重也。

  (2)鲍照《与妹书》:“左右青霭,表里紫霄。《韵会》:“霭,云集貌。”

  (3)屏风叠,在庐山,见十一卷注。

  赠内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1)(1)《后汉书》:周泽为太常,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常卧病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诏狱谢罪。当世疑其诡激,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一日不斋醉如泥。”

  在寻阳非所寄内

  《后汉书·陈蕃传》:或禁锢闭隔,或死徙非所。《晋书·曹摅传》:狱有死囚,岁夕,摅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后人以囹圄为“非所”,本此。刘长卿有《非所留系闻长州军笛声》,亦用其字。

  闻难知恸哭,行啼入府中。多君同蔡琰,流泪请曹公。(1)知登吴章岭,(2)昔与死无分。崎岖行石道,(3)外折入青云。相见若悲叹,哀声那可闻!(1)《后汉书》:陈留董祀妻者,同郡蔡邕女也,名琰,字文姬。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宾客曰:“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改容。操曰;“诚实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2)《江西通志》:吴章山,在九江、南康二府之界,西去九江府城三十里,南去南康府城四十五里,与庐山相接,岭路峻隘。宋孔武仲《吴章岭诗》云:“庐山北转是吴章,岩草纷纷静有香。”或云:昔有吴章者居此,故名。

  或谓吴障山,以其为吴之障也。周必大《泛舟游山录》:上吴章岭,乱石聱牙,颇亦险峻。岭脊分江东、西两路界,过界便见五老峰,是为山南。

  (3)《韵会》:“崎岖,山险也。”

  南流夜郎寄内

  夜郎天外怨离居,(1)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2)(1)《古诗》:“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一统志》:章山,在湖广德安府城东四十里,古文以为内方山。《左传》:吴自豫章与楚夹汉。旧图经云:豫章,即今之章山。唐李白娶安陆许氏,逮流夜郎,妻在父母家,有《寄内》诗云“南来不得豫章书”,亦言安陆之豫章也。琦按:魏颢序:“太白始娶于许,终取于宗。”则此时之妇乃宗也,因寓居豫章,故云。《一统志》犹以流夜郎时之妇为许相之女,以豫章为德安府之豫章山,俱误。

  越女词五首

  长干吴儿女,(1)眉目艳星月。(2)屐上足如霜,(3)不着鸦头袜。

  (1)《江南通志》:长千里,在江宁府南五里。

  (2)梁武帝诗:“容色玉耀眉如月。”

  (3)《晋书·五行志》:初作屐者,妇人头圆,男子头方。圆者顺之义,所以别男女也。至太康初,妇人履乃头方,与男无别。则知古妇人亦著屐也。

  其二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1)卖眼掷春心,(2)折花调行客。(3)(1)《史记》:齐桓公与蔡女戏船中,夫人荡舟,桓公止之不止。

  (2)卖眼,即楚《骚》“目成”之意。梁武帝《子夜歌》:“卖眼拂长袖,含笑留上客。”

  (3)调,嘲笑也。《世说》:康僧渊目深而鼻高,王丞相每调之。

  其三耶溪采莲女,(1)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1)《云笈七签》:若耶溪,在越州会稽县南。

  其四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1)相看月未堕,白地断肝肠。(2)(1)《唐书·地理志》:婺州东阳郡有东阳县,越州会稽郡有会稽县,俱隶江南东道。

  (2)白地,犹俚语所谓“平白地”也。

  按谢灵运有《东阳溪中赠答》二诗,其一曰:“可怜谁家妇,缘流洗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其一曰:”可怜谁家郎,缘流乘素舸。但问情若何,月就云中堕。”此诗自二作点化而出。

  其五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1)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1)镜湖,在会稽、山阴两县界。若耶溪,在会稽县东南,北流入于镜湖。

  详见六卷注。

  浣纱石上女

  《一统志》:浣纱石,在若耶溪侧,是西施浣纱之所。或云在苧萝山下。

  玉面耶溪女,青蛾红粉妆。(1)一双金齿履,(2)两足白如霜。

  (1)《古诗》:“娥娥红粉妆。”

  (2)《南越志》:军安县女子赵妪著金箱齿屐。

  示金陵子

  《妆楼记》:金陵子能作醉来妆。

  金陵城东谁家子,窃听琴声碧窗里。落花一片天上来,随人直渡西江水。楚歌吴语娇不成,似能未能最有情。谢公正要东山妓,携手
更多

编辑推荐

1聚焦长征...
2聚焦长征--长征中的...
3红军长征在湖南画史
4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5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6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7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8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9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10中华传世藏书全元曲—...
看过本书的人还看过